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莱芜特产推广 莱芜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莱芜特产推广 莱芜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7 23:37:12

一.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猪

莱芜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莱芜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莱芜猪是华北型猪在山东境内有代表性的保种最纯和品种特征最完整的一个猪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优良、配合力好等特性。莱芜猪的背毛为黑色,鬃毛比较突出,肚腹比较大,外表与野猪相似。莱芜猪是山东省著名的地方猪种,并于2007年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莱芜猪

莱芜猪形成历史悠久。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猪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鉴定,是人工饲养的家猪头骨,与现今的莱芜猪头骨比较,几乎看不出明显差异,可见莱芜猪的养育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距今约5000~6500年历史。这一古老的猪种经过勤劳、智慧的莱芜人民代代选种,加上千百年来漫长的自然环境选择,通过多元杂交培育出了莱芜猪新品种。新品种莱芜猪的背毛仍然为黑色,但是体形外貌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它继承了莱芜猪原有的繁殖性能和哺乳优势,同时生长速度也有了很大提高,一般1天增重0.75公斤,形成了以产仔率高、肉质好、耐粗饲等优良特点而着称于世的猪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莱芜市畜牧专家就为莱芜猪与国外“联姻”出谋划策。鲁莱黑猪是以莱芜黑猪为基础,和国外优质猪配种,培育出的优质“混血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窝均产崽数可达15头,瘦肉率47.2%,居国际先进水平。鲁莱黑猪不仅保持了莱芜猪繁殖力及肉品品质的优势,而且经济指标比原种莱芜猪有了很大提高,日增重520克,瘦肉率50%以上。莱芜猪饲养目的在过去以肥田为主,据《续修莱芜县志》中记载:“境内农家盛行养猪,......惟养目的不在肉用,而在积粪以为肥料。”现在不同了,不是为了积肥,而是为了挣钱。由于莱芜猪肉做出了许多名吃、名菜,得到了越来越多人对莱芜优质猪肉的认可,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一些著名肉食加工企业的兴趣。从2002年起,得利斯集团与莱芜市合作,利用培育的欧得莱猪配套生产优质肉猪,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设100万头生猪生产及控制体系。截止2006年4月,100万头优质肉猪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

种猪成因

优良地方种猪的成因:历史上莱芜猪中心产区交通闭塞的环境条件、丰富的饲料资源优势,再加上群众素有养猪习惯和丰富的选种经验,从而加速了这一品种的形成过程。莱芜猪是历史上经长期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又经过多年选育形成的一个优良地方猪种。

主要产区

莱芜猪中心产区为莱芜市,分布于泰安市及毗邻各县。莱芜市莱芜猪原种场,生产的良种猪远销江苏、广东、福建、吉林、辽宁等省及山东省内很多市地。

体型特征

莱芜猪体型中等,体质结实,被毛全黑,毛密鬃长,有绒毛,耳根软,耳大下垂齐嘴角,嘴筒长直,额部较窄有6~8条倒“八”字纵纹。单脊背,背腰较平直,腹大下垂,后躯欠丰满,斜尻,铺蹄卧系,尾粗长,有效07~8对,排列整齐,乳房发育良好。

地域范围

莱芜猪属华北型黑猪。莱芜市地处鲁中泰沂山区,泰山东麓,东径117°,北纬36°,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莱芜猪被毛全黑,毛密鬃长。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单脊背,背腰较平直,腹大不过垂。头大小中等,耳大下垂,嘴长直,额部有6~8条倒“八”字皱纹。背腰较平直,后躯欠丰满。四肢健壮,轻卧系。尾粗长,平均尾长在28cm左右。乳房排列整齐,发育良好,有效07对以上,最高达12对。 2、内在品质要求:莱芜猪猪肉弹性大、质地细嫩有韧性,有嚼劲,肌肉和脂肪沉积较好,肉皮厚实,肥肉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有自然肉香味。猪肉肥肉较厚,肥肉洁白温润,瘦肉纹理清晰,色泽红润猪肉不渗水或很少渗水,吸水力强。脂肪熔点高,猪肉清水煮时,水清,烹饪时,油基本不粘锅。皮厚,骨硬,骨髓熬制的骨头汤色泽洁 白,汤味浓郁鲜美,含有的胶原蛋白能增强人体造血细胞的造血能力。 90kg莱芜猪大理石纹3-5,PH6.2-6.8,肌内脂肪7以上%。 3、安全要求:莱芜猪生产严格按《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执行。

二.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雪野鱼头

雪野鱼头说莱芜当地特色名吃,最著名的店是雪野三峡景区内的邢府公老店,该店是雪野鱼头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雪野三峡内形成的天然湖,水质清澈,出产的湖鱼味道独特鲜美,因游人可在湖边围桌而坐,赏山水之景,因此有“湖边吃鱼”之说,景区内人均消费50元左右。

