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水豆豉贵州特产怎么做 贵州土特产豆豉怎么做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水豆豉贵州特产怎么做 贵州土特产豆豉怎么做更新时间:2022-04-08 13:39:24

一. 黑龙江省 绥化 绥棱 “上游水”牌大米

“上游水”牌大米是绥棱县上集镇上游水米业公司生产的优质绿色食品大米。企业位于上集镇内,拥有固定资产740万元,流动资金115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750平方米,公司拥有日加工50吨优质大米生产线37条,年加工A级绿色优质大米8万吨。公司2002年生产的绿色优质大米产品荣获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证书。2003年获市级优质产品证书。

“上游水”牌大米原料产于黑龙江省绥棱县上集镇内,属小兴安岭南端西麓,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回春快,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产区土壤肥沃,清澈的诺敏河水自然灌溉着种植基地的稻田,使公司生产的大米外观晶莹剔透,无恶白,清香可口,内质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钙、铁、锌、磷等微量元素,是家庭必备的主食佳品。

二. 湖北省 仙桃 郑场豆豉

郑场豆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处江汉淤积地带的郑场镇,自古以来就有种植黄豆的历史。江汉平原在古代一直是十年淹九水的地方,每年水灾过后,由于蔬菜类作物来不及生长,老百姓的菜品供应成了问题,豆豉也就成了餐桌上的应急菜。郑场的黄豆生长环境有个特点,叫“油沙土,夜潮田”,意思是说,郑场的泥土是油沙混合的,特别肥沃;郑场的田地白天是干的,夜晚是湿的,便于黄豆的快速健康成长。在这样环境中长出来的黄豆最适合腌制豆豉,它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不是其他豆类可比拟的。

走进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就会看见腌着豆豉的大缸,每口缸里腌了约250公斤的豆豉。打开其中一口缸,可以见到仅封口就有四层,中间层铺着厚厚的一层盐,这是用于防止细菌、灰尘等进入的隔离层。

制作豆豉的秘籍有很多。仅黄豆的选择就是有讲究的。一般集中在每年的谷雨之后,收购的黄豆是农民没有种完的种黄豆。农谚说,“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谷雨后,农民就开始播种黄豆了。一般来说,农民替自己留种,都会留得多一些。留多了,种不完,只得拿出来卖。这个时候的黄豆,优点很多。一是经过挑选了的,品质很高;二是存放时间长,是经过了六月天的,更干爽;三是腌制时更容易入味。而新黄豆由于不够干,放置时间稍长一些,黄豆就糖心,也就是中心部分变质,影响豆豉的质量。豆豉的主要原料,还有辣椒。郑场豆豉使用的辣椒,都是从北方购买的。北方的辣椒,干、辣,比本地辣椒更适宜做腌豆豉的原料。此外,生产原料还包括生姜、大蒜、芝麻、香油等,也都是经过严格挑选才使用的。

郑场豆豉采用的制作工艺,是传统农户的酱制工艺。大体包括人工筛选、簸箕箩、精泡、蒸制、发酵、凉晒、腌制等多个环节。整个制作过程中,全部采用人工操作和自然发酵,不添加任何发酵粉、防腐剂,属于标准的绿色食品。“六月曝”、“襄江春”、“汉水源”等一系列豆豉品牌驰名中外。

如今,在郑场,“朋友来了有好酒”这句话,往往被改成“朋友来了有豆豉”。那一缕缕香辣的味道,蕴含着乡土气息,更彰显出郑场人热情豪迈的气质。

湖北

郑场豆豉

郑场豆豉协会

12379441

豆豉

三.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东坡水角

东坡水角用上等粘米熟浆打皮,以马蹄、葱花、瘦肉作馅,包成三角形,用蒸笼蒸熟,蘸以麻油、酱油,清甜爽口。

四.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隐水枇杷

隐水枇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畈镇隐水村,从江浙引进枇把种植栽培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该村地处四周环山的小盆地之中,气候湿润温和,适宜于枇杷的生长。全村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田头地边都栽有枇杷,总计有2000多株,大的枇杷树有两尺围,树盖有20多平方米。每逢挂果季节,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的枇杷象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不但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给该村平添了一道亮丽风景。隐水村枇杷以果大,味美著称。其果主要供生食,同时也可以制罐头食品,树供观赏,花为良蜜源,叶可入药,其性平、味苦,功能清肺下气,和胃降逆,主治肺热咳嗽,呕吐呃逆等症。

