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延安特产购物指南 延安市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延安特产购物指南 延安市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3 00:23:45

一. 陕西省 延安 延川县 延安小米

延安小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延安小米亦称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延安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这里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因而盛产谷子,成熟后稍加工,即成黄灿灿、香喷喷的小米。延安小米曾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1935年党中央、毛主席长征到达陕北,小米滋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反动军队的飞机和大炮,从此,延安小米传遍全中国。延安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其蛋白质含量达1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富含人体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小米可蒸、可煮,熬成粥,黄香柔滑、粘糊性强、回味悠长,喝之满口泛香,可滋阴补虚,民间有“养人”之说,是老幼、孕妇最喜益的食品。近年来,经过科学改良的“延安香米”更是米中佳品,袋装延安香米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供不应求。延安杂豆在各旅游景区购物点、市区各大超市、旅游纪念品商店均售。

延安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其蛋白质含量达13%,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富含人体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蛋氨酸。

延安种植谷子约有7000年的历史,“历代县民以其为主食”。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面对国民党的-,是延安的小米饭滋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延安军民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反动军队的飞机和大炮,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此,“延安小米”名扬全中国,“小米加步枪”这一概念传遍全球。

延安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着眼“延安小米”的长远发展,以自然与红色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产业化开发为载体,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协作攻关,突破产业瓶颈,强化产业升级。在生产上,积极引导农民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通过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化生产、加强质量检测、实行订单收购等形式,确保延安小米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延安小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延安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延安小米号称为“红色产品”,谷子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大产业,2012年,我市成功注册了“延安小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产品商标,“延安小米”2013年入选农业部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不少企业和个人纷纷也注册小米产品商标,形成了产、供、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目前,全市已发展小米加工企业35家,年加工能力8000多吨,其中最大的加工企业为安塞县盛丰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

二. 陕西省 延安 宜川县 壶口酥梨

壶口酥梨是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的。宜川壶口酥梨以其果面洁净清雅,色泽丽黄金亮,皮薄质细味甜,丰满多汁酥脆,润肺清热解毒等特点,在陕西省水果评优中,多次获“省优质水果奖”,深受消费者喜爱。

壶口酥梨,又名砀山梨,是从安徽砀山引进壶口的,由于受壶口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其品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时称壶口梨。随着管理的科学化,壶口梨越来越呈现出果色亮丽、果皮细嫩、果肉酥脆、汁多味甜等优点,取名壶口酥梨。

宜川壶口酥梨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壶口乡、高柏乡、丹州镇和0镇。栽植面积已达2.5万亩。

壶口酥梨经陕西省果树研究会多年跟踪鉴定,被鉴定为唯一没有“石芯细胞”的梨中极品。壶口酥梨以其美丽的外观、极高的含糖量、细腻的果质、酥脆的口感,赢得了专家的认可和广大客商的青睐。

三. 陕西省 延安 安塞区 安塞羊肉

安塞羊肉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的。安塞县“王家湾地椒羊肉”系列产品,选用本地王家湾山地羊精制而成,具有味道纯正、鲜而不腻、色香味俱全等特点。

王家湾屈家畔流域治沟造地科学养羊综合试验示范区,以屈家畔村流域为主,辐射王家湾村部分流域,规划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地1.7万多亩,天然次生林地1366亩,退耕还林地7990多亩,农耕地4274亩(含治沟造地700亩)。区内沟壑纵横,水源充足,交通方便,饲草丰富,发展养羊业得天独厚。

按照示范区建设规划,2013年示范区内羊子饲养量要达到1万只,2014年达到2万只,2015年辐射带动王家湾行政区域,使羊子饲养量达到10万只,年出栏4万只,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王家湾养羊基地。

陕北的山羊广食本地特有的地椒、摘梅等天然食草,因此,该产品具有天然的清香、肉质鲜嫩、营养价值极高的特点,本地人称之为“菜羊”。

安塞县“王家湾地椒羊肉”系列产品,选用本地王家湾山地羊精制而成,具有味道纯正、鲜而不腻、色香味俱全等特点。该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着益气补虚、开胃健脾、增强食欲、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是最佳的天然补品,曾多次受到中央领导人和国内外贵宾的好评。

