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绍兴哪里有卖正宗特产 绍兴最大土特产卖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绍兴哪里有卖正宗特产 绍兴最大土特产卖场更新时间:2022-04-14 18:02:28

一.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醉鱼

绍兴醉鱼干采用绍兴鉴湖淡水鱼、配以绍兴糟烧、茴香桂皮等上等原料,产品具有油润可口、细嫩鲜美。为家庭、宾馆餐厅之必备之品。

绍兴醉鱼是家乡传统名菜,盛誉至今。公司沿用传统工艺,选用一级淡水鱼,经过道道工序精工细做,配制绍兴特有佳酿黄酒酒糟调制而万里,产品色泽黄亮,酒香醇厚,后味悠远,保持了传统醉鱼的独特口感,又结合现代生活的质量标准,采用高压灭菌和真空软包装,保证了产品的方便、卫生、快捷,是家居、会客、馈赠、旅行的绝佳选择。

二.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绍兴乳黄瓜

产品别名: 酱黄瓜

产品名称:乳黄瓜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简介:系绍兴酿造行业传统名品。清康熙《会稽县志》载:“王瓜、青瓜四五月熟。”(王瓜即黄瓜)。乳黄瓜,以嫩黄瓜为主料。采摘时花犹未谢,刺布全身,当天采摘,当天腌制。此种瓜如未断奶婴儿,故用“乳”字。制作规格每公斤60支左右,配以食盐、母子酱油、甜面酱、味精、黄酒、白糖等辅料,经三次腌渍(俗谓头爆、二爆、三爆),始成优品。绍兴乳黄瓜以脆嫩爽口、香甜鲜美、营养丰富著称,被誉为“酱菜之宝”。1987年,鉴湖牌和舜-乳黄瓜,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产品远销日本等地。

产品历史:乳黄瓜又名酱黄瓜,是我市的传统之一。早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加工乳黄瓜,60年代初期就出口日本、港澳地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中绍兴咸亨食品厂生产的鉴湖牌乳黄瓜和上虞章镇酿造厂生产的舜-乳黄瓜均获1987年部优质产品称号。目前年产量在500吨上下,出口200吨左右。

三.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醉鸡

绍兴醉鸡是浙江绍兴传统的汉族名菜,浓郁的酒香,有滋养肝肾、补益气血等功效,是最好的营养补品。这道菜以蒸煮为主,很符合营养学上少油的烹调原则,若鸡肉能先去皮再烹煮,油脂会更少,而当归、枸杞等也具有中医学上的保健功效。

绍兴醉鸡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菜谱步骤一步一步您来一定会享受到一道美味菜肴,绍兴醉鸡是中国菜系浙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绍兴醉鸡以鸡为主要材料,烹饪以为主,口味属于,跟着美食杰网站为您提供菜谱试试看,相信您一定会成功!

配料:

原料:小绍兴专用鸡1只(约1500克)

调料:绍兴加饭酒,精盐,味精,花椒,鸡汤

·特色:色泽淡黄,肉质鲜嫩,酒香醇厚

·操作:

活鸡宰杀洗净,按白斩鸡烹制方法烧熟,投入鸡汤内自然冷却,分拆成四大块备用。花椒炒出香味,加精盐再炒,冷却后加鸡汤、绍兴加饭酒、味精,兑成汁倒入盛器内,投入鸡块加盖密封静置24小时后改刀装盆。 

四.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善酿酒(又名“双套酒”)

产地:中国浙江绍兴。特点:酒液呈黄色,糖分较高,口味香甜,质地特浓,具有独特的风格。善酿酒酒精度为十五度左右, 总酸度在0.55%以下,糖分在6%左右,属于半甜酒类。 成份:酒内含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份,适宜儿童、妇女和初饮酒者饮用。工艺:善酿酒是绍兴酒中之珍品,以优质糯米、曲和鉴湖水为原料,采用摊法酿制。它与“加饭酒”不 同之处,是以陈酒代水,用酒酿酒,味道特别醇厚。生产企业:中国浙江绍兴酿酒总厂。 奖项:绍兴善酿酒曾于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赛会上分别荣获金牌和奖状;1979 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又被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银杯奖。( 绍兴)

五.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二都杨梅

二都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名称:二都杨梅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

产品成分:糖类和维生素产品季节:3月初萌芽,3月中、下旬盛花,4月上旬展叶,6月20日前后成熟。

产品功能:止咳生律、助消化、益肾利尿、祛暑解闷。

产品历史:据记载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

产品简介:杨梅原产我国,广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我市各县均产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其中上虞县横塘乡杨家溪至陈家一带出产的杨梅,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这一带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据清朝光绪25年,《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清代时作过慈僖的贡品。1932年浙江省农业改良场,曾对浙东杨梅作过一次较详细的调查,认为二都杨梅果大、核小、可食率高,水分多,甜酸适度,为杨梅中之精品。同年浙江省出版的《建设月刊》第十二期上汪呈因曾撰文:上虞杨梅五圣乡(即今日横塘乡)为最好,其次为岙口、黄白坞等地,当时五圣乡杨梅产量已达65万斤,远销上海、杭州等地。

典故: “五月杨梅己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这是唐朝诗人赞美杨梅的诗句。故事说古代梁国杨氏有子叫杨修,聪颖过人,九岁那年,其父之友孔君来访,正巧他父亲外出,杨修拿出几盘水果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盘杨梅,孔指着对杨修说:“这才真正是你杨家的果子呢!”。著名的南宋诗人杨万里把杨梅说成是“吾家果”,便是从此典故中来。

