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安的特产甜瓜 陕西榆林特产小香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安的特产甜瓜 陕西榆林特产小香瓜更新时间:2022-05-08 22:23:30

一.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二. 新疆 喀什 岳普湖 喀什甜瓜

喀什甜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岳普湖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气候干旱少雨,光热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极其适宜甜瓜的生长,所产甜瓜品质好、外型美观,平均含糖量16%以上,耐贮藏性能良好,在区内外享有盛誉,一度远销新加坡、香港等地。2002年经新疆自治区农业厅批准建立6万亩无公害甜瓜生产基地,并被农业部评为“中国优质甜瓜之乡”,在此基础上,标准化、绿色甜瓜种植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2006年成功注册“达瓦昆”沙漠甜瓜商标,努力打造特色甜瓜品牌。2007年8月,12万吨“达瓦昆”沙漠甜瓜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建立1 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甜瓜)标准化生产基地,严格执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 011年,全县种植各类西甜瓜6万亩,预计总产1 3万吨。“十二五”期间,甜瓜面积将稳定在1 0万亩,总产达到30万吨,商品率达到85%以上,同时建立比较完善的甜瓜贮藏保鲜、运输体系,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副加值。

喀什甜瓜

喀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

11086396

甜瓜

三.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水晶甜瓜

“官庄村”牌水晶甜瓜由高官寨镇官庄甜瓜合作社生产经营。仅合作社社员种植面积就达到5000余亩,带动周围村庄发展5000亩。经过多年的栽培选育,水晶甜瓜具有肉质酥脆、细嫩多汁、甘甜爽口等优良品质。2009年在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的大力帮扶下,培育生产出了无公害富硒甜瓜,产品打入天津、北京和东北市场。今年举办了首届高官寨镇官庄甜瓜采摘节,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观光体验型转变,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亩均收入达到5000元。

四.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五. 宁夏 中卫 海原县 高崖西甜瓜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地处陕甘两省交界的北部深山区,有1588口人,人均耕地5.6亩,年均降水量300毫米。这里气候湿润、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品种繁多,环境优美。草场村种植甜瓜有近百年历史,当地农民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依托当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确立西甜瓜为该乡的主导产业。

从1998年开始,草场村引入拱棚种植西甜瓜技术,2003年又得到旱作农业示范项目支持,拱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以草场村为核心建设高崖乡自治区级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新建压砂地设施甜瓜1.2万亩。

2010年,高崖乡草场村共有小拱棚12600余座,将全部种植西甜瓜,种植甜瓜8056亩,甜瓜年产量达12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900万元,亩纯收入近4000元,人均1.4万元;目前,高崖乡草场村西甜瓜产业产值占全村经济总量的81%,占全乡经济总量的60%以上。种植户人均纯收入5000余元,高于所在乡镇平均水平20%以上。

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西甜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甜瓜,因富含营养素、消暑解渴,口感甜美而受人钟爱。在宁夏,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高崖甜瓜的美名。生长在庙山之下、受石峡口库水的滋润、高崖甜瓜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成就了甘甜、味醇的品质。100年前,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南来北往的客商,经过高崖时,都忘不了饱餐一顿高崖甜瓜,一洗旅途辛劳。口耳相传,高崖甜瓜经久不衰、驰誉千里古道。今天,这一土已经被高崖乡发展壮大成特色优势产业,其规模、品种、品质、产值均亦非当年可比。

高崖乡是海原县设施农业发展最早的乡镇之一,2007年以来,全乡依托扬黄灌区水源优势和多年种植压砂地甜瓜的优势,以草场村为核心,打造新老园区两基地,着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通过抓示范、强基地、促流通,增效益,共建设各类设施棚1800亩,全部种植甜瓜。项目区建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成为全县设施农业建设的典范。基地设施甜瓜5月下旬开园上市销售,比大田种植提前上市近30天。

为了实现硒砂瓜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2009年,高崖乡建成西甜瓜新品种及新技术展示示范园区,开展品种引进试验、栽培模式研究、肥水管理等试验研究,先后从全国十几家专业育种机构引进西甜瓜品种31个,其中:甜瓜22个、西瓜9个。进行品种比较、展示示范,为西甜瓜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替代品种,并配套推广膜下滴灌、吊蔓整枝等种植新技术示范,为全县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和引领作用。

2014年,全乡西甜瓜种植9300亩,其中甜瓜4800亩。为更好促进营销,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销售模式,高崖乡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建立农产品合作社、打造高崖甜瓜品牌、认证绿色无公害食品等一系列方式,加强促销。目前,基地设施甜瓜已成熟上市。预计亩产量设施甜瓜可达3000斤,大田地膜种植甜瓜亩产量2000斤。

(同心客商同期声)

高崖甜瓜,昔日只是宁夏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今天,它已经出山入川,畅销周边十多个省市,成为更多人盛夏的解暑佳品。

