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特产什么粗粮 广西特产零食好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特产什么粗粮 广西特产零食好带的更新时间:2022-04-11 10:00:06

一.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红玉

1.简介

龙胜红玉曾用名叫桂林鸡血石、桂林红碧玉、桂林鸡血红碧玉、龙胜鸡血石、龙胜红碧玉,产于桂林市所辖的龙胜各族自治县。

2.形成

地质学专家论证龙胜红玉综合矿物成分以红碧玉石英为主,并含部分高价铁和低价铁,是富含硅铁质的变质火山岩——碧玉岩。桂林鸡血玉是古板块缝合带深海底火山沉积变质产物,形成年代距今约10亿年。经多年来的开发观赏与收藏的实践,桂林鸡血玉是值得开发的完美的新玉种。

3.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为:以二氧化硅(SiO2)为主,含三氧化二铁、锰、锌、铝等多种金属矿物的集合体,其中红色部分主要含铁,不含硫化汞(HgS)。

4.红玉与红石的区别

红玉与红石最不同的地方就是“血”的部分。红石的“血”是辰砂,即硫化汞,属于汞化合物;而鸡血玉的“血”是含铁的氧化硅;前者对人体有害,后者对人体无害。

狭义上的“玉”是指和田玉,其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硬玉翡翠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9(Si2O6),看起来有点玲珑剔透的感觉;桂林鸡血玉看起来没有和田玉,翡翠那么玲珑剔透,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以黑、红为主,兼有黄、紫、白、绿色,等多种颜色。

特色

第一,龙胜红玉的最大特色就是突出一个“红”字。它是一种以鸡血红色为主色调的碧玉岩,故称“鸡血红碧玉”。颜色有鸡血红色、紫红色、浅红色、褐红色、枣红色、棕红色,而且还有不同的底色,如全红带金黄、纯黑、白色作为衬托。色间搭配极佳,稍有吉祥图纹或抽象图像,颜色图纹丰富多彩,更显得鲜艳夺目,光彩照人。

第二,龙胜红玉的质地优良

据中国宝玉石检测中心鉴定,桂林鸡血玉”的摩氏硬度为6.5至7度。由于硅质矿物硬度大,质硬而坚韧,性质稳定,不易风化,不易磨损,也不怕酸碱侵蚀,风吹日晒也不褪色,专家认为这些均比“鸡血石”更优良。

第三,龙胜红玉,玉质滋润细腻

据专家鉴定,桂林鸡血玉”主要是隐晶质结构及显微晶质结构,相对密度2.7—2.95g/cm3,因此,玉质细密、滋润而细腻,抛光性能良好,抛光后呈现玻璃光泽,具有很好的雕琢加工的特性,这就具备了完美新玉种的条件。

第四,龙胜红玉,含铁有益于血液特殊促进人体健康。

5.优点

专家在测定和分析的致色元素及其致色原因时指出:“鸡血玉”的红色,不是由辰砂(朱砂———硫化汞HgS)形成的,而是由特别稳定而且对人体健康也大有裨益的铁离子所造成的。人和所有的脊椎动物的血液都是因为这种铁离子的存在才呈现为血红色的。专家认为:桂林鸡血玉不含汞、硫而是含铁这一事实,不仅不是缺点,相反还是最大的优点,也是信赖科学,尊重环保,维护健康的最大亮点。

6.工艺价值

龙胜红玉,很多人对这种玉石持有不同的意见,对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很坚定的看好它,有市场潜力。通过这三年的摸索,对与它的理解可以三个字来概括:

一、色好。它的颜色丰富,石头基本以红、黄、白、黑为主色调,但还更以红、黑为主。“红”---很鲜。红色为鸡冠者为最佳。所以,这种玉石取名为“鸡血玉”非常的在理,也更突出它红色的价值。黑色的也亮如漆,质地好。温润细腻,底色干净。

二、纹理的奇特。纹理是一种线条的艺术,是东方艺术的典型模式。纹理有三种类型:

〈1〉象形纹理:这种纹理的形状结构形成某种自然图案,如:吴海峰

龙胜红玉精品章料欣赏

龙胜红玉精品章料欣赏(3张)