五.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昆明太和豆豉

昆明太和豆豉是云南省著名的传统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太和豆豉原产在江西省太和镇,清康熙年间传入四川,后从四川传入昆明。长期以来,昆明制作豆豉的师傅,根据本地的原料和人们的口味,对原配方和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使之逐渐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

太和豆鼓其色呈红褐又有光泽,味道咸鲜略微回甜,分粒酥软而不碎,保持了豆豉固有的风味,不酸不霉,营养丰富,易于贮存,食用方便,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昆明太和豆豉以本地产的"乌嘴豆"(黄豆)最佳,配以食盐、糯米、甜酒、红糖、八角、茴香等辅料,经淘洗、浸泡、蒸煮、制曲、拌料、装罐、后熟而成。昆明太和豆豉呈颗粒状,具有豆豉特有之香气,滋味鲜美,咸淡适口,食法简便,可蒸,可炒,荤素皆宜。

六.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施甸水豆豉

施甸水豆豉是施甸城乡人家尤其是山乡人家的“当家腌辣”,以大豆(黄豆或黑豆)蒸煮发酵后加入姜丝、辣椒面等香辣料腌渍而成。保山各县市农家亦多腌渍此物,加工方法及配料均大同小异,但其色其味却以施甸者为佳:那鲜淋淋、红彤彤的色相,那酸香回甜、滋味隽水的口感,的确惹人食欲。故当地有句熟语:“一颗水豆果儿下三嘴饭。”也许是由于这佐餐佳品太过美妙之故,在保山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水豆果儿”(即水豆豉)常常还成了施甸人的代称--就保人们称腾冲人为“棕包”一样。水豆豉讲究个“鲜”字,不耐久贮,故也有人家将煮熟并充分发酵的半成品晾干封存,分期加料腌渍,则常年可得。

七.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沙湾水牛奶

养水牛产奶是当地农民的传统副业。沙湾镇出产的水牛奶浓度高,营养好,滴奶成珠,香甜可口,以其为原料制造的奶制品历史悠久,驰名省港澳,主要有姜埋奶、牛乳、奶霜、奶白饼等等

( 番禺)

八.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云霄水圆仔

云霄的水圆仔,又称大肉丸。是用新鲜的猪腿赤肉作料,佐以钱露、卤味加啊而成的。它色泽洁白,脆嫩鲜美。据传,云霄水圆创刊是从广东潮汕传入的。此后,制作方法经云霄人改造,遂形成独特的风味。它选择赤肉特别讲究:定要宰后不超过半小时,神经组织尚未死亡的肉,并且宰前不能让猪奔跑,否则肉将失去粘性,制成圆仔不脆嫩,味道也大为逊色。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东水竹笋

东水竹笋

东水竹多,自然笋也多,每年春雨过后,竹笋就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那正是抽笋的旺季。东水竹笋以肉厚、脆嫩、肥大、味酸美而著称,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佳肴。不管煎炒、做汤都十分甜美,是东水人待客的主菜,因而有“无笋不成肴”的说法。

东水人吃笋的传统方法有三种:一是鲜吃,把刚采下的竹笋,“单”一“单”水(滚水浸泡)去掉涩味,再拌其他佐料。这种方法鲜甜、清香。另一种吃法是酸腌或咸腌,经过腌后竹笋带有酸味和咸味,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竹笋去壳晒干,用时再加热水泡软拌菜。这些干笋有易于保存、远销的优点。

在竹笋中的珍品是“萝笋”。它尤其幼嫩、清脆;干笋中最著名的则数“符笋”,它肥大肉厚,晒干后有一种特别的薰味,很是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