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泉州土特产图片 泉州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泉州土特产图片 泉州十大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6 05:42:56

一.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菜头酸

闽南人所称的菜头,即萝卜,在泉州,菜头酸是妇孺皆知的小吃。现在菜头酸也名声在外,网上一搜,发现一些吃过菜头酸的外地人都在大叫想念菜头酸。可见,菜头酸也走出闽南了。早年,闽南乡下人家家家都会做菜头酸给小孩当零食。

菜头酸口感酸酸甜甜,清脆可口,清凉败火。其主料为萝卜、白醋、糖,将萝卜切片,稍腌去掉苦水,加入适量的盐和糖(现在有些人以糖精代替糖),制成后,有的按斤卖,有的将菜头酸串成串,按串卖,一串几毛钱。

闽南人一年四季都吃菜头酸,只是各人制作的配方手法不同,口味也稍有差别,但酸甜清脆的口感是不变的。在清源山上,到处可见卖菜头酸的小摊,把菜头酸装在透明的玻璃罐里,一串5毛。

早报讯(记者蔡绍坤)昨天,对于菜头酸的翻译,不少读者不约而同地翻译为―――pickledwhiteradish或pickleturnip。提供这种翻译结果的读者一致认为:菜头酸的主要材料是腌白萝卜,所以直接加pickled(腌制的)作为定语,直接翻译。

从事软件设计的读者小范,在对菜头酸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解后,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翻译方式:菜头酸,其实是“吃醋的萝卜”(jealousradish)。另外,其他读者提供的翻译方式如下:

1.Radishacid“菜头”是萝卜的闽南语说法,所以菜头是radish,菜头酸=萝卜酸,既然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词,那就直接叫Radishacid.

2.caitouacid虽然菜头是萝卜,但是菜头是闽南的口味,直接翻译caitou,有闽南味直接叫caitouacid挺好。

3.honeysoupofpickledradish菜头酸,在泉州本地,应该是指菜头酸汤吧,卖的时候还加蜂蜜的那种,既不只是汤,又不只是萝卜干,确切讲是固液混合物,还是甜的。这个翻译既能指出它的味道,又能指出它的原料。

4.thejuiceofpickceturnips菜头酸是泉州民间的传统果饮(juice)。通常别人都用turnips为菜头(白萝卜),因为指称是白萝卜,而radish如果用来翻译菜头的话,就要加上whiteradish了。

5.Radishwithsweetandacid就是萝卜里面有酸有甜。

6.Sourradish酸菜头,酸萝卜

7.Choppedsourandsweetradish切成条的酸甜菜头

8.Sourradishaddedsugar加糖的酸菜头(来源:泉州网)

二.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蓝莓淮山

蓝莓淮山

山药与蓝莓果酱完美的结合,不仅创造出了美味,同时它们自身不同营养成分的配搭,可以说成就了一道超营养的美味养生菜。

三.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咸笋包

咸笋包

是湖头特有的名品。咸笋包内馅咸香,外皮细韧。皮的制法为先将糯米磨成浆,放进细布袋中压去水份。另选野生肥嫩的野菜——紫菊,煮熟捞出压干,放在石臼里春得勺化无渣,再和糯米泥、红糖搓捏均匀,用手捏成团后压扁,包上笋和肉泥等,底部垫上一小块粽叶,放在蒸笼里蒸熟。在表面抹上少许葱油,即可食用。咸笋包香气扑鼻,咸香软韧,冷热可食,诚为佳品。

四.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白粿

白粿

制作方法极其古老。选用粘性好的上等白香米,洗净浸透,放到蒸笼里蒸透,然后倒进石臼春,每臼要春数千下,直至饭粒全都匀化,取出捏成富有韧性而不粘手的大,再用雕花的圆形模印压成为一个个形如圆月的白粿,上呈现出牡丹或缠枝花等花样。喜欢吉利的乡亲还在白粿中心点上红色,便成了请客送礼的佳品了。