三.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白花丹参

莱芜白花丹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东省莱芜市地处泰山东麓,鲁中腹地,自古就盛产多种中药材,是国内部分中药材重要生产基地。莱芜北部山区绵延几百公里,以丘陵地带为主,溪水涓流,气候适宜,光照充分,降水量充足,砂质土壤,水质无污染,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越,是白花丹参理想的生长之地。为保护白花丹参这一野生稀有物种,加快产业化研究开发,于一九九九年成立了莱芜市丰盛丹参研究开发中心,中心现有员工29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0人,技工7人,丹参研究开发基地设在莱芜北部山区的苗山镇,中心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医学院等多家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主要是对山东稀有物种白花丹参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对传统丹参、泰山白首乌、葛根等也进行了规模开发。

白花丹参为丹参族中一极品,为山东莱芜道地药材之一,过去多为珍品收藏或馈赠亲友,因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一稀有物种已濒临绝迹。为保护这一稀有物种,加快研究开发利用,1999年成立了莱芜市丰盛丹参研究开发中心,从物种搜集、野生驯化、良种选育、高产栽培、药理、药效、毒理等方面行了系统的研究,筛选培育出了高质亩产的白花丹参品种,种植技术已有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莱芜白花丹参系唇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丹参族中的极品。经现代研究证明,白花丹参有效成分是紫花丹参的2-3倍,除有相同作用外,比紫花丹参多出两种化合物即四氢丹参醌和丹参醛。本品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妇女月经不调等病症,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特效。白花丹参为稀有名贵中药材,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医家一直将其视为珍品。

莱芜白花丹参的地域保护范围为莱芜市境内。地理位置在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主要涉及苗山、和庄、茶业口、口镇、雪野、大王庄、高庄、牛泉、辛庄、里辛、颜庄、黄庄、寨里、羊里、张家洼等15个镇(街道)、56个行政村,总面积30000亩。

目前,莱芜市白花丹参已加工成白花丹参茶、白花丹参酒、白花丹参饮品等十几个产品。

莱芜白花丹参

地域范围

莱芜白花丹参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莱芜市境内。地理位置在东径117°19′~117°58′,北纬36°02′~36°33′,主要涉及苗山、和庄、茶叶、口镇、雪野、大王庄、高庄、牛泉、辛庄、里辛、颜庄、黄庄、寨里、羊里、张家洼等15个镇(街道),56个行政村,总面积2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形态特征:稀有名贵中药材,幼苗茎叶呈绿色,茎四棱形、具槽,上部分枝,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根茎粗短、呈深褐色或深色,根部匀称、侧根多,达40条。皮厚木芯小,外皮不易剥落,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整,皮部红棕色,,比紫参颜色浅,其有效成分是紫色丹参的2~3倍。气微,味微苦、涩。 2、内在品质标准:白花丹参富含丹参酮、丹酚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丹参酮IIA含量≥0.7%,丹酚酸B含量≥5%,比紫花丹参含量高出2-3倍。

四.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锡雕

莱芜锡雕又称西关村王家锡雕,是山东莱芜汉族民间雕刻艺术品,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锡雕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时期锡雕在民间已相当盛行。据史料记载,莱芜锡制品第一代传人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所做锡制品就已受到朝廷青睐,成为贡品。莱芜制锡艺术在清朝乾隆年间已高度发展,当时从事锡雕加工制作的艺人主要分布在莱城西关、杨庄、寨里一带,而艺术水平较高的首推莱城西关王氏一家。史料记载:“乾隆女婚嫁至曲阜,由京派人于莱芜定制。”现孔府所藏部分锡制品就是乾隆皇帝女出嫁时定制,可见这一时期的锡雕工艺已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期。

莱芜锡雕以精锡为原料,以锉、锤、刀为主要工具,经设计、化锡、制钣、下料、焊接、铣磨、雕刻等十几道工序;制作技法上采用锻、塑、雕、焊、镶嵌、多材质组合等技法,凹雕、线雕、浮雕并用,表面抛光度可达10级以上;造型紧凑、简约玲珑、收放自然、比例协调。

莱芜锡雕按类别可分为礼器、饮具、灯烛具、烟具、薰具、文具、化妆盒、纪念章、浮雕摆件、花瓶、储藏用品等;按表现内容与形式分为花、鸟、鱼、虫、龙凤、走兽、吉祥物、人物、诗词歌赋、传说故事等,多达100种以上;借助地域文化故事传说、瑞兽花鸟、诗词等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寄托人们美好的精神向往。

