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吉林永吉特产有什么 吉林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吉林永吉特产有什么 吉林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07 10:15:28

一. 吉林省 延边 珲春 鹿茸

鹿茸主要有产于大兴安岭的马鹿鹿茸和产于长白山的梅花鹿鹿茸。鹿茸的药用价值很高,可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疗身体虚弱、耳聋目暗等症。除外,鹿角、鹿肾、鹿胎、鹿尾、鹿筋、鹿骨、鹿血、鹿皮及鹿肉都是珍贵的药材。可以说,鹿的全身都是宝。( 珲春)

二. 吉林省 辽源 东辽 鹿鞭

鹿鞭为鹿科动物的外生殖器,即阴茎及睾丸。有补肾、壮阳、益精等作用。能活血、催乳,在临床上用于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鸣、阳痿和妇女宫冷不孕等症。

青海产鹿鞭(鹿肾)为生长于青藏高原的高山峻岭的巟冷地区的鹿科动物马鹿、白唇鹿、梅花鹿的干燥阴茎与睾丸。鹿鞭含蛋白质、脂肪、字体甾体激素、维生素C、A及无机钙、磷、铁等,有补肾阳,益精血之功,用于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鸣、阳痿、宫寒不孕、性功能障碍,如阳虚引起的阳痿、早泄,以及腰腿疼痛,对妇女不孕及产后无乳均有显著疗效。鹿鞭除药用之外,也是肉食的上等原料,可用于泡酒或配鸡、鸭、鹅、鱼煲汤或制作高档菜肴。

三. 吉林省 白山 抚松 鹿筋

鹿筋系珍稀原料,性温,有壮筋骨、补肾阳的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手足无力、胃寒等症有一定疗效。

鹿筋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筋,药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始见于《唐本草》。干燥的鹿筋为细长条状,金黄或棕黄色,有光泽且透明,长45-65厘米左右,直径1.5-2厘米。上端带肉质,下部有半圆形黑色蹄甲二个,亦有带4个小块蹄骨者;蹄甲处略带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质坚韧,气微腥。以身干、条长、粗大、金黄色为佳。

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及中部斗山区,为我国梅花鹿和马鹿的主要产地。全年均可采收。取鹿的四肢,抽出足筋,保留蹄甲,阴干。炮制时斩去蹄甲,用温水略洗,置炭火烘软,切成小段即可。

四. 吉林省 吉林市 龙潭区 福茂牌干椒

福茂牌干椒产于塞北平原的吉林省洮南市福顺乡。福顺乡位于洮蛟河中间地带。这里土质肥沃,年积温较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偏少,种植辣椒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同时良好的水利设施又为辣椒产业提供了优越发展条件。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具有驰名中外“四辣之乡”的美誉(“四辣”指辣椒、大葱、大蒜、黄烟)。福顺乡龟顶红等干椒作为商品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加工历史。早在1971年10月福顺干椒就以“洮南”参加过广交会。同年12月,由周总理签批免检直接出口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福顺干椒在国际、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福顺辣椒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合同加服务的生产链,走出一条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合作化道路。福顺辣椒也以“福茂”命名成为吉林省名牌。“福茂牌”干椒具有果形美、个头均匀、皮质厚、味道秀、色素和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1999年初,该系列产品申报了国家农副产品专利注册商标权,被国家主管部门正式命名为“福茂牌”干椒,并继续生产系列加工产品。同年6月,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查测试中心检测,14项数据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9月份将以吉林名牌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农产品展销会。福茂牌干椒生产基地是东北最大干椒生产基地,现有育苗大棚120栋,面积3.6万平方米,辣椒种植达3000公顷,总产量1200万公斤。福茂牌干椒是在本地龟顶红等辣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已形成多个系列。其中国际优良品种早光、富强、宜都红、天升、天宇3号等都已在这里安家落户。福茂牌干椒加工业已蓬勃兴起,全乡现有大小加工企业25户,日加工干椒1.25万公斤,年加工量为500万公斤。福茂牌干椒有广泛的销售市场,公司现已与部分国家和国内21个省市300多家客商建立了贸易合作,间接出口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洮南)

五. 吉林省 延边 延吉 越桔

越桔性耐高寒,具有寒地植物的特征,生于海拔900-2000米的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下,在安图、和龙、抚松、长白等地均有分布。越桔有北国红豆之美称,8月,正是旅游旺季,在越桔成片生长的地方,浓绿光亮的密叶之中,点缀着粒粒鲜红明亮的小果,分外娇艳美丽。越桔叶含熊果甙、熊果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消炎,利水的功效,可入药,主治尿道炎等症。越桔的叶经加工亦可代茶用。越桔的果清香多汁,酸甜可口,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有机酸等,可鲜食,也可酿酒,制果酱。( 延吉)

