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河古镇特产牛轧糖 三河特色酥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河古镇特产牛轧糖 三河特色酥糖更新时间:2022-05-16 20:22:28

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三河牛

三河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河牛是我国培育的优良乳肉兼用品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市三河(根河、得勒布尔河、哈布尔河地区),总约8万头。

三河牛是多品种杂交后经选育而成的。系统的选育工作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1954-1955年在收购本地及离境苏侨所饲养的三河牛的基础上,筹建了20个以养牛为主的国营牧场,进行有计划的选育提高。经过30多年的努力,该品种已经基本形成,198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正式验收,并命名为“内蒙古三河牛”。

外形特征

三河牛体格高大结实,肢势端正,四肢强健,蹄质坚实。有角,角稍向上、向前方弯曲,少数牛角向上。乳房大小中等,质地良好,乳静脉弯曲明显,0大小适中,分布均匀。毛色为红 (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色,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下部、腹部下方及尾尖为白色。成年公、母牛的体重分别为1050千克和547.9千克,体高分别为156.8厘米和131.8厘米。犊牛初生重,公犊为35.8千克,母犊为31.2千克。6月龄体重,公牛为 178.9千克,母牛为169.2千克。从断奶到18月龄之间,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日增重为500克,从生长发育来看, 6岁以后体重停止增长,三河牛属于晚熟品种。

优异性能

三河牛产奶性能好,年平均产奶量为4000千克,乳脂率在 4%以上。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会显著提高。谢尔塔拉种畜场的8144号母牛,1977年第五泌乳期(305天)的产奶量为7702.5千克,360天的产奶量为8416.6千克,是呼伦贝尔三河牛单产最高记录。三河牛的产肉性能好,2-3岁公牛的屠宰率为50%-55%,净肉率为44%-48%。

三河牛

地域范围

三河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以内蒙古海拉尔垦区谢尔塔拉种牛场为骨干的16个农牧场为核心区,地域保护范围涵盖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包括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介于东经117°15′—124°02′、北纬47°05′—51°30′高纬度地带之间,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大草原过渡地。三河牛现存栏3.03万头,其中红(白)花26546头、黑白花3554头,基础母牛2.1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感官特征:三河牛属于细致紧凑型,有乳肉兼用型外貌,毛色以红白花或黄白花为主,其次少量黑白花。毛色以红黄白花为主,体躯高大,体质结实匀称,头部清秀,头颈结合良好,肩宽,胸深,肋骨开张好,背腰平直,体躯较长,四肢结实,肢势端正,蹄质坚实。种公牛雄性非常明显,母牛体大而不下垂,乳房大部分成盆状和圆形,乳腺发育良好,乳房附着良好、前后伸展稍差,0大小、长短适中,乳静脉长、较粗,但弯曲不够,乳井较大,有少数母牛斜尻。 2、内在品质指标:三河牛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品种,三河牛适应性强、耐粗饲、耐高寒、抗病力强、宜牧、乳脂率高、遗传性能稳定。2.1产奶量:基础母牛平均产奶量5105.77kg,最高个体奶产9670kg。2.2乳脂率:三河牛乳脂率高,平均乳脂率达4.06以上,乳蛋白在3.19%以上,干物质在12.90%。2.3产肉性能:18月龄以上公、阉牛经过短期育肥后,屠宰率为55%,净肉率为45%。三河牛肉质脂肪少,肉质细,大理石纹明显,色泽鲜红,鲜嫩可口,熟肉率经测定为1:0.573。具有完善的氨基酸含量,尤为突出的是有较高的赖氨酸,明显高于其它品种。三河牛鲜奶质量好、色香、味佳,是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的营养品。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较高,测定证明:总体牛奶成分每百克含水分87克,蛋白质3.1-3.5克,脂肪3.0-4.8克,乳糖4.5-5克,碳水化合物6克,灰分0.7克,钙120毫克,磷90毫克,贴0.1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抗坏血酸1毫克。 3、质量安全规定:三河牛执行GB/T18407.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8《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NY467《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Q/XETLJ041-2008《奶牛技术标准》、Q/XETLJ0202—2008《奶牛冷冻0技术标准》;产品执行Q/XETLJ14.01-2008《安全技术标准》。牛奶应符合BG/T6914-1986中的要求,农药残留不得超标。良种奶牛应符合Q/XETLJ0401-2008的要求,不得出售有疫病的牛只。0质量应符合Q/XETLJ02.02的要求。