五. 福建省 泉州 泉港区 泉州彩扎

泉州彩扎:因采用彩色丝绸扎制得名,俗称糊纸,起源于唐代初年,已有千余年历史。以竹篾、彩纸、绸缎、浆糊及泥人头为主要材料,仅需大小剪刀、裁纸刀等简单工具。

六. 福建省 泉州 晋江 深沪糖芋

深沪糖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深沪糖芋是福建泉州晋江深沪镇的。

糖芋块茎味甜适口,是佐餐佳品。块茎中菊糖含量较高,菊糖水解后的果糖,用于医药及制作糖果,糕点等。雅津糖芋地上部茎叶和地下部块茎营养丰富,是优良的家畜饲料。夏秋季节植株顶部遍开盘状黄花,形如菊,兼有美化宅舍作用。食用方法:主要有洗净、去皮煮食或熬粥,洗净后腌制咸菜;晒制糖芋干。而中国吃法为蒸或煮,可选蘸白砂糖,替代粮食用。

七.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山格淮山

山格淮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药原统称薯蓣,又名山药、玉延等。《山海经》中即有薯蓣的记载,沿用至唐朝,唐代宗取名李豫,“蓣”字与“豫”同音,犯帝讳之嫌,便改名为薯药。到了宋朝,又出了个皇帝赵曙,这样,“薯”与“曙”同音,又得改名,因该药又叫山药,所以就有了山药这个名字。我国食用山药的时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从敦煌莫高窟发掘的史料中,就有“神仙粥”的记载:“山药1斤,蒸熟后去皮;鸡头半斤,煮熟后去壳捣为米,入粳米半斤,慢火煮成粥,空心食之。”为什么叫神仙粥哪?宋代诗人陆游曾写诗表述:“它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近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吃山药粥可以成仙,当然这是诗人的夸张,但山药粥确有调整食欲,养生延年之效,也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上有许多赞美山药的诗赋,陈达叟的《玉延赞》曰:“欲赋玉延无好语,羞论蜂蜜与羊羹。”他们赞美山药色如玉,香似花,甜如蜜,味胜羊羹,评价很高。唐朝诗圣杜甫的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的名句。为此,从古至今,人们都是有病时吃山药,无病时也吃山药。山药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生长在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灌木丛或杂草中,安溪县长坑乡位于安溪县西北部,北纬25°11′,东经117°52′,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西北方气流影响较大,夏秋多雷阵雨,年平均温度在16-18℃,年降雨量1800毫米,全年四季分明,夏季不甚酷热,秋季冷得较早,春季来得稍迟。长坑因有高山与低谷之差异,地处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农作物只有生产单季,海拔在700米左右的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生长较外安溪迟一个季节,比较适宜种植准山、马玲薯、菜类、药材累等经济作物。每年春节,正月初一,先祖们都会在供桌摆出‘清汤淮山’敬天公,以示虔诚。据介绍,淮山用来敬奉天神,这一习俗,在当地乃至整个内安溪,延续至今不变。

山格村境内有座寺庙叫“补陀岩”,每到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各地信众蜂拥而至,摆出的斋供中,自然少不了“清汤淮山”,所用淮山原料一般都选当年最好的。

在民间,包括内安溪数乡镇,在敬神、做寿、婚嫁等宴请酒席上,都保留着上压轴菜“淮山炖排骨”的习惯。据当地民间厨师介绍,由于当地淮山生长期较长,淀粉、纤维素等内含物丰富,跟猪排骨炖在一起,不烂而酥,猪排骨溢出的猪油少量渗入其中,油而不腻,自然成为席上筷子“哄抢”之物。

有史料表明: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淮山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至清朝末年,淮山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河内县令范照黎作诗:“乡民种药是生涯,药圃都将道地夸。薯蓣篱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真实地描绘了古怀川人民种植四大怀药的历史场景。安溪长坑乡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造就了其独有特性:久煮而不散、温补而不骤、长食而不滞、常食常近、循循渐进、药食同用,被历代医家奉为至上补品,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是滋补常药,也是赠送亲友的珍贵礼物。由于物种的交流和变异,目前作为药用的山药,应为从它地引种多年在本地种植的山药品系。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增强,人们的医疗观念逐步由医疗向食补方向发展,在食补资源中山药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山格淮山