收藏的《双狮》、《猛虎》非常奇特。有的像树、有的像人、有的像山水、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文字等,形成一种石外之趣。偶尔性强:我在雕琢中发现:前一刀与后一刀就不一样,称之为巧雕。所以很有意识,玩石头的乐趣在于发现。

〈2〉抽象纹理:漂亮的纹理必须要有序有形,构成一定的图案,或形象或抽象,“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形成一种别有韵味,例如:一些屏风很像一幅抽象的油画。

〈3〉在美术上线条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点是一种特殊的线。鸡血玉的点状纹理有的像桃花,朱砂、黑金砂底、蓝砂底有的红点分布均匀很漂亮,在无色透明的冻石中星星点点,有一种典雅别致的美感。黑金沙底漂浮在石头上面,有如宇宙中神秘的幻觉。

三、“妙”。有句话“巧色配得好,作品才是宝”。

之前,我研究雕琢了寿山石、翡翠、水晶、象牙等多种材料,最终总结走巧雕路线。

这种石头可以做巧雕是很好的玉种。以后会有很多的雕刻大师用这种玉石来创作,出很多很好的作品。

“拥有资源就拥有财富”这是上天赐予龙胜县的财富。龙胜县有这么好的资源,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做寿山石的理念:珍稀资源得天下。因为,石头是抠出来的,所以才有寸石寸金。对取料的要求很高,雕工十分细致。

产品多元化、选择多样化、消费人群多面化。市场就会宽广,根基才会扎实,市场才会健康稳步发展。

有一首歌:“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呀,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歌中包括了很多东西。

7.美学标准

龙胜红玉是古地质板块缝合带深海底火山喷发产物,形成年代距今约10亿年,是一种以鸡血红为主色调的碧玉岩,“鸡血玉”由此得名。

以昌化鸡血石以代表的鸡血石,因鲜红艳丽的色泽和晶莹剔透的质地,成为名扬四海的观赏石和图章料,而桂林鸡血玉在美学要素和宝石学特征等方面与鸡血石相比,既有相似的一面,更有其独到的特性。

龙胜红玉颜色分为鸡血红色、紫红色、浅红色、褐红色、枣红色、棕红色等,主色之外还有不同的底色,如全红带金黄、纯黑、白色。其主色与底色间搭配极佳,颜色图纹丰富多彩,鲜艳夺目,从颜色视觉观感上完全可以和昌化鸡血石以及巴林鸡血石媲美。

虽然颜色与鸡血石较为接近,但桂林鸡血玉的成色原因却与鸡血石完全不同。其红色,不是由辰砂,而是由特别稳定的铁离子所形成的。铁是自然界鲜艳红色的最重要致色元素,人和所有脊椎动物的血液都是由于这种铁离子的存在才呈现为血红色。

颜色而外,龙胜红玉在硬度上也与鸡血石差异较大。据中国宝玉石检测中心鉴定,桂林鸡血玉的摩氏硬度为6.5至7度,昌化鸡血石与巴林鸡血石的硬度为2.8度,也就是低于人指甲的硬度3度,昌化鸡血石与巴林鸡血石的保养是一门学问,原因正在于此。桂林鸡血玉质硬而坚韧,因此性质稳定,不易风化,不易磨损,也不怕酸碱侵蚀,风吹日晒也不会褪色,平时不用擦油保养,因此更便于收藏把玩。

8.文化底蕴

龙胜红玉最大的特色集中在一个“红”字上。从古至今,红色就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兴旺发达。由于是中国文化的基准颜色,中国人接受起来也更为容易。

从历史来看,尽管中国是一个崇尚红色的民族,但其贯穿文明始终的玉石文化中,却缺少一种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玉石作为主角,这是中国玉文化的一个遗憾。龙胜红玉的出现,为红色文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此外,龙胜红玉中常带有纯黑色,即“黑如点漆”,象牛角一样光亮。作为底色的衬托,使得红色更显庄重。此外,龙胜红玉中还有黄色作为混合色。红色和黄色的结合,会产生一种动人的活泼色调,也很有特点。

龙胜红玉玉质细密、滋润而细腻,各项加工性能优异,抛光后具有玻璃光泽,可雕琢挂件、佛像、饰品、摆件、印钮、高档茶酒用具等,可谓无所不能。如何发挥颜色的特点与文化的魅力,是需要制作者特别考虑的课题。

