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大凉山特产大全 四川大凉山特产价格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大凉山特产大全 四川大凉山特产价格表更新时间:2022-04-14 07:46:15

一.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龙眼

德昌龙眼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以上大树年产量达1000多斤,近六年来,县委、政府将其 列入“154”发展战略规划,大量从广西、广东等地引进良种嫁接亩,在适宜区大量发展,进行规模栽培,到2002年,全县龙眼已发展50多万株万余亩,集中连片种植的面积近2000亩,最大片395亩,文是国已进入试挂果期,估计产量153斤。

其中,从广西、广东引进的良种品种如储良,在德昌表现极侄,其特点:肉原核小,易剥、肉爽脆,汁少,剥壳后果肉表面不流汁,用纸点不沾湿,含糖高,甜如蜜,香味浓,嚼之满口芳香,其鲜食风味之优美较原产地广西、广东有过之面无不及,另一特点烛:同广西、广东比较,德昌龙眼成熟期较晚,较之广西、广东估计要晚熟40天左右,因此,极具市场竟争力,近销西昌、攀枝花、远销成都、重庆、其新鲜度是外地龙眼永远无法相比的。

二.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水牛

德昌水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昌水牛是四川凉山德昌的。

德昌水牛是著名的优良高原地方品种,形成历史十分悠久。据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三坡出土文物“陶牛”考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说明远在汉代以前,生活在安宁河流域的祖先们就养育着“德昌水牛”。

德昌水牛头中等大,额宽广而稍隆起,颜面部较长而直,角根粗,角架大,角长1米以上者甚多,角间距有达110厘米多。公牛颈粗短,母牛颈细长,颈肩结合良好。体躯紧凑(体长指数:公牛104.8,母牛104.9),前躯发育良好(胸围指数:公牛150.3,母牛150.6),胸部较深而宽度适中,髻甲部高于十字部。背腰平直,腰短兼小,腹圆大充实。尻稍斜,后躯欠丰满;尾根粗,尾长适中。四肢粗壮,系短而有力,蹄圆大质坚。被毛稀而短,毛色多为瓦灰。德昌水牛体躯魁伟,成年公牛体重527.3±9.75公斤,成年母牛体重490.0±2.39公斤,成年阉牛体重598.0±2.72公斤。

德昌水牛以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为中心主产区,主要分布于沿安宁河流域的冕宁、西昌、米易、会理等五县的17个乡,州内其它县也有少量分布。主产区属典型的山区河谷地带,最低海拔1150米,最高海拔4359米。

据了解,2013年,德昌县德昌水牛存栏4.86万头,出栏1.16万头。

德昌水牛

德昌县畜牧站

13595333

牛(活动物)

三. 四川省 凉山 布拖县 魏火锅

魏火锅

重庆魏火锅用料考究,口味独具特色。火锅底料味重,麻辣,回味悠长;卤汁色泽红亮,鲜醇味美;刀工精湛,变化灵活;祛湿散寒,增进食欲。“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这是清代进士严辰吟咏火锅的诗句,描绘出吃火锅的欢乐情景。吃重庆魏火锅更是乐趣无穷,吃时可根据自己和客人的爱好,择喜而从;吃老吃嫩,吃爽吃脆任凭己趣。大家围桌而坐,但见锅中卤汁翻滚、热气腾腾,原料在锅中忽上忽下如游龙戏水。杷、软、脆、嫩各种质感,片、块、花、条各种形状在举箸间交替、变幻;席间,闲话家常,畅叙友情相互举杯祝酒,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四.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核桃

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干果,含油率63-80%粗蛋白11.2-17.3%,还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核桃仁也是重要的中草药;核桃仁油是高级食作油和工业用油。

核桃是德昌县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500米的区域。核桃寿命长,200-300生的大树,仍然生长旺盛,结果累累实生树一般8-10年徒刑开始结果,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嫁接树一般3-4年后开始结果,6-10年生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大树的产量一般为50公斤,多的可达100公斤以上。

德昌县发展的核桃品种主要是本地泡核和新疆泡核,还零星分布有野生核桃,野生核桃多为铁核桃。我县核桃有200万株左右,其中有50-80万株已产生经济效益,大量的野生核桃经改造,嫁接后投入生产。我县泡核桃一般8-10元/斤。

五. 四川省 凉山 昭觉县 荞麦粑

将荞麦磨粉去壳后,可以做成煮、烧、蒸、烙、煎等各种荞粑。荞麦粉用冷水揉成团,做成直径5寸左右,一寸多厚,约一斤重的粑,放在开水锅里煮;贴在锅沿或用蒸笼蒸;埋入火塘里边烧,都可以。煮蒸的荞粑,彝语称“格觉”;烧的称“格夫”;烙的称“格饱”;烙饼熟后,再洒上冷水,压成团状,彝语称之为“格饱次”。荞麦煎饼则用温水将荞麦粉搅拌成糊状,倒入烧热的锅中,可以做成多层煎饼,彝语称为“格瓦”。荞麦粉还可做成荞麦凉粉、荞麦汤团等,彝族人可将荞麦粉做成多种多样的荞麦粑。

