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莆田特产去哪买 莆田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莆田特产去哪买 莆田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4-12 04:29:03

一.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麻丸

用瘦猪肉为料,锤打成浆,加上尾梨、硼砂、胡椒、姜汁等佐料,括成小圆珠,放在热水中烫熟。食用时加上清骨汤,是有名的汤肴
( 莆田)

二.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仙春卷

春卷味香可口,是莆仙民间独特的风味小点。宋代名人蔡襄曾留下“春盘食菜思三九”的诗句,盛赞春卷的美味。

传说古代莆田有个书生,在出在之前,十载寒窗苦读,几番晋京赴考,都未能得中。他虽年过三十,成家生子,但还是坚持日夜苦读诗书,有时竟废寝忘食。他的妻子里十分疼爱,为了不让丈夫因三餐吃饭而影响读书,就用麦子磨成粉,放在锅里用茶油煎成又薄又透明的饼片。她又担心麦饼冷了,吃下去会伤胃,就把煮好的青菜放在麦饼里然后把麦饼卷起来放在丈夫身旁,让他边吃边读书,这样吃起来既不费时又言便。书生就靠着妻子亲手巧制的食品,闭门不出,苦读书,学问大进。

这年春闱科考,书生一举高中,传为佳话。从这以后,莆仙学子都喜爱卷着青菜的麦饼卷当夜食,并将这麦饼卷称做春卷。

这种传统的莆仙春卷是以麦饼为皮,馅为各色时鲜蔬菜,特别是皮嫩馅丰,味道滋美。它与外地的豆芽为馅,油煎硬皮不同。而相比较,莆仙春卷更有家常菜的特色。

三. 福建省 莆田 涵江区 红团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皮的一般原料是糯米粉,制作时先将糯米粉拌上食红,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米或面团,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猪五花肉馅(较少)四种:糯米馅是把糯米蒸成干饭后,放入糖水中用文火煮,使它成为又粘又软的饭团;绿豆馅是把绿豆煮烂,放进糖(以文火干),再用勺子把绿豆捣碎,靠糖的黏度黏成团;糯米绿豆馅是先把糯米炒熟后碾成粉,再把它与煮烂捣碎的绿豆、糖混和成团状。制作时把馅用手捏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球状,即为“红团馅”。用“皮”把“馅”包起来,放入木质的粿(俗称红团印)内,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状的红团(曲面上花纹,中间一般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及双孩儿、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印好的红团的用洗净的剪成圆形的鸡叶(莆仙人称鸡蕉叶)或一种大栲树叶垫底,置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约20分钟后,打开蒸笼,红艳艳,香喷喷,亮闪闪的红团立刻呈现在眼前。



红团是一种甜食,长时间存放不易变质,若定期加热可存放20多天,它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主食。 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廿八两日内进行,除丧服未满的人家白团外,家家户户都要做红团。红团颜色红,形状圆,寓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大吉大利之意。因此,从做红团这天起,过年的气氛开始浓厚起来。红团用料普通,却是一种品位极高的供品。除过年外,逢结婚、谢天地等重大喜庆时才做。在这种情况下,红团不但是供品,而且又是馈赠的礼品,如婚、嫁、喜庆等,贺喜的亲戚朋友离开时,都要馈赠红团一双或二双,以示感谢,受礼者亦视此为吉物。



红团不但礼重,而且是一种可口的小吃。它不但甜,而且香,特别是绿豆馅或糯米绿豆馅的红团更香、更软。冷却后的红团,表面硬梆梆的,但只要稍微加热,马上变软,口感仍十分好。

四.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田枫亭糕

用纯糯米粉为原料,拌上白砂糖粉末,再加上花生仁,芝麻等,干蒸熟后,切成四方块,香甜可口,老人小孩皆宜食用,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省内外及东南亚一带颇受欢迎。

五.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兴化泗粉

兴化泗粉(又称兴化赐粉)的由来

唐时兴化东甲海堤初成,挡住滔滔海涛,始有莆田南北洋刍形。滩涂地盐份多,一般农作物不易种活,惟有黄豆耐碱,兴化大地多有收获。莆仙先民对黄豆情有独钟,将其加工成各类美食,豆丸便是其中一种,江彩萍进宫后思家乡风味小吃,其兄便谴人往长安专做莆仙小吃豆丸进贡,皇上尝后赞不绝口。因而,在黄石江东东华一带豆丸也称贡丸。赐粉系皇宫小吃。类似黄土高原凉面,唐明皇尝莆仙豆丸后,感其味鲜柔嫩,便将其宫中小点泗粉赐予梅妃父母品尝,因莆仙盛产地瓜,淀粉甚多。各家必备。邑人将其制作泗粉原料给予改进,再佐以家乡海鲜,便成今日之泗粉式索粉,黄涵一带尤其是梅妃故里称泗粉为赐粉。意为皇上赐赏之意。

兴化赐粉正宗的做法是:用猪大骨熬汤,用其汤在锅里烧开,放入泗粉,和豆芽菜(用其他菜都会变味道,那就不正宗了) , 用大火煮熟,浇上葱油,味精,少许酱油, 6度或以下的醋。

六.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莆田豆丸

莆田古称兴化府,兴安州,山川毓秀,人杰地灵,簪缨相继,科甲联芳,人才辈出,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誉称。莆田的地方风味小吃有百种。精工细作。调味多样,风味十足,各有特色,既是经济实惠的大众化食品,又方便快熟、便于携带,不失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快餐食品。石室岩煎粿、江口卤面、仙游扁食、西天尾燕食、天九湾卤肉、炝肉、泗粉、豆丸、豆浆米粉、炒骨、焖豆腐,还有很多很多......