五.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顺香斋香肠

莱芜香肠已有百余年生产历史。莱芜香肠产于莱芜市城北三十里的著名古镇——吐丝口(现为口镇),是山东名吃之一。具有营养丰富,美味清口,增进食欲,健胃理气等功能和虫不蛀,蝇不叮,久放不变质等特点,是宴宾和馈友之佳品。

莱芜香肠也叫南肠,做南肠,当年有大名鼎鼎的顺香斋。顺香斋的创始人叫苏志亭,是济南历城人,祖上就是经营香肠的,但是生意并不是很好。清朝末年,苏志亭举家迁到博山。那时的博山已经是个繁荣的城市,手工业发达,作坊遍布大街小巷,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可是做了几年,生意并没有多大起色。

苏志亭又迁到了莱芜城北的吐丝口,也就是今天口镇。吐丝口历史上是个有名的集镇,在宋代就是齐鲁蚕丝的主要集散地。清末的吐丝口虽已衰落、繁荣程度难比博山济南,却也算是热闹的地方。苏志亭就是在这里,一手创出了顺香斋和莱芜香肠。

新中国成立后,百年老字号“顺香斋”几经变革,在新社会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70年代以来,口镇及所属下水河等村,在国营香肠加工厂“顺香斋”的影响带动下,纷纷开办香肠加工厂,使莱芜这一名吃制造业更加兴旺。目前,香肠加工厂有百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全香斋、正香斋、玉香斋、盛香斋、锦香斋、聚香斋、源香斋、兴香斋等。

1955年,原厂家被改为公私合营企业;1966年,随着对私营工商企业改造的顺利完成,“顺香斋”企业被改为国营单位;1986年,经莱芜市政府批准成立了莱芜市口镇顺香斋南肠厂;

2005年根据市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在原莱芜市顺意肉制品有限公司、莱芜市口镇顺香斋南肠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省顺香斋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登记拥有“顺香斋”和“南肠”两个品牌,企业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产品畅销不衰。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职工160人,固定资产2200万元,年工业总产值2000多万元,利税200多万元的集肉制品、酱腌菜、调味品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是莱芜最大的肉类制品生产厂家。下设三个大型车间、九个科室、二十六个连锁店。其主导产品“顺香斋”牌南肠因其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味美可口,别具味道等特点,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先后荣获“山东省优质食品”、“山东市场畅销产品”、“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等荣誉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莱芜香肠以顺香斋南肠最为上乘,黑褐油亮,味道香醇,营养丰富,并具有耐贮耐运等优点。目前,莱芜香肠加工厂已增至百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鲁香斋、全香斋、正香斋、玉香斋、盛香斋、锦香斋、聚香斋、源香斋、兴香斋等。

原料

莱芜香肠,旧称“南肠”,是饮誉省内外的传统名吃。清道光年间开始生产,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莱芜香肠以顺香斋南肠最为上乘,以莱芜猪瘦肉和小肠为主要原料,配以砂仁、八角、边桂、花椒、石落子等八种中药,外加自制酱油,经过刮肠、剁肉、拌馅、灌肠、晾晒、蒸煮等工序,精制而成,黑褐油亮,味道香醇,营养丰富,并具有耐贮耐运等优点。目前,莱芜香肠加工厂已增至百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全香斋、正香斋、玉香斋、盛香斋、锦香斋、聚香斋、源香斋、兴香斋等。 莱芜香肠的原料,原是一种莱芜当地产的、叫做“莱芜黑”的黑猪猪肉。这种猪通体乌黑,特别好养,母猪产仔多,还不挑食,吃糠咽菜也能长得一身好膘,因而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其主要原料是莱芜猪之瘦肉和小肠,其佐料原为十余种,外加优质酱油。经过刮肠、剁肉、拌馅、灌肠、晾晒、蒸煮等工序,精制而成,风味独特。年加工香肠500万斤,另外,还研制开发了系列产品,深受客户欢迎,产品除销往本省外,还销往北京、天津、东北等地。

六.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黑猪

莱芜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芜黑猪以其耐粗饲、抗病强、产仔多、瘦肉率高、肉质醇香而闻名全国,素有“国宝”之称,与莱芜大黑山羊、黑鸡、粗毛型长毛兔一起并称为莱芜“三黑一白”,闻名全国。全区年各类牲畜饲养量180万头(只),家禽1000万只,肉蛋奶总产3.3万吨,形成了全国著名的瘦肉猪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兔毛市场。

莱芜黑猪是华北黑猪的典型代表。其骨架粗壮,体质结实;头长嘴直,耳耷至腮

部;胸部窄狭,肋部丰满,背稍凹垂腹;四肢健壮,尾粗而长直;皮厚紧密,皱褶少,毛黑色粗密有

光泽。除具有耐粗饲、育肥快、瘦肉率高、肉质香醇等特点外,还有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的特点。母

