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北京特产果脯是用果肉加什么土的 老北京果脯哪种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北京特产果脯是用果肉加什么土的 老北京果脯哪种最好吃更新时间:2022-04-06 16:34:11

一.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特产美食

北京美食

二. 北京市 密云 “云岫”李子

“云岫”李子

密云县新城子镇地处雾灵山脚下,境内海拔300—1735米,平均海拔699米,属暖温带大陆干旱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年日照时数2800小时。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独特的气候极适宜李子的生长。

新城子镇李子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具备了先进的李子生产技术及经验。“云岫”牌李子颜色鲜艳,着色80%以上,风味美,具有良好的耐储型;平均单果重150克左右,果型整齐。精美的10公斤包装箱不仅适于长途运输,同时是您走亲访友的最佳选择。并于2001年5月获得北京市食用农产品的安全认证,使您吃起来放心,是倍受市民青睐,市场供不应求,消费者首先的安全保健食品。

三. 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桂花陈酒

桂花陈酒,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酿造历史。清朝初期潘荣陛所撰《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曾记载,其酒“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味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

北京葡萄酒厂酿制的桂花陈酒,以多年陈酿的上等白葡萄酒为基酒,配以桂花为香料,是一种高级无药料的滋补饮料酒。色泽金黄,晶莹明澈,有鲜美的桂花清香和葡萄酒的醇香,香气协调馥郁,酒味芳香醇厚,微酸微甜,酸甜适口,满口生香,回味绵长,饮后幽雅宜人,有舒筋活血、增加热量、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解除疲劳之功效。

桂花陈酒,原名“桂花东酒”,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酿造历史。但这种酒一直“栖身”于深宫禁苑,后来,酿制此酒的技艺失传。清朝初期潘荣陛所撰《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曾记载,其酒“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味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

1956年,北京葡萄酒厂喜获“桂花陈酒”的酿制秘方,根据秘方要求,选用了一种含糖度达十八度以上的名贵葡萄品种为原料,配以江苏省吴县的桂花为香料,同时加入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泉”——玉泉山的泉水。经过反复酿制试验,终于使这一昔日为王侯独享的美酒进入寻常百姓之口。取毛泽东“吴刚捧出桂花酒”的名句,定名为“桂花陈酒”。爱新觉罗·溥杰品尝此酒时,当即挥毫赋诗云:“八月桂凝香,晶莹琥珀光,绍赓前代味,十亿共饮尝。”

北京葡萄酒厂酿制的桂花陈酒,品质优良,风格独特,是一种高级无药料的滋补饮料酒。色泽金黄,晶莹明澈,有鲜美的桂花清香和葡萄酒的醇香,香气协调馥郁,酒味芳香醇厚,微酸微甜,酸甜适口,满口生香,回味绵长,饮后幽雅宜人,有舒筋活血、增加热量、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解除疲劳之功效。

1961年,在全国葡萄酒、果酒协作区第六次会上,被评为名果酒;1963年、1979年和1983年,在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优质酒,1983年荣获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章;1985年3月20日至1986年10月24日,分别在法国国际美食评奖会、西班牙第四届国际饮料酒评选会和法国巴黎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三块金牌。在美、英、法等国家的女士饮此酒后,称它为“妇女幸福酒”;日本、泰国和港澳地区的酒客,称它为“贵妃酒”。

四. 北京市 密云 熘鸡脯

熘鸡脯

原料:鸡脯肉、鲜豌豆。

调料:鸡蛋清、盐、味精、黄酒、高汤、水菱粉。

操作方法:1、将鸡脯剔去筋膜,细斩,剁成鸦泥茸,加入高汤调匀待用。2、烧热锅,加入色拉油,待油温时,将鸡泥茸倒入漏勺内再漏到锅内,几分钟后捞起待用。3、烧热锅,加入高汤等调料,烧滚后,将鸡脯、豌豆倒入,匀芡即成。

