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老边地特产 边疆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老边地特产 边疆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18 12:23:05

一. 辽宁省 营口 老边区 苹果咖喱鸡

苹果咖喱鸡

用料:鸡髀3只(重约910克),苹果1个(去皮去核)切片,姜剁幼1茶匙,蒜蓉1汤匙,咖喱粉2茶匙,茄汁1汤匙。

腌料:盐1/3茶匙,胡椒粉少许,油2汤匙。

调味:盐半茶匙,糖半茶匙,水1杯半,鸡粉半茶匙。芡;粟粉2茶匙半,水2汤匙。

做法:

1、鸡髀洗净,去骨,抹干水,切厚片,加腌料腌15分钟。

2、烧热平底镬或中式镬,下油1汤匙,放下苹果炒片刻,盛起。

3、下油3汤匙,放下鸡肉炒至半熟,下姜、蒜蓉炒香,加入咖喱粉、茄汁又爆炒片刻,下味煮滚,再煮约5分钟,下苹果煮滚,埋芡上碟。煮时不要盖上镬盖,此菜汁较多较稀。

二. 贵州省 贵阳 乌当区 傩戏地戏面具

傩戏起源于原始宗教,以原始宗教祭祀巫术活动,祈告神灵,驱邪逐魔,汉唐时期傩文化非常盛行,明朝屯军军队把傩文化带到贵州,后来中原逐渐消失的傩文化,才在封闭的贵州得以保存下来。傩戏面具制作精细、极富浪漫色彩,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地戏起源于古代傩,以歌颂精忠报国、尚武精神为主题。( 贵阳)

三. 辽宁省 营口市 老边区 威灵仙

威灵仙

威灵仙,别名:

铁皮威灵仙、山木通

植物特征:

攀援藤本,长可达数米。生于山坡灌丛中或林边。枝条褐紫色,有纵沟。叶对生,有长柄;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长5~12厘米,网状脉明显。夏季开花;聚伞花序生于叶腋,通常有3~5朵花;花被片4片,白色。瘦果,宿存花柱羽毛状,密生褐黄色毛。

[附注〕另一种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植株干后变黑色,小叶有五片,花序有多数花,瘦果,宿存花柱有白色毛,常混同应用。

药用部分:

根,或地上带叶的藤。

采集时间:

立秋前后。

性能:

性温,味苦;活血止痛,祛风通络。

验方:

1.风湿性关节炎:威灵仙根10克,枫荷犁根30克,六月雪根30克,牛膝根10克,薛荔15克,八角枫根15克,当归10克,11穹6克,大血藤24克,水煎服。

2.各种骨梗喉:成灵仙根、砂糖、白酒各30克,水煎服。

3.风湿痹痛:威灵仙全草水煎,熏洗患处。

4.角膜溃疡:鲜威灵仙根适量,洗净,捣烂塞于患眼对侧鼻孔内,待鼻内有辣感时取出,每日3次。

5.黄疽型急性传染性肝炎:威灵仙10克,研粉,鸡蛋一个,两者搅匀,用菜油或麻油煎后,一次服,每日3次,连服三日。

四. 江西省 赣州 章贡区 田村汉地生姜

汉地独特的气候、土壤、生产出的生姜吃而无渣,切不带丝,历史上为赣州进贡皇宫的一种贡品。生姜全身是宝、茎、根、叶都可入药。特别是块茎、是家庭不可少的佐助菜肴。它具有散寒、发表、止呕、解毒、温胃、醒脾、开胃等功效。并能提取姜油和制成各式各样的蜜饯等产品
( 赣州)

五. 辽宁省 营口市 老边区 大蒜牛蛙

大蒜牛蛙

原料:大蒜10瓣、牛蛙300克、姜4片、青蒜少许

辅料:地骨皮6克、麻黄3克、桑百皮6克、甘草3克、桂枝1.5克

调味料:料酒1/2大匙、盐1/2茶匙

做法:

1.牛蛙洗净、剁块;大蒜放入油锅炸香。

2.牛蛙放入锅中,加入全部药材、姜片、料酒、大蒜、盐及水400毫升。

3.炖煮15分钟,撒上青蒜即可食用。

Tips:

1.蒜先略炸后,蒜味才不会太重,对不喜欢大蒜的人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也可不炸,更加健康。

2.牛蛙可购买处理好的回来烹煮,但最好是现杀的肉质比较鲜美。

特色:

这道菜能止咳平喘,对于肺热、咳嗽、劳喘、支气管炎都有舒缓作用。

六. 陕西省 延安 志丹县 志丹地椒

志丹地椒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地椒,别名地椒椒、百里香、山椒。唇形科,多年生类灌木状草本植物。地椒被称为志丹三宝之一。