七.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油拌索面

油拌索面

外地的朋友来到莆仙作客,主人必定会用油拌索面来款待。主人的用意心思,做客人的可知道吗?莆仙方言把线面称为索面,取意为线面是由面粉和食盐后,由粗而细,反复拉制布成,成品就是细长的面粉索子。

油拌索面(线面)名称虽简单,但这道小吃加上了很多配料,加油炸花生米、油炸豆腐、黄花菜、香菇、肉片、冬笋、芥蓝菜等。这些佐料装装点碗面,色泽鲜艳,美味可品口。

莆仙方言中“面”和“命”同音,“长面”寓意“长命”。所以,油拌索面便成为民间过年节、祝寿、待客的必备礼俗食品。在莆仙民间,大年初一早上,每人都要吃一碗索面,叫开正添寿面;仙游人在正月初四早,莆田人民在正月初五早还要再吃一回。这种俗例是缘于明嘉靖四年十一年(1562)倭寇之乱,人们无法过大年,等到戚继光率兵杀退倭敌,百姓才能得以安宁,分别补过大年。

民间为亲朋祝寿时,如是邻近的,一般是送去一碗煮好的索面,直接表达祝愿寿者福寿绵长。相隔远一点的,就送去装满鸡蛋、索面的礼盒。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或出远门回归故里的亲人,在接风洗尘时,一定少不了一道油拌索南,民间称之为“象长”,即象征着长命百岁。如遇上亲人去当兵、求学、赴任或外出经商,也都以此礼相待。

油拌索面很平常,但比山珍海味珍贵。因为那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深深的祝福。

八. 福建省 莆田 秀屿区 莆田套串小肠金钱片

莆田套串小肠金钱片

在莆仙风味小吃的品种中,套串小肠金钱片久负盛名。猪小肠原是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经过巧手加工,精心烹调,外行人根本无法辨认出那是什么制作的,只会啧啧称赞这道小吃味道的特别和形状的奇特。盘中被切成金钱似的薄片财政厅几道层次均匀分明。入口尝试,肉质感很强,又脆又嫩,香喷喷的。主人如果不作介绍,任你怎么猜测也不会想到这就是猪小肠。

所谓的套串小肠,就是把一副长长的猪肠翻出反面,用淀粉加盐揉洗干净,再用竹筷顶住小肠的前端,经一次次反复宰展,套成一个银圆大小的实心圆环。这种加工好的套串小肠放入锅中,用文火炖熟,捞出置于洁净的大盘里,待食用前切成小金钱一般的细片,装了花样,就可以上桌了,。在莆仙民间,一般的熟食店里都有卖这道菜,是下饭或佐菜的佳肴。

九.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田麻丸

麻丸其实是一种粄,虽然是同一个县里,而我在上高中前却并没有吃过这个麻丸,因为我们那个镇上并没有。我们镇上逢得墟日的时候,卖粄的人有,就是把糯米磨成粉,加糖水和搅拌成米团后,做成一个个小丸子,下油锅炸熟即是粄了,卖五毛钱三个,我们直接叫它为煎粄。也还有一种叫薯包的粄,就是用一种红薯连同糯米一起磨成稠浓的米浆,用个勺子舀着放入油锅炸熟,就叫薯包,有甜的,也有咸的,煎炸得外面是赤焦的一层皮,里面却是白色的,还带有丝丝红薯的紫红颜色,售价两毛钱一个。还有一种叫油炸哥的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原材料不是用米,而是用面粉,加盐水和葱花调成面浆,用个扁平宽大的勺子舀着放入油锅炸熟,即是一张张的圆圆薄薄的油炸哥了,两毛钱一张。有的油炸哥先在勺子里舀薄薄一层面浆,在面浆上面加一些调拌好味道的肉、豆腐等馅料,再用另一个小勺子加舀一些面浆淋在馅料上面,盖住馅料,落锅炸熟之后就是中间包含着馅料的油炸哥了,这个价格贵一些,卖三毛钱一张。不管煎粄也罢,薯包也罢,油炸哥也罢,要软、要硬、要脆,随火候炸的时间分有长有短就是,都是现做现炸现卖的,卖的人一般都是个老头子、或者老夫妻两口子,先在家里调好米团、米浆或者面浆,然后找个担儿挑个小火炉、锅、铲、勺、油和木柴上街市的墟上去现场炸着卖。

麻丸的做法跟煎粄是差不多的,只是和米团的时候里面添加了芝麻,做成一个个小丸子,再在丸子外面粘一层芝麻,下油锅煎炸成的约有半个拳头般大小的粄子,个头比我们那边墟上卖的煎粄、薯包都大多了。因为它的火头炸得不老,火头炸老了则会变得很硬,甚至是酥脆的了,炸熟了即起锅,所以非常非常的软。大家都把它的名字叫作麻丸,卖五角钱一个。因为是糖水和拌成的,所以味道很甜,又因为外面还有一层芝麻,所以又有芝麻的浓香,个头圆圆的大大的,咬上去却软绵绵的,一口咬下去,原本圆圆的鼓鼓的丰满的麻丸,也跟着牙齿的合紧而变得扁扁的了,糯米的弹性和韧性在这里显现得非常好,又甜又香又软又韧却毫不腻人,食之滋味一流,只是吃得多了会上火就是。

十. 福建省 莆田 涵江区 蛏溜

蛏溜蛏是涵江著名海产。把蛏肉和适量淀粉拌和后,放入锅中滚汤煮熟,浇入蒜头油,撒上葱珠,淋些米醋即成,叫“蛏溜”,又叫“擦蛏”。它鲜嫩脆滑,味醇爽口,是家常经济菜肴和风味小吃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