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在宜兴去哪买特产便宜 宜兴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在宜兴去哪买特产便宜 宜兴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11 20:45:22

一.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百合

宜兴百合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苏宜兴紧靠太湖,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产百合,不但产量较高,质量在全国也属上乘,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脾除湿、补中益气、清心安神的功效。煮熟后的百合略带苦味,但细细品来,则苦味变甜,甜而生津。为减轻苦味,鳞茎心部可少用,清洗时可用水多浸泡一些时间,并多换几次水。

地域范围

宜兴市太湖渎区(环太湖地区);周铁镇、新庄镇、大浦镇、丁蜀镇等环太湖地区

特定品质

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白色广卵状球形无皮鳞茎,径1-8cm。地上茎直立,株高50-150cm,褐色或带紫色,被白色绵毛。单叶互生,无柄,狭披针形。中上部叶腋着生紫黑色珠芽。花3-20朵,通常10余朵,呈总状花序。花橙红色,花口向下,花被片强烈反卷,内面具紫黑色斑点。雄蕊向四面开张,花丝细长,花药暗紫红色。花径9-12cm。花期7-8月,8-9月地上部逐渐枯萎,留下休眠鳞茎越冬。 常见变种有:大卷丹var.splendens,花大,橙红色;毛卷丹var.fortuni,茎密被绒毛。日本发现有野生三倍体植株,花大美丽。中国卷丹分布更广,应当亦有,但尚未发现。也是百合类花卉的育种材料,与川百合L.davidiiDacharte等近缘植物杂交形成许多园艺品种。

文化典故

江苏宜兴紧靠太湖,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产百合不但产量较高,质量在全国也属上乘,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脾除湿、补中益气、清心安神的功效。煮熟后的百合略带苦味,但细细品来,则苦味变甜,甜而生津。为减轻苦味,鳞茎心部少用,清洗时可用水多浸泡一些时间,并多换几次水。其中百合观光基地最为著名。卷丹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将其地栽于庭院则夏季可观赏花朵,秋季可食用鳞茎,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中国主要用作食用百合。其鳞茎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做蔬菜食用。 国外已成为重要观赏花卉。其花形奇特,摇曳多姿,不仅适于园林中花坛、花境及庭院栽植,也是切花和盆栽的良好材料。同时还是贵重的中药材,有滋补、强壮、镇咳、去痰之功效,对肺结核及慢性气管炎的治疗有很高的疗效。

二. 江苏省 无锡 宜兴 紫沙陶器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代,元朝时,紫砂陶器的烧制工艺逐渐成熟,已开始在器物上题词雕刻。明代中期,宜兴紫砂陶茶具极为盛行,被誉为各种茶具中的上品。清代时,宜兴紫砂陶工艺愈益精湛,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作装饰的新风格。20世纪初,宜兴紫砂陶器的生产亦颇兴盛,有10多座龙窑常年生产,1932年产量高达220多万件。品种有茶壶、茶杯、花瓶、花盆、沙锅、人物雕塑等上千个品种,造型大方,色彩古雅。用紫砂茶壶泡菜不变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持握不烫手,使用年代越久,色泽越发光润。

宜兴紫砂陶是采用一种不同于红色黏土的天然五色陶土——紫砂泥。基本颜色有朱、紫、米黄三种。泥中含有石英、高岭土、云母、赤铁等矿物质和各种氧化物。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烧制时,随着温度的变化,砂泥的颜色也随着变化,呈现出黄如梨皮,褐如墨菊,绿如松柏,赤加红枫,紫如葡萄,以及白砂、海棠红、朱砂紫等色。

紫砂陶代表作《紫砂百寿瓶》在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弦得金质奖。

三.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渎上西瓜

渎上西瓜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的。渎上西瓜的特点是:瓤红,子黑,汁多,味甜,个儿大,产量高,最大的西瓜可达三、四十斤。

太湖西岸的百里渎区,是宜兴西瓜的主要产地,这里盛产的晚熟西瓜,称"渎上西瓜"。立秋之后,当其它品种的西瓜均已落市时,渎上西瓜却大量上市,满足城乡群众的需要。上海益民食品厂早就和宜兴渎区一些供销社订立合同,用渎上西瓜制成西瓜罐头,远销海外。