四. 陕西省 延安 延川县 延川红枣

延川红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延川红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延安红枣,盛名己久,尤其延川县的红枣,更负盛名。延川县东傍黄河,属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受黄河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是大枣的理想适生区,已有300多年的栽植历史。该县所产团枣、条枣、狗头枣果实个大、肉厚味甜,为优良优质干鲜品种。所产脆枣,又名吊牙枣,果实大、皮薄色红,肉白细脆,味甜如蜜,是特佳生食品种,尤为女士和儿童喜食。1982年,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访问西安,品尝该枣后赞不绝口,随即向朝鲜引进该县优质枣树苗300株。目前该县共有枣园面积8000公顷,总产二千余吨,称为“红枣之乡”。当地加工的“宝塔牌”红枣酱、金丝蜜枣、醉枣等产品屡获大奖,已成为外地游客爱不释手的风味食品。

延川枣树栽培历史悠久,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延川县志载:红枣各地多有,不如东乡。沿黄河一带百里成林,肉厚核小,与灵宝枣符。东乡就是指黄河延水关,眼岔寺和土岗这三个乡镇。久负盛名的“狗头枣”的原产地就在黄河岸边的延水关镇庄头村。2006年,延川制定了“两带动、四突破”发展战略,确立了红枣产业的主导地位和着力打造红枣名县的战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做大规模,加强管理,提升加工,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提出“全县上下抓枣,村村户户有枣,干部群众人人懂枣,农民脱贫致富靠枣”的号召,大力推进红枣“南扩北移西进”战略。从2006年开始,延川红枣每年以3万亩的速度递增,2010年已累计发展到38.7万亩,基本形成了“两线三乡”(210国道、永延线,延水关、眼岔寺、土岗)红枣林带。

延川红枣品种繁多,按果实来分有团枣、条枣两大类50多个品种,狗头枣可能是名头最大的一个。狗头枣树势较强,树体高大,50年生树高10米左右。枣头紫褐色,针刺不发达,抽吊力较强,一般每股抽生3至5吊。叶片中大,卵状披针形,深绿色。在产地6月初始花,花量少,花小,花径6毫米,蜜盘杏黄色。9月下旬着色,10月上旬成熟,成熟期遇雨易裂果,果实生长期100至110天。果实大,卵圆形,纵径41至48毫米,横径29至31毫米,平均果重18克,最大果重23克,大小不均匀。果顶平,柱头遗存,梗洼窄深。果皮中厚,深红色,果面平滑。果点小,圆形,分布密。果肉厚,绿白色,肉质致密细脆,味甜,汁中,品质上等,适宜鲜食和制干。鲜枣含可溶性固形物25%,含酸0.42%。干枣含糖79%,酸0.67%。核较大,纺锤形,核尖细长,平均核重1克,可食率95%。一般栽后第2至3年开始结果,产量高而稳定,成龄树一般株产鲜枣100斤左右。栽培需要深厚肥沃的土壤,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栽培,果实发育瘦小。

五. 陕西省 延安 富县 富县油糕

富县油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富县油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该商标的成功注册,实现了富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

“富县油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10年6月,经县政府常务会批准,由政府出资,富县油糕协会申报。历时两年多,最终成功注册。

富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因素独特,出产的优质软糜子品质优良,富县油糕采用富县独有的软糜子为原材料,运用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酿制而成,口感软滑、香甜、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近年来,富县油糕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富县独树一帜的土品,享誉省内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曾在“第十一届中国杨陵农高会”上获得后稷奖; 2008年11月,在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得最受欢迎奖;2009年被陕西省中小企业局(产品检测站)授予中小企业名优产品奖。

“富县油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对提高富县油糕的知名度、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油糕产业更好地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将起到积极作用。

六. 陕西省 延安 延川县 苜蓿

苜蓿是生长在陕北黄土高原山梁梁上的一种野生植物,颜色鲜绿。叶量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应性广,抗逆性非常强。抗寒、耐旱。



苜蓿通常放入油及佐料调着吃,有时也与土鸡蛋一块爆炒,其味非常可口。(曾有大量的外地游客到延川专门要求吃此类野菜,属于地方特色小吃之一)

七. 陕西省 延安 志丹县 志丹苹果

志丹苹果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志丹苹果表现出了糖份高、硬度大、色泽艳、口感好等特点,品质不亚于洛川、宝塔一带的苹果,志丹苹果在周边县区也很有名气,深受群众喜爱。

志丹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全县日照充分,平均年日照可达2332.1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2%,平均年降水量525mm,综合分析,志丹县各种气候条件除降水接近世界公认优生区指标外,其它都达到了苹果优生区指标。加之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全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效果的显现,降雨量明显增加。

