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苹果是中国的特产吗 苹果是哪里产的甜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苹果是中国的特产吗 苹果是哪里产的甜好吃更新时间:2022-04-08 17:22:56

一.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中国丝绸博物馆)、江苏省(苏州市)、四川省联合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还包括各种巧妙的工具,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以及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

嘉兴是中国蚕桑丝织的发源地之一,蚕桑丝织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年的历史。四千多年来,人们因为蚕桑丝绸而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环境。在这种共同的文化圈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生产技艺,其中包括栽桑、养蚕、缫丝、剥丝绵、丝织机具、织物设计和织造。而蚕桑丝织技艺的传承方式则有家族、师徒、群体等形式。当地蚕农把蚕从卵到蛹到蛾的变化与人从生到死,再到灵魂升天的过程相联系,从而对蚕产生崇拜心理,敬蚕育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蚕桑丝织特征的民俗活动,涉及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民间信仰、语言文学和传统艺术。

早在新石器时代,嘉兴就有了原始的缫丝、织造技术。唐代中期所产的语儿巾名闻海内外。北宋时秀州绫已列为贡品。嘉兴又产锦,后人有诗赞曰:“宋锦由来出秀州。”至明清时,农村“桑林遍野”,集镇“蚕丝成市”,城乡“机轴之声不绝”,濮院绸“日产万匹”,王江泾被誉为“衣被天下”。丝绸贸易兴盛,万商云集,塞北、岭南、西陲以至琉球、吕宋,无不有嘉兴丝绸的行踪。在经济大流通中,嘉兴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丝绸之府”。

“清明轧蚕花”、“蚕花水会”、“乌镇香市”等众多的蚕桑生产民俗经久不衰。在民间,还普遍保存了剥清水丝绵、扯绵兜、缫土丝等传统手工技艺。如含山轧蚕花约起于南宋,历明、清而益盛。时间分头清明、二清明、三清明,从开始到结束,要闹上十来天。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时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谁能到含山踏青,谁就能把蚕花喜气带回家,便能得到蚕花“廿四分”(即双倍丰收之意)。因此,八方蚕农每年清明争相上含山。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到山上购得蚕花数朵,或别在发髻,或挂在胸前,或插在帽檐,或插在甘蔗上,相互挤轧,热闹非凡。家庭的主人还身背蚕种包,意为沾蚕神仙气,求得蚕茧丰收。

嘉兴市是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社区和保护责任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生态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为了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加强蚕桑丝织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嘉兴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五年内将构建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体系、制度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宣传推广体系。

二. 山东省 烟台 栖霞 栖霞苹果

栖霞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山东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面积2017平方公里,主要地形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点。这样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栽植苹果,栖霞人栽苹果的悠久历史有100多年。

特定品质

栖霞苹果以其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 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被国内贸易部列为果品产加销一体化基地示范市,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苹果标准化示范市,被中国之乡命名组委会授予“中国苹果之乡”。

文化典故

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把发展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动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拓荒植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整形修剪、铺设反光膜、喷洒果型剂、果园微喷、病虫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果树生产新技术、新成果,对六七十年代栽植的老劣品种进行一次性伐除,发展了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树种,将八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新而不优品种改良成新优品种,搞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果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果品着色度,清除了农药残留,使果品质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

栖霞市盛产苹果,历史悠久,被美誉为“中国苹果之乡”。

早在公元1866年,栖霞就引进了苹果,经过一个多世纪特别是近10多年来的发展,全市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主要有红富士、新红星、嗄啦、乔纳金等新优品种60多个品系,产量10亿公斤。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引进,最早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以后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烟台苹果以其色泽鲜艳、清脆香甜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栖霞苹果以“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技师、总产单产、企业效益”六个“全国第一”而饮誉中华,被国家园艺学会授予“苹果之乡”称号,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水果第一市”。 栖霞市953个行政村几乎村村种植苹果,以红富士为主要种植品种。每到苹果成熟季节,外地商贩遍布栖霞市的大小村庄。很多村年产苹果超过一千吨,像鹭翔村这样的中等产量村平均每年就能产三四千吨苹果,所以栖霞市是当之无愧的苹果之乡。