六. 甘肃省 酒泉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硬皮网纹甜瓜

特征特性:本品种为目前世界最优秀杂交一代甜瓜种,植株强壮,高抗瓜类病害。蔓和叶片中等大小,子,孙蔓均可结瓜,座果力强,单株座果3个以上,结瓜整齐,产量丰稳,果皮多网纹,果肉厚,汁多,含糖15度以上,脆松爽口,味甘美,品质绝伦,单果重1.5公斤,耐贮运

栽培要点:适宜温室大棚及露地春季栽培,密度1800-2400株/亩,双蔓整枝,一般亩产4000公斤以上

种子质量: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5%、水份:8%注意事项:(1)本品种为杂交种,不可再留作种用;(2)因地制宜栽培,以获最佳收益;(3)因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减产,恕不负经济责任

( 酒泉)

七. 新疆 喀什 伽师 伽师甜瓜

喀什甜瓜有近百个品种,其中数伽师甜瓜(因产地在伽师县而得名)为最佳。伽师甜瓜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代就被列为贡品,后来经过不断改良,瓜质越来越好。紧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伽师县具有适宜甜瓜生长的独特气候与水土条件,因而香甜可口,肉厚汁丰,风味别具,营养丰富,甜度达11至19度。当地瓜农和维吾尔族群众有贮瓜过冬的习惯,在喀什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甜瓜。( 喀什)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九. 新疆 和田 民丰县 安迪尔甜瓜

安迪尔甜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民丰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部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史记·大宛传》、《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晋时期的精绝、戎卢两个古国均在现民丰县境内,现尚有遗址,这是有关民丰县历史的最早记载。1944年建县,定汉语名"民丰",维吾尔语仍称"尼雅"。 在民丰县,不仅有尼雅遗址吸引眼球,还有沙漠,以及沙漠里被称为“中国沙漠第一村”的亚通古斯村。如今这个小村子,成为民丰县安迪尔乡的所在地,非常出名的还有这里的甜瓜。硕大优良的安迪尔甜瓜,远销各地。这里日照时间长,加上沙漠绿洲土质特别松软,种出来的甜瓜糖分多得可以把人的手指都黏住。每到收获的季节,全国各地的瓜果商都开着大大小小的卡车来收购。甚至有商人出钱雇人在这里帮忙种瓜。安迪尔瓜或许是上天对这个小村子的赐予。 民丰县依托市场,扩大了甜瓜种植面积。2002年,全县种甜瓜8000亩,总产量达到9800余吨,由于独特的品质,被北京、广东等地客商抢购一空,实现产值1000万元。 安迪尔甜瓜作为民丰县的特色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为能发挥其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甜瓜总产量达到20000吨以上,实现产值约2000万元。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新疆和田民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民丰县古称“尼雅”,系汉晋时期西域三十六国“精绝国”所在地,曾是丝绸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接壤,西邻于田县,南接昆仑山同西藏自治区改则县相连,北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毗邻。安迪尔甜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尼雅乡、安迪尔乡、安迪尔牧场共2个乡1牧场共6村。地理坐标位于:82°22′—84°55′,北纬35°20′—39°30′之间,海拔1500-1800米,保护面积为1000公顷,年产量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安迪尔甜瓜外形呈椭圆,有香气、最大可达10-11公斤,平均5--5.5公斤左右。果皮青色或黄色,有凹凸不平的网纹,这些网纹就像是永远走不完的迷宫,切开瓜后可见金黄色或桔红色果肉,果肉细腻、纤维少而细、香甜多汁、味美可口。 (2)内在品质指标:安迪尔甜瓜总糖7.50- 9.0(g/100g),可溶性固形物8.2%-10%,还原性维生素C 26.50-30.0(g/100g),总酸2.5-4(g/kg),钙15-25(mg/kg),铁0.2-1.2(mg/kg),钾2500-3500(mg/kg),磷100-130(mg/kg),锌0.5-1.3(mg/kg),镁150-200(mg/kg),钠280-380(mg/kg),还含有18种氨基酸。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符合 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 西甜瓜类》标准的要求。

十. 广西 北海 银海区 银海甜瓜

北海市银海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季风性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22.6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646.2毫米。该区推广种植的“北甜一号”甜瓜,表面颜色呈金黄色,上网纹,肉质甜、脆、爽口,甜度达16%以上,单果重2-3公斤。主要在福成镇、平阳镇利用大棚种植,面积12000亩,年产量24000吨,产品远销广东、福建、上海和越南、日本等国家。每年分春秋两季种植,5-6月和11-12月成熟上市;主要采用“三避”、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套袋等技术,整个种植期均按无公害技术规程操作,生产的甜瓜质量上乘,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瓜商前来观光、采购,极大地促进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