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艾姑娘 土特产 羌妹子玲玲特产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艾姑娘 土特产 羌妹子玲玲特产推荐更新时间:2022-05-13 10:44:04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香艾糯米果

修水商称艾候国,春秋称艾邑,汉时称艾县,现在县西渣津镇龙岗坪尚存古艾都城遗址。古艾之域喜生艾草,田埂、地堪、路旁、水边到处艾草青青,据传说,这就是修水古称艾地的原因。

艾草为常年生草木植物,根茎移植可活,种子落土易生,耐虫耐旱,生命力极强。艾草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生长茂盛,尤以春夏两季最为鲜嫩,其芽叶翠-流,采摘时满手清香。旧时人们多用来充饥度春荒,或割去作猪草,现在人们知道艾叶是做艾果的原料,懂得了这绿色健康食品的价值,于是,城里人下乡去采摘,乡下人采摘到城里卖,市面上有时一斤艾叶相当一斤毛鸡的价钱。

修水的香艾糯米果形状如一个表面光滑的小笼包,色泽翠绿,闻之清香,食之柔软,韧而不腻。不仅能充饥,还能温肺暖脾,散气降湿,有防病保健之功能。

话说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四月末,修水地方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据县志载:“洪水高州城数尺,舟行市上……乡间田地崩毁。旋复大旱,田地绝收”。灾后闹饥荒,许多百姓外出逃荒要饭;灾后闹瘟疫,不少人死于非命。有一个姓艾的寡妇,人称艾嫂,拖着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一天都没有讨到一口饭。傍晚时分,两个孩子饿得直哭,艾嫂因又饿又累,晕倒在县城城墙外。正好被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看到,从布袋里取出几个艾果喂之,解救了艾嫂和孩子。神仙告诉艾嫂:“可去采摘野外艾草芽叶洗净,趁滚水置锅中,加食碱煮至烂熟,略滤水捣成艾泥,冷却后配适量谷粉拌匀,做成果,上蒸笼旺火蒸熟,可度饥荒防瘟疫”。老道还指点:“灾后缺粮者甚多,你可多去采摘一些,做成艾果卖,既可维持自家生计,又可解救饥荒灾民”。这艾嫂似乎在哪里见过这老道,但怎么也想不起来。她按照老道的指点,采摘了许多艾叶,做成许多艾果,在县城青云门外搭起了一个凉棚卖艾果和茶水。艾嫂的艾果先是用谷粉做成老道给她吃的那种无馅的艾果,后来改用糯米粉做成现在这种里面包馅子的,又滑嫩、又柔软有韧性的艾果。而且既有用芝麻、花生、桔饼捣成粉末拌上沙糖作馅的素果,又有用五花腊肉、竹笋、菜芯等丁末炒熟作馅的荦果。艾果的形态也做成了修水的饣肖子状:圆圆的矮墩墩的,上面还带个小尖顶。艾嫂的艾果引来路人争相购食,食后都大加赞赏,并很快传开出去。不但城里人来买,乡下人也来品尝,来学习。一日,一儒者闻名前来品尝,吃后赞不绝口,遂问“此物何名”?艾嫂笑对儒者无言可答。儒者看见艾果象绿色的翡翠,圆圆的嫩嫩的,且有艾叶之清香;又见艾嫂热情和蔼,人也矮墩墩的,便风趣地说:“我来替它取个名吧”。艾嫂点头应允。儒者戏说:“这玩艺既是艾叶和糯米粉做成,绿如翡翠,闻有清香,又形似艾嫂,就叫做‘香艾糯米果’吧!”,在座的顾客听后一齐拍手叫好。

一日,艾嫂到城内万寿宫还愿,伏地三拜后,抬头看见神台上供奉的许仙真君塑像就是那天救她们母子的道人,于是回去后逢人就说,是许仙真君救了她一家,救了修水的老百姓。从此“香艾糯米果”这道点心和许仙真君救众生的故事传遍了全县,并一直传至今日。香艾糯米果也成了修水人宴席上一道不可缺的主食。特别是修水“圆生圆”牌香艾糯米果和新开发的香艾糯米汤圆,以鲜绿、清香、柔软、爽口而赢得了市场,成了招待贵宾的健康食品和旅游特色食品。