9.分级

1.孤品龙胜红玉

分为全红为主或全红带金黄、纯黑三种最高端孤品桂林鸡血玉。要求玉质凝润华丽,玉色艳丽夺目出众,色间的搭配极佳,并有吉祥图纹或图像者为最佳,如龙形纹、人形纹、鸟兽纹、山水纹、海浪纹、风光纹等具象或意象图纹。

2.极品龙胜红玉

分为全红为主或全红带金黄、纯黑三种高端极品红玉。要求玉质细密凝润、玉色艳丽、色间搭配较佳,稍有吉祥图纹或抽象图像者,如云雾纹、水波纹、树形纹、花草纹等。

除红、黄、黑三主色外,还具有枣红、棕红色的红玉为极品红玉。

3.珍品龙胜红玉

具有不完全的半红或带状红色为主,或兼有条带状金黄、暗黄色或黑色,或棕褐色的各种珍品鸡血玉。要求玉质细密无砂眼,玉色纯正,色间搭配合理,图纹有条不紊者。

4.精品龙胜红玉

具有不规则斑点状红色或较分散的带状红色者,或兼有不规则状的暗黄色或黑色、棕褐色或暗棕红色的各种珍品斑点,断续状红色条纹的鸡血玉。要求玉质细致无砂眼,无裂隙,玉色间搭配适度,图纹不紊乱者。

5.花色龙胜红玉

仅见不规则散点状或不规则断线状红色至暗红色,以及不定色质者。

6.混色红碧玉

属于基本不见红色调的杂色鸡血玉

10.收藏价值

以目前市场状况而言,龙胜红玉最畅销的品种就是原石和印章。3年前一件极品龙胜红玉印章也就三四百元,而现在则为三四千元,至于手串、镯子、摆件、挂饰等,现在的价格基本也都在千元以上。与之相比,龙胜红玉原石的价格上涨就更加疯狂,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到几千万元,一块块好料成为藏家们眼中的抢手货。大体而言,3年之间龙胜红玉的价格涨幅大约在5至10倍