渎上西瓜历来吃口好,和外地产的以及本地其它地方产的西瓜相比较,无论口感还是沙度,吃来吃去,都是渎上西瓜胜一筹。

四.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和桥豆腐干

和桥豆腐干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镇的。和桥豆腐干历史悠久,其特点是干咸而不涩,甜而不腻,香而不厌,细细咀嚼,香喷喷,甜滋滋,咸津津,其味无穷。

和桥豆腐干是宜兴久享盛誉的之一,相传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因其味特别鲜美,驰名遐迩,连清朝的皇帝也赞赏它为食中佳品,定为贡品。1950年,宜兴特制和桥豆腐干十多万斤,专程运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寄寓祖国家乡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和桥豆腐干于2011年被列入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桥豆腐干制作要求很高,从精选原料到精制成品,要经过选豆浸发、清水过滤、上磨粉碎、蒸汽煮沸、撇泖点花、上榨压水、上盘划块、滚水氽翻等12道工序,然后再放入由茴香、桂皮、味精、白糖、酱油等调料配成的特备汤水中煮焖,让各种调料的味道渗透进去。同时,因其经高压而成,不易破碎,保管期长等优点。

如今的和桥豆腐干制作和选料更加讲究,它从黄豆的筛选、去杂、浸泡、磨浆、煮浆到灌装共1 9 道工序,好多实现了机械操作,仅有二三道工序是靠手工操作的。在配料上,除了习用的酱油、食糖、茴香外,还采用丁香、精盐、味精、海带、桂皮等多种作料。在品种上,有“海鲜豆腐干”、“开洋豆腐干”、“鲜辣豆腐干”、“焦油豆腐干”、“白坯豆腐干”等新品种,采用了消毒防腐真空软包装。2006年开始和桥豆腐干已经在互联网上售卖,直接可以在网上买到纯正的和桥豆腐干。

五.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滆湖大闸蟹

滆湖水未受污染,水质活。大闸蟹青壳干净,蟹肥、香、鲜。

六.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陶瓷

宜兴是中国著名陶都,制陶历史已有5000多年。宜兴陶瓷素以精湛的技艺、浓郁的传统、丰富的造型、优雅的装饰而独步千秋,享誉海内外。被誉为陶瓷艺术殿堂的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8000多件,是中国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陶瓷博物馆。( 无锡)

七.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贡茶

宜兴古称阳羡,汉代就植茶饮茶,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之一。阳羡紫笋茶是始于唐代的贡茶。

宜兴的南部丘陵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40%,属天目山余脉。丘陵山区土壤以黄棕壤、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种植。宜兴的气候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合于茶树的生长。

阳羡茶为历代名人所称颂、宫廷皇室所赏识。唐肃宗年间(公元757—761),“茶叶祖师”陆羽饮品“阳羡紫笋茶”后大为赞赏,认为阳羡紫笋茶“芳香冠世产”,可以贡给皇帝。唐武宗年间,阳羡贡茶数量达到一万八千四百斤,第一批紫笋茶限清明前运到长安。隐居宜兴茗岭的唐代诗人卢仝曾作诗道:“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曾在宜兴居住的著名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也写下了“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壁裁”的名句。

如今,宜兴是江苏最大的产茶县(市)。现有茶园3500余公倾,年产茶叶近5000吨。宜兴茶叶生产,已是山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茶叶是山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现在,全市由地方名茶四只: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宜兴有“茶的绿洲“之称,宜兴茶正以卓越的品质风格,享誉国内外。

八.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高塍猪婆肉

高塍猪婆肉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高塍镇的特色美食。宜兴高塍猪婆肉色艳、肉香、味鲜、皮沙,为大众喜爱的下酒之物,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高塍红烧猪婆(母猪)肉历史悠久。始出于宜兴市高塍镇桃园村陈氏家族,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先祖们以农耕为生,生活艰难,多有农户饲养猪婆,产仔出售,以补生计。每只母猪产了10窝左右小猪就无膘而不再怀胎,因其肉腥难食而不得不弃之。桃园村一陈姓农民,觉弃之可惜,遂试用多种佐料,烧制成美味猪婆肉。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途经宜兴高塍时,偶然用餐吃到了当地陈家猪婆肉店烧制的猪婆肉,觉奇香扑掉鼻味道上乘,连声称好,挥笔提匾:“高塍猪婆肉”。这匾被店家高挂于店堂,并将当天烧制乾隆所吃的猪婆肉汤敬称为“乾隆老汤”,嗣后,每每盛小勺“原汤”加进第二天烧煮的猪婆肉汤里,以此类推,即成“祖传秘方”。代代相传。现烧制的猪婆肉更是色香味齐全。