六. 四川省 凉山 越西县 越西花椒

越西花椒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在清代、民国时期就有栽种,其产品有正路椒、岩椒、高脚椒等几个品种,正路椒俗称红椒,是栽培的主要品种,因其色鲜、味正、浓香、味麻、芳油含量高而盛名。1972年,全县的花椒总株数达80余万株,年产量约25吨。花椒这一农村家庭副业随后在顺河、新民、城关、中所、普雄等地迅速发展。1979年,在广州的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越西贡椒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质量评比第一名,确立了其优势地位。1983年,县委、政府把花椒生产列为农村经济翻番,建立“两亩找钱地”的一个致富项目,极大地促动了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广大农民平稳增收的一个好路子。1990年,全县花椒总数为358.9余万株,年产量约71吨。

花椒成熟时节,外地客商纷至沓来,大街小巷顿时沸沸扬扬,甚是热闹。越西花椒迅速抢滩重庆和乐山、夹江、眉山、洪雅等大中城市,赢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在同类产品中,越西花椒的价格往往要高出其它产品1——5元,形成了竞争优势,许多商家纷纷打出了“出售正宗越西花椒”的标牌,质优、味醇、色鲜,越西花椒在市场中得到了一致的共识和好评。

七. 四川省 凉山 美姑县 多胎山羊

多胎山羊是当地彝民族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饲养的地方优良山羊类群。美姑多胎山羊肉质细嫩,顺道鲜美,膻味轻,屠宰率、净肉率和产羔率均优于国内大多数山羊品种,具有很高的选育和开发利用价值,“十五”末期美姑多胎山羊存栏可达3万只。

八. 四川省 凉山 金阳县 丝毛鸡

金阳,是中国丝毛鸡品种中的一个地方品种,已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丝毛鸡全身羽毛呈丝状,当地称为羊毛鸡,红色单冠,脚四趾,是丝毛鸡族中的新品类。有一种白色独特的乌骨丝毛鸡,可入药,是妇科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料。丝毛鸡还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九. 四川省 凉山 昭觉县 昭觉洋芋

昭觉主产洋芋、荞子。年均播种洋芋10万亩,产薯块25000吨,无污染,粉质好,含量高。拟建该项目生产市场,符合经济跨越式发展要求,且可利用粉渣生产酒精或发展生猪养殖。

十.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青刺果

青娜油原料青刺果于每年农历5月成熟,每当这个时候,成群结队的摩梭妇女背挎篾篼,手执长弯钩,到茂密的青刺林里采集青刺果,然后淘洗干净,晒干后磨成细小颗粒,筛去糠壳,再晒干,然后将晒干的粉粒置于蒸笼内蒸到八成熟后装入麻布‘袋内真热榨油。摩梭人的榨油工具由较为原始的木、石、竹三种器材组成。有木或石缸、榨缸、木墩 、压杆、竹制或铜制流槽,以及绳、压石等。木缸或石缸内深宽各约一尺余见方,缸口底部凿月工资多条流槽以便将榨出的油引入盛油的容器。榨油的方法是将蒸熟的刺果粉炷盛入布袋内,然后置于榨缸中,用一根结实的木杆,利用杠杆的作用按压,清亮透明的油便于工作顺着京戏槽徐徐流进容器内,加入食盐便于工作可食用。由于该油具有天然而独特的色香味,千面年来,他们以此作为食用油,或添盐蘸“流头饭”而食,或炒、拌菜调味,味色鲜美。特别是在没有蔬菜的日子里,这种油几乎成了他们的蔬菜代用品。长期而广泛地食用该油,显示出她良好的保健作用,泸沽湖虽然环境艰苦,气候恶劣,但摩梭人男女却体魄健壮,英俊美丽,少生病痛,长寿者比比绋是,其间不乏百岁老人。摩梭人无不认为得益于该油的保健功效。

不公如此,摩梭人还用此油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内服以治胃病、肝病、头晕头痛、丙肋疼痛、慢性筋骨痛等;外用局部揉止痛去阏。用青娜油沉淀物外用治疗疮疡、丘疹、斑块等腰三角形疾患,效果十分显著。摩梭妇女对此更是情有独钟作为她们的护肤护了必须品,用于擦手擦脸,预防皮肤阳光暴晒、干燥皱裂,保持皮肤柔嫩,并用梳子蘸该油梳头发,作为美了护了之油,保持头发的乌黑光亮、不折断、不脱发等。此外,摩梭人还用青娜油废渣(即、油枯)治疗大牲畜腹泻,具有立竿见影之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