山东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面积2017平方公里,主要地形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点。这样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栽植苹果,栖霞人栽苹果的悠久历史有100多年。在美丽的海湾南岸,胶东半岛的腹地,有一块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灵秀之地。这就是有“中国苹果第一市”之美誉的山东省栖霞市。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立足当地实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建设富强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城市为目标,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果业成为栖霞的产业支柱。随着果品生产的发展,栖霞市果断提出了“稳定面积、稳定产量、提高质量”的果品发展新思路,实现果品生产由速度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推行了覆草覆膜、配方施肥、整形修剪等整形适用技术和苹果套袋、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使用无公害农药等十几项新技术,建立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和无病毒苗木繁育试验场5处,建立了“示范园”、“科技园”、“样板园”等。

在全国及山东省举办的果品鉴评会上,栖霞苹果荣获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栖霞“宇冠”牌系列苹果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华名果”。

进入九十年代,栖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果品产业化战略,逐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新格局,全市兴建各类龙头企业60多个,果品冷藏库50多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0多处。其中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被列为国家级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批发市场,而引进瑞士、德国先进设备建成的浓缩果汁的源通果汁厂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果汁生产线,产品全部出口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地。

栖霞地处胶东半岛的中心位置,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78米,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11 . 3℃,平均降水量 754毫米,无霜期平均207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市年累计光照时间达 2690小时,秋季 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适宜,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苹果生长。1866年,境内开始引种栽植苹果。在长达130余年的栽培实践中,广大果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率先总结出苹果幼树早期丰产技术、周年整形修剪技术等,推动了全国果树生产技术的革新,果园管理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把发展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动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拓荒植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整形修剪、铺设反光膜、喷洒果型剂、果园微喷、病虫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果树生产新技术、新成果,对六七十年代栽植的老劣品种进行一次性伐除,发展了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树种,将八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新而不优品种改良成新优品种,搞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果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果品着色度,清除了农药残留,使果品质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

栖霞苹果以其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 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被国内贸易部列为果品产加销一体化基地示范市,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苹果标准化示范市,被山东省列为苹果产业“三0”工程基地县(市),是全省果树良种开发基地市和全省果品产加销基地示范市之一。

三. 陕西省 延安 洛川县 洛川苹果

洛川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洛川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陕西洛川,人称“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它品质优良,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高于外地苹果2%~3%),香甜可口,硬度适中,耐贮藏(在土窑洞中可存放至翌年4~5月)等优点而居全国同类苹果之冠,誉满四方,驰名中外。该县被列为全国苹果外销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销量数亿公斤。

洛川苹果甲天下。洛川苹果集中产在渭北黄土高原,以洛川为中心的延安、铜川、淳化、礼泉、白水诸县市一带。果园分布,绵延千里。

地域范围

陕西省洛川县菩堤、黄章、旧县、永乡、凤栖、京兆、交口、杨舒、老庙、槐柏、石泉、土基、秦关、百益、石头、朱牛16个乡镇

特定品质

陕西洛川,人称“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它品质优良,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高于外地苹果2%~3%),香甜可口,硬度适中,耐贮藏(在土窑洞中可存放至翌年4~5月)等优点而居全国同类苹果之冠,誉满四方,驰名中外。该县被列为全国苹果外销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销量数亿公斤。

文化典故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以苹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农业县。全县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总耕地64公里,辖7镇9乡1个街道办,371个行政村。总人口20.4万,其中农业人口16.1万。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洛川苹果已成为人民大会堂、钩鱼台国宾馆、中国女排和奥运会专供苹果。2010年10月,洛川县“洛川苹果”地理证明商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于10月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公示。“洛川苹果”以25.23亿元的品牌评估价值,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

四. 黑龙江省 七台河 茄子河区 七台河“中国草笔“

"中国草笔"是中国书法绘画工具史上一项最新发明,是我国软笔制作领域中一个性能独特的新笔种。草笔发明者是七台河市著名书画家黄季霜先生。该产品已受到了国内有关专家的关注,获得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得到了百余位知名书画家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七台河"中国草笔"采用中国北方高寒山区特有的茅翎草为材料,经过科学采制加工而成。"中国草笔"克服了传统书画毛笔柔润脓滑有余,枯涩老辣不足的弱点,可适用于中国书法、绘画中的多种技法及特殊需要,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功能产品。其特点:1、涩度极大,抓绵性能强;2、刚柔可变,兼有狼毫、羊毫的性能;3、经久耐用,经物理拉力测试,草毫的单根拉力为0.48牛顿,远超;过狼毫、羊毫。

五. 山西省 临汾 隰县 隰县苹果

隰县苹果是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的。隰县是著名的苹果生产基地,其出产的“红富士” 肉质细密,硬度大,果汁多,味香,含糖高,酸甜适度,耐储运,享有“隰州红”的美誉,倍受市场青睐。

