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沧州东光特产有哪些 沧州东光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沧州东光特产有哪些 沧州东光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9 05:23:32

一.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白洋淀熏鱼

在美丽富饶的白洋淀边,有一种传统的风味食品--熏鱼。熏鱼的制作技术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首先应选好鱼的品种。肉质细腻,形体扁侧的鲂鱼,鲮鱼,鲢鱼等,比较适合制作熏鱼。制作时,把选好的鱼去鳞,开膛,用水洗净,放进十几种调料配成的汤盆里,浸泡半天,捞出后上锅蒸熟。然后锅里放进适量的白糖和小米,把熟鱼摆在铁蓖子上,用白糖和小米烧焦后冒出的浓烟熏蒸,勤翻动,到鱼呈黄红色为止。食用前,再往鱼上刷些香油,使味道更加鲜美。 制成后的熏鱼,表面呈红色,有特殊的烟熏香味,提起尾巴也不会松散,咀嚼时柔韧有劲,清香可口,鱼刺能全部剔出。由于含水少,宜存放。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存上五六天也不会变质。( 任丘)

二. 河北省 沧州 黄骅 羊肚汤

羊肚汤

羊肚汤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异常。羊肉汤品种繁多,各有特色,天花(羊脑)汤有健脑明目之功,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饮用。

三.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鸭梨

河间鸭梨:河北省河间市以提高鸭梨品质、生产无公害食品为目标,抓基点做示范,总结经验,生产出"美玉牌鸭梨",出口到欧美、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兴隆店村共有650多人,有800多亩的梨树,以河北鸭梨为主。在村北边梨树地里,有113棵130多年树龄的老梨树,且年年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最小梨树的树龄也都20多年了。因村里所产的鸭梨个儿大、光择度好、含糖量高、病虫害少,果型正、成品梨多等原因受到市场青睐。欧盟的客商今年两次到兴隆店村参观考察,并建立了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鲜梨出口基地。梨农们严格按照欧盟客商制定的标准剪枝、除草、灌溉、施有机肥、喷洒生物农药,科学杀菌杀虫,并实施有机肥和农药分放,以施发酵鸡粪为主。客商还指派专人监督梨农们的标准化管理情况,对梨农定期培训且对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鸭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同聚祥酒

同聚祥酒是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同聚祥白酒选用优质高粱、上等小麦为原料,精心酿造而成,酒香自然浓郁飘逸。

“同聚祥”白酒由沧州同聚祥酿酒有限公司生产。沧州同聚祥酒厂位于鉴湖源头,此处水清如镜,硬度适中,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溶解度高、耗氧量少,以此水酿酒不但色、香、味俱佳,且极富营养。选用当年的精选糯米,粒粒精白,及优良小麦,颗颗饱满。拥有独特的传统工艺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同聚祥酒的酿制全部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十分考究,始终保持高质量和高品位,从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推崇和好评。2010年“同聚祥”白酒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五.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青青牌蔬菜

青县有“清晨青县大棚菜,中午津京盘中餐”之誉。1998年青县人民政府注册蔬菜品牌,确定为青青牌及商标图案。同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1999年青青牌蔬菜万箱蔬菜进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青青牌蔬菜于1999~2008年在北方农产品交易会上,7次获得省名优产品称号;2000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2001年获名牌产品;2002年,成为进京基地企业;2007年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

六. 河北省 沧州 新华区 杜生包子

杜生包子系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天津传入演变而来,至今已有80年历史。1954年杜生供销社同私人包子铺实行公私合营。1974年,供销社包子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创出独具特色的包子新品种.杜生包子选料精良、配料考究、制作精细;从和面到做馅都有独到之处。以香味纯正,咸淡适中,多食清口不腻,润而不油,营养丰富,名扬津沧一带。随着人们对杜生包子的赞誉,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包子铺越办越多。