二. 广西 桂林 平乐 平乐苎麻

苎麻,为平乐的传统之一。县内有黑皮蔸、绿自麻、大叶青、黄金串、满园串、红芽蔸和野麻7个品种。考古和史载资料表明,平乐是中国苎麻(B.nvea)的原产地之一。从境内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遗物中发现,男墓有兵器而无陶纺轮,女墓有陶纺轮而无兵器。墓葬显示的男女自然分工,女子主要从事纺织的情况,说明早在战国时期,平乐人已懂得种植苎麻并利用苎麻纤维织衣料了。唐代宪宗时(公元806~820年),桂管经略使辖下的昭、桂两州以当地所产茔麻纺制的“桂布”、“桂管布”,因价廉物美而载誉全国。有著名诗人白居易题诗为证:“桂布自如雪,吴棉软于云。布重棉且厚,为裘有余温”。宋咸平年间,仅昭、桂两地征收的兰麻布折原麻就达10800余担。陈尧叟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了解到昭、桂一带种植兰麻“公私交济,其利甚博”,乃“劝喻部民广植苎麻;以盐。钱折变收市之”。未及二年,把苎麻推广到整个岭南地区。明末清初,平乐人不仅自己种植苎麻,还雇请广东阳山人来专事种麻。当时,县内种麻纳税与种棉纳税被列为同等的地位。明末,县内大扒乡印山村桃花冲一卢姓麻农从野麻驯化培育出“乌龙麻”(黑皮蔸)。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很快就为县内外引种。苎麻成为县内主要经济作物,民国38年,全县麻种植面积已达11278亩,总产127.92万斤。解放后,政府对发展兰麻生产予以奖励扶持。1954~1956年种植苎麻面积都在1.4万亩以上,产量都超过90万公斤。60年代后至80年代初,因大量毁麻种粮,加上取消麻类奖售政策,全县兰麻种植面积锐减。1963年种植面积和产量仅为1954年的40.84%和25.24%。1984年以后,县人民政府加强了对竺麻生产的技术指导,调整了羔麻收购价格和奖售标准,调动了农民种麻的积极性。同时,认真抓好苎麻提纯复壮工作,全县兰麻生产又逐渐恢复发展。1986年种植面积为30961亩,是1963年的5倍多。解放以来先后到平乐引种兰麻良种黑皮蔸的省份有湖南、广东、云南、湖北、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安徽、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海南等。国外到平乐引种黑皮蔸苎麻种的有保加利亚、越南、罗马尼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至60年代末,广西境内的兰麻90%以上为引种平乐优质苎麻良种黑皮蔸。1988年,平乐兰麻种植面积5.5万亩,总产348万多公斤,分别占全广西的26.1%和30.1%,是广西境内苎麻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县。平乐已列为广西最重要的商品麻基地县。苎麻用途广泛,麻杆可作造纸原料;麻叶可作饲料;麻根入药,性寒味甘,解热凉血,主治热病烦渴、胎动下血等症;苎麻纤维是纺织、机械、国防、渔业、矿业、橡胶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制造飞机翼布、降落伞、电线包皮、传动带、水龙带、工业缝线等物品的上乘用材。平乐苎麻单纤维支数一般为1800~2000支,最高达2722支。是棉花的七八倍,拉力为棉花的八九倍。1980年以来,南宁绢纺厂每年都要从平乐购进600多吨,与化纤混纺,制成各种薄型织物。该厂用平乐苎麻织制的“华锦”牌涤麻布,1981年获国家纺织部颁发的银质奖。1990年5月24日~28日,全国兰麻纺织品展销会在北京召开,广西送展的苎麻面料因品种齐全,且布料质地细腻,布面挺洁、花色新雅,兼有轻、薄、细、飘、透等风格,深受京城消费者青睐。经评比,广西共有18个麻制产品获开放创新奖和鼓励奖。苎麻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从出苗到成熟期需要积温1600℃左右,生长期月降雨量要求在1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苎麻极易获高产。平乐的气候极适兰麻生长。境内13个乡(镇)均有种植,主要麻区为大扒、长滩、附城、福兴、桥亭、二塘、沙子等7个乡(镇)。尤以大扒、福兴、附城等沿河乡(镇)为多。一般年成可收3次,若雨水调匀可收4次。亩产干麻一般为100多公斤,高者可达200公斤。1954年江左乡农民童廷宪种麻1.44亩,产干麻371公斤,平均亩产达258公斤。目前,苎麻已成为平乐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985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11728亩,总产97万公斤,分别占全广西的51.4%和50%。当年全县苎麻收入1050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6%。是年,福兴乡上盆村全村种植兰麻660亩,产麻7.2万公斤,收入60.41万元,占农业总收入88.19万元的68.5%。1986年,大扒乡苍板横滩自然村13户农民种苎麻78:4亩,当年总产干麻8400公斤,总收入11万元,人均收入1122元,其中超万元的有7户。1990年全县种植面积14783亩,总产836900公斤。平乐兰麻早在解放前已有出口。据民国29年《平乐县志》载:民国24年,平乐县苎麻出口量达100多万斤。国际市场上,广西出口的苎麻大都打上“平乐大扒”的字样,以示产品的正宗。解放初期,全县每年出口苎麻仍保持在20万公斤左右。1960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因县内苎麻面积减少,产量少,出口曾一度中断。1985年恢复出口,当年出口20.9万公斤,创汇63万美元。1987年出口36.2万公斤,创汇110多万美元。

三. 广西 河池 宜州 德胜酒

德胜酒尊贵高雅,声名远播,多少年来,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逸士,倾倒了多少学者风流。清代两粤才子、岭南宗师郑献甫(又名郑小山)一生好酒,尤其对德胜酒情有独钟,并曾作诗赞道:“人言德胜酒,色夺洞庭绿。闻香十里远,开坛千人醉。”经过公司多年努力,目前德胜酒发展到以下五大系列:

一、普通德胜米酒系列:以22度、35度两种酒度为主打,口感好、价格实惠,深受广大普通老百姓欢迎。

二、珍品德胜米酒系列:以22度、28度、38度为主打产品,优质珍珠米为原料酿造,米香纯正,入口绵密。

三、经典盒装德胜酒系列:以39度、42度、50度、56度为主打产品,所有产品均为窖藏超过3年的老酒,是宴席、接待及馈赠亲朋的好选择。

四、红兰酒系列:我公司是红兰酒全国唯一生产厂商,作为壮族特色传统佳酿,红兰酒风味独特,并且具有营养保健、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能。