隰县苹果另一特征是绿色,无公害,具有良好的口碑,其源于管理的“绿色”,如广施有机肥、套袋防害等,盛夏7月,是果园杂草生长期,果农放弃除草剂,使用劳动强度大的手工作业,确保了隰县苹果的优良品质。

六.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平陆苹果

平陆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陆苹果

平陆是我省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全县共种植水果35万亩,其中苹果面积达25万亩。近年来,该县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连续两年拿出75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苹果产业发展。

目前,该县的苹果出口量已经占到全省苹果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据了解,2012年平陆县苹果产量将达到3亿公斤,预计实现产值4.5亿元。

果品

地域范围

平陆县地处-豫黄河金三角地带,北靠中条山与河东盆地相依,南临黄河与河南省三门峡市相望。平陆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 洪池乡、常乐镇、张村镇、杜马乡、部官乡、张店镇、圣人涧镇,涉及12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4°45′57″-34°59′31″,东经110°55′24″-111°15′52″之间,东西长41公里,南北宽16.5公里。生产面积16700公顷,年产量37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平陆苹果果型端正、色泽艳丽、肉质香甜、口感酥脆、营养丰富、绿色安全。2、内在品质:平陆苹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总糖含量9.7-11.9g/100ml,总酸含量≦0.2g/100ml,维生素C4.33-5.51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含钾≧950mg/kg,含钙≧10mg/kg;含铁1.24-1.69mg/kg,含硒≧0.004mg/kg。3、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确保产地环境达到无公害食品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规定的大气、水层、土壤质量标准,确保平陆苹果质量。

七.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中国红阳桃

红阳桃原引种于马来西亚,是岭南特种佳果。现经广东省红阳农场水果技术推广站培育,果质更佳。红阳桃具有独特的蜂蜜型风味、果实肥硕、色泽鲜艳、汁多渣少、肉质爽滑可口,是茂名农垦,为一种高级绿色产品。现代研究证明,它富含维生素及可溶性塘份,具有清咽润喉,化痰止咳,生津止渴、解酒解毒的作用,对黄疸病、降血脂、抗癌等有较好的功效。( 高州)

八.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苹果

西北黄土高原拥有符合苹果生长的7项气象指标,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苹果优生区。而位于其中的正宁县,又是这片区域中的最佳优生带。这里平均海拔1460米,平均气温8.3℃,降水量630毫米,无霜期180天,土壤主要为黑垆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县内和周边地区无工业区,全县无金属矿山,不存在大气、土壤和水污染问题,大气环境质量、水质环境质量和土壤质量均符合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

正宁县是“八五”期间国列22个苹果生产县之一;国家“十五”计划又将其列入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县。县内所产长富、秋富、岩富、短富系列富士苹果和秦冠、玉林苹果,曾被国家、省、市3次评为金奖,8次评为银奖和铜奖。按果型、色泽、品质衡量,正宁县的果品80%达到优质果标准:苹果可溶性糖含量15.8%,可滴定酸含量0.35%,维生素C含量56毫克/百克,去皮硬度8.2公斤/平方厘米,色度红或条红。

1999年,在湫头乡、永和镇、三嘉乡等地建立的9万亩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年产苹果2000多万公斤。正宁县苹果冠以“陇蜜”品牌,70%随产随销。优质果多销往广东、香港;中档果销往河南、内蒙、俄罗斯;三类果由当地加工,以瓶装果浆果汁行销西北地区。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正宁栽种苹果已有较长的历史。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修的《正宁县志》记载当时就种植有“苹菠果”,而据深入考证,所谓“苹菠果”也即“频婆果”、“苹婆果”,也就是苹果(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由张友鹤选注的《唐宋传奇选》第200页)。1958年,县上成立果树站,引进国光、红元帅、黄元帅等品种,开始在宫河王录马鞍山、湫头滩、三嘉细嘴子湾试点栽植。1974年以后,除过国光、红元帅外,又引入大山红、青香蕉、鸡冠等品种,一些行政村在集体山场,个别农户在庄前屋后栽植。但规模小,产量低,属于粗放性经营,根本形不成生产力。1984年左右,县上又从山东招远县引进普通红富士着色系列,如长富2号、秋富1号等,实施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1988年,全县苹果栽植已达10万亩,后因管理不到位,生产技术差,病虫害防治能力低,栽植面积一度下降,徘徊在4~5万亩。