七. 河北省 沧州 沧县 丁氏香肠

沧县崔尔庄村的丁氏香肠起源于清雍正年间(1723~l736),是丁氏独家祖传绝艺。丁氏香肠又名奇美香肠,相传系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沧州品尝而得名。丁氏香肠用料考究,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用羊肠制成肠衣,原料主要为瘦猪肉,再按比例加入肉寇、草寇、子寇、肉桂、砂仁、桂皮、广料、香油、鲜姜、食盐等十多种佐料,近代又加入味精,调制而成。年产二千四百余斤。产品以销本地为主,也远销天津、北京、石家庄、南京以及新疆等地。1956年,解放军驻新疆部队曾聘请丁氏香肠正宗传人丁运升去制作香肠。丁氏香肠也走上省招待外宾重要宴会餐桌。国家领导人1以及1、王恩茂等曾品尝过丁氏香肠,并给予好评。

丁氏香肠用料考究,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用羊肠制成肠衣,原料主要为瘦猪肉,再按比例加入肉寇、草寇、子寇、肉桂、砂仁、桂皮、广料、香油、鲜姜、食盐等十多种佐料,近代又加入味精,调制而成。

八. 河北省 沧州 吴桥县 吴桥棉花

吴桥是“国家优质棉出口基地县”“全国棉花百强县”,棉花种植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全县常年种植棉花约30万亩。吴桥棉花素有“八高两低”的特点,即品级高、成熟度高、色泽纯度高、手感弹性高、纤维整齐度高、纤维长度高、纤维强度高、出纱量高,含水量低、含杂量低。2009年,“吴桥棉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审核。

九.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末时期,宫内太监,多出于河间一带,清朝没落,宫中烹饪高手御膳房太监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 据有河间独特风味的“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这样一种形状(还有一种是圆形的)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因保护耕畜,驴不能随便杀了,只好掺上猪肉。又独创出用驴油与淀粉加上各种药材熬制成的焖子,文革时期,又因割资本主义尾巴。河间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就全部停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各村镇尤其是河间米各庄一带的经济比较开放。火烧驴肉就又活跃了起来,其烹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从面料的配制,面饼的成型及火候,驴肉的老汤熬制,甚至驴肉的切工等都有更深更细的研究,即便是简单的一道焖子的做法,就集聚了新老一辈多少年的经验与手艺,成为非河间莫有的不外秘传。其代表就是万贯驴肉火烧老店了,经过多年的改良,发展,万贯驴肉火烧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自主品牌“百年万贯”和”功夫驴“的正规化公司。把“大火烧夹驴肉”这一传统食品发扬光大,很快的推向了长江以北各地,并且深得各地美食家的好评。

特色

在驴肉的各种吃饭中,数驴肉火烧最为常见,而在驴肉火烧中,数河间的驴肉火烧为上品。河间府在古代就是水草丰美之地,出产的驴肉也格外鲜美。河北附近正宗驴肉火烧店的驴肉都来自于河间,加上店老板祖传的烹制手艺,煮出来的驴肉色泽红润、鲜嫩可口。

制作

火烧是死面火烧,揉好面后,拉成长条,涂上油,再合上两折,放到平底锅里烙,温度不能太高。等火烧基本熟透后,把它放到平底锅下的炉灶中,炉灶是特制的,边上可以放得住火烧。这样,火烧接触更高的温度,却不接触明火。不多久,火烧外面就会有一层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选择的驴肉大有讲究,也要看个人爱好。没经验的客人经常是要最纯的肉,而驴肉中最有滋味的是有肥肉的肉,驴肉中极少有肥肉,而肥肉也不象猪肉那样油腻,而是更鲜美、更容易进作料。 把刚烙好的火烧取出来,再由顾客指点要哪块肉,上秤秤好,在专门的菜墩上切成薄片。如果顾客要求,还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驴肉里。再加入香焖,香焖是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和驴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却浓了好多。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然后麻利地划开火烧的一边,把肉、香焖塞到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营养价值

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因为要想驴肉火烧香里面必须加点肥的,只有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趁热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里边渗出的是鲜美的驴肉香气。放到嘴里咀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人间美味也就不过于此了。

十. 河北省 沧州 海兴县 海兴苜蓿

海兴苜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