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西双版纳县有什么特产 在云南西双版纳能买到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西双版纳县有什么特产 在云南西双版纳能买到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7 09:30:32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蒸脑花

将猪脑、猪舌头刮洗干净,把猪脑切为小块,猪舌头剁碎,与切细的葱、姜、大芜荽、野花椒、青辣椒、蒜、香茅草等作料及适量的盐拌均匀。分成数份,用芭蕉叶包好放进甑子里蒸熟即可。味甜嫩、质软、呈乳白带点灰色,据说有补脑、安神的作用。
用蒸的方法烹调菜肴的有叶包蒸猪肉、蒸猪脑、蒸笋肉、蒸条肉和蒸青苔等几十种。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金鸡纳

金鸡纳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里含有奎宁盐、奎宁丁,具有强烈杀死疟疾菌的功能。用此原料制成的金鸡纳霜(又名奎宁)药品是医治疟疾的特效药,在医学上有很高价值。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沱茶

云南沱茶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茶,沱茶现由云南下关茶厂生产,属紧压茶类,又名“下关沦茶”。其形如倒置的碗状,有两种不同的规格:一种是采用普洱散茶作原料,精制成沱茶,有外形美观,紧压成团,沉实优雅。其色褐红,汤色明亮,滋味醇和,芳香绵长。另一种是选用滇南茶区的优质青毛茶加工制成,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浓甘甜等特点。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西双版纳氆氇

氆氇是藏族制作衣服和坐垫的一种羊毛织品,种类多样,色彩艳丽,是门巴族生活中的必需品。

氆氇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也叫藏毛昵。氆氇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西宁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

一、将羊毛用纺锤拈成线,借助简单纺架手工操作。用此方法,一个技术熟练的妇女,一天可织近3米氆氇。

二、将羊毛用纺车纺成线,再用梯形木结构织机纺织。

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棱织机,织好以后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可以作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用于制作衣服和坐垫,有不同粗细等10多个品种,手工生产一般用纺锤捻线,织机织造,宽约40厘米。毛线用茜草、大黄、荞麦和核桃皮等做染料,可染成赭红、黄、绿等颜色。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香料

&nbps;&nbps;&nbps;&nbps;在景洪这介“绿色宝库”中,有着两大名贵香王——以花香著称的番荔科常绿乔木依兰鲜花提取的香精,就是配制高级化装品的有名香精依兰香料。香荚兰不仅用于制作高级香水,更主要用于调味。香荚兰干果荚在国际市场上每4千克售价60-70美元。( 景洪)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竹编

傣族与竹子有着不结之缘。傣族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中,傣族人住的是竹楼,用的是各式竹器,他们爱竹、用竹,擅长竹编工艺。

傣族有着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傣族竹编工艺精细,造型朴实大方,品种繁多,其中以笆箩、饭盒、槟榔盒等竹器最具有代表性。笆箩在傣语中是一种挂在腰间的小竹篓,即是生产生活用具,又是一件精致的装饰品。傣族妇女身着轻盈飘逸的筒裙时,时常会在腰间系一只笆箩,走中时笆箩随着身体轻轻摆动,显得傣族妇女十分朴实健美。笆箩还是傣族青年表达爱情的传递物。傣族男孩从小就学习竹编,人人都有一手精湛的竹编技艺。小伙会精心纺织一只私心箩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换回一个姑娘亲手织绣的筒帕。编织私心箩,织绣筒帕是傣族青年“编织爱情的技艺”。如果一个小伙不会竹编,就如同一个不会织绣筒帕的姑娘一样,很难找到心爱的伴侣。

傣族竹编大至床、桌、柜、席,小至帽、盒、篮、篓,无一不与傣族人的生产生活相关,傣族人仿佛是生活在竹编的世界中。如果您到傣乡做客,不妨选一件小巧的竹编工艺品带回家,作为对这次旅行的回忆。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油炸蛹

油炸蛹又分为油炸蜂蛹、油炸粽叶卢蛹多种(竹蛹、粽叶卢蛹是嫩竹和嫩粽叶内生长繁殖的一种蛹)。这道菜只需将新获得的蛹用油煎熟即可。油炸蛹喷香扑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美而又具有丰富的营养。( 西双版纳)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景洪普洱茶

景洪普洱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

普洱茶已驰名中外,但您知道吗?普洱茶的故乡在版纳,在景洪。《滇海虞衡志》中写道:“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攸乐即今景洪基诺山乡。只因当时普洱是茶叶的一个集散地而得名普洱茶。

在景洪、西双版纳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许多野生茶树,有的树龄已年逾千年,主干树围达3.8米,树高34米,使茶坛震惊。除野生大茶树外,还发现了树龄达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树王”,此树主干直径达1.38米,树高仅5.5米。当地哈伲族茶农称其为“沙归八玛”。栽培型“茶树王”的发现,说明当地植茶历史的悠久。

“云雾山0好茶”,景洪的茶叶,以味酽、质优而闻名,史书记载:“倚邦,蛮专茶叶较胜”,而被清廷规定将其列为贡茶。六大茶山每年上缴的贡茶达6.6万斤,既得“京师尤重之”,又受客商欢迎,因此方有“入山作茶者十万人”之众。如今景洪的茶叶种植已遍布全市各乡镇,千山万谷之中处处都有茶园,面积达 万亩,年产茶叶 万担。已成为景洪的又一支柱产业。市内不仅有大渡岗茶厂著名型茶厂,主产茶乡镇也建立了一批精制和初制厂。使您不仅可以品尝传统名茶——普洱茶,还可品尝新研制出来的南糯白毫、云海白毫、版纳银峰等名茶。茶乡一定会让您“品尽古今版纳茗,带走茶农一片心”。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南秘

南秘是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种特色酱。它是一种酱,由青菜、番茄、竹笋、辣椒、鱼、黄鳝、花生等制成。制作时,将螃蟹的肉舂细,放在铁锅里熬,放上适量的盐巴,调匀,熬到水干为止,将螃蟹酱晒成干片备用,要吃时,将青辣椒、大芫荽、大蒜等佐料和适量的盐巴,用舂盐棒研细,拌匀即可食用。用蕃茄做的“南秘”具有清香、酸辣的味道。“南秘南诺”是一种用竹笋做的酱,制作时,将黄竹笋剥去皮后,切细,舂烂,放在铁锅里熬,水熬干后,捏成小块晒干备用。要吃时,取一块笋酱干片放在碗里,放入切好的葱蒜、大芫荽、青辣椒等佐料,加入适量的盐巴和几滴开水,用舂棒把它们舂细、拌拢,即可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