六.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吉林鹿茸

鹿茸为东北三宝之一,主要有产于大兴安岭的马鹿茸和产于长白山的梅花鹿茸。鹿茸是没有骨化的公鹿角。鹿角每年生长一次,个别的鹿生有二茬茸,2月间脱落,4月份再长。鹿茸刚长出时又软又嫩,角外面包着一层皮,皮上长着茸毛,里面是软骨,布满了毛细血管。鹿茸的生长期一般从4月份到7月份,每天可长2—4毫米,80天内就可成茸。鹿茸分为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规格有二杠锯茸、三岔锯茸、二杠砍头茸、三岔砍头茸等。鹿茸的药用价值很高,可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疗身体虚弱、耳聋目暗等症,对年老体弱的人是理想的稳效补品。此外,鹿角、鹿肾、鹿胎、鹿尾、鹿筋、鹿骨、鹿血、鹿皮及鹿肉都是珍贵的药材。可以说,鹿的全身都是宝,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将鹿茸列为上品。鹿皮可以制革、缝衣、制鞋,鹿肉细嫩,脂肪少,营养丰富,是较高级的食品。

吉林市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鹿场,龙潭山鹿场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吉林市东南郊龙潭山的南麓。依山傍水,水草丰富,非常适合鹿的繁殖与生长,在那里驯养着上千头的梅花鹿和马鹿。梅花鹿身上带有斑点,身上有形如梅状的白色花纹非常清晰,整个鹿看上去很漂亮。马鹿比梅花鹿更高大些,马鹿的肩高约是1.5米,体重在250公斤左右,臀部有一个三角形的斑块。鹿是一种善于奔跑跳跃,胆小易惊的动物,温顺、喜欢群居。

七. 吉林省 延边 汪清县 吉林-茯苓

茯苓


(一)概述

别名云苓、松茯苓。

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菌核,为低等植物,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性味甘、淡平。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眩晕。茯苓皮,利水消肿,用于水湿浮肿等症。各国各地均有分布。

(二)植物特性

茯苓多寄生于马尾松或段木上,其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白色丝状物)阶段和菌核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木材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分泌酶来分解和转化木材中的有机质(纤维素),使菌丝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长。第二阶段是菌丝至中后期聚结成团,逐渐形成菌核(亦称结等)。结苓大小与菌种的优劣、营养条件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不同品种的菌种,结苓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有的品种栽后3~4个月开始结苓,有些则较慢,需6~7个月。早熟种栽后9~10个月即可收获,晚熟的品种则需12~14个月。

(三)生长特性

茯苓喜温暖、干燥、向阳,忌北风吹刮,以海拔在700米左右的松林中分布最广。温度以10~35℃为宜。菌丝在15~30℃均能生长,但以20~28℃较适宜。当温度降到5℃或升到25℃以上,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但尚能忍受-1--5℃的短期低温不致于冻死。

土壤以排水良好、疏松通气、沙多泥少的夹沙土(含沙60%~70%)为好,土层以50~80厘米深厚、上松下实、含水量25%、pH5~6的微酸性土壤最适宜菌丝生长。切忌碱性土壤。

(四)栽培技术

1.备料

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的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并分解和吸收其中养分和水分之特点,选用松树作为茯苓的生活原料。为了充分发挥松树的利用效率,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椴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方法。

(1)段木备料

每年10~12月松树砍伐后,立即修去树桠及削皮留筋,具体要留几条筋,要看树的大小而定,削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木将树皮相间纵削(不削不铲的一条称为筋),各宽4~6厘米,削皮留筋后全株放在山上干燥。经半个月以后,将木料锯成长约80厘米的小段,然后就地在向阳处难叠成“井”字形,待敲之发出清脆响声,两端无松脂分泌时即可供用。

(2)树蔸备料

即利用伐木后留下的树蔸作材料。在秋、冬季节伐松树时,选择直径12厘米以上的树桩,将周围地面杂草和灌木砍掉,深挖40~50厘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部分别铲皮4~6向,留下4-6条约3~6厘米宽未铲皮的筋(也叫引线)。树桩下的粗大树根也可用来栽茯苓,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根留1~1.5厘米长,过长即截断不要,使树蔸得到充分暴晒至干透。干后可用草将树蔸盖好,防止降雨淋湿。

2.选地挖窑

(1)选地

宜选排水良好的向阳缓坡地,土质深厚、疏松的砂质壤上(含沙量60%~70%)为好。黏土、透气性差的土壤不宜采用。最好选生荒土或放荒3年以上的庄稼地;栽过茯苓的地块即应放荒5~10年方可再种。

(2)挖窑

挖窑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底进行。先清除场地的草根、杂木蔸、石块等杂物,然后依备料段木的大小与长短挖窑。窑形为长方形(长度视段水长短而定),深挖20~30厘米,宽30~50厘米,窑地按坡度倾斜,清除窑内杂物。挖出的土也要保持清洁。场地沿山坡两侧开沟以利排水,如坡度较陡,可在被顶筑坝拦水。