二. 新疆 喀什 喀什市 艾德莱丝绸

艾德莱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她们还给这种丝绸起了个外号:“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维吾尔语意为 “布谷鸟的翅膀花”,隐喻这种花绸能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

艾德莱丝绸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常采用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红白、蓝白兼配以小块金黄、宝蓝做点缀,使色彩简洁而定于变化。

艾德莱斯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三.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壮乡艾糍

艾糍是广西崇左大新县的小吃。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大新县壮乡山村的“艾糍节”。农历正月的几场春雨让山村的房前屋后、山脚路边、田头地角的艾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村民们利用工余时间前去采摘、回来洗净置于大锅里加水烧沸,捞出与碾末的糯米生粉、黄糖片三者混合放进石舂中舂溶舂匀,捏成一只只艾糍包,然后放进芭蕉叶中包成一包包,蒸笼蒸熟即成,这就是有名地方美食—“艾糍”小吃。

四.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姑娘茶

“姑娘茶”,提起这甜滋滋、亲昵昵的名字,总抹不掉生平第一次接触品尝的深刻印象。

七十年代初的一天,幸运到了出名的茶乡——广南底圩,刚进一农户家还未坐定,一位戴花头巾、身着粉雅布大摆衣裤、脚穿白毛边底布鞋、水灵灵面带羞涩的勒少(壮族姑娘)就在主人招呼下敬上一杯火塘小茶罐煨的悲翠青茶。茶来到手,一股清香就扑鼻而来,方品一口,只觉眼明心亮,浑身舒畅。我暗想:好漂亮的姑娘,好香甜的青茶,恐怕这就是早已闻名的“姑娘茶”了,哦,可能是姑娘敬的茶就叫“姑娘茶”吧,接过策二杯,便兴致勃勃向主人显示自己的“精明”,只见主人微微一笑,给了我一个否定的表示。

底圩茶早有名气,原先最出名的饼茶,是将春尖茶蒸熟去青,用带有花纹图案的木模压成方饼,定型后倒出晾干再切除边头料脚,包装运销外地。而切除、包装这一工序,姑娘们心细手巧,是最合适的人选。饼茶远销外地价格较高,当地虽人人喜欢饮用,却嫌昂贵而不愿破费购买,而总是买姑娘们加工饼茶切下的边头料脚而积攒的散茶。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姑娘积攒出售的高质散茶称作“姑娘茶”了。有一次,底圩龙丈村的一位茶农偶然用刚编好的鲜竹甑底蒸糯米后又紧接着蒸茶,蒸出的茶清香诱人,保留着一股糯米鲜竹香味。泡出茶来,清黄鲜亮,香醇味美,清心悦目,回味悠长。从而得到启示,以后就用糯米垫底蒸茶,再用新鲜金竹锯筒,口面抹上香,将茶装进竹筒压紧,用观音泥或棉纸封口后,再排放在用砖瓦搭砌,经木炭烧烫后的烤沟中,余热烘烤。从此,新一代底圩茶——竹筒茶便问世了。尔后壮族“三月节”,青年男女对歌时,姑娘们总以此为佳品赠送恋人亲友,竹筒茶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姑娘茶了。

五. 广西 防城港 东兴 东兴红姑娘红薯

东兴红姑娘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东兴 “红姑娘”红薯是东兴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当地种植有200多年,最早历史记载是《钦州志·农业志》(当时东兴隶属钦州市管辖)第248页记述:“民国时期的主要品种有‘六十日’、姑娘薯、五里香、金瓜薯等。”这里所讲的“姑娘薯”即是东兴红姑娘红薯,由于该红薯表皮鲜红,形态修长,肉色乳白像纯洁美丽的少女,因而得名“红姑娘”红薯。鲜薯粗蛋白含量2.32%,粗纤维含量0.59%,淀粉含量27.04%,可溶性糖含量4.63%,粗纤维含量相对较高,新收获薯块煮熟口感香、粉、甜,有板栗香味,贮藏后薯块煮熟口感外层甜软,内层松粉,有蜂蜜香味,口感良好。

