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夏县三大特产带货 运城夏县特产可以送人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夏县三大特产带货 运城夏县特产可以送人的更新时间:2022-04-16 10:01:49

一.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夏县板栗

夏县板栗:以野生为主,具有外形美观,面有光泽,水分少,易剥皮,出粉率高,肉质细腻,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现已大规模人工栽培。

二.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啤特果

生长在温带向阳的山坡上,性温,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脾胃不好的人。用处很广。有待发掘

三.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泗交黑木耳

泗交黑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泗交黑木耳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泗交镇的。泗交镇黑木耳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作为贡品,品质好,营养价值丰富,有降血压、降血脂的特殊功能。泗交黑木耳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泗交镇位于距夏县县城东南27公里的中条山腹地,因地处法河、南河、王家河、寨里河四河汇集处而得名泗交。森林6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8%,夏季平均气温比运城市区低9-11℃,泗交优美的自然环境,秀丽的丛林山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天然氧吧”。

泗交镇盛产香菇、木耳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作为贡品,品质好,营养价值丰富,有降血压、降血脂的特殊功能,是泗交的名牌、名片之一,全镇共有200余户种植香菇、木耳。年产量20000余公斤,远销秦、晋、豫三省。

2013年,夏县咱老家土专业合作社申报的“泗交黑木耳”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夏县咱老家土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泗交黑木耳分布于山西省夏县中条山腹地泗交镇,介于东经111°14′16″—111°47′21″ ,北纬34°53′56″ —35°23′57″ 之间,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16.5公里,区域面积3.8万公顷,涉及17个行政村,即夏县泗交镇唐回村、下秦涧村、任家窑村、窑头村、泗交村、砖庙村、于家岭村、王家河村、西沟村、太宽河村、曹家庄村、东交口村、马家庙村、圪马沟村、架桑村、温峪村和大寺坪村。总生产面积2.0万公顷,年总产量7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黑木耳腹面黑色或黑褐色,有光亮感,背面暗灰色,耳片充分展开,完整均匀,新鲜洁净,无异味,无霉烂,无流失耳,无虫蛀耳。2.内在品质指标:经现代科学化验分析,每100g鲜黑木耳中,各类氨基酸总量为8-11g;其中铁含量13-17 mg,钾素约900-1100mg;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含量约为50-70μg;维生素B2约为700-1000μg。黑木耳营养丰富,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3.安全要求:泗交黑木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

四.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祁家河柿饼

祁家河乡:木耳、柿饼

五.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花椒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近4年来,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2004年底,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目前,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近4年来,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2004年底,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目前,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积石山,该县力争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精心编制完成花椒产业发展规划,于04年,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在推进治理措施上,该县咬定项目不放松,先后争取到8.1万亩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国务院侨办万亩花椒基地扶持项目,通过招商引资,1999年,积石山县被列为全省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该县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又集中全县财力实施10万亩花椒基地建设项目,在吹桥公路沿线栽植花椒10万亩、600余万株,提出建设甘肃重要花椒基地和“中国花椒之乡”的发展目标,建成贯穿铺川、银川、安集、胡林家、关家川等5个干旱山区乡镇的百里花椒长廊和集梯田、集雨节灌、小型提灌、节水灌溉为一体,林、草、粮结合,花椒种植面积达1.5万亩的尕娃顶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以花椒加工为主、投资达1200万元的安集麓安山珍加工厂。精心编制完成花椒产业发展规划,着手对境内以东北部干旱山区为主的项目规划区实施综合治理。近年来,积石山县全力实施退耕还林惠民工程,整沟、整梁、整流域发展花椒,力争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如今,全县花椒累计栽植面积达27万亩,花椒总产量15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花椒产业建设覆盖15个乡镇,85个行政村。花椒主产区户均收入3347元,人均收益739.8元。2004年12月,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为了增强花椒产业发展后劲,县上请来省、州林业专家,培训乡村科技人员3000多人,积极引进刺椒、油椒、白椒、串串椒等优良品种,帮助农民掌握花椒高产栽培技术。如今,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栽植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并发放林地、林权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花椒产业、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六.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大理石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市

大麻:盛产于枹罕乡、南龙乡,以柔软、洁白细长出名。

临夏县

大理石藏量丰富。

七.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山西小酥肉

晋式第二蒸,是山西小酥肉。酥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名食掌故》记,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府内侍女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称为“紫苏肉”。后传于民间,晋中一带唤作“香酥肉”,晋南民间宴席多称“小酥肉”,制法略有变化,将五花肉切小片,拌淀粉鸡蛋糊腌制,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与炒好的木耳、玉兰片混合,放入蒸锅蒸制而成。

小酥肉在运城一带民间宴席多取羊肉制作。而晋城行菜则选用肥猪膘先煮再蒸后炸,称“紫酥刀背”,是上党地方传统菜肴,而其民间多选五花肉先炸再煮后蒸,称“胡卜肉”,是逢年过节、喜庆婚筵必上的菜肴。长治一带则改良创新有酥肉芥末粉皮汤,已为当地名吃。全晋会馆改良创新有王家小酥肉酸菜鱼唇菜,据传晋商灵石王家主人王谦曾参加康熙六十一年乾清宫“千叟宴”,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和鱼唇菜一道。王谦回乡后,命家人将鱼唇配以山西小酥肉、酸菜烹制,味道极美,成为王家家宴的头菜。东南亚王氏宗亲会客人在全晋会馆品尝此菜,赞不绝口,并留诗纪念“春风走马汾水边,丰年留客作清欢。几回梦里今非梦,王氏宗亲聚太原。”

八.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禹王乡柳编

禹王乡:柳编

九.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民族特需用品

民族特需用品是临夏市的一张名片。临夏市穆斯林人口占到了55.3%。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受伊斯兰教的长期熏陶和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生活习俗,除饮食方面外,日常服饰和生活用品有一些比较特殊,如穆斯林的号帽、中拜、拜毡、地毯、芭兰香、汤瓶等,临夏市既是这些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基地,也是消费市场。同时临夏市在藏族特需用品生产方面基础比较雄厚,藏服、藏靴、藏毯在整个青藏牧区市场占有率相当高。另外,临夏市生产的藏毯、腰刀、马鞍具等民族用品也广受外地群众的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