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为益阳家乡特产写几句广告语 为湖南益阳家乡设计两条广告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为益阳家乡特产写几句广告语 为湖南益阳家乡设计两条广告语更新时间:2022-04-14 23:52:18

一.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家乡莲藕饼

将莲藕刨丝,配上冬菇粒、虾米等配料。拌匀后,将其制作成圆形饼状并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就成为甘香可口的家乡小吃。( 番禺)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资阳 益阳楠竹

益阳市种植楠竹面积为全省第一,大规模的种植以及悠久的历史,使得它在九五年的时候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了“南竹之乡”光荣称号。

楠竹被外界统称为毛竹,但是又不同于毛竹,楠竹实际上是毛竹中最名贵,最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种实用竹。

在中国300多种木本竹类植物引属中,楠竹生长快,适应性强,恢复一棵60英尺高的树木需要60年的时间,而一棵60英尺的楠竹只需59天即可再生,楠竹大面积的种植推广能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并且成林时间较木材而言大为缩短。

楠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楠竹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等地。楠竹竹质尤以湖南竹为最好,江西,福建次之。

该市竹木资源丰富,林地面积达841.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6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3.84%,形成了以竹产业、林浆纸、林板材、油茶、种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为重点的六大林业支柱产业,桃江县更是号称“83万人,83万亩竹”,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竹子之乡”。

益阳人民很早就懂得利用竹子来制作各种器具,也懂得利用竹子来美化生活。

在清代,益阳是驰名江南的“竹器之城”,茅竹湖的水竹凉席、贺家桥的小郁竹器、三里桥的竹骨纸伞被誉为“竹城三绝”。

三. 湖南省 益阳 安化 茯茶

茯茶--黑茶中的“黄金”

茯茶是湖南安化黑茶中的一种,内含金花,降脂降压降糖,被称为“黑金”,媲美于黄金。茯茶采用手工筑制,并有专门的“发花”工序。所谓“发花”中的花,就是指的金花。茯茶最早被称为“湖茶”,因采用原料主要来自湖南,因主要在伏天生产,又叫“伏茶,”后来因茯茶香气和功效似“土茯苓”,又得名“茯茶”。

茯茶已在历史上流传千年。约在1644年前后,安化黑茶远销西域,成就了“茯茶”的声名,也造就了一代“湖商”。茯茶“发花”是指将筑制好的茯茶砖片,放在有一定温湿度的环境中,让茯茶内生长繁殖一种黄色益生菌的过程。这种益生菌已被认定为“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安化黑茶茯茶中的这种金花,吸收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产生一系列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小分子化合物,“茯茶”的特殊口感和功效由此而生。

茯茶中金花功效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通过临床证明,茯茶作为天然的降脂降糖降压饮料,对于现代城市富贵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中医学就有利用陈年茯茶熬汁,治疗糖尿病的记载。正是因为茯茶中的金花健康功效显著,被称为“黑金”,媲美于黄金。

四.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农家刁子鱼

生长在江边,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的鱼。只是现在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圈养鸡鸭的同时也开始网养鱼虾,于是贪图安逸的鲤鱼、草鱼们在人工饲料的作用下,也懒得多动,整日的傻吃,肉质也渐渐变得稀松,浑身长满了脂肪,吃起来再没了以前的鲜香。只有刁子鱼,因为不肯改变生活方式,不肯屈就网箱,才始终保持着最原始的美味。

刁子鱼形如柳叶、身体细长,鱼鳞细细碎碎的有银子般的光泽,只是没有一个买鱼人能买活的刁子鱼,我曾经问过一个打鱼人,你的刁子鱼怎么都是死的呢?捞上来很久了吧,不新鲜了吧。卖鱼人回答,我刚刚才上的岸,鱼怎么会不新鲜呢,你看这些鲫鱼、泥鳅、虾子都还活蹦乱跳的,是刁子鱼太刁,一上岸就死了。我又问另一个养鱼人,你养鲤鱼、草鱼怎么不养点刁子鱼啊?养鱼人回答,没有人工饲养刁子鱼的,它才不肯呆在网箱里,养了也是白养。我这才知道,原来刁子鱼的名字还与它的秉性有关。

我欣赏刁子鱼,它就像生长在沅江边铁骨铮铮的湘西人一样,有着强烈的爱憎意识。刁子鱼喜欢水所以从来不肯离开,只要被捕捞上岸,它便以死抗争;刁子鱼热爱自由,所以也不甘心被人饲养,自由和网箱,它始终坚持着要么在自由中活,要么在网箱里死的信念,认准了就绝不回头。