二.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三河小枣

三河小枣

三.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错桥果核雕

产地:中国河北三河。 特点:设计新奇,雕工细腻,形象鲜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 三河)

四.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三河豆片儿

"三河豆片儿"始创于宋,盛名于清。相传清康熙年间,廉吏彭鹏任三河知县六年,对"三河豆片儿"情有独钟,每饭必食,尤喜三河城南中门庄人称"豆片儿张"做的豆片儿,并亲赴其家中私访,见张老汉老两口无儿无女,起早贪晚,推磨破豆做浆,甚是辛苦,便将惩治一买面0商罚得的50两白银送给"豆片儿张"买一毛驴拉磨,二老感激涕零,民众更是传为佳话。

彭鹏不仅自己喜食"三河豆片儿",还把"三河豆片儿"作为贡品呈送给康熙皇帝,康熙尝后大悦,又赏给后宫和王公大臣品尝,一时,"三河豆片儿"名声大噪,销路日盛,不仅三河做豆片儿的越来越多,而且还蔓延到京东各县。

豆片儿,其他地方亦有所产,但俱是未加调料煮熟的生片儿,有的虽制成卷或切成丝,外形很美,但却淡而无味。"三河豆片儿"则不然,是将出模的豆片(称水片)晾晒后(称干片)加上十几种调料和盐、碱蒸煮入味而成,其片薄厚均匀,色泽油黄,味道香醇,咸淡可口,肉头筋道,胜似熟驴肉。"三河豆片儿"可直接食用(豆片卷大葱),亦可做佐餐菜肴,可凉拌,可热炒。将豆片切成丝,分别与葱丝、黄瓜丝、菜心、香菜等配成各式凉菜;与尖椒、白菜、黄瓜等爆炒成各式热菜;还可做蒸肉、炖肉、熬肉、扣肉等肉食菜肴的辅菜或垫底菜。总之,"三河豆片儿"做主菜时其味独树一帜,做辅菜时不夺其主与主味相谐。因此,三河有句民谚说得好:大豆浑身都是宝,豆片怎吃怎么好!近几年在三河市一些饭店竟办起了以"三河豆片儿"为主菜的"豆片宴".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三河豆片儿"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三河豆片儿"的食用方法的多样性。

做法

1、选豆:这是保证出片率和豆片质量的关键。因此要选用新收获的豆子,并挑拣出其中的坏豆、臭豆、瘪豆,筛簸出灰尘和杂质。

2、破豆:用旱磨将选好的黄豆磨破,除去皮、面,放在水中浸泡,以泡透发膀没有生心为宜。

3、磨豆:将泡好的豆豉放入水磨中,兑水磨成豆沫。同时烧锅开水淘出待用。

4、煮浆:在锅上架上细罗,为防罗纱下沉,用秫秸帘在罗底托住,将磨好的豆沫倒入罗中,兑开水用木杵搅和下压,挤出豆浆入锅,然后加水(浆水约为1:3)煮沸。

5、点卤:将煮沸的豆浆淘入缸中,待取出两张豆皮、浆温降至70度左右时,徐徐点入卤水,边点边看边用木棍轻搅,待浆凝成稀粥状即将缸口盖严,使其继续凝成豆腐脑状。

6、泼片:将豆片模子放在木盘上,里边铺好豆包布,再将缸中的豆腐脑用竹扫帚苗搅散,用瓢将其泼入豆片模子中,泼一层用豆包布盖一层。泼完后上边也压上木盖,用木杠坠石加压,挤出豆腐脑中的水份。

7、晾片:揭开层层豆包布,起出挤压成形、薄厚均匀、白生生的豆片,搭在院中栓好的细绳上晾晒,待九成干后摘下摞好,用塑料布包好使其回性变柔。

8、叠片:将晾好闷柔的豆片像叠被子一样,两边内折,将其叠成近似长方体的豆片卷。

9、煮片:在锅中放入清水,加入茴香、大料、丁香、桂皮、肉蔻、白芷、砂仁、草寇及盐碱等佐料,将水烧开,把叠好的豆片码入锅中,再加火至开,此时豆片上浮,用铲子将其按下,15分钟后再加火烧开,片又上浮,再按再加火,如此反复两三次,使豆片彻底浸透入味后停火。