特点:清新、嫩滑爽口。

五.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黑猪

北京黑猪是在北京本地黑猪引入巴克夏、中约克夏、苏联大白猪、高加索猪进行杂交后选育而成。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县、顺义县、通县等京郊各区县。并推广于河北、河南、山西等省。

北京黑猪全身被毛黑色,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两耳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面部微凹,额较宽,颈肩结合良好,背腰较乎直且宽,腿臀较丰满,四肢健壮。乳头多为7对。

北京黑猪成年体重,公猪262kg,母猪236kg。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0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52头。据测定,20~90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609g,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70kg。屠宰率为72.4%,胴体瘦肉率51.5%。

长白猪×北京黑猪一代杂种猪体重20~90kg阶段,日增重650~700g,每公斤增重耗配合饲料3.2~3.6kg,胴体瘦肉率55%左右。杜洛克×长白猪·北京黑猪和大约克夏×长白猪·北京黑猪三元杂交后代,日增重600~700g,每公斤增重耗配合饲料3.2~3.5kg。体重90kg时屠宰胴体瘦肉率58%以上。

六. 贵州省 六盘水 盘州市 盘县刺梨果脯

盘县刺梨果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盘县刺梨果脯具有脯体饱满,大小匀称,质地软硬适度,果肉柔软滋润,色泽鲜艳,透明鲜亮,易于保存,味道酸甜适口,柔软化渣,无异味的质量特点。

盘县刺梨果脯是贵州知名特色产品。以盘县盛产的优质刺梨为原料,依托盘县高原山地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清洗、去刺、切块、去籽、预煮、冷却、浸糖、煮糖、冷却、烘干等多道工艺制作而成。盘县刺梨果脯具有脯体饱满,大小匀称,质地软硬适度,果肉柔软滋润,色泽鲜艳,透明鲜亮,易于保存,味道酸甜适口,柔软化渣,无异味的质量特点。盘县刺梨果脯历史悠久,在贵州西部知名度高,是当地民众长期探亲访友的珍贵礼物。盘县刺梨果脯是盘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的结晶,长期深受民众喜爱,市场需求量大,知名度高,是盘县人引以为豪的地方。

盘县刺梨果脯的质量特色具体分外形、色泽、滋味、肉质等四个方面。 外形方面,盘县刺梨果脯大小一致,成均匀块状,无杂质,无霉状,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上等的盘县刺梨果脯块状较大,质地软硬适度,果肉柔软滋润,不粘手,不“流糖”,不“返砂”。 色泽方面,盘县刺梨果脯黄色透明鲜亮,易于保存,久存也不会褐变为黑色,这是盘县刺梨果脯最显著的特点。 滋味方面,在加工的过程中,去除刺后采用特殊方法将刺梨中的天然苦涩味(丹宁)剔除,使得盘县刺梨果脯适口性好,味道酸甜适中,柔软化渣,无异味。 肉质方面,盘县刺梨果脯内涵丰富的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经测定,100g盘县刺梨果脯中,能量为1282KJ,蛋白质为1.3g,碳水化合物为74.2g,钠为106mg,维生素C为1620mg。与别处所产果脯对比,盘县刺梨果脯有天然的优势,选用维C之王刺梨为原料,维生素C含量自然高。

近年盘县刺梨果脯除了在贵州贵州云南热销之外,还销往广东等地,盘县刺梨果脯在西南区和华南一带的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销售网络,其优异的品质特点深受的消费者的青睐,每年盘县刺梨果脯上市的季节,各商家纷纷上门收购,供不应求。

盘县刺梨果脯产地范围为贵州省盘县新民乡、普古乡、保田镇、忠义乡、大山镇、响水镇、乐民镇、石桥镇、水塘镇、板桥镇、刘官镇、英武乡、火铺镇、滑石乡、盘江镇、柏果镇、坪地乡、淤泥乡、城关镇、平关镇、红果镇、两河乡共2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天刺梨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L0002S-2010《盘县刺梨果脯》