其实,在我了解刁子鱼之前,听人说起刁子鱼,总要附带来一句,“就是那个吃鱼的鱼。”所以我才一直误以为刁子鱼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因为它嘴刁的缘故。不过,像刁子鱼那样只吃活的小鱼、小虾,确实也蛮刁了。我想,也许是因为小鱼小虾并不能那么轻易到口,所以刁子鱼的一生都要不停地追逐,才能保持身材的修长和健硕吧,刁子鱼鲜美的味道也一定与它完美的身材有着很大的关联吧。

农家刁子鱼的做法很简单,却是无比鲜美。刁子鱼买回来,清洗干净后,用盐先腌一下,如果有冰箱的话,就把鱼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这样腌出来的鱼,肉质更紧实。刁子鱼做的好不好吃,第二步油煎是关键,一般晚餐要的鱼,中午就煎了,然后也不出锅,用温火慢慢的一直烤着,等到做晚饭的时候,那鱼骨都被烤酥了,吃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被鱼刺掐住。炒鱼时,也不要额外加油,先把鱼放在锅的一边,放入准备好的新鲜辣椒炒熟,再加姜、蒜还有农家豆瓣酱,用少许水焖一下,让调料入味,就可以起锅上桌了。

刁子鱼的做法很多,清蒸、煮汤、红烧,反正怎么做都好吃,有了好的食材,你还怕做不出美味佳肴吗?

五.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沅江银鱼

银鱼是沅江传统名贵。体小而透明,喜栖于湖、港汊及清浑两水交江的敝水区,属珍贵食用鱼类。这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肉味美。

六.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猪血粑粑

猪血粑粑

在安化县,人们过年时以猪血、豆腐、碎猪肉、花椒、五香、红辣椒粉等拌和,制成圆饼,烘干叫“猪血粑粑”,香辣可口。

七.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红烧肉

红烧肉

红烧肉是采用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成匀称的切状,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色泽呈金黄,味道糖而不腻。特点:肥而不腻,咸鲜辣香,色泽红亮。

八. 湖南省 益阳市 南县 柴把鱼

【菜名】 柴把鱼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象形菜,似柴火捆,味厚鲜嫩,微辣 【原料】 鲜鱼肉 200克,水发香菇 75克,冬笋 50克,熟火腿 25克,青蒜叶适量,鲜姜 25克,猪油 50克,料酒 25克,鸡油 25克,水淀粉 50克,胡椒粉少许,盐,味精,鸡汤,葱,姜汁各适量。 【制作过程】 (1)鱼肉切成3厘米长的粗丝,加料酒,葱姜汁,盐,味精腌入味,香菇,冬笋,火腿,姜均切成细丝。(2)用青蒜叶将姜丝,火腿丝,香菇丝,冬笋丝,鱼丝捆绑在一起,共分24捆。用刀将两头切齐,码入碗中,加鸡汤,盐,味精,葱姜汁,猪油,料酒,胡椒粉上笼屉蒸熟,码整齐,将鱼头,鱼尾用水焯好,复位。(3)蒸鱼的原汁滤净,倒入锅中烧开,水淀粉勾芡,淋明油浇在鱼肉上即可。

九. 湖南省 益阳市 赫山区 老姜鸡

【菜名】 老姜鸡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肉质细嫩,姜香浓郁。 【原料】 原料:鸡腿500克,木耳10克,盐6克,胡椒粉 2克,味精2克,姜片20克,油,香油。水淀粉,鸡汤各适量。 【制作过程】 (1)鸡腿剁成块,用开水焯好。(2)起锅放底油,投入鸡块煸炒,放木耳,调料,鸡汤微火焖15分钟,水淀粉勾芡,淋明油,香油出锅。

十.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益阳水竹凉席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水竹凉席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水竹凉席是一种用特殊竹材——水竹剖篾制成的凉席,又称“贡席”。民间俗称“水竹篾簟子”,现有十多个品种。由于制作工艺精巧,益阳水竹凉席“明如玉、平如水、软如帛”,精美异常,享誉古今,驰名中外。

益阳位于洞庭湖西南沿、资水下游,在湖南省地处中部偏北位置,夹资水而又滨临洞庭,特别是其中心地域原益阳县,现在的赫山区,背靠雪峰山丘陵余脉,前揽洞庭沃土平原,湖山各半,山水相依,山腴水润,物产丰饶,除“鱼米之乡”美誉之外,更多佳木名竹,-总理曾称益阳为“竹子之乡”,并挥毫题字。正是基于上天赐予,得天独厚,再加之人工巧夺天工,益阳先民中的智者,勤奋者,取名竹之冠水竹,剖篾制席,称为“水竹凉席”。益阳地土上,后人亦效先民之法,代代承传,使水竹凉席与悠悠岁月相随,与黎庶世人相伴,发扬光大,服务生活,彰显文采,名满五洲,享誉四海,“竹子之乡”的益阳锦上添花,成为“水竹凉席之乡”。