五、清酒系列(即将上市),清酒是发酵酒,区别于传统的白酒(蒸馏酒),具有度数低(8度—16度),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及抗衰老因子),口感清爽柔绵等特点,是目前倡导健康饮酒新观念的最佳选择。

宜州市德胜红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之路,牢固树立:团结拼搏、改革创新、以质取胜,以德服人的企业精神,奉献一流的产品,“喝德胜酒,必得胜!”。

四. 广西 贵港 桂平 桂平茶叶

桂平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五.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壮锦

壮锦是壮族民间传统的实用型工艺品,靖西市所产的壮锦在解放前已享有盛名。壮锦以原色棉纱为经,染色丝绒为纬,用本地木制的土织机手工精制而成,质地结实耐用,图案配色别致,花纹精美,传统图案有:框边回字形饰纹、莲花、牡丹、蝴蝶纹、云纹、葫芦纹、水纹、“卍”字形、双喜等。解放前为民间个人手工编织,产品单纯,仅有被面、背带心两种。解放后,由于国家实行民族政策,提倡发掘民间民族工艺品,1956年组成绣织社,1960年改称壮锦厂后,逐渐引进半自动纺织机,招工培训,品种增加了床单、台布、坐垫、壁挂、背带、头巾、披巾、挂包等10多种,花式图案也增加了玫瑰、蝴蝶、熊猫翠竹和民族花边等几十种。多次参加全国、全区举办的民族工艺品展览,产品远销港澳、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青睐,1976年靖西壮锦厂生产的民族织锦获自治区质量第一名,1989年壮锦系列产品被评为广西少数民族用品优质奖。2006年靖西壮族织绵技艺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壮锦系列挂包产量11315个、披肩2088张、壁挂168张。2010年壮锦系列挂包产量28900个、披肩6830张、壁挂120张。

六. 广西 桂林 全州 桂香梨

品种名称:桂香梨

选育单位:全州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

品种来源:圆黄梨芽变

特征特性:树势中等,枝条开张,粗壮。叶片宽椭圆形,绿色有光泽,叶缘锯齿中等大,叶尖渐尖,叶平均长11.5㎝,宽6.1㎝,叶柄长5.8㎝。一年生枝黄褐色,皮孔大而密集。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花芽易形成,花芽饱满而大,花白色,花粉多。果实扁圆形,纵径68.3㎝,横径83.7㎝,平均单果重294 克,最大果重675 克,花萼完全脱落,果面光滑平整,果点小而稀,果梗长3.9㎝, 梗洼深1.12㎝,果面光洁,果皮中等厚,果肉白色,石细胞少,有香气,果心小,可食率79%,可溶性固形物12.8%—14.5%,幼果期果实褐色,成熟后为金黄色(套袋果)或暗红色(不套袋果)。果实常温下可存放15天左右,低温可贮藏60天左右。

产量表现:2010年至2011年对2008年种在全州县庙头镇霞溪果场进行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215.2kg。2010年在龙水镇测产2年树平均株产13.7kg,2011年测产3年树平均株产达28.3kg。 2011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到全州县验收,平均单果重259克,平均株产26.1kg,亩产1224.8kg,可食率7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

栽培要点:1、选土质疏松肥沃、深厚,光照良好和排灌方便、风速小的地块种植。株行距3m×4m,种植坑长、宽各1m、深0.6—1m。每坑分层放入有机肥(畜栏类、杂草等)25—50㎏、钙镁磷肥1㎏、石灰0.5㎏。667㎡栽56株。2、采取三主枝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树形。3、种植当年4—8月,每15天施水肥一次,可用沼液或腐熟稀粪水加0.5%—1%的尿素液。第二年3—8月每月追肥1—2次。6月份后注意适当施用磷、钾肥,可每株每次沟施三元复合肥0.15㎏。每年9—10月份,结合深翻改土,每株施腐熟粪肥30—40㎏、钙镁磷肥2㎏,进入挂果期后,每年施萌芽肥、壮果肥、采果肥和基肥四次肥。萌芽肥:在3月上旬萌芽前施入,每株开浅沟施复合肥0.5—0.8㎏;壮果肥:在5月下旬施,株施腐熟麸肥2—5㎏或复合肥1—3㎏;采果肥:以速效肥为主,株施复合肥0.5—1㎏;基肥:9—10份施,结合园地深翻改土,株施腐熟粪肥30—40㎏、钙镁磷肥2㎏。4、花蕾期喷一次0.2%的硼肥,初花期和谢花期各喷一次绿旺一号保果,坐稳果后对挂果量大的单株及时适量疏果,5月中旬幼果表面形成一层腊光时,及时套袋。5、重点防治梨锈病、轮纹病、黑斑病、黑星病、蚜虫、梨瘿纹、梨网蝽、吸果夜蛾等。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则,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七. 广西 桂林 全州 东山猪

