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龙头特产 广西柳州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柳州市柳城县龙头特产 广西柳州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2 02:59:45

一. 广西 柳州 柳城县 牛腊巴

牛腊巴

太平牛腊巴是采用太平镇四十八弄生长的优质黄牛鲜肉,辅以纯天然香料等佐料,经传统土灶明炉烧烤,纯茶油酥炸等工艺精制而成。该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香、酥、松、脆,原汁原味,甜辣爽口,回味无穷,是茗茶、下酒、送礼之佳品,该产品采用的原料都是未经污染的牛肉和纯天然香料,堪称绿色食品。目前太平比较著名的牛腊巴品牌有泰龙牌和丽兰牌两种,其产品风味各有特色。“泰龙”牌牛腊巴是在继承了本镇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于

2000年创立的优秀品牌,自从形成批量生产以来,该产品畅销区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曾参加中国大西南(防城港)名特优产品展销会,获得好评。但由于仍然以家庭手工方式生产,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迫切希望通过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商,共同开发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风味佳品,把太平牛腊巴做大做强。

二. 广西 柳州 柳城县 许东州许师傅—牛腊巴

许东州许师傅—牛腊巴:精选广西山区黄牛牛腿肉、独家配方、土窑明火烘干、祖传手艺秘制而成,牛腊巴香酥,有嚼劲,让你吃了赞不绝口。产品规格:50克、100克、150克。开封后即可进食的小食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美味食品。

相传元和年间,唐代著名学者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做刺史时,与随从几个人途经现太平地段,见天色已晚,便在一许姓氏小客栈落脚。好客的主人便拿出自酿的美酒与祖传秘制的牛腊巴招待客人,香酥且回味无穷的牛腊巴与美酒同饮,甚是美妙。不知不觉柳刺吏醉意已浓。第二天醒来,看到自己的随从仍醉卧未醒,桌上美酒、牛腊巴一扫而光,柳刺史叹道“酒醒不见牛腊巴啊!”后来就有了“酒醉乾坤大,醒時不见牛腊巴”这一美言传说。

三. 广西 柳州 柳城县 叶亚亮酸笋

因为结缘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柳城县沙埔镇古仁村叶家屯叶亚亮和他的酸笋在全国“火”了一把。 叶亚亮每年销售的酸笋都在5万公斤以上。他以传统“土”法腌制的酸笋一般都要20天才能腌好。然而,叶亚亮能泡制出这么好的酸笋并无什么秘诀,只是用自家后山无污染的泉水和着老坛酸水兑制浸泡而成的。

四.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螺丝粉

融安螺丝粉

螺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位居柳州风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

柳州人一回到家乡都是第一时间找一碗螺蛳粉,以解乡思。

螺蛳粉是柳州最出名也最受大众欢迎的小吃米粉,它就像周星驰的“无厘头”笑话一样,于市井之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

关于螺蛳粉的来历,我去问过很多做粉摊生意的小老板们,但是从来都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说不清归说不清,但这并不影响螺蛳粉成为广西著名的小吃之一。

不过,有一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包括本地的柳州人,那就是螺丝粉最初是在哪里出现的,是在柳州市内,还是在郊区?告诉大家,柳州螺丝粉的鼻祖,是在柳州融安,由融安走到柳州,最终在柳州成名,风靡广西,乃至很多外省的朋友,都对螺丝粉赞不绝口。

五.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香鸭

融水香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融水香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融水香鸭,俗称土鸭或糯米香鸭,是融水县农村群众长期封闭自繁自养形成的一个地方家禽品种,以耐粗食,体型小,绿壳蛋占50%以上,皮下脂肪少,肌肉丰满、瘦肉率高,肉质细嫩、鲜美、无腥膻味,含有特殊的肉香气息,故名“香鸭”。 该品种原产地为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心产区位于该县的三防、汪洞、怀宝、四荣、杆洞;滚贝、同练、安太、洞头、良寨、大浪、香粉、安陲等也有分布。