东兴“红姑娘”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质和亚油酸,以及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等,其味甘、性平,具有宽肠通便、补脾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经常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益寿延年。

历年来,东兴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兴“红姑娘”红薯产业发展,把东兴“红姑娘”红薯列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结合防城港市创建“红色品牌”系列决策,东兴“红姑娘”红薯得到长足发展,面积从2004年的0.8万亩,增至现在的1.8万亩,单产从每亩7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每亩1620公斤,总产值从过去的1200万元,增至现在的11250万元,一年两熟,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冬季收获,产品远销区内外,甚至在国外也深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东兴“红姑娘”红薯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红姑娘”红薯节成为全区“十佳休闲农业名节”,河洲村成为全区优秀“一村一品”村镇并被命名为广西红姑娘红薯村,东兴“红姑娘”红薯先后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认证、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和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属地理标志产品。仑河牌“红姑娘”红薯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

东兴红姑娘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东兴市东兴镇的河洲、江那、大田、长湖、牛轭岭等村全部土地,松柏、楠木山村部分土地;江平镇的横隘、思勒、咤祖、那漏、黄竹等村全部土地,交东、江龙、长山村部分土地;马路镇全部土地。共有3个乡镇23个村,东到江平镇交东村,南到东兴镇楠木山村,西到东兴镇大田村,北到马路镇吊应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3′-108°15′,北纬21°31′—21°44′。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六.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羊艾小叶苦丁茶

羊艾小叶苦丁茶

羊艾小叶苦丁茶是新创特种茶,创制于2000年,产于贵州省羊艾茶场。

小叶苦丁茶的加工,目前国家尚未制订一套系统的工艺标准,羊艾茶场小叶苦丁茶的工艺一般为“采摘―推凉―杀青―揉捻―初烘做形―干燥―精选―审评定级―包装”。袋泡茶工艺为“原料验收―分类整理―打碎―审评―拼配―装袋―成箱”。

贵州省羊艾茶场建于 1952年,系贵州省茶叶自营进出口企业,位于贵阳市西南郊区,距贵阳市中心仅40公里。她东邻贵阳市磊庄机场,湖潮、马场两个火车站分别位于茶场北面和西面,滇黔公路穿场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羊艾茶场片区属于黔中丘陵茶区,该片区有着悠久的茶园种植及名优茶生产历史。 茶场占地面积二万余亩,其中茶园近万亩,可耕作土地面积 12650亩,均分布在低山浅丘的台地缓坡上,境内海拔1300米左右,土壤多为第四纪粘质酸性黄壤,年降雨量1200-1300毫米,年均温14.2℃,昼夜温差3-13℃,空气较湿润。茶场周围山峦起伏、苍绿葱翠,常年云雾缭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

七.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羊艾毛峰

羊艾毛峰系新创特种名茶,属绿茶类,产于贵州省羊艾茶场。

羊艾茶场茶树品种是滇北“十里香”早芽中小叶型群体品种,比周边茶树品种的春季开园约提前八天。该品种新梢叶背茸毛较密,所制干茶银毫毕露,为外形增添无限美感。

羊艾毛峰加工技术讲究,做工要求精细。每年清明节前后,选采幼嫩初展的一芽一叶为原料,先薄摊簸箕内自然萎凋,待失水约 15% 后再进行加工。羊艾毛峰的手工加工工序分杀青、揉捻、初烘、足干等。杀青温度约 140 ℃,杀到将要成熟时,温度下降到 100 ℃ -110 ℃,开始做青,用抓带手法掌握茶条,锅底茶尽量捞净。待炒至八成干时即起锅,趁热轻揉,动作要轻要慢,以保峰、保毫、保绿。揉好的茶条即可进行初干,温度为 70 ℃。烘到九成干时,温度要降到 60 ℃,低温慢烘,烘到足干。下烘后稍作摊放,然后进行拣剔,除去茶中杂物即可封包贮藏。羊艾毛峰的机械加工分摊青、杀青、揉捻、初烘做形、足干等工序。