高塍猪婆肉的制作方法是:把不能再生仔猪的0猪,宰杀洗净后剁成6大块,下锅烹制,看着火候适时加上茴香、生姜、桂皮、芗草糖、黄酒等调料,其中烧制一只猪婆黄酒要用2至3千克之多,最后投下大红(食用色素),白肉由浅入深渐变赤色,煞是好看。随之飘出的香味也越来越浓。烧制时间一般为一天,当起锅时,那股鲜美而又奇特的肉香飘溢四方。一旦熟肉起锅来趁热尝鲜的络绎不绝。有买“厚头”腿肉的;有买“薄头”腰囊的;老人们喜欢既便宜又脆嫩的“省肠”(子宫)和奶酥;青年们喜欢啃猪蹄;更有人专买肉骨头啃。其中,用饲养时间超过4年的老猪婆烧制的猪婆肉,不仅油而不腻,而且肉皮香脆爽口(称之为沙皮),更是上品。其味之鲜美,没法用语言表达。卖肉人常用沿湖荷花塘采摘的荷叶,洗净晒干,作为猪婆肉的包装。

即使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仍有人在“地下作坊”烧制,只是不用色素,改用白烧,悄悄提篮小卖。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提起家乡和红烧猪婆肉,称赞它是“名不虚传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并嘱咐高塍的干部要用高科技提高猪婆肉质量。1995年,台胞虞兆中返乡赠建“兆中图书馆”,见乡亲们用高塍红烧猪婆肉款待他,非常高兴地说:“一见家乡的传统美食,顿觉家乡父老更亲更近。愿这一地方风味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临行前,他还将乡亲赠送的猪婆肉带到了台湾。

现在的高塍猪婆肉已经借助真空包装行销全国各地。

九.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紫砂陶花盆

宜兴紫砂陶花盆用的是当地一种紫砂泥陶土制仿而成,它有高矮大小之分,方圆曲直之别,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盆围大至七尺,小至半寸。高盆可植悬崖式的花木,浅盆用来布置水石,树桩盆景,相得益彰。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元朝,紫砂陶器的烧制工艺逐渐成熟已开始在器物上题词雕刻。明代中期,宜兴紫砂陶茶具极为盛行。清代时,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装饰的 新风格。宜兴紫砂陶花盆特有的红褐色彩给人一种庄重、古雅、质朴之感。它把装饰和雕刻紧密地结合起来,以金石篆刻的手法,把诗词、山水、花鸟、字画雕刻在盆上,古色古香。陈设客厅、居室、更显得文雅古朴。 造型优美,古雅大方,透气和吸水性能好。

十. 山东省 济南 市中区 便宜坊锅贴

锅贴,早在清朝初年已经成为济南人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

便宜坊锅贴由天津人张月祥创办。张月祥自幼在天津便宜坊饭馆当伙计。1926年因天津发大水流落到济南,在纬四路云亭饭馆当伙计。1933年他联合戴长仁等6人,集资银元1200元,买下经营不善的治梅斋饭馆,在经三纬四路开设便宜坊饭馆。并选中锅贴作为饭馆的主要食品。锅贴,既可当主食、又可当菜吃,贫富皆宜;较大众化。

便宜坊的锅贴,制作讲究,皮薄、馅多,有:三鲜馅、猪肉馅、素馅三种馅料,都配有适合时令的应时蔬莱,春天配以韭菜、夏天配以蒲菜。制作时,按每市斤面出40个标准馅皮,包入馅料,左手托面皮,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起中间的面皮边缘,轻轻捏严,两端留口,微露馅料。包捏二三斤后,即向平鏊锅内摆放。摆锅贴前先在平鏊锅内淋一层花生油,再把锅贴紧紧摆放整齐,以便熟后锅贴之间相互粘连,再淋上清水(一斤锅贴二两水),然后盖上锅盖,焖煎约8分钟,揭开盖再淋一次花生油,再焖上山会,即可启锅。启锅时用长而平的锅铲顺底铲起,翻转锅贴,使其底面朝上装入盘内。这样制作的锅贴,底面深黄、酥脆,两端张口,馅料微露,色泽诱人,味美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