盘点志丹县发展苹果历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该县就开始引进栽植苹果,主要栽植红元帅、黄元帅、秦冠、国光等。到八十年代,全县苹果面积曾一度上升到3万多亩,涌现出了如义正乡狮庄、顺宁镇安兴庄、双河乡李家湾等一批效益较好的果园典型,亩均年收入曾经达到1000-1200元,全县果业收入达千万元。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加之群众认识、栽植品种、管理水平、自然灾害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多数农户经营效益不高,苹果面积逐年下降,截止2006年底,全县保留苹果面积不足万亩,仅靠群众自发经营管理,苹果产业整体上由盛转衰。仅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果园经过品种改良后,艰难地保留了下来。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优势,所产苹果表现出了糖份高、硬度大、色泽艳、口感好等特点,品质不亚于洛川、宝塔一带的苹果,志丹苹果在周边县区也很有名气,深受群众喜爱。

经过发展,目前,涌现出了双河乡南洼村、李家湾村、陈庄科村等苹果典型大户,旦八、保安、杏河等乡镇也建成“万亩大乡(镇)”。双河乡南洼村村民邢志岗家有7口人,目前,种植苹果28亩,今年产苹果5万余斤,收入20余万元。同村的朱成平种植20亩,收入15万元。苹果产业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苹果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仅苹果产业一项可实现人均纯收入4000元。近几年志丹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现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较前几年有明显增幅。

八. 陕西省 延安 吴起县 吴起沙棘

吴起沙棘是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吴起县沙棘资源十分丰富,种植面积180万亩,属全国沙棘建设示范县。

沙棘,素有“沙漠黄金”、“高山绿色银行”之称,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于干旱的沙漠与高山之中,它所独具的保健功能成为人类健康的卫士。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曰:“沙棘利肺止咳、活血散瘀、消除痰湿”。《晶珠本草》曰:“沙棘利肺止咳、活血化瘀、消痰浊”。现代药理学证明沙棘叶含有效成分黄酮量高达3888吲百克,确为植物之冠。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护血管作用,阻抗血管硬化,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调整血压,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还具有抗辐射、抗癌变功能,对免疫系统有多环节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吴起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退耕地里大面积种植了适生性强经济价值高的沙棘。沙棘种植面积已达到180万亩,其中成林面积125万亩,挂果面积100万亩,年可产纯鲜果6万吨。沙棘浑身是宝,沙棘果可以制沙棘油、果汁,沙棘业可以做茶,沙棘杆可以制板材。

九. 陕西省 延安 富县 轩辕黑陶

古黑陶起源于五千年前的“桥山文化”时代,据古记载,制陶最早由轩辕黄帝身边一个名叫宁封的能工巧匠发明,古又称为轩辕黑陶,有着悠久的历史。



目前,我县研制开发的“轩辕”牌黑陶系列产品,已达六大类,六十余种。“轩辕”黑陶以弘扬“轩辕黄帝”公德和“轩辕黄帝”文化为宗旨,以“轩辕黄帝”人文资源为核心,取“古、近、现代”黑陶之长为一体,具有时代、区域、景点、民俗民风四大特点。产品古朴、典雅、黝黑发亮,精致美观,体现了仿古与现代之美,具有极高的收藏、观赏及实用价值,是旅游纪念、馈赠亲朋、居室陈列的理想之品。特别是在“第六届中西部经贸洽谈会”首次亮相后,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及新闻媒体和各界客商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赞赏,先后在中央、省、市县电视台多次播放,产品远销省内外及港澳地区。全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教授亲笔题词“中国黄陵陶艺”。2004年8月在文化部、全国青联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活动中,该产品以独特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精美的造型荣获“中国青年民族文化优秀传承特别贡献奖”。


十. 陕西省 延安 吴起县 吴起沙棘茶

吴起沙棘茶是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吴起“神棘”牌沙棘茶荣获第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006年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和IS0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吴起“神棘”牌沙棘茶主要原料来自陕北吴起县白于山区的纯净原生沙棘精选叶。白于山海拔1200—1800米,是北洛河的发源地,其山其水孕育了该沙棘无污染、无公害,独具神奇香味与保健特色。沙棘叶经选进加工工艺,达到黄酮等有益成分的最大利用度,合理的配方又使其更易为人体吸收。沙棘茶叶型尖细、汤色黄亮、香气飘溢、爽口回味,似茶非茶却又胜过茶。它具有的抗高血压、降血脂、消除人体自由基、防癌抗变功能,为我国保健茶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奇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