羊艾毛峰外形细嫩匀整,条索紧结卷曲,银毫满披,锋苗毕露;色泽鲜活,含绿欲滴;内质清香馥郁,滋味清纯鲜爽,汤色、叶底嫩绿匀亮,鲜嫩如生。羊艾毛峰的质、形、神均优,色、香、味、形独特,堪称茶中珍品。

羊艾毛峰茶对人体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由于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能有助于调节全身生理机能,能降血糖、血脂,预防血管硬化,增强人体排毒及体外抗癌作用等。该茶含有丰富的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富含硒(Se)、锶(Sr)等,这些元素与有机化合物结合,更有利于人体充分吸收。

该茶在1975年以后销往香港、澳门、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欢迎。近年来,羊艾毛峰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北京等地销售势头良好,为广大消费所喜爱。

自1998年以来,羊艾茶场有计划地以每年300亩的速度发展良种茶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羊艾毛峰在质量和产量将再上一个新台阶。1997年以前,羊艾毛峰主要是按计划少量生产,其产量徘徊在3000kg 左右。近几年来,茶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名茶的生产力度,提高了名茶生产规模和总体效益。2001年羊艾毛峰产销量近17000kg,2002年羊艾毛峰产销量近25000kg。2003年茶场在毛峰茶的原料及加工基础上,对名优茶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新创外形更为卷曲的羊艾碧绿春茶,二者合计产销售达30000kg,茶场计划在2005年实现羊艾毛峰(含碧绿春茶)产量40-45吨。

产品荣誉:

▲1960年创制羊艾毛峰;

▲1984年被评为贵州省地方四大名茶之一;

▲1986.10商业部授予“全国名茶”;

▲1988.3贵州省人民0授予“地方名茶”;

▲1988.12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2000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安全优质承诺食品”;

▲2001.6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茶叶分会授予“贵州省名优茶”;

▲2001.8贵阳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授予“贵阳旅游特色商品”;

▲2003.11贵州省食品工业办公室授予“食品工业著名品牌”;

▲2004.11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定;

▲2004.12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茶叶分会授予“茶叶行业著名品牌”;

▲2005.5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茶叶分会授予“贵州十大名茶”;

▲2005.11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推荐品牌”;

▲2007.12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贵州省名牌产品”。

八.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艾糍粑

艾糍粑也叫清明糍粑,通常于清明节前后采摘刚出芽时的艾草制作,是融水清明节时用来祭祖的食品之一,也是融水一种特有的民间小吃,一个个绿油油的,圆润饱满,散发着艾草特有的清香和糍粑天然的糯香,和着香甜的花生芝麻馅,让人食欲大增。

原料 :田艾(清明菜)、豆沙、糯米粉

制作方法:

第一步:煮艾草

用大锅把水烧开,加少许碱,放入洗净的艾草,不要加锅盖,中小火保持水微开,用筷子稍翻动艾草,使其均匀受热,煮至叶子变得青黝黝的,用手掐艾梗,绵软至一捏就断即可关火。煮制过程中盖锅盖会导致煮出来的艾草发黄,色泽不鲜亮。放碱是为了去除艾草中的苦味。

第二步:浸泡煮好的艾草

将煮好的艾草捞出泡入凉水中,漂去苦味,泡差不多12小时,期间最好换两三次水,以便苦味充分渗出。

第三步:剁

泡好后,捞出艾草挤掉水份,剁碎,剁到没什么茎就可以了,这样最后吃的时候口感才会细腻,不会在吃的时候吃出一根草来。

第四步:炒

剁好的艾草放入干净锅中用中火炒一会,闻到香味即可,也可加入少许色拉油,这步是起到提香的作用。

第五步:和面团

炒好的艾草,加入糯米粉、白糖,倒入刚烧开的水,边倒先用筷子将其充分搅拌,等温度降下来后,用手揉和成艾草团。一定要用很热的水,使糯米粉遇热变成粘性,和的时候才好成团,包馅的时候更好操作,成品的外形和口感更好。加糖量别太多,和好后面团有微甜味即可,因为馅料也是甜的,糖多太腻。