七. 北京市 石景山区 北京桃补花

北京桃补花是北京有名的工艺品。多为窗帘、台布、床单、餐巾、钢琴罩等等,图案简朴、色彩雅淡,清秀洁净,是大宗出口商品。

八. 北京市 东城区 北京犬

北京—北京犬,又称宫廷狮子狗、京巴犬,是中国古老的犬种,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北京犬是一种平衡良好,结构紧凑的狗,前躯重而后躯轻。它有个性,表现欲强,其形象酷似狮子。它代表的勇气、大胆、自尊更胜于漂亮、优雅或精致。

文化:北京犬的神话和传说数不胜数。北京犬的外貌和传说中的西藏祥狮犬颇为相似。祥狮犬是老鹰与狮子的综合体,是中国神话中的传令官。传说中的祥狮犬身世很神奇,如果把刚孵出来的小鹰放在人的手中,它会慢慢长成一只祥狮犬。

当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关于北京犬的神话便开始与佛的传说融为一体,佛祖膝下乖驯的狮子变成了较小的狗。神话更是赋予了这种体形较小的狗神奇的本领,它可以由狗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狗。而这种变身行为完全取决于它的主人需要保护还是需要陪伴。
根据考古学家在古墓中的发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北京犬。而据考证,护门神“麒麟”,就是该犬的化身。仔细观察,“麒麟”的造型与现在的北京犬外形真的有神似之处。

区分:北京犬经过几十年的改良,已经发生了巨变。主要划分几个时代变迁(一)老版京叭时代(二)新版京叭时代(三)鹰版京叭时代(四)鹰叭时代。它们之间如何区分呢?这很容易(一)老版京叭主要特征是平脸,外露的鼻子,但老版犬的毛比较好。(二)新版京叭已经发生了改变,脸变鼓了,鼻子已经被盖住。这种犬在当时很受欢迎,最好的种犬价格在百万元以上,足以说明它的实力。(三)鹰版京叭脸版不但凸起,而且身皮,顶皮都很松弛。它和新版京叭有了根本的区别(四)鹰叭是在鹰版京叭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改进,身皮,顶皮更加松弛,头顶皮如瀑布般下垂。头部呈鼓形(头骨发生了改变,上下,左右都是圆形,和鼓一样所以叫鼓脸)底嘴宽挂腮,上超咬合或齐齿咬合,上嘴唇盖住下嘴唇,眼距宽,这些区别可以通过照片和看录象或活体很容易区分开来。现在京叭和鹰叭分四个阶段,八个代数。四个阶段为大巴,大督,都督,大帝。八个代数为大巴出老虎,老虎出大督,大督出大胖,都督这时已成鹰版京巴,霸王出大帝,大帝出帅哥,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叭改良的速度也在加快。人民从中掌握了一些遗传学的知识。反复近亲回血,筛选精华,再回血,优化组合。发生基因裂变,产生变异品种。鹰叭正是利用这些原理而培育出来的。

九. 北京市 西城区 北京小窝头

窝窝头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留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

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传说这一宫廷小吃品种是慈禧太后当年吃过的小窝头。其实纯用栗子面是蒸不成窝头形儿的,因为其干裂、不合团儿。做小窝头用的是好的新玉米面,过细箩,再掺上好黄豆面,蒸的时候加桂花白糖,吃着又暄又甜。一斤面要蒸出一百个小窝头才够“小”。

窝头一词,在旧中国是北京人意为“贫穷”的代名词。过年北京人讲究吃饺子,但贫穷人家吃不起,只有吃窝头过年。过去有一副对联写道:“人过新年,二上八下;我辞旧岁,九外一中”。上联指包饺子,两个大拇指在上边,其它八个指头在下托着;下联则是捏窝头的动作,一个指头在窝头眼内。

北京的北海公园内仿膳饭庄有一种甜点心,名叫“小窝头”。它是用黄豆、玉米加工成精细面粉,再加入白糖和桂花蒸制而成的美点。其特点是上尖下圆,小巧玲珑,看上去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宝塔”;吃起来味道香甜,细腻滋润。因而,凡是光顾仿膳饭庄的人们,都以一尝脍炙人口的小窝头为快事。