东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据东山瑶民间口传史料和《樊氏族谱》记载,东山瑶先民是原始的“土著”和祥庆公先自元末由江西迁居东山定居组成的族群。又据东山瑶《盘邓李归阴祭单》记载光绪至民国三年期间老人归阴祭祀云:“盘法团一双黄氏者三位家先祖坟一供度地主,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归安”;“盘法德家先祖坟安葬渭酸冲半领坪,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邓妹耐家先祖坟葬永县管入油茶里田头平龙都地,平安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凭藉东山瑶中盘邓李氏瑶民《盤鄧李歸陰祭單》记载透露的这一信息,说明东山瑶自元末进入东山不久便驯养东山猪,《盤鄧李歸陰祭單》足可说明并资证东山瑶驯养东山猪的历史事实。以及从事东山瑶历史文化研究教授盘福东著作《东山瑶社会》一书中写道:“东山猪始养于明初”。都资证东山猪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1998年版全州县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东山猪就已被县畜牧主管部门择优定为本地良种猪。上世纪70年代,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鉴定为全国良种猪之一,并载入《中国良种猪》。

东山猪主要产于广西的全州县。产区多为沙壤土,江南多为红壤和黄壤,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旱作物有薯类、大麦、小麦,大豆、花生、油菜、高粱、玉米、棉花等。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粮食加工、制粉、酿造业发达,农副产品充足,四季青料和野草丰茂,为发展养猪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品种特征

东山猪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

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背腰较平直,四肢较结实,但常年圈养者多见卧系叉蹄。毛色为“两头乌,中间白”,即头、颈和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着生白毛,称“晕带”,躯干、四肢为白色,额上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延至鼻端称“破头花”,有的尾尖有白毛,少数猪躯干上有一、二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或“点花猪”,头尾黑毛区较小,黑色区常以两额角为中心联于头顶,称“点头墨尾”。0数一般6~7对。

品种性能

东山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19.02公斤,体长132.29厘米,胸围114.86厘米,体高74.36厘米,成年母猪分别为:124.31公斤,129.30厘米,118.36厘米,66.40厘米。东山猪具有早熟易肥、骨细、瘦肉率较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但腿臀不够丰满,体质结构疏松。

东山猪

地域范围

东山猪原产于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分布于全州县境内的东山乡、白宝乡、咸水乡、才湾镇、龙水镇、大西江镇、枧塘乡、石塘镇、安和乡、两河乡、凤凰乡、文桥镇、庙头镇、永岁乡、黄沙河镇、蕉江乡、全州镇、绍水镇等十八个乡镇。保护面积4022.19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7′~111°29′,北纬25°29′~26°23′。全县东山猪饲养量为17.73万头,母猪存栏1.52万头,年出栏肉猪7.1万头、小母猪5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东山猪的形态特征具有地方特色,其体型特点:体躯高大,背腰平直,各部位结构匀称。胸宽深,腹大不拖地,四肢强健,立系。012-14个,少数16个,分布均匀,发育良好。头部清秀略长,面部平直,额略宽,有不规则皱纹,耳大下垂。躯干、四肢、尾端、鼻梁及鼻端为白色;头耳部、尾根及周围为黑色,简称为“四白二黑”,少数猪躯干有黑块。东山猪性情温驯,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 (2)内在品质指标:东山猪皮厚,肌肉脂肪含量高,背部瘦肉切面呈大理石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东山猪背最长肌水分含量60.4%~65.4%,灰分含量0.8%~1.06%,脂肪含量12.8%~13.4%,蛋白质含量19.6%~21.7%,膳食纤维含量0.15%~0.17%,氨基酸总量含量17.25%~18.86%,热量为873.4kJ/100g~945.4kJ/100g。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无公害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2)执行。

