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天津有卖云南特产的吗 云南特产哪里卖的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天津有卖云南特产的吗 云南特产哪里卖的最好更新时间:2022-05-24 11:27:34

一. 天津市 宁河区 黄皮葱头

鳞茎横断面,鳞片排列成两个同心圆,鳞黄白色,水分少,辣味轻,鲜嫩好吃,是炒菜作汤的好原料。黄皮葱头耐运输,耐贮藏保存,不易抽苔,是家庭备用的好菜种。

二.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北塘海鲜

北塘海鲜已有几百年历史,经历了从船做到家烹,从家烹到宾宴,直至形成品牌,逐步完善。“北塘海鲜”究其鲜,主要是产的鲜、做的鲜。北塘海域属于泥质浅滩,水质肥沃,其海产、河产品洁净无沙,肉质肥厚,食来甜嫩清爽,味道鲜美。特别是近百年来,北塘海鲜吸收了当年李鸿章设立于北塘淮军大营的烹饪技法的精华,融入了冀、鲁、豫等地的烹饪技术,使其:“煮、熬、煎、溜、炒”等工艺更加完美,形成了北塘海鲜的独到特色。如今北塘海鲜作为特色、美食文化,深受人们的青睐。

三. 天津市 武清区 天津绢花

天津的绒绢花以人称“花儿刘”的武清县刘享元的作品最为驰名。南
王坪村王永寅擅制纸、绢、绫、绸、通草花,其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50年代初,绒绢花鸟艺人开始制作绒鸟兽,销往国外;70年代后期又制作绒绢昆虫;80年代,又发展了绒制滑稽动物、人物和绢制把花、盆花等。天津玉丰泰绒花店的绒绢花,在逢年过节和喜庆日,畅销一时。在制作技巧上保持传统工艺,而在造型上不断翻新,并逐渐扩大了新潮花、涤纶花以及头饰、胸花等。经营的绒绢花和塑料盆景、工艺品、插花诸商品,现已达250多种。

四. 天津市 静海 果仁张

天津果仁张制作的各种美味果仁,自然性显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腻,色泽鲜美,酥脆可口,久储不绵。果仁张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第一代张明纯和第二代张维顺曾在清宫御膳房当厨,专门炸制各种小食品,受到皇上嘉许和西太后赏识,遂被誉为宫廷小吃。解放后,第三代张惠山炸制的净香花生仁、玻璃核桃仁、虎皮花生仁等品种,在1956年天津市饮食商业优质品种展览会上被评为优良食品,参加过博茨瓦纳国际博览会。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在宴会上请外宾品尝果仁张制品。
如今的果仁张制品凝结了四代人的艰辛智慧,制作技艺和配料十分严格。要求果仁籽粒饱满并合乎规格,根据季节变化掌握油质和油温,针对果仁制品不同色泽和味道调制配料,工艺手法有推、翻、摁、抄、拨、托、提、压、转、挤、拢、点、撩等。

五. 天津市 静海 炸素卷圈

炸素卷圈,以豆皮作皮,用绿豆菜、香干、粉皮、香菜配以芝麻酱、腐乳、香油、姜末等佐料调拌成馅,然后再将馅放在皮上卷起来切成段,两头粘面糊在油锅内炸制而成。炸素卷圈,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清淡适口,是天津特色风味小吃。

六. 天津市 蓟州区 水库鲜鱼

人类把鱼当作食品,那是历史,是非常久远的事。这里讲“于桥水库鲤鱼”,主要是讲蓟县一带的群众十分讲究食鱼的鲜美。此外,据调查,人们加工库鱼的方法主要有蒸、煎、煮、炒、焖、涮、炖等,不同的鱼种有不同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看顾客的口味需求。

比如:鳗鱼、鲇鱼,鲶鱼等无鳞鱼类一般用于清蒸。清蒸时,若以食肉为主,则加以香菇、姜汁、花生油等佐料;若以滋补身子为主,则加适量的水、米酒、生姜一起蒸。鲤鱼、石斑鱼和其他小鱼,一般是先煎后煮或先煎后焖或先煎后蒸。鱼专