六.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越鸡

产品名称:越鸡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特征:越鸡个体肥大,肉质细嫩,鸡骨松脆,含脂肪量少

产品功效:对腰肌酸痛、神经衰弱、气虚盗汗、肾阳不足者,都有较好疗效

产品简介:越鸡个体肥大,肉质细嫩,鸡骨松脆,含脂肪量少。据测定,100克鸡肉中,含蛋白质23克,脂肪仅1克。故越鸡多用清炖方法食用。绍兴民间还有一种食疗法,选2至3斤重的仔鸡与适量的黄芪一起,在砂锅中炖酥后食用,对腰肌酸痛、神经衰弱、气虚盗汗、肾阳不足者,都有较好疗效。

产品典故:清汤越鸡采用著名的“越鸡”烹制成肴。绍兴在春秋时期曾是越国的故都,越王台就是建于卧龙山(令府山)的东侧。相传在越王宫内,原先养有一批花鸡,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后来此鸡外流民间,经过当地百姓精心饲养,纯种繁殖,速成为优良的食用鸡种。民间多用它清炖而食,其肉质细嫩,鸡骨松脆,汤清味美。为了将这一名鸡发扬光大,大柏树绍兴饭店在绍兴农村虞南山区政府的支持下,发动农民利用山坡、庭院、竹林等放养越鸡,食之五谷杂粮、田间地头虫草活食,饮用溪水,建立了纯种家养鸡的绿色基地。

七.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诸暨竹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诸暨竹编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是诸暨传统手工艺产品。工匠艺人们用当地盛产的各种竹子,用巧手妙法编织成各种工艺品,具有造型美观、编织精巧、牢固使用的优点。诸暨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专家在诸暨陈宅镇沙塔村南侧尖山湾遗址(距今四五千年)中发掘出20多件各种式样的竹编织物,其编织技艺完全不亚于今人。

诸暨竹编技艺要求高、难度大,一般需经过剖丝、切丝、刮削、磨光、编结等过程。全部工序,都要求不出现竹丝接头,不出现绞丝、叠丝等技术差错,始终保持经篾纬丝比例匀称,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近几年,竹编在图案设计方面,已从简单花边发展到复杂多变的几何图案、提花图案、印花图案和山水花鸟等自然图案,亦有编织出人物者。在编织技艺上,除了保持传统的细密编之外,竹编艺人经过反复琢磨,又创造了特细编、疏编、疏密结合编、圆心起花以及条花、格花、穿花、贴花、漏花等多种新工艺。竹编大体可分为起底、编织、锁口3道工序。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运用编花、透空、夹筋等手工编织手段,使竹编工艺品更加绚丽多彩。

近年来,诸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竹编产品的不断创新,竹编产品的产量和销量不断增大。花色新颖,图案清晰,美观大方的各种图示竹席、帐帘、门帘、画屏等,因其篾薄条细,携带轻便,颇受用户欢迎,显示了诸暨竹编业的美好前景。

“诸暨竹编”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大城县正宗驴肉

大城县驴肉是地方名优,俗称“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均为美味佳肴。大城驴肉源于明代,祖传方法制作,配料讲究,风味独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腻之感,是大城饮食“三宝”之一。清朝总管太监李莲英(大城籍)曾将大城驴肉献予慈禧太后,得誉“地上珍品”之称,从此大城驴肉名声大振,路经之客必购品尝。改革开放以来,大城驴肉得以开发,采用传统加工制作方法,经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后行销全国,已成为旅游食品,餐桌佳肴,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九.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绍虾球

绍虾球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初名“虾肉打蛋”,为绍兴城内雅堂酒店的看家菜肴之一。后经厨师改进,更名为“绍虾球”。此菜制作关键在于掌握火候,蛋糊经油炸后形成细如蓑衣丝的蛋丝,包裹住虾仁,色泽金黄油润,质地香松酥脆,用葱白段、甜面酱一起蘸食,味道佳美。绍虾球的虾仁是用“虾肉打蛋”法烹制,炒时一边划动油,一边从高处徐徐倒鸡蛋虾仁糊,此时火候要掌握好,这是关键。

十.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上虞柳编


产品名称:柳编

产品产地:上虞

产品特征:具有光洁韧滑、款式新型、造制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

产品简介:上虞柳编,主产于上虞县中塘等乡镇。以滩涂杞柳枝条为原料,具有光洁韧滑、款式新型、造制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产品有花篮、花鸟屏风、手提包、筐、箱、篓、笼及各种动物形包装等3000多个品种。

产品特色:上虞柳编制品选用色白、质韧、光洁、条干均匀的优质杞柳为原料,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市场流行的款式设计创造,具有造型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产品有各种动物形包装、各式花篮、花鸟屏风、手提包及筐、箱、篓、笼等3000多个品种。

生产历史:上虞柳编是浙江省出口的名优工艺品之一。上虞县依山临海,有丰富的柳条资源,几十里的滩涂,人工栽培的柳条有上千亩,年产白柳条500多吨。自70年代开始,上虞县土产公司组织当地群众利用这些柳条制作柳编工艺品出口。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个厂家从事柳编生产,柳编制品常年外贸收购额达300多万元,占全省柳编出口额的70%以上,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柳制品出口基地。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及港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外商誉为别具一格的“江南柳器”。1984年获经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