第六步:包

取一小块和好的艾团,捏成小碗形,放在手心包入馅料,封口,整成圆球状,再压扁一点,在底面抹点油,放在一张柚子叶上,也可以在包之前在手心里抹油。艾草米团不像面团那么有延展性,做的时候要靠按、压、捏的劲儿,不能在手心里揉搓,不然就散开漏馅了。

第七步:蒸

做好后上,冷水架锅蒸,水开之后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九.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羊艾碧绿春

羊艾碧绿春产于贵州高原明珠――贵阳花溪区西郊的羊艾茶场,该茶系茶场各级从事茶叶生产的技术人员经多年的探索,结合了羊艾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当前茶叶消费市场需求而自行创制的特种名优绿茶。羊艾碧绿春的突出特点为“三绿”:外形翠绿显毫、汤色鲜绿明亮、叶底嫩绿完整,该茶创制于1999年,2002年正式由省工商管理局注册,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实践摸索和工艺改进,羊艾碧绿春的加工技术日臻成熟,产品逐渐为市场所认可,该茶亦日渐成贵州特种名茶的一枝奇葩。

羊艾茶场的茶树品种有滇北“十里香”群体种、经驯化的福鼎大白种、驯化的福云6号种及黔湄系列种等,适制羊艾碧绿春的茶树品种是茶场特有的黔羊本地小叶种,它是经过茶场技术人员多年来对本场所有品种培育驯化变异而形成的改良小叶种,该种具有开园早、品质好、香气高等明显特征。

羊艾碧绿春制作的工艺要求采摘细嫩、炒制精细。鲜叶采摘从每年开园始 (一般为2月底)至谷雨前结束,茶青全长1.8-2.5cm左右。要求芽叶长短、大小匀齐,采回的芽叶薄摊在阴凉处约4-8小时,鲜叶要过筛,剔除鱼叶和其它杂质。碧绿春的炒制包括:高温杀青、揉捻成条、搓团提毫、文火干燥等工序,杀青机械选用40型或70型滚筒杀青机,做形机械设备选用941型碧螺春烘干做形机。

羊艾碧绿春分三个品级:珍品、特级和一级,各级产品年总产量达10吨左右,其中珍品碧绿春数量极少,目前年产量仅为5-10kg(一般不进入市场销售),珍品碧绿春的生产极为讲究,首先要求原料基地茶树的生态环境必须常年要有树荫遮避,漫射光充足;其次要求该片茶园在肥培管理方面须保证每亩施用有机肥(主要为农家肥)4000kg以上,且杜绝施用化肥,茶园病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杜绝使用化学农药;第三是采摘时间和采制技术亦十分讲究,每年清明节前3-5天(须晴日),每天早晨7-10时进行采摘,要求采摘茶青细嫩、匀整,芽长约1.8cm;制茶时间为下午16-19时,要求制作精细,成品干茶每市斤含芽头7-8万个。特级、一级羊艾碧绿春是茶场引进机械化、规范化管理的新突破,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除搓团、提毫工序需辅以手工操作外,其他工序均为机械化操作,成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数量。

羊艾碧绿春自开发以来,得到了市场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产品除迅速占领本省市场外,还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等市场销售势头良好,2002年羊艾碧绿春产销量近8000kg, 2003年产销量达10000kg,2004年羊艾碧绿春产销量预计可达12000kg。一流产品最终将获得一流的回报,2004年4月,在贵州南明茶业0斗茶会获奖茶样拍卖中,羊艾碧绿春以一市斤48.8万元创中国绿茶拍卖史最高纪录。同年,在贵州省名茶评审会中,羊艾碧绿春再次力压众茶,以最高分获贵州名茶称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