鱼,加工方法更多,一般是先除去鱼鳞,取其身上的肉炒鱼片,取其头、尾、鳃、骨、肠煮酸辣汤;或者全鱼先煎后焖;或者全鱼先煎后炖汤。鲫鱼,除了用干煎、焖之外,更多的则是用来涮酒。涮酒时配以适量的生姜、香藤根之类的配料。水库鲜鱼无论采用哪种加工方法,都十分讲究火候,火候以鱼刚煎、煮、蒸、焖熟为准;其次是讲究搭配的佐料,佐料中少不了生姜或姜汁;第三是讲究烹调技巧,比如煎鱼,无论大小都要保持全鱼,讲究清香;焖鱼要保持鱼肉洁白,讲究鲜嫩;熬汤要讲究汤色乳白,口感清爽。

七. 天津市 宁河区 天津对虾

天津对虾, 又称大虾、明虾、东方大虾。天津滨临的渤海湾是中国对虾的主要产地之一。之所以叫做"对虾",是因其在很久之前出售或统计捕获时以"对"为单位计算而得名。天津对虾身长体壮,壳薄肉肥,光滑明亮,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海产珍品,长期以来,深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近年来,人工养殖对虾取得可喜进展,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开辟了喜人的前景。

八.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天津南美白对虾

天津—南美白对虾,是天津地区的主要水产之一,以其长时间的口碑而著名。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是举世公认的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原产于南美地区,1988年首次引入我国。1996年首次引入天津市开始养殖,2000年开始进行淡水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2001年开始大规模养殖,养殖面积540hm2,2002年为3485hm2,2003年为6428hm2,2004年养殖面积又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天津地区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文化: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我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隶属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成熟。

功效:南美白对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水解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南美白对虾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虾类,具有良好的养殖拓荒前景。对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坚实,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对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并且,对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九. 天津市 河北区 天津银鱼

天津—银鱼,学名安氏新银鱼,古称“脍残鱼”。相传银鱼是残羹入水化成。圆柱形,无鳞,内仅存一条软骨,刺亦能食。每至秋末冬初,长至20厘米,100余克重。因其不食杂物,只吸收水中营养,腹内纯净不见脏腑,全身腊白如玉,故名。食时不用破腹,无鱼腥味。银鱼生长在渤海湾的咸水中,洄游于海河与蓟运河,宁河至北塘河段为著名产区。每至冬季鲜肥满籽,成群结队进入海河产卵。游至三岔河口时,河面薄冰初复,渔民破凌,以罾网之。此时此地的银鱼眼圈为金色,最为珍贵,俗称“金眼银鱼”。出售时,雌雄配对,衬托菜叶,白绿分明,十分喜人,之有一股黄瓜的清香味,鲜嫩异常。

文化:明朝的太监刘瑾最爱吃银鱼,曾在天津置“银鱼厂太监” 专门采集卫河银鱼。袁世凯执政时,曾设“银鱼税”,可见其珍贵。《天津县新志》载;“鱼类多常品,惟银鱼为,严冬冰冱,游集于三岔河中,伐冰施网而得之,莹清澈骨,其昧清鲜,非他方产者所能比”。崔旭曾有“出网冰鲜玉不如”的赞美。周楚良在《津门竹枝词》中也有“银鱼绍酒纳于觞,味似黄瓜趁作汤,玉眼何如金眼贵,海河不如卫河强”的咏叹。

功效:银鱼的做法颇多,有咸鲜口味的朱砂银鱼、高丽银鱼、白汁银鱼、青韭炒银鱼、银鱼羹;酸甜口味的酸沙银鱼、官烧银鱼、溜银鱼腐。银鱼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益肺利水,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痨诸疾。

十. 天津市 宝坻区 黄庄大米

黄庄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宝坻区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庄大米”注册成功。“黄庄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成功,不仅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也扩大了天津对外的影响力。如今,“黄庄大米”的“身价”最高达到了每公斤16元,畅销华北及全国其他地区,成为了具有明显天津特色的品牌农产品。据史料记载:宝坻黄庄因河流分割作用形成黄庄洼,水稻种植已有420多年历史。由于这里独具土壤、水质、气候、生产工艺和文化背景等自然和社会环境优势,其生产出的稻米晶莹透亮、口感甜香,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在华北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