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江岸区特产 湖北武汉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江岸区特产 湖北武汉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4-23 04:12:31

一. 湖北省 天门 金龙脑海

金龙闹海a

原料:鲭鱼、米粉、吉士粉、精盐、香醋、味精、葱、生姜、蒜、鸡汤、色拉油。

制法:鲭鱼切上十字花刀,用盐、料酒、生姜稍腌,拌上大米粉、吉士粉后形成金黄色,装盘入笼蒸15分钟,然后摆上雕好的龙头龙尾,勾琉璃芡,淋热油即成。

二.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鲜肉水饺

在一百多年前,从黄陂过来一姓谈的食贩,在汉口改进了馄饨工艺,创制了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水饺,在制作上坚持“八严”。一是选料严;二是制馅严;三是制皮严;四是包制严;五是熬汤严;六是佐料严;七是烫饺严;八是点味严。

成熟方法:煮

特点:皮薄馅大,汤鲜味美,爽心润腹,余香满口

系列:冬菇、三鲜、鸡蓉、虾仁

三.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喜欢坨

武汉传统小吃“欢喜坨”,现在在三镇不少大中型酒店同样有售,不同的是,它有个更雅的名字“大麻元”。为啥改名?因为两年前,它就是以这个名称入选“中国名点”。

不过,除了饮食圈内人士,两年来,武汉市民并不知道欢喜坨走了“上层路线”。

欢喜坨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脆内软,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

虽然众多老武汉对欢喜坨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但随着人们饮食口味上对油重、量大食品的冷落,欢喜坨正在退出武汉“主流早点”行列。

改良后的欢喜坨,面粉和芝麻的选料更讲究,“个头”增加了一倍,且由实心变成了空心,看着大气,吃着精致,且酥糯爽口。2004年,武汉明星花园酒店就是以这种“大麻元”申报“中国名点”,获得成功。

如今,大麻元在江城大、中型酒店还很是得宠,其价格由过去早点摊上的每个5角,变成了每份(12个)14元左右。

精于面点制作的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中国烹饪大师”方元法说,欢喜坨“老树发新枝”说明,只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文化积淀深厚的武汉小吃仍有自己的市场空间。比如,近日,在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上,武汉四季美的西红柿汤包、开洋烧麦也被中国饭店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它们的经历,与欢喜坨一样。

四.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湖蒿

湖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无公害优质特色蔬菜,去叶取其茎杆,或凉拌,或炒肉丝,或炒腊肉,便可制成餐桌上的优质菜肴,其性清凉,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常食用之,可明目开胃,增加食欲,强身健体。

五. 湖北省 仙桃 沔阳珍珠丸

沔阳(今仙桃市)是湖北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大县,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当地人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相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揭竿起义,一举攻下沔阳县城。陈的妻子潘氏亲自掌厨,将鱼、肉、藕等拌上米粉,配上其他作料,装碗蒸制,犒赏起义农民。大家吃了,啧啧称赞,此后即世代相传,喜食蒸菜成习。

珍珠丸子位在三蒸之首。糯米的选用很有讲究,江浙一带的糯米不够细长,需用四川、两湖的糯米才够“卖相”。将糯米淘洗并用温水浸泡,然后捞出滤干。再将加了蛋清的肉茸、鱼茸、荸荠丁、香菇末搅匀,挤成肉丸,放入糯米中滚上一层米,用手轻压表面,把一部分糯米压入肉馅中。蒸制前,铺上一层菜叶,不易粘盘。

食材:猪肉、糯米、鸡蛋、生菜

调料:叉烧酱、姜、胡椒粉、生抽、盐、香油

做法:

1、将猪肉切成小丁,姜切成末;

2、肉丁中加入姜末、叉烧酱、胡椒粉、盐、香油搅拌均匀后挤成肉丸

3、糯米洗净后在清水中浸泡6小时以上,然后沥干水分

4、将肉丸上蘸满鸡蛋清,把糯米滚到肉馅上,尽量裹到看不到肉馅

5、把滚好的肉丸放到蒸锅里,大火蒸20分钟,糯米变成晶莹剔透的颜色就可以了

6、再把蒸好的丸子放到有生菜衬底的盘子上即可。

六.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荆锦

荆锦,即湖北荆州锦缎,又名“江陵锦”。产要产地江陵。荆缎具有独特风格,经面嵌花,图案上以万字栏杆、麦菱、曲线回纹等典型的楚图为主。另配寿桃、精鹿、福象等古雅纹样。形式上组织方块、条状、菱形、多边形等几何色块,黄、蓝、红、绿相间,呈鲜明对比,艳丽生辉,特别是图案与色块的配合,具有浓厚的楚文化艺术特色。古代主要用于婚丧挂屏、祭祖敬神、纳礼、进贡。荆缎历史悠久。1975年在江陵凤凰山西汉墓葬0土的丝织品菱纹锦,经线起花,结构复杂,图案生动,色彩绚丽,与荆缎风格极其相似。唐朝诗人李白的《荆州歌》中有“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的诗句,足见当时荆州养蚕缫丝十分盛行。据《唐书•地理志》记载,公元760年,江陵向唐肃宗进贡的礼品中,就以方文绫、赀布等丝织品为主。明末清初,荆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1920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荆缎被评为第三名。

七. 湖北省 仙桃 范关酒

“沙湖盐蛋沔城藕,红庙酥饼范关酒。”这是人们对这几种地方名产的赞誉。

范关酒早在元末明初就已驰名全国。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时,曾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饮者皆称佳酿。