1994年至现在,正宁苹果生产基本处于稳定、良性的发展阶段。围绕“兴果、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栽植上规模,强化管理攻质量,系列开发增效益,使果业生产成为县上的后续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以山河至周家50公里优质丰产带、五顷原至永和20公里优质基地、三嘉万亩优质基地片、南原万亩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主的绿色苹果生产带已经形成。苹果生产已通过了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综合监测验收。二是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全县果园施肥、修剪、喷药、涂白、清园等5项周年管理指标均达到95%以上,示范园达到了100%;果实套袋、铺设反光膜、喷施果型剂、覆草缠膜、拉枝扭梢、刻芽环割、节水灌溉等优质丰产新技术也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促进了果品产量和品质的稳步提高。三是产业开发走势强劲。果品生产基本上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全县已发展个体私营果品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各种果品70万公斤,加工产值350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建成50吨以上果库16座,30吨果库76座,10吨果库218座,简易果窖460孔,年贮鲜果500万公斤,保鲜增值70万元。成立果行21个,组建果品运销队39个,年运销量600万公斤,创利税20多万元。其中以正宁县陇东果品集团总公司最为突出。该公司包括基地建设部、服务保障部、加工部、贮销部4个部门,下设经销门市12家,纸箱厂1家,发泡网厂1家,10吨以上果库33个,总固定资产达150万元,2003年总产值1200万元,已成为正宁县果产业开发的龙头公司。

总之,正宁县发展苹果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具备生产成本低、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目前,全县苹果生产大户蔚然兴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2户、万元以上的有260户、5000元以上的达6750户。正宁县先后被国家、省政府授予“绿色长城奖”和全省“林果产业开发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九. 新疆 伊犁 巩留县 巩留苹果

巩留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巩留苹果

果品

地域范围

巩留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宁市东南,伊犁河上段,特克斯河下游流域。东部与和静县、新源县毗邻,西部与察布查尔县相邻,南部与特克斯县相依,北部同尼勒克县和伊宁县隔河相望。巩留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阿尕尔森镇、东买里镇、塔斯托别乡、提克阿热克乡、阿克吐别克镇、牛场、综合农场,共7个乡镇场19个村队,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22′~82°34′、北纬43°45′~43°51′之间,平均海拔824.6 m。保护面积3333公顷,年产量10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果实近圆形,果型饱满,果面底色黄绿,大部分果面着橘红色霞,覆有鲜红色条纹。果面光滑,果实硬度较高,肉质细脆,风味酸甜适口。果品极耐贮存,在半地下窖可藏至翌年5月,在冷风库可藏至翌年7月。巩留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总酸4~6g/ Kg,还原型抗血酸 0~40mg/00g,含钙0~45mg/Kg,铁5~0mg/Kg

十.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苹果

秦安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安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安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秦安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北方落叶果树栽培的最适宜区,也是国内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尤其以苹果为主的果树面积达33.29万亩,年产优质果品1.8亿公斤,实现产值2.16亿元,其中苹果面积21.11万亩,结果面积10.4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0136万公斤,实现产值13563万元。

由于秦安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闻名遐迩的“花牛”苹果,新发展的4—5代“花牛”和富士系列苹果更是色鲜味醇,果型端正,风味独特,远销国外俄罗斯、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国内上海、广州、湖南、河北、内蒙、青海等地。1997年新乔纳舍、新红星苹果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特林果产品鉴评会金奖,同年矮生苹果获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银奖。

秦安苹果产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主要支流的葫芦河下游。位于东经105°20′—106°20′,北纬34°44′—35°11′之间,海拔高度1120—1700米,属陇西黄土高原渭北梁峁沟壑山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土壤深厚肥沃,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河谷地区水源主要是境内的葫芦河、清水河、南小河和西小河,山区水源主要依靠集雨节灌水窖水,区域内无工业污染,为天然绿色食品生产区。秦安苹果种植区包括秦安县行政区域内的兴国镇、西川镇、莲花镇、陇城镇、郭嘉镇、云山乡、刘坪乡、叶堡乡、安伏乡、魏店乡、王铺乡、王窑乡、千户乡、王尹乡、兴丰乡、中山乡、五营乡十七个乡镇。从事苹果栽培的果农有7.4万户,95%的村都有苹果园,目前栽培面积2.65万公顷,年产量30000万公斤,2010年规划发展到4万公顷,年产秦安苹果40000万公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