猪有8~9对发育良好的0,二三个月(龄)体重30公斤时就发情,且易受孕。一年产两窝或两年产

三窝。每窝产仔猪12头,多者可达27头;护仔性强,哺育率95%左右。公母猪一般4~6个月可配种,

利用7~8年。克郎猪耐粗饲,生长快,8个月即可成肥,体重75公斤左右,出肉率53%。其肉含干物质

高,故食之细嫩、鲜美、香醇,为其他品种所不及。

莱芜农户有多养猪的传统。《续修莱芜县志》载:“境内农家盛行养猪,普遍饲料为糟糠、高粮

及豆饼,其肉香醇,历年销于临境者也有相当数量。”莱芜仔猪销往济南、淄博及黄河以北地区,素

有“流不尽的汶河水,赶不尽的莱芜猪”之称。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莱芜猪的选育和发展,进行

过多次调查,建立育种基地,选育形成莱芜猪Ⅰ系(即原莱芜猪或纯种猪)。从50年代开始,莱芜猪

与约克夏、内江等良种猪杂交,形成莱芜猪Ⅱ系。1986年,莱芜市被确定为全国瘦肉猪生产基地,市

内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建立健全实验基地和配种网点,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广泛采用“前足后限”法,

即65公斤前喂饱喂足, 65公斤后限制采食量的饲养方法, 提高了猪的瘦肉率和屠宰率。 1987年存养

29756头。

七.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西红柿炒蟹

菜系:鲁菜

口味:咸酸

价格:10-40元

特色:菜肴金黄光亮,味咸鲜香中微有柿酸。

原料:

海蟹700克,西红柿250克,香菜15克,大葱50克,姜50克,植物油50克,料酒10克,盐3克,味精2克,白砂糖5克,淀粉(豌豆)5克,香油5克。

制作方法:

1.活蟹宰杀洗净后剁块,切口处蘸干面粉,放植物油中炸至浅金黄色。

2.西红柿去皮、蒂,切滚刀块。

3.滑勺内加植物油烧热,放入葱姜末炒香,加入西红柿煸炒,随加盐、味精、白糖炒匀,再加入蟹块炒匀,用少许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撒香菜末即成。

小贴士: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植物油约1000克。

八.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花椒

莱芜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莱芜种植花椒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北魏时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

主要栽植品种有:香椒子、大红袍、小红袍、青皮椒、大花椒等。特别是大红袍花椒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出皮率高、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等特点。椒皮中各类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高达 9% ,不仅是提炼制作高级食用香精的优质原料,而且是上等的食用调味品;花椒种子含油量达 30% ,榨取的花椒油既可作工业用油,也可食用;花椒皮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体质的功能。

莱芜大红袍花椒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1971 年,莱芜被列为山东省花椒商品基地县。 1998 年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全市花椒栽植面积 15 万亩、 1600 万棵,总产 1 万吨。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

【性状】青椒 多为2~3个上部离生的小果,集生于小果梗上,呈球形,沿腹缝线开裂,直径3~4mm。外表面灰绿色或暗绿色,散胸数油点及细密的网状隆起皱纹;内表面类白色,光滑。内果皮常由基部与外果皮分离。残存种子呈卵形,长3~4mm,直径2~3mm,表面黑色,有光泽。气香,味微甜而辛。

花椒 小果多单生,直径4~5mm。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mm,对光观察半透明;内表面淡黄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

【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用法与用量】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九.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莱芜生姜又名黄姜、大姜,为山东名产。素以块大皮薄、色泽鲜亮、丝少肉细、辣浓味美、营养丰富、耐贮藏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被国家列为名贵产品和中国蔬菜优良品种。风味姜丝肉采用上等的猪里脊及莱芜生姜,肉干香辣,姜丝脆而不辣,咸鲜味美宜于酒菜。

十.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姜酒

莱芜姜酒,是以全国名贵“莱芜生姜”为主要原料,配以山东大枣等辅料,经过严格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1986年曾被国家轻工业部推荐为五大新名牌酒之一。莱芜姜酒属低度、营养、保健、佐料型酒。生产姜酒所用鹏泉水的营养素含量可与青岛崂山矿泉水相媲美。所用生姜具有抗老防衰、抗癌防癌之功效。姜酒中所含挥发油是促进血液循环的主要成份,能发汗解表,抗菌抗衰老、抗疲劳,所含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和肠管道蠕动,其他大量的含氮物质、糖类和有机酸,是增加人的肌力的理想成份。姜酒虽属低度型酒,但由于生姜的特殊作用,使酒味醇厚、甘甜、口感醇和,具有纯净、爽怡、和谐的姜香酒香,尤其适宜于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工作、高寒地区、野外作业及矿工等人员饮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