安溪县山格淮山产业技术研究会

10447781

山药(蔬菜)

八.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金桔糖

    金桔糖:春节期间,你到永春侨乡亲友家作客,主人在端茶递烟的同时,总要端出一盘橙黄色、飘着桔香的金桔糖,敬请吉尝。你至少得从中拣起一颗,塞进嘴里,随后向主人道谢:“恭喜、恭喜,新年大吉!”每到年关,还有不少人用邮包或托友人,把这种金桔糖馈赠旅居海外的亲友,寄托故乡亲人对游子的思念,祝愿旅外亲人居家平安,吉祥如意。 金桔糖是福建省著名侨乡永春县。该县制作金桔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历来深受闽南侨乡人民的喜爱。每逢新春佳节,永春城乡,几乎家家户户的房间桌上、厅堂案上,都要摆出满盘满碟的金桔糖,以兆丰年,招待宾客亲友。远离家乡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见桔思乡,对它也有特殊的感情。金桔糖已成为他(她)们回乡探亲、旅游常要携带出去的一种珍贵礼品

    据《永春州志》卷七记载,“金桔,永地有大小两种。小者仅如弹丸,稍大者如雀卵,名大桔,以糖煮数次,谓之蜜桔,出西边远村者尤佳,有贵客挚友至,酬之以下茶。”这里说的为弹丸者,即山金豆,是制作金桔糖的原料。它在柑桔族分类里,与金柑、金枣、罗浮同归于金柑属,为常绿小乔木,多野生于山间,年年开花结果,果扁圆细小,略比豌豆大。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把成熟了的山金豆挤掉果核,放进淡盐水中浸泡后加糖制成的金桔糖,可保持橙黄特色和柑桔特有的馨香。闻之沁入肺腑,入口鲜嫩清甜,食后醇香呃逆,余味无穷。它既是配茶佳品,又可作煮花生汤、绿豆汤、蒸年糕的好调料。具有助消化、化痰止咳的药效。( 永春县)

侨乡小吃:永春金桔糖,闽南永春县制作的金桔糖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历来深受人们的青睐。

《永春州志》载:“金桔,永地有大小两种。小者仅如弹丸,稍大者如雀卵,名大桔,以糖煮数次,谓之蜜桔,出西边远者尤佳。有贵客挚友至,酬之以下茶。”“弹丸”即金山豆,是制作金桔糖的原料。它在柑桔族分类里,与金柑、金枣、罗浮同归于金柑属,为常绿小乔木,多野生于山间,年年开花结果,果扁圆细小,略比碗豆大。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将成熟的金山豆挤掉果核,放进淡盐水中浸泡后加糖制成的金桔糖,可保持橙黄色和柑桔的馨香。闻之沁入肺腑,入口鲜嫩清甜,食之醇香呃逆。它既是配茶佳品,又可作煮花生汤、绿豆汤及蒸年糕的好调料。还具有帮助消化,化痰上咳等药效。

每逢新春佳节,永春城乡家家户户的厅堂案上,都要摆出金桔糖,以示丰年吉利,招待亲友宾客。好友客人品尝后就向主人道谢:“恭喜、恭喜,新年大吉(桔)。”不少人邮寄或托友人,将金桔糖馈赠给旅居海外的亲友,寄托故乡亲人对游子的思念,祝愿亲人居家平安,吉祥如意。远离家乡的海外侨亲,见桔思乡,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金桔糖已成为他们回乡探亲、旅游常要携带的一种珍贵礼品。

春节期间,你到永春侨乡亲友家作客,主人在端茶递烟的同时,总要端出一盘(或一碟)橙黄色、飘着桔香的金桔糖,敬请吉尝。你至少得从中拣起一颗,塞进嘴里,随后向主人道谢: “恭喜、恭喜,新年大吉!”每到年关,还有不少人用邮包或托友人,把这种金桔糖馈赠旅居海外的亲友,寄托故乡亲人对游子的思念,祝愿旅外亲人居家平安,吉祥如意。

