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徐汇区特产翡翠吊坠市场价格 浦东新区精美翡翠吊坠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徐汇区特产翡翠吊坠市场价格 浦东新区精美翡翠吊坠图片更新时间:2022-04-14 02:37:48

一.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翡翠羊柳卷

翡翠羊柳卷
     相传古时缙云的人民很好客,每逢婚嫁庆寿等喜宴,都会杀猪宰羊,宴请亲朋好友,缙云乡村的土厨师,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在羊肉的烩制上逐渐推陈出新,清代光绪年间,舒洪有位李姓的土厨师,他把羊里脊肉(羊柳)劈成薄片,稍经佐料加工,就卷入各类辅料,再经油锅滑熟,最后加调料勾芡,即成口感滑嫩的羊柳卷,深受群众喜爱。仙都各宾馆厨师在传统菜的基础上,加进西芹摆盘点缀,更添鲜美,令宾客喜令不厌,赞赏颇多。


二. 河南省 周口市 川汇区 糟鱼

糟鱼颜色鲜嫩,白中泛黄,鳞光闪亮,骨酥肉烂,咸中有甜,清秀宜人。它不但味道好,适口性极强,而且含有钙、镁、磷、铁等多种营养成份。有健脾开胃,消积化滞,增进食欲等功效,也是治疗小儿软骨病的理想食品。

三. 上海市 徐汇区 擂沙团

擂沙团是设在襄阳南路的“乔家栅点心店”经营的名点之一。约有50多年历史,把包有鲜肉,豆沙,芝麻等各种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后沥干,滚上一层特制的赤豆粉,入口香糯,具有浓郁的赤豆香味,还有爽口和携带方便等特点。

四.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云南翡翠

【光泽】

翡翠呈现玻璃光泽,半透明或透明。翡翠因含有不同的染色离子而呈现各种颜色:通常有白、红、绿、紫。黄、粉等。纯净无杂质者为白色,若含有铬元素,则呈现出柔润艳丽的淡绿、深绿色,名之为翠。此品种最为名贵,极受人们的珍视喜爱。若含锰则呈现淡紫色、深紫色,常称为春地或藕粉地。含铁元素,则呈现暗红、褐红、赭红色,被人们称为翡。含铬和铜元素,则呈现淡蓝、淡青色,人称橄榄水。高档翡翠除颜色好之外,质地也极其重要。一般颜色鲜嫩漂亮,质地较透明,玻璃光泽强者为上品。相反,质地发干,透明度较差的品种次之。

【来历】

翡翠原为鸟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宇》关于翡翠的解释为:“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后汉书·班固传》注:“翡翠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从其字意分析,以上的翡翠均指红、绿两种颜色的鸟。汉代班固《西都赋》中的“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张衡《西京赋》中的“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从前后文意看,其中的翡翠当指玉无疑。

【流行】

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1724--1805)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纪初,古人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价格低廉,至18世纪末,翡翠已是昂贵的珍玩了。另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翡翠石子中不乏精华,当时价格也很贵,但与现在,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5000个中国翡翠商的名字。明中叶高官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专门采购珠宝。当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1950年,腾冲县在缅甸的华侨达30余万人。直到今天,云南人在缅甸从事翡翠业的达数万。

五.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翡翠鱼珠

用鱼茸制成珍珠状丸子,与青豆合炒成菜。鱼珠洁白光滑,质地细腻;青豆碧绿,粒粒如翡翠,构成和谐色彩
( 温州)

六. 上海市 徐汇区 青团

青团色泽碧绿光亮,是一种加入草汁的米粉团子。口感清淡,略带香味。每到清明,上海人就有吃青团的习俗。

七.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翡翠皇上皇

【厦门风味:翡翠皇上皇】

〖菜肴特点〗软嫩滑爽,味道鲜美。此道菜199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烹饪大赛银牌奖。

〖烹制过程及原料〗

主料:鲜虫寻肉150克。

辅料:猪肥膘肉20克,熟虫寻黄25克,净荸荠30克,净菜胆10棵,鸡蛋清4个。

调料:鲜牛奶250克,淀粉、精盐、味精、鸡精各少许,花生油适量。

制法:1、将猪肥膘肉、荸荠分别切成丝,与虫寻肉、蛋清、牛奶、淀粉、精盐、味精、鸡精一并拌匀,下锅油炒至熟装盘,虫寻黄捣碎撒在面上。

2、菜胆下锅油炒入味,成熟取出围放盘的四周即成。

2、菜胆氽入,用虾胶分别在菜胆上捏制美人头,镶上黑芝麻为眼睛、红辣椒剪成的小月芽块为嘴唇,制成上笼屉蒸熟取出,摆在鱼翅四周。

3、适量高汤下锅烧沸,调以精盐、味精、鸡精,用湿淀粉勾芡,淋在鱼翅和美人菜胆上即成。

八. 上海市 徐汇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手工棉纺织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崖州三十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花”成“折枝、团凤”的织造工艺,开发出众多精美的棉纺织品。

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也因之有所改变。可以说,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中国纺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历史上松江乌泥泾的印染技艺也很著名。扣布、稀布、标布、丁娘子布、高丽布、斜纹布、斗布、紫花布、刮成布、踏光布等与印染的云青布、毛宝蓝、灰色布、彩印花布、蓝印花布(药斑布)等同享盛誉。目前掌握手工棉纺织和印染技艺的传承人都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九. 河南省 漯河市 源汇区 小村铺萝卜

小村铺萝卜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