小小窝头怎么成为北京仿膳名点的呢?这有一则与当年慈禧太后逃亡有关的传说。199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尽管义和团及北京军民奋力抵抗,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北京还是被攻陷了。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一批宫女、太监、卫兵乘夜黑人静,化装成逃难的百姓,坐上三辆破车混出了紫禁城,仓皇向西安逃去。出逃匆匆,来不及带上足够的食物,且兵荒马乱,慈禧太后一行人也不敢暴露身份,无法得到地方官吏的侍奉和保护,一路上风声鹤唳,饥饿难忍。当行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时,荒无人烟,更难找到能吃的东西,而慈禧太后又非要吃东西不可,这可难坏了随身的太监。就在这时,有一个名叫贯世里的随从,身上还留有一个从民间要来的玉米面窝窝头,便掏出来进献给了慈禧太后。俗话说:“饱了喝蜜蜜不甜,饿了吃糠甜如蜜”,平时吃惯奇珍异馐的慈禧太后这时竟也将这粗劣不堪的窝窝头吃得津津有味,倍觉甘美。

不久,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北京,慈禧太后回到了北京。据说那个随从贯世里由于献食有功,还被封为“引路侯”。一次慈禧太后想起了那顿“又香又甜”的吃食,就命御膳房给做窝窝头吃。这可使御膳房的厨师们犯难了,窝窝头本是民间的一种普通食品,一般富户人家只食精米精面,对这种玉米面窝窝头并不问津,更何况深居宫禁的慈禧太后了。但厨师们又深知她的性情暴戾乖张,怎敢违抗旨意。于是,便依照大窝头的式样,加进一些黄豆粉和大量白糖,还有桂花,精心制成了小窝头,松软甜美,慈禧太后果然喜欢吃。从此,小窝头便成了慈禧太后食谱上的一味甜点。清朝灭亡以后,小窝头和其他清宫菜点一样,流传到了民间,成为北京著名的风味小吃。

十.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油鸡

北京油鸡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距今已有300余年。原产地在北京城北侧安定门和德胜门外的近郊一带,以朝阳区所属的大屯和洼里两个乡最为集中。北京油鸡是一个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具特殊的外貌(即凤头、毛腿和胡子嘴),肉质细致,肉味鲜美,蛋质佳良,生活力强和遗传性稳定等特性。

北京油鸡体躯中等,羽色美观,主要为赤褐色和黄色羽色。赤褐色者体型较小,黄色者体型大。雏鸡绒毛呈淡黄或土黄色。冠羽、胫羽、髯羽也很明显,很惹人喜爱。成年鸡羽毛厚而蓬松。公鸡羽毛色泽鲜艳光亮,头部高昂,尾羽多为黑色。母鸡头、尾微翘,胫略短,体态墩实。北京油鸡羽毛较其他鸡种特殊,具有冠羽和胫羽,有的个体还有趾羽。不少个体下颌或颊部有髯须,故称为“三羽”(凤头、毛腿和胡子嘴),这就是北京油鸡的主要外貌特征。

北京油鸡的生长速度缓慢。屠体皮肤微黄,紧凑丰满,肌间脂肪分布良好、肉质细腻,肉味鲜美。其初生重为38.4g, 4周龄重为220g,8周龄重为549.1g12周龄重为959.7g,16周龄重为1228.7g,20周龄的公鸡为1500g、母鸡为1200g。

北京油鸡开产日龄170天,种蛋受精率95%,受精蛋孵化率90%,雏鸡成活率97%,雏鸡死亡率2%,年产蛋量120枚,蛋重54g,蛋壳颜色为淡褐色,部分个体有抱窝性。

北京油鸡外形独特,生活力强,遗传性能稳定,鸡肉品质和蛋质优良,是我国一个非常珍贵的地方鸡种,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