金桔糖是福建省著名侨乡永春县。该县制作金桔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历来深受闽南侨乡人民的喜爱。每逢新春佳节,永春城乡,几乎家家户户的房间桌上、厅堂案上,都要摆出满盘满碟的金桔糖,以兆丰年,招待宾客亲友。远离家乡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见桔思乡,对它也有特殊的感情。金桔糖已成为他(她)们回乡探亲、旅游,常要携带出去的一种珍贵礼品。

据《永春州志》卷七记载,“金桔,永地有大小两种。小者仅如弹丸,稍大者如雀卵,名大桔,以糖煮数次,谓之蜜桔,出西边远村者尤佳,有贵客挚友至,酬之以下茶。”这里说的为弹丸者,即山金豆,是制作金桔糖的原料。它在柑桔族分类里,与金柑、金枣、罗浮同归于金柑属,为常绿小乔木,多野生于山间,年年开花结果,果扁圆细小,略比豌豆大。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把成熟了的山金豆挤掉果核,放进淡盐水中浸泡后加糖制成的金桔糖,可保持橙黄特色和柑桔特有的馨香。闻之沁入肺腑,入日鲜嫩清甜,食后醇香呃逆,余味无穷。它既是配茶佳品,墨可作煮花生汤、绿豆汤、蒸年糕的好调料。具有帮助消化,化痰止咳的药效。

目前,永春县食品厂及湖洋、城关、岵山、五里街等供销社,年年均有制作金桔糖,也有很多农家自己制作,全县年产金桔糖两万多斤,畅销各地,很受欢迎。

九.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早熟梨

德化早熟梨--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7月以来,德化县早熟梨陆续成熟上市,脆甜多汁的口感,深受消费者青睐,销售顺畅且价格高,现场采购、网络订购十分红火。该县辉阳村是早熟梨种植专业村,地处戴云山山麓,远离城市和工业,为原生态种植地,不仅“辉阳梨花”景观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最美田园”称号,而且所产早熟梨被誉为“梨中之王”,目前售价达到20元/kg左右。

德化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早熟梨之乡”称号。

1996年以来,德化县从台湾、山东、浙江等地引进优质早熟梨品种。经过多年实践,德化初步形成了区划科学合理、建园连片集中、果园规格标准、生产生态兼顾的生产格局。目前全县有10个优质早熟梨科技示范场,2个5000亩以上和4个2000亩以上德化梨生产基地乡镇,总面积3万多亩,产量近万吨。

同时,德化县加强项目引进、品牌建设力度,申请注册了“九仙山”牌果品商标,制定了《德化新世纪梨》产品标准,并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为省地方标准,促进早熟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十.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黑兔

德化黑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德化黑兔

德化黑兔又称德化黑毛福建兔,属小型皮肉兼用兔,至今仍有打洞穴居的习性。

泉州除了有华南兔外,还有一种泉州本地特有的驯养家兔:小黑。它的长相和一般意义上的小白兔不同,黑耳、黑眼、黑爪、黑毛、黑尾巴。它就是福建古老的地方兔种——德化黑兔,在清朝年间就有驯养记载。

早在清代乾隆十二年,泉州就有驯养小黑的记载。《德化县志》称小黑“月一产三四仔”。可见,至少在200年前,德化人就已经开始驯养兔子了。

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德化黑兔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德化县现辖行政区域。德化县现辖18个乡镇,202个村(居)委会。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位于东经117°55′~118°32′,北纬25°23′~25°56′之间。东与永泰县、仙游县界连,南与永春县毗邻,西与大田县接壤,北与尤溪县相邻。土地面积2232.16平方公里。德化黑兔属于闽西南黑兔的一个经济类群,在德化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生长,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肉品质,当地群众都习惯称为德化黑兔。现全县存栏35万只,年出栏105万多只,产量2100吨,年产值1.4亿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