地椒高1尺,茎贴地而生,有很多分枝。下部茎木质,红棕色,花枝直上,高约半尺。叶对生,长椭圆形。花唇形。红白色或紫红。萼绿色,钟形,小坚果椭圆形。《本草纲目》曰:“地椒出北地,即蔓椒之小者。贴地生叶,形小,味微辛。土人以煮羊肉食,香美。”地椒系优良牧草,全市均有分布,唯志丹、吴起、安塞等县较广,为羊子重要饲草。羊食后肉质鲜美,无膻味,所以志丹、安塞、吴起羊肉食用甚佳。其花盛开之际,香飘山野,隔河可闻。主要成分为香荆芥酚、聚伞花素。全草可药用。秋初采取,阴干。味辛性温,有小毒。可解痉祛风,止咳化痰。民间偏方用地椒煮水,治肚痛,功效明显。北部县百姓多有食炒面习惯。 《陕西延绥镇志》载:“(燕麦)榆人多种之,九月收其实,细于小麦,不甚有稃,炒食佳。”在推炒面时,放人地椒叶口味更好。其种子是煮食羊肉的上佳调味品。因此,地椒被称为志丹、吴起三宝之一。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皖北地锅鸡

地锅鸡

现盛行于皖北一带,特点:地锅鸡很嫩,又保住鸡特有的香味。旧时农村用的锅多用砖头砌起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烧饭,所以称为地锅。地锅鸡的特色在于烧时用木炭,大铁锅保持土菜风味,锅上贴一圈死面锅饼。起锅时鸡香饼脆。

八. 吉林省 长春 南关区 长春地三鲜

长春:地三鲜

我国民间历来有立夏之日尝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的习惯。说起这地三鲜,指的是新鲜下地的时蔬:苋菜、元麦和蚕豆(或是蒜苗),炒在一起吃的就是鲜嫩。到了长春,地三鲜成了当地的名菜。现在也有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三鲜。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东北菜。

九. 广西 崇左 龙州县 地菠萝

     地菠萝,响水镇盛产地菠萝,个大汁甜,香味诱人,地菠萝成果味道鲜美,既可生食,又可用作菜肴,菠萝鸭就是响水一种特色名吃,地菠萝还可用作饮料、罐头食品的原料,风味独特,极受群众欢迎。 

十.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安顺地戏面具

地戏在安顺地区广为流传。每年春节之后,十五以前,就可见到在露天平地上,农民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称为"玩新春"。在谷子扬花季节则演出"跳米花神",预祝丰收,同时也寄托着农民逐疫、纳吉的美好愿望。 地戏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戏、宫庭戏、军戏、寺院戏等4种类型。 安顺地戏的情节主要来源于历史事实,他们往往只演《三国》、《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中金弋铁马的英雄人物,却不演文戏,更不演儿女情长和"造反"气氛比较强烈的节目,成为汉、苗、布依等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剧。该戏曾于1986年赴法国参加59届艺术节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地戏面具又称"地戏脸子"这是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容的化妆手段。正戏中24个面具代表24个神;各有其名,称为"24戏神"。演员把面具顶在额头上,便于人们观赏不同人物的性格。 地戏脸子用白杨木和丁香木雕刻而成。既是地戏的精华所在和地戏的演出必不可少的道具,又是彩绘木雕的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贵州地戏脸子,源于明代。相传,第一副脸子是朱元璋下属一姓汤的指挥官在征战中从南京带来的;沿袭了唐朝时期的[假面],后来逐步演化,成为一种装扮人物形象,以及诸如马、猪、狗等动物形象的艺术方式。 贵州地戏脸子生动明快、性格突出,是根据地戏脸谱提供的线索和剧中人物形象的要求刻成的。如主帅,一般受庙堂形貌的影响,额头要求饱满,眼球要求突出,刀刻刚健,勾线夸张;而少将、女将则清秀、英俊、灵气,刀法也较为细腻、考究。地戏脸子与现时京剧的脸谱大同小异;但由于脸子代替了脸面,因而脸子较之脸谱装饰全面。如女将的耳环、帽盔,男将的胡须、头饰等,都与脸子脸面合为一体;其色彩描述正反统配、冷暖相宜、因人而异,正派人物脸子一般以红、黄、肉色为主,反派人物则以蓝、绿、黑为主。 贵州地戏脸子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木刻造型艺术,可以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和工艺品。一九八六年,当贵州地戏在法国、西班牙演出时,地戏脸子随之送展,受到法国朋友欢迎。( 安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