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汕尾市陆河县有什么特产 汕尾红海湾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汕尾市陆河县有什么特产 汕尾红海湾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6-20 07:11:45

一.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油柑

油柑

油柑,以河口田墩、西湖油柑为最。其以果大、味清,酥脆、无渣著称。尝一粒,满口生津,甘甜无比。再配以清泉水或冷开水,那一缕缕甘甜味令人为之神情振奋,口渴即解。

二.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金厢鱿鱼

产地:中国广东陆丰。 成因:金厢所在的碣石湾海湾大,风浪小,海水咸淡适度,加上有螺河、八万河等许多河渠注入,带来了大量的浮游微生物,海湾内丰富的小鱼、小虾、小贝类,也为活鱿提供了丰盛的食料。因此,这里的活鱿既多产又长得快,肉质特别肥美,蛋白质的含量也比其它地方同类产品要高。鱿鱼经过加工晒制,鱼体色浅粉多,是一种海味珍品。 特点:肉脆味香、体大色鲜。( 汕尾)

陆丰金厢鱿鱼,而金厢所在的碣石湾海湾大,风浪小,海水咸淡适度,加上有螺河、八万河等许多河渠注入,带来了大量的浮游微生物,海湾内丰富的小鱼、小虾、小贝类,也为活鱿提供了丰盛的食料。因此,这里的活鱿既多产又长得快,肉质特别肥美,肉脆味香、体大色鲜。 蛋白质的含量也比其它地方同类产品要高。鱿鱼经过加工晒制,鱼体色浅粉多,是一种海味珍品。

鱿鱼的营养价值高,包含有:1. 鱿鱼富含钙、磷、铁元素,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疗贫血;2. 鱿鱼除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鱿鱼还含有大量的牛黄酸,可抑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缓解疲劳,恢复视力,改善肝脏功能;3. 其所含多肽和硒有抗病毒、抗射线作用。

三.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油焗麻鱼

油焗麻鱼

鳗鱼,海陆丰俗称麻鱼,稻谷香里的鳗鱼切好后,用盐腌制,加入姜丝与油上锅焗制。鳗鱼经油焗后,自身的脂肪也基本被吊出,渗入鱼肉里去,整件鳗鱼充满鱼油香而无油腻,鱼肉的鲜嫩得以保持。没有任何多余的材料,只需发挥鳗鱼本身的香甜,什么叫做原汁原味,这就叫做原汁原味。

四.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白沙乌鱼

白沙乌鱼

五. 安徽省 蚌埠 五河县 五河桂鱼

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六.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护国莱

护国莱是用番薯叶为主料的。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南宋帝南逃至潮州的一座寺院里,饥饿难捱,僧人本想作点丰盛的饭菜款待他们,无奈寺中也无好菜。最后只好到后园里摘了一把软嫩的番薯叶烹成羹汤奉上。宋帝吃后得以解饥,赐封为“护国菜”后来此菜传到市肆,经名师发展而成为名菜。现在此菜用冬菇、火腿作辅料,并用顶汤烩制。汤色碧绿,厚油盖面,但肥而不腻。

七. 甘肃省 临夏 广河县 羊肉筏子

制作羊肉筏子是极讲究的。得用新鲜全羊,先取大肠,经过多道手工整治,清洗洁净待用;再将心、肝、腰子及精选肉剁细成肉馅,拌上细切葱白、生姜末、精盐、胡椒粉,调和好,仔细灌人肠内。将蒸熟的肉肠切段,成1寸许,待铁锅油热时,加葱花、鲜姜丝,入锅炒热至微黄,盛碗。浇上蒜泥、辣椒油、老醋,香气浓郁袭人。

八.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陆丰东溪虾

陆丰东溪虾

九. 山东省 济南 商河县 商河大蒜

商河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河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位于东经 116°58′—117°26 北纬 37°06′——37°32′之间,隶属济南市,是济南市的北大门。东靠滨州市的惠民、阳信,公路直达渤海沿岸;西与德州市的临邑毗邻,距津浦铁路及德州市90公里,南临济阳县,到济青、京福高速公路7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50公里,北与德州市的乐陵接壤,公路畅通京津。省道s248线(商河至济南路段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纵贯南北,s316线横跨东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170公里,公路密度名列全省之首。全境呈菱形,南北最长51公里,东西最宽43公里,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

大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蒜苔总产8万吨,蒜头总产27万吨,两项实现产值7亿元;成为山东省近几年新崛起的大蒜主产区,蒜区主要分布在白桥、岳桥、杨庄铺、玉皇庙、郑路、钱铺、孙集7个乡镇,中心产地白桥乡是济南市的"科技兴农示范基地",农业部命名的"中国大蒜生产第一乡"。商河所产大蒜肉质脆嫩,香辣味浓,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无污染,无公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内蒙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商河大蒜以“商玉宝”牌商标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并被济南市质检局、济南市蔬菜办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整个蒜区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大蒜产业化生产格局。2004年商河县蒜薹总产10万吨,蒜头总产20万吨,大蒜产值4.8亿元,大蒜加工冷储企业发展到42家,产品涉及蒜片、蒜蓉、蒜米等,其中蒜片年产量8000吨,可消化大蒜3万吨,商河县冬暖式大棚发展到6.2万亩。