10、出锅:将煮熟的豆片从锅中取出,置于斜放的盖帘上,淋去汤水,一卷卷黄乎乎、油汪汪、香喷喷、筋道可口的"三河豆片儿"就算做成了。

简述

"三河豆片儿"从创始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这一所以能够传至今日而不衰,除了其物美价廉、方便食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外,其投资不大、用人不多、工艺简单、有多重效益,适合农家经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仅豆片一项即可使大豆增值1至1.5倍;此外其豆渣是上好的饲料,可以喂牛、喂猪、搞养殖业,这又使大豆增值不少;再有牲畜粪便还可以改良土壤,不仅能使农作物增产,还使"绿色食品"便成现实,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由于加工豆片有以上优势,所以近些年来,三河市农村家庭豆片作坊发展很快,几乎遍布全市各村,以加工"三河豆片儿"为主业的豆片专业村已不下十几个。皇庄镇桥河村。毛坟村,就有90来户建起了豆片作坊,每天加工大豆10000多斤,全年耗豆量近300多万斤,仅此一项可为全村增收300多万元。还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发展,这无疑又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总之,三河豆片加工业促进了农村家庭副业、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同时留住了农村劳动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好路子。

五. 安徽省 合肥 肥西县 三河米酒

三河米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河生产糯米甜酒的历史甚长,早年有一种名叫金波酒的甜酒,在当地影响甚大。建国后,三河酒厂于1951组织技术力量,挖掘民间工艺精华,开始生产糯米封缸陈酒,当时叫巢湖甜酒。此酒系选用巢湖之滨上等糯米,采用人工传统工艺制作,密封于缸中陈酿一年以上后,压榨沉淀过滤而成,系属纯天然营养酒。该酒具有如下特点:其色泽橙红清亮,有光泽;味鲜美、醇厚、柔和、爽口,口味绵长;各种氨基酸总含量高达5147.44mg/l,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含有,含量为1616.49mg/l,是鸡蛋的3.2倍,瘦肉的3.9倍。男女老幼孕妇饮用皆宜。长期饮用,有振奋精神、强身健体、舒筋活血、延缓衰老等功效,温热后饮用更佳。此酒曾于1981、1983、1985年连续三届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被国家经委编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酒》一书,对该酒列专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三河米酒

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现辖行政区域

《肥西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肥西三河米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肥政秘〔2013〕109号

合肥三河四子同乐酒业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Q/HSTJ0001S-2013《三河米酒》

六. 台湾省 新竹 牛轧糖

台湾牛轧糖的做法:

1棉花糖和烤熟的花生适量(我的用微波炉烤的,中高火1分钟,要仔细观察哦,一不注意就糊了)奶粉适量(我的经验要多一点才好吃)

2然后迅速的用筷子搅拌,一定要迅速,很容易就硬掉的 .

3在薄鲜膜上均匀的摸上一层色拉油,然后把做好的牛扎糖包起来,进冰箱冷却 .(一定要在保鲜膜上涂油,要不然会接不掉保鲜膜的.

4取出切成小快,你也可以撒上糖粉(防止粘连),我用的是那种很薄的糯米纸,很好用,这个东东也非常非常好吃的哦~~

七. 安徽省 合肥 肥西县 三河茶干

三河茶干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的。三河茶干其形薄如纸(厚度约0.1公分),具有色彩纯正,香味悠长,口感细腻富有弹性,回味悠长的特点。

三河茶干以优质黄豆为原料,制作过程中遵循传统工艺,经过研磨成浆、筛浆、煮浆、点浆,压制成块,纱布成型压制煮制等工序。三河茶干的制作关键是在后期。豆浆倒入干架后,压成0.5公分厚的小白干,然后再用纱布包好,用铁榨加千斤顶压20小时,压成干坯。最后用五香八角等香料制汤,将干坯放入汤中,用温火煮约5小时,取出晾干装袋即可。