水竹凉席为何有这样高的声誉?为何如此受世人喜爱?首先要从水竹凉席选用的材质水竹谈起。竹有万千,为何益阳先民独选水竹制席?这是生活的选择,智慧的结晶,反复试制,筛选的结果。楠竹粗大,剖篾亦粗,斑竹硬犟,剖篾亦硬,毛竹、油竹、实竹等皆有节密鼓突、肉厚、质脆之虑,唯水竹节稀身直,且性软节平,质地清凉,表皮细密平滑,纤维柔软坚韧,色泽均匀无斑点,竹香淡雅悠远,剖成篾丝之后,优异质地更为显现。水竹凉席受世人青睐,其母体水竹提供了金字塔般坚固厚实的基础。

同时,益阳水竹凉席发展传承至今天至善至美的境界,是经历了千百年打磨、日臻完善的结果。益阳水竹凉席历史十分悠久。《益阳县志》记载,早在元顺帝至正年间,益阳县茅竹湖一带乡民就以编织水竹凉席为生,已有600余年历史,而据考古发现,长沙出土的战国古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文物中,都有花纹别致,加工细致,独著风格的竹席。从其精细程度看,非楠竹、毛竹等材料而能为,很可能是质地优良的水竹剖篾制成;以其工艺的精湛,起源似还可大大上溯到楚汉之前,先民结束洞穴而移入屋宇居住之时。佐证还可举出同为楚地的湖北随县东周墓葬曾侯乙墓棺椁上覆盖有竹席。历史的积淀,给予水竹凉席极其久远的历史。

当然,水竹凉席之所以为世人青睐,与其做工精巧息息相关。千百年的陶冶、改进,益阳水竹凉席有了一套极其讲究的制作工艺程序,做工非常精巧。首先,其选材非常苛刻,即使是水竹,也须选用节平,节稀,杆直浑圆,开枝高,色泽匀的上品,剖篾后只能选用头青一层织席,其余皆剔除。从砍竹、下料、剖篾、拉丝、蒸煮到编织、锁边,先后要经过近二十道工序,编织时全部靠手工操作,篾篾相织,紧密异常,平整方正。一般每市寸宽度可织篾丝十二根,精细的工艺凉席可达三十六根,虽然每平方米重量只470克左右,但一铺6市尺长,4市尺宽的水竹凉席需用上等水竹70市斤以上。传统水竹凉席讲究纹直线正,素雅洁净,编织时纹路非常精巧,有“人”字纹、“万”字纹、“梅花”纹、“连环”纹不等,通过篾片的挑、提、飞、压的技艺,可编出本色或着色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图案,尽显精巧技艺之能。

成品精美,享用舒适,更是益阳水竹凉席千百年来与人们相濡以沫,不弃不离,生活必备,热捧追求的关键。由于其制作原料水竹质地清凉、性软节平、篾纹纤细,具有散热性能,制成成品后席柔篾软,平软光滑、清凉散热,即使是“三伏”炎夏,人睡在水竹凉席上,能感受到驱暑消热,并有清风徐来,竹香悠然之感。更有甚者,随着使用时间推移,水竹凉席的颜色慢慢由青绿转成桔红、棕红、晶莹剔透,极为古雅,散热性能也越来越佳。水竹凉席还有经久耐用的特点,一般可使用30年不蛀不霉,被人们视为神奇之物。

历史上,益阳水竹凉席作为有名的,地方官吏每年挑选精优上品派专人解运京师,呈给皇帝和达官贵人享用,故又有“贡品”、“贡席”之称。清末民初至当今之日,益阳水竹凉席,不但在国内畅销-,更是成为出口产品。据《益阳县志》记载:“1915年,首次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获奖。1955年,益阳水竹凉席厂工人编织的一床‘和平万岁’花席,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生产的《益阳牌》水竹凉席远销日本、美国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益阳水竹凉席具有唯一性。各地产席,多为席草织就,虽有楠竹、毛竹、黄杆竹剖篾编织者,但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亦不能雅俗共享,唯有益阳水竹凉席达此境界。因而其制作工艺也就具有唯一性,是各种草席、竹席所不具备的,近二十道的制作工序,保证了益阳水竹凉席不择贵贱家家可用,舒适宜人、清暑散热、美观精巧、宽窄随心、经久耐用的独特性能和卓越品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