2006年6月18日经广西家禽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通过实地考查、听取情况汇报、审阅有关技术资料后,一致同意认定该鸭种为广西地方品种,并命名为“融水香鸭”。

经调查,2005年底融水香鸭存栏51230,其中保种群8500只,种鸭存栏3480只,能繁种母鸭2980只,种公鸭300只,后备种鸭4020只;年产鸭苗30多万只,肉鸭出栏30万只。

自1999年以来先后建立五个保种场,经三个世代选育后,在保留原有肉质品质的基础上,体形、外貌特征更趋一致,遗传特性基本稳定。

雏鸭绒毛颜色为淡黄色。成年公鸭头羽及镜羽有翠绿色金属光泽;颈上部有一非常明显的白羽圈;白羽圈至胸部背部前沿羽毛为棕红色,肩部羽毛为深灰色与白色相间;副翼羽有紫蓝色镜羽,鞍羽呈紫黑色;腹部羽毛由灰白过渡至白色;尾羽紫黑色与白色羽毛相间,有2—4根紫黑色向上卷曲如钩状的雄性羽。

成年母鸭头部腹侧的羽毛呈白色或浅灰色,与体羽有明显的界限;鬃羽为棕褐色;副翼羽上有翠绿色或紫蓝色金属光。其余部位的羽毛颜色有三种类型:即浅麻花色97%、黑白花色2%、浅灰色1%。

其肉色呈深红色;喙为橘黄色、褐色、喙豆为黑色;脚胫为橘黄色、棕色;皮肤为黄色。

融水香鸭的体形较小,躯体匀称、细短,翅膀长而粗壮。

该品种在本地条件下自繁自养形成的,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性强,性情温顺,适宜大群饲养,以放牧为主,可利用河流、水库、小溪、稻田放牧,饲喂主要采用本地生产的农作物及其副产品,特别是本地香糯,以保持该品种的原有肉质香味。

六. 广西 柳州 柳江区 水油堆

水油堆

水油堆,壮家特色小吃之一。在一些古老的街道或者学校附近,经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仅凭着一个锅头,一堆炭火,一瓶油,一盆面粉,一碗芝麻,转瞬之间,白面在油锅里上下翻腾,白进黄出,一股浓浓的香味在街道上空弥漫,久久不散。

除了柳江,在柳州,乃至广西,很多地方都有老人家在街边做水油堆。不过,这种几毛钱的生意,做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不过,很多走出广西秀美小山的人们,总是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想起家乡的油堆,想起油炸的味道,跟别的地方,就是那么的不一样。

七. 广西 柳州 柳江区 里高青花梨

里高青花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里高镇的。青花梨属于特早熟梨品种,里高镇有广西境内最大的青花梨种植基地。柳江县里高镇被称为“青花梨之乡”。

里高镇位于广西中部、柳江县西南部,距柳州市区46公里;东临三都镇,南接百朋镇,北与土博镇毗邻,西与忻城县安东乡、大塘镇交界。里高镇有广西境内最大的青花梨种植基地。青花梨是近年由台湾引进的优质水果品种,凭借着其肉质细嫩,果汁丰沛,口感香甜的优势,俨然已成为水果家族中的新宠儿,广受各地商客的青睐。

2003年以来,里高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引进青花梨种植,开展青花梨“优果工程”,与广西大学园艺系共建青花梨产学研示范基地。2011年,全镇青花梨种植面积超过667公顷,总产量达12500吨,产值3750万元。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梨花盛开,形成一道靓丽的花海景观。

八.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烤田鱼

每年秋收时节,苗山群众聚集在山坡上进行别有风味的烤田鲤会餐,庆贺丰收和秋收结束。剪禾时,通常把有鱼最多的深水田留到最后来剪,当日邀请亲朋好友,带上美酒,蒸好糯米饭,一同到那块田里剪禾把。姑娘们进田剪禾,小伙们下田捉鱼,气氛热闹异常。剪禾结束,便在田边附近的山坡上烧起几堆篝火,用树枝或者竹子将全鱼夹成一排,拿到火边慢慢烘烤。