三河茶干,"麻、辣、酸、甜、咸"五味俱全。制作工艺一是"压"二是"煮",其特点是越嚼越有味,感受五味滋润。目前上市有潘记、罗记、张记、单记等,有散装、袋装、密封包装等。三河茶干由于选料讲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正在走出三河,销往海内外。

八.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蒋福山水蜜桃

蒋福山水蜜桃是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段甲岭镇的。蒋福山水蜜桃皮很薄,果肉丰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润不留渣子。

蒋福山区域坐落于燕山余脉,四面环山,周缘为海拔335.2—458.5米的龙门山和青龙山,中间为海拔200—212米的蒋福山盆地。前山、后山两村位于蒋福山盆地中心,其果树品种众多,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山泉水浇灌果树,使这里的水果色泽鲜艳,口味较佳。

蒋福山水蜜桃皮很薄,果肉丰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润不留渣子。刚熟的桃子硬而甜,熟透的桃子软而多汁,吃时宜轻轻拿起,小心地把皮撕下去;其滋味恐怕可以和王母娘娘的蟠桃互相比较了。

九.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香肠

系以新鲜猪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为主料,大多为瘦肉;肠衣为漂洗洁净无暇的猪肠衣;辅料有石落子、砂仁、香精、精盐、砂糖、纯高梁酒及陈年酱油等。先将肉料洗净去血,切成肉丁,加以各种佐料及调料,搅拌均匀,放置3小时左右,待料味入肉后再灌肠。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绳结扎,边灌边扎,直至整条肠衣灌满,然后经恒温烘干而制成。

特点:成品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软滑利口,食之不腻,且耐久存。

十.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相如古镇麻花

 金黄酥脆,蓬松芳香,购者云集,供不应求,那现炸现卖的相如古镇麻花在蓬安下河街堪称一绝。
相如古镇的下河街有一户姓姚的人家,世代以炸麻花为业,当街门前的街沿上,摆上两根条凳,搭上一张又宽又长的案板,案旁摆一竹篾泥糊半人高的篾灶,灶上架一口两耳的铁锅,灶下零星堆满劈细的干柴。生火,洗锅,烧辣之后,便倒进大半锅菜油,让火贪婪地舔着锅底熬。
姓姚的师傅在案板前坐下,弯腰弓背慢条斯理地揉制面团,那面团其实头天夜里就已揉制完毕,金黄光亮,蓬松酥软,仿佛鸡蛋清一般嫩滑。其实平日里,就听姓姚的师傅闲来无事的时候聊过,那面团头天夜里就得揉好,里面要加“小苏打”和老面,“小苏打”起发酵的作用,老面仿佛是起筋道的作用,这样炸出的麻花吃起来既蓬松酥脆,又不易散架,便于保存,卖好久都可以。
接着姚师傅便将大大的面团搓成一根长长的手腕粗细的面条,一字排开长蛇一般平躺案板之上,然后用菜刀将面条切成一个个二指宽均匀的小面块,接下来,姚师傅便次第捡起小面块拿在手里,轻轻一拉,那小面块瞬间便变成了一根尺余长的细面绳了,只见他摇动手腕甩动,然后迅速地右手朝上,左手在下,将面绳对折,合成一股,在案板上搓上一搓,又提起面绳,再对折,双手将其挽成一个“8”字,最后将面绳的末端,像穿针似地穿进弯曲的面绳的空隙里,就这样一把麻花就搓好了。
与此同时,柴灶里的菜油也已熬得翻天覆地香气扑鼻了,姚师傅起身往油锅里一把一把地丢麻花,那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腾,“嘶嘶”地吐着气泡,最后几经沉浮之后,就漂浮在面上了。接着,他用一双长长的竹筷将那炸好的麻花夹出油锅,熟练地丢进案板上一个大大的竹筲箕里,那炸好的麻花比起案板上没炸的麻花,体积大了一倍,颜色变得金黄,极像一朵秋日怒放的菊,也像一个大大的“8”字,很是诱人和神奇。旁边看热闹的人不住地“啧啧”称好,早已忍耐不住,纷纷抢购,往往是一边炸,一边卖,一个早上下来,筲箕里的麻花便已被排成长龙的人们一抢而空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