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高碑店的五种特产 高碑店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高碑店的五种特产 高碑店最好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9 12:50:18

一. 河北省 保定 高碑店 高碑店黄桃

高碑店黄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高碑店黄桃是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的。高碑店黄桃口感好、营养丰富,走俏日本等国际市场。高碑店黄桃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高碑店市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据《高碑店市志》记载:夏时期,有易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开疆拓土。高碑店市桃树栽培历史悠久,据《高碑店市志》记载,清乾隆十二年,有王氏几家在此地看管桃园,后定居立庄,冠以姓氏取村名王家庄,后简称王庄,即张六庄乡王庄村。由于高碑店市自然气候适宜,土质好,地下水矿物质含量高,技术支撑和服务到位,地方政府重视,加工销路畅通,高碑店市黄桃种植面积得到迅速发展,总面积达到6000亩,黄桃单果重160-185克,果型近圆,果顶圆或有小突尖。果皮黄绿色,果肉黄色。有红晕,味酸甜,成熟后甜度大,桃味浓,肉质纯厚、色味俱佳,丰产,耐贮运,加工性能好。高碑店黄桃金童四荣获“2008年中国河北优质果品挑战吉尼斯大赛”二等奖、高碑店黄桃金童七荣获“首届河北省名优果品擂台赛”银奖。

黄桃属于桃类的一种,因肉为黄色而得名,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膳食纤维及多种微量元素。

2014年,高碑店市黄桃协会申报的“高碑店黄桃”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高碑店黄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分布范围为:北城办事处,新城镇,辛立庄镇,张六庄乡,泗庄镇及白沟新城6个乡镇16个自然村,东到张六庄乡,西到北城陈各庄,北至辛立庄小韩村,南至高桥农场。地理坐标位置位于东经115°47′24″至116°12′4"北纬39°5′53″至39°23′17″。保护面积30000亩,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年产量12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高碑店黄桃单果重160-185克,果型近圆,果顶圆或有小突尖。果皮黄绿色,果肉黄色,黄桃味浓,丰产性好,硬度大,加工性能好;高碑店黄桃口感好,味酸甜,成熟后甜度增大,桃味浓,肉质纯厚、色味俱佳。 2、内在品质指标:高碑店黄桃营养丰富,据检测高碑店黄桃总膳食纤维含量0.92-0.99g/100g;可溶性固形物13.5-13.6 g/100g;维生素C5.87-6.11mg/100g。

二. 河北省 保定 高碑店 高碑店豆腐丝

又名豆腐筋。产于河北高碑店。

采用伏地大豆为原料,经筛选、浸泡、磨浆、煮沸、除渣、凝固、压片、切丝、卤煮、捆把等工序制成。其中磨浆工采用大浆细磨法,用细纱布过滤,制成品质地纯净,拉伸有力,食之筋道;卤煮配料有花椒、肉蔻、大料等,使用火候及时间掌握适当,色、味入丝而不软、不断,故其色正味香,丝条整齐。色泽乳白,为成束丝状,味道咸香,最宜佐酒下饭。

三.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四. 河北省 保定 高碑店 豆腐丝

豆腐丝

豆腐丝又名豆腐筋。产于河北高碑店。高碑店豆腐丝采用伏地大豆为原料,经筛选、浸泡、磨浆、煮沸、除渣、凝固、压片、切丝、卤煮、捆把等工序制成。其中磨浆工采用大浆细磨法,用细纱布过滤,制成品质地纯净,拉伸有力,食之筋道;卤煮配料有花椒、肉蔻、大料等,使用火候及时间掌握适当,色、味入丝而不软、不断,故高碑店豆腐丝色正味香,丝条整齐。高碑店豆腐丝色泽乳白,为成束丝状,味道咸香,最宜佐酒下饭,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