(3)下窑与接种

下窑接种时间在春分至清明前后进行。下窑应选连续晴天土壤微润时,把干透心的段木按大小搭配下窑,一般每窑2至多段。细料应垫起与大料一样高,两节段木留皮处应紧靠,使铲(削)皮成“V”形,以便于接种。以重量计,每窑2节段木在15千克左右,最少不宜少于10千克。

栽培茯苓所用的苗种,历来沿用菌核组织,通称“肉引”;将其压碎成糊状作种用称为“浆引”;把“肉引”接种于段木,待菌丝充分生长后挖起,锯成小段作种的称“木引”。用“肉引”和“浆引”栽种一窑要耗费茯苓0.2~0.5千克,用种量大,不经济;“木引”操作繁琐,菌种质量难以稳定,稳产高产也难以保证。近年来采用纯菌种接引,即可获得高产,又可节约大量商品茯苓,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最好方法。菌种是用小松木块(长宽厚1.2厘米*O.2厘米*1.0厘米)装瓶消毒,加适量的培养基质,经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在瓶内长满旺盛的乳白色菌丝,而作为大面积茯苓的接种菌种。

接种时在两段木的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15厘米*10厘米的新口,然后用消毒过的钳或镊子将瓶内的菌种(长有菌丝的松土块)取出,平摆在两段木间的新口处,并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可再放一条段木(若两段水重20千克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段木),覆土10~15厘米,整个窑面成龟背形。每窑需菌种1/3~1/2瓶。

利用树蔸栽培在茯苓则于根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分别接种在新口处,盖上松片或松叶,覆土高出树蔸15~18厘米,每树蔸一般用菌种0.5~1瓶。

八. 吉林省 吉林市 昌邑区 砂锅老豆腐

豆腐素以吃嫩为好,“砂锅老豆腐”却一反常俗,偏偏以“老”见卓,成为久盛不衰的吉林风味菜肴。

烹制此菜,别具匠心。先将豆腐经旺火沸气蒸出蜂窝状,然后凉透挤出水份,改刀成块与熟鸡肉丝、海参、火腿、蘑菇、冬笋丁等放入砂锅鸡汤中烧开后改用慢火炖。用精盐、味精调口,待豆腐入味后,放入熟豌豆,淋香油出勺,此菜汤鲜适口,豆腐名“老”实“嫩”。

九. 吉林省 吉林市 龙潭区 乌拉街小米

乌拉街小米米色为淡黄或白色,煮粥不糊汤,味道醇香。性甘、微寒,有健脾、除湿、和胃、安眠作用的吉林市乌拉街满族乡“乌拉街小米”,曾作为清王朝的“贡米”。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不需精制,小米保存了许-生素和矿物质。

十. 吉林省 吉林市 永吉县 黏豆包

黏豆包是吉林百姓家人人喜食的小吃之一.采用大黄米或糯米包入红豆馅蒸制而成.具有色泽金黄,口感香甜,软糯、耐饥的特点。
用料:大黄米500% 大米100% 豆沙陷

制法:将大黄米、大米洗净,侵泡12小时,磨乘粉浆放入布袋将水压干,将粉团加水和成稍硬的面团,下成30g一个的剂子,逐个包入10g豆沙馅,搓成门丁形,以12个为一组上屉蒸12分钟即熟。

关东过大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淘米,轧面,烀豆馅,蒸豆包。这是一种用黄米面团包裹豆馅蒸后质黏的主食品种,叫作黏豆包,俗称豆包,是关东一带的传统名食。每到年关或农忙时节,户户要蒸黏豆包。黏豆包是东北小吃之一。。采用大黄米或糯米包入红豆馅蒸制而成,具有色泽金黄,口感香软,耐饥的特点。

营养价值

黏豆包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而糯玉米是发酵黏豆包的良好原料,品质分析表明,糯玉米粉平均含氨基酸8.3%,其中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6%~74%,平均含蛋白质10.6%,比普通玉米高3%~6%。籽粒中的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的比例较高,而营养价值不高的醇溶蛋白的比例较低。用糯玉米发酵制成的黏豆包营养丰富。玉米含有丰富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肌醇、胆碱及矿物质,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循环系统病症有疗效。

制作方法

原料

黄米面、干面粉,红小豆、发酵粉,白糖、桂花酱、油

制作方法

将黄米面放入盆中,加入60度的温水,和成较软的面团。面团凉后,把发酵粉用水冲开,加入干面粉,倒入黄米面团中和匀,饧几个小时;

将淘洗干净的红豆放入高压锅中煮15分钟后,加入白糖、少许油。将红豆用力捣碎,放入适量桂花酱搅拌形成豆沙;

取出面团,揪成剂,包入豆沙馅形成圆锥形,入锅蒸12-15分钟即成。

特点

色泽金黄,口感香甜软糯,耐饥

由来

以前,农民每天都吃两餐,天亮吃早餐,然后劳动,天黑吃晚餐。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农民来说,受不了两餐间隔时间太长。因此,每年初冬时节,农家都要做抗饿的黏豆包,放在室外冻实,以备开春下地劳动时蒸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