八. 广西 桂林 全州 安和芋

安和芋,全州土,品种为槟榔芋。其含大量淀粉,味香浓耐储存,还有多种营养成分,可做饮食点心及菜品佳肴。

品质特征

安和芋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个头大,芋肉白色、质松软者品质上等。剖开芋头可见芋肉布满细小红筋,类似槟榔花纹。安和芋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较高的钙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强身健体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

功效作用

芋头性平,味甘、辛,有小毒。能益脾胃,调中气,化痰散结。可治少食乏力、痕疡结核、久痢便血、痈毒等病症。芋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及其康复的过程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产业发展

全州县在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层次的同时,提升安和乡芋头、淮山品牌知名度。

今年,该乡种植芋头总面积达近5000亩,比去年增加1000多亩。目前,全乡芋头种植不仅有规模有产量,而且有销路,真正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

九.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茶

岑溪种茶已有300多年历史。乾隆四年(1739)县志记载:“岑向无茶,止大峒山巅植之,其味甚佳,故有岗茶之名。迄今各乡近山处尽种,而谢孟堡山场所植尤夥,远近贩鬻,为利颇饶。”宣统二年(1910)梧州府出产商品调查统计岑溪茶叶2600石(约30万斤)。解放前茶叶盛产于清末民国时期;主产区是樟木山心,梨木乡的双元、里汉、泗祥,大乡的奕清,筋竹乡的横山,其他各乡也有种植。清末民初,茶商在县内樟木、筋竹、新圩、南渡、水汶等圩市,共有茶庄22间,经营茶叶收购、加工、外销,清末称茶叶为本县大宗农产品之一.民国22年(1933)出口茶叶4000担。民国26年统计,全县(不含解放后划归岑溪的三堡、糯垌地区)茶园面积1.038万亩。年产茶叶208.2吨。岑茶各具特色,如珠圆玉润的山心茶,色香味兼优的里汉茶,香味浓郁持久的三贯茶、三都茶、古浪茶,独具板粟香味的朝阳茶,在广东、梧州等地都享有盛誉,统称之为“岑茶”。

解放后的合作化时期,大力推广种茶,1956年,容县专区派专业技术人员在糯垌塘坡建立茶叶生产试验站,引进云南大茶叶、福建铁观音、水仙茶等良种。1958年国务院定岑溪县为茶叶生产重点县,同年广西省农业厅在梨木乡召开茶叶生产工作现场会,同年县委领导和梨木乡双元村茶叶专业队长出席全国茶叶生产先-表会议。茶叶出口最多是1962—1970年,平均每年出口茶叶272.34吨,其中1967年出口400吨。1976年推广良种茶及密植栽培等新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叶生产由原主产区发展到南渡、三堡、诚谏、归义等一批新产区。1982年岑溪县获得梧州地区推广茶园密植栽培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是全县茶园面积和产量最高的一年,茶园面积达到2.44万亩,年产茶叶700多吨。南渡镇是全县产茶最多的一个镇。

近年内销扩大,出口减少,但年产级内茶仍在200吨以上。1990年茶园面积7394亩,年产茶叶205吨。土产公司茶叶加工厂的红碎茶、青毛茶、炒绿茶,加工精细,香味清纯持久,大部分出口境外。

十.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竹笋

龙胜盛产各种竹类,毛竹、冬笋和摆竹笋产量最大,其中龙胜的摆竹笋比较有地方特色。

竹笋又称龙角菜,“山野大素”之一,新鲜竹笋清甜脆嫩,具有独特的山野自然风味,是食品学家极力推荐的一种保健食用山菜。龙胜盛产各种竹类,其中毛竹、冬笋和摆竹笋产量最大,已建成11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年产鲜笋1.5万吨。

龙胜的摆竹都生长的高寒山区,摆竹笋在医学上叫苦竹笋,为禾本科小乔木或灌木状植物苦竹的嫩苗。竹笋具有清热除烦、除湿、利水之功效。现代中医认为苦竹笋主治热病烦渴、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和脚气。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