十.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红河棕榈

红河棕榈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红河棕榈是云南红河红河县的。

红河县棕榈种植历史悠久。据《红河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境内山区已有棕树种植,本世纪(20世纪)20年代有所发展”。红河县哈尼族、彝族棕榈种植和利用历史源远流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棕片与棕板已成为山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并形成了种棕、采棕、食棕、歌棕、舞棕、颂棕的独特棕榈文化。 很久以前哈尼族的祖先就会用棕片缝成蓑衣,是人们外出劳作理想的防潮防寒必需品,更是红河人南下“走坝子”的行装之一。后来,棕片在哈尼族的生产生活中用途极广,也就开始人工驯化、培育和大面积栽培种植了。所以,红河县境内哈尼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习俗都与棕榈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吃、穿、住、行都离不开棕榈制品,至今流传有“年青人不砍棕榈树,只有老年人才能砍棕榈树”的习俗,人们歌颂棕榈树说“不吃你的饭,不穿你的衣,每年还送上一层皮”,也就有了“千年桐,万年棕,世代儿孙吃不穷”的美名,当下,用棕片加工棕丝做成高档床垫,是人们享受健康保健睡眠最理想的绿色家居产品,深受消费者青昧。 阿扎河是红河县棕榈树的原产地。据说远古时候,在红河洛孟和哈普后山经常有老虎出没,曾有人被老虎紧追不放,危急之时,穿上蓑衣,老虎大惊,以为怪兽,竟落荒而走。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而受到山里人的崇拜和爱戴,人们出入皆披之,一避风雨、二防凶兽。 红河县棕榈种植源远流长,采剥棕片加工棕丝是哈尼族、彝族传统的产业和重要经济来源。在哈尼族、彝族居住的山区就是一片棕榈林园,如今,棕榈树成为了哈尼族、彝族一种富贵、祥和、幸福的圣树,并把棕榈树称之为“红河哈尼梯田卫土”。平时,哈尼族和彝族老人都会讲“蓑衣圣服”、“年青人不吹棕树”的故事;每逢哈尼族、彝族六月年和十月年,无论男女老少都去街上跳“棕扇舞”,唱“棕榈山歌”;每年冬春季节可尝棕笋、棕苞、棕花菜果等美食,四至五月可品棕米饭或棕米粥等有机食品。每蓬街天,可欣赏和采购琳琅满目的棕榈工艺品作纪念。勤劳朴实的哈尼族、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一系列的棕榈文化,我县《棕煽舞》舞蹈、歌曲《棕榈情愫》已成为红河流域哈尼族聚居地区民族节日活动不可缺少的民族特色表演节目。散文《棕榈》、《棕榈情》、《棕榈林间也耕田》《棕榈树与哈尼族》等文献是红河县棕榈文化之乡的代表作品。 世界上可产纤维的棕榈科植物超过16个属100余种,但红河棕榈纤维是自然界最耐腐蚀的天然纤维,品质优良,用途极广,广泛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运输、建筑、海产养殖、民用等方方面面。云南省80多个县(市)出产棕片中,红河县棕榈种植面积、棕片及棕丝纤维产量及质量均居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位,是全国最大的棕丝纤维原料生产基地县。红河县是有名 “棕榈之乡”。“红河棕榈”已成为红河县的一张名片。对此,中央电视台在农业综合频道(《每日农经》栏目)于2011年4月对我县的棕榈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 近年来红河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红河棕榈”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为组长,农科、林业、棕业公司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红河县棕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红河县棕榈产业科技开发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的棕榈产业发展和科技开发。到“十一五”末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县林业局统计数),县内棕榈企业有棕丝加工、棕丝软垫加工和棕机械加工三种类型。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12月,全县棕个私企业有1800余户。在此基础上红河县制定了《红河县棕榈产业发展规划》,计划最终使全县棕榈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年产棕丝30万吨左右,棕丝软垫系列产品10万立方米,建成全国棕榈纤维原料种植基地、产品加工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努力把棕编工艺产品技术开发培育成为红河县、红河州乃至云南省民族区域特色的优势旅游产品名牌之一。我县现已申请和批准的棕制品商标有“红榈”、“红河迤萨”、“阿姆山”和“棕榈之乡”4个。下一步我县还要加大对红河棕榈棕花、棕果的食用及红河棕榈药用的利用开发。 红河棕榈纤维用途广泛,可用于编织各种工业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用于生产垫、毯、刷、帚以及绳索,如棕榈床垫、座椅靠垫、地毯、棕榈绳、棕榈扫把、棕榈衣等,红河棕榈出丝率高,棕片出丝率达70%以上,棕板出丝率达30%以上,纤维长而粗细不一,纤维长度在15~60cm,最长达100cm以上,外观呈棕色、红棕色或褐色。纤维不蛀虫,具有拉力强,耐磨擦,耐腐蚀,耐水湿等特点。生产出来的坐垫、床垫、枕头等产品,具有舒适性、透气性、无污染、不受虫蛀等特点,深受人们青睐,产品远销昆明、贵州、重庆、成都、广州、深圳、苏州、杭州、上海等地。

红河棕榈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 红河县棕榈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红河棕榈产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境内,涉及辖区内迤萨镇、阿扎河乡、石头寨乡、洛恩乡、甲寅乡、宝华乡、乐育乡、浪堤乡、架车乡、大羊街乡、车古乡、垤玛乡、三村乡,共1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02°37′,北纬25°05′~23°26′之间,东西长81km,南北宽40km,种植面积66666.7公顷,棕丝年产量为30万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