范关位于洛江河畔,靠近排湖,元代来年就成为沔阳十九个出名的集镇之一。街道长达三华里,商贾云集,十分繁荣。特别是酿酒业,更是兴旺,全街有九家槽坊酿酒,仍供不应求。当时有一首民谣::“一里三槽坊,日夜酿酒忙,来来往往者,无不夸酒香。”

人们说:“这里酿的酒特别好,只要你喝上两盅,定让你醉卧三天不醒。”

范关酒为什么这样好?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元代末年,有一外地老者来一家丁姓槽坊买酒,老板替他灌了一壶小曲,他说酒不好,老板替他换了一壶汾酒,他还是说酒不好,老板从酒窖中替他又灌了一壶上等陈酒,他仍说酒不好。老板不解地问:“像哪样的酒才算好呢?”老者从腰间取下一个酒葫芦递给老板说:“你把这酒尝一口再说。”老板一尝,这酒口感正,气味芬芳,一滴进口,余味深长,比自己酿的酒不知要强多少倍,忙问:“这酒是在哪里买来的?”老者微微一笑:“这是我自己酿的。”老板看出老者是一位酿酒高手,便恳请老者传授技术。老者点头应允。

有一天,老者对老板说:“我看你酿酒的原料和技术都不错,只是水质欠差。你这槽坊后面有一个大潭,每天酉时三刻,水质甚好,你可按时派人将水取来酿酒,定成佳酿。”老板照此办理,所酿之酒,果然如老者所言。其他槽坊争相仿效,酒质与丁家槽坊一样。因此,每天酉时三刻到潭内取水酿酒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当地人就把这个潭取名“酒潭”。

老者传授技术后就走了。不少人问丁家槽坊老板:“这老者是谁?”老板说:“老者从不肯告知姓名,但从他腰间的那个酒葫芦看,上面刻有‘酒仙’二字,这定是天宫的杜康下凡无疑。”

人们知道杜康是酿酒业的祖师爷,在天宫替玉皇酿制琼浆玉液,此次下凡来此传授技术,真乃人间大幸。消息传开,很多人都纷纷来范关品尝佳酿,一饱口福。

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随之又把范关酒作为御酒供宫廷饮用。从此,范关酒就名震遐迩。

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9年)春天,大学士宋濂来范关晶酒,当时正是酉时三刻,只见酒潭内碧波清澈,晚霞映辉,微风轻拂,酒香扑鼻,即兴赋诗一首,诗云:

晚霞映守苍,碧潭酒飘香。

三杯不觉醉,朦胧拜杜康。

后来人们将“酒潭”改名为“碧潭”,将范关酒也改名为“碧潭酒”,名称更加优雅了。

八. 湖北省 天门 天门生姜

生姜,铜陵“八宝”之一。
铜陵所产生姜称为“铜陵白姜”,属铜陵独有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品质极佳,具有“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品味纯正、香味浓郁”等特点,享誉海内外

九. 重庆市 南岸区 花生粘

为重庆名特小食品,历史悠久

功效

益智补脑调理 健忘调理 学龄期儿童食谱 便秘调理

制作材料

主料:花生仁(生)(500克) 调料:白砂糖(500克)

制作工艺

1.剔除霉变花生米及其他杂物,将花生米用适量净沙炒成象牙黄色后,筛去沙子,搓去皮备用。 2.在炒花生米的同时,将白砂糖和清水倒入锅中加热,待糖涂加热至145度左右,即用筷子挑糖能拉起丝时,将锅离火。 3.将糖液倒入熟花生米内,迅速铲拌,直到全部糖涂粘于花生米表面并开始凝结时,停止搅拌,移出成品,在筛中冷却摊平,分开个别粘连在一起的花生米,使它成为一颗一颗的,冷却后便可食用。

菜品口感

口味:甜味 花生米表面粘满雪花似的白糖,香甜可口,酥脆,有花生香味。

食谱营养

花生仁(生):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烟酸、维生素K、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有增强记忆力、抗老化、止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肠癌发生的作用;其性平,味甘;入牌、肺经;具有醒牌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之功效。

食谱相克

花生仁(生):花生不宜与黄瓜、螃蟹同食,否则易导致腹泻;花生不可与香瓜同食。

十. 湖北省 仙桃 荷花菜卷

原 料

主配料:鲜荷花3朵、鲜牛肉250克、熟火腿25克、水发银耳25克、水发冬菇15克、圆白菜叶10片、鸡蛋30克、葱末5克、熟米饭100克

调料:精盐10克、味精3克、胡椒粉1克、水淀粉50克、绍酒15克、色拉油750克(耗约100克)。

制 法

(1)将鲜荷花洗净,摘下花瓣,切成粗丝。冬菇、熟火腿、银耳分别切成丝。鲜牛肉去筋膜,斩成茸。

(2)炒锅置中火上,加入色腊有烧至五成热,加入葱末煸炒出香味,加入牛肉茸、荷花丝煸炒一下,离火与熟米饭、鸡蛋液、冬菇、胡椒粉、熟火腿、水淀粉搅拌成馅心。

(3)将白菜叶放入略加盐的沸水中,略烫一下捞出,沥干水分,切掉叶茎,在每片菜叶上放入搅拌均匀的馅料,放好后卷包,两头用细线扎住。

(4)炒锅置旺火上,加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逐个放入圆菜包,炸黄后捞出,待油烧至八成热,放入复炸一次至色泽金黄,捞出沥油,整齐地放入盘内即成。

特 点

色泽金黄,外脆里嫩,花香宜人,为夏秋美味花馔。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