将田鲤烤得香气四溢并呈现出金黄色时,算是烤熟了,然后将几条小田鱼捣碎,配以烧熟的干辣椒、蚂蚁菜、野旱菜、食盐等佐料,做成风味独特的苗家鱼酱,吃时,夹鱼蘸上鱼酱,其味清香,鱼肉细嫩,肥美可口。这时就可以开怀畅饮了,一直喝到太阳西斜时才回去,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九.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龙头黑榄

龙头黑榄

龙头黑榄主要分布在林旺、滕广两村,年总产量2.5万公斤。其以个大、肉厚、皮黑亮、味香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把成熟的黑榄采摘下来后,洗净,把水晾干,拌上适量花生油放在太阳下翻晒至皮肉发软,用细线横割成两个半纺锤形,取出核,在黑榄中放入适量的盐,用手指压闭封口即成美味的“榄角”,用油爆炒味香可口,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食品。

十.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滤粉

滤粉,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临近的融安县两县的特色美食之一,其中融安的滤粉口味尤佳,也是米粉中的一种。滤粉至今早已发展成为罗城地区人民的大众食物,罗城乃至以下的乡镇、农村,大家的早点、午餐经常都离不开滤粉。乡民们每在赶街圩的时候,吃一碗滤粉当作午餐或者下午茶,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必然。

典故:

滤粉,相传为融安县乡村农民所创。清顺治时代,长安镇附近从粤、闽、湘、赣、黔等省迁来一批农民,以垦荒开地,造田耕种谋生。几十年以后,逐步扩大了耕地面积,营造了很多村落,有的农户富裕起来了,为改善膳食,他们研制出了滤粉,最先的方法是把大米浸泡过夜后洗净滤干,放少量的米饭加工碓成粉末。将米粉入盆,用小量滚水合匀。再加放清水搅拌成生熟稀浆。取木水瓢将底部钻穿五个漏眼。用五个手指塞紧瓢底的漏眼,将米浆倒入木瓢内,松开五指把米浆滤入沸水锅,用竹筷捞松,不使其粘锅底,熟后即成圆形粉条。清代乾隆年间,融安县大巷一带,遭受严重旱灾。当地习俗,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每年春秋两社,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这个习惯古来有之。民间有一句俗语云:“社王不吃长江水”,每逢社日都下雨。但当年的降雨量很小,因滤粉的方法似连绵不断的下雨,农民为了求神降雨,就以滤粉和酒肉祈敬“社王”。巧逢这年祭祀之后,连日倾盆大雨,使当年获五谷丰登。从此,不但每年的“社日”家家户户做滤粉祭祀“社王”,逢年过节、招待贵客也用滤粉。吃滤粉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

制作方法:

原料:白大米1公斤,猪肉150克,猪骨头250克,熟油100克,生盐15克,酱油50克,冰糖25克,桂林豆腐乳3块,味精1克,葱花50克,头菜100克,炒香芝麻粉10克。

工艺:先将猪骨头洗净放入锅,加放清水500克,猛火煮滚后用温火煲成250克的骨头汤。将猪骨捞起后放盐、冰糖、酱油等煮成卤水,起入罐内,放味精调匀备用。将猪肉洗净剁碎腌好备用。腐乳放入滚水开溶备用。葱头洗净切碎备用。头菜洗净剁碎炒香备用。将碎肉和腐乳汁分成10碗备用。将白大米洗净泡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用电动钢砂磨加工成细嫩的米浆。制作滤粉时先将米浆调匀成稀浆,倒入镀锌铁皮的滤瓢内,右手握瓢柄,左手拿底板柄,同时将滤瓢放锅灶上,随即将粉浆滤入沸水锅内。边滤边旋转滤瓢至滤完,将底板的米浆刮净,入瓢滤干净。用竹筷捞开煮熟粉条。碗中先放小量滚粉汤捞散碎肉,捞粉入碗,用筷条拌匀熟碎肉,粉面上加放熟油卤水,最后撒放葱花、头菜、芝麻粉即成。

特点

其特点为嫩滑、爽脆、香甜,味鲜,并且价格十分便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