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株洲市醴陵的特产是什么 株洲市醴陵市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株洲市醴陵的特产是什么 株洲市醴陵市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6 20:54:14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石峰区 口味蛇

原料:

活蛇1-2条、植物油、盐、味精、辣椒酱、酱油、蚝油、料酒、香油、生姜、大蒜、五香粉、香菜。

制法:

1、将蛇宰杀剥皮,去内脏,去皮,洗净后剁成8厘米长的段备用。

2、在高压锅内放水约三分之一高度,将蛇肉和八角茴一起放入高压锅,待安全阀跳动冒汽,约6--8分钟后关火。先煮再炒可以防止蛇肉不熟,祛除寄生虫。

3、炒锅置旺火上,将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蛇段煸香,再放入调料,旺火爆炒,出锅装盘,放香菜点缀即可。

功效:此菜能去湿通经,对风湿及类风湿病患者有利。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雪里红炒肉末

材料

雪菜200公克,绞肉150公克,蒜末10公克,姜末10公克,辣椒1条,沙拉油2大匙,盐少许,鸡粉1/4小匙,细砂糖1/2小匙,香油少许。

做法

1.雪菜洗净切细丁,辣椒切小段,备用。

2.热锅,倒入沙拉油烧热,放入姜末、蒜末爆香,放入绞肉炒散,炒至颜色变白。

3.在作法2的锅中续放入作法1的雪菜丁、辣椒段拌炒1分钟,再加入所有调味料拌炒入味即可。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鹿茸酒

[来源]《中医骨科学》

[组成]鹿茸10克 山药30克 白酒0.5升

[功用]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主治]男子虚劳精衰,精血两亏,阳痿不举,腰膝酸痛,畏寒无力,骨弱神疲,遗尿滑精,眩晕耳聋;小儿发育不良,妇女宫冷不孕,崩漏带下。

[制法]鹿茸切细片,山药捣碎,置于净瓶中,用好酒0.5升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备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空腹饮用。

[按语]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肝肾二经,《本草纲目》称其“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名医别录》有鹿茸“久服耐老”之说。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药使用。鹿茸所含之鹿茸精是一种良好的全身性强壮剂,它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状态,并能消除肌肉的疲劳。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三经,《神农本草经》谓之“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日华子本草》说它“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山药虽对心、肺、脾、肾诸脏均有补益功能,但其药力缓弱,在临床应用时必须与其它药物配合,方能发挥出应有作用。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湖南兰花萝卜

兰花萝卜是湖南省著名的传统酱菜,已有60多年的生产历史。

原料配方:萝卜咸坯100千克香油4千克优质辣椒粉3千克酱油40千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和预加工处理:原料选取收成较晚、鲜嫩、肉实、皮厚、水分充足的白萝卜,每个约重150~250克。将萝卜洗净后进行腌制。

2.腌制:100千克鲜萝卜用盐4千克,摆一层萝卜,撒一层盐,经4~5天后翻池。翻池后再按上述比例和方法腌制,经2~3天后封池(封池时其顶部应加2%的封顶盐)。

3.切制:其刀功有一定技巧。首先使刀与萝卜长向成垂直切下,切至3/4处停止。每二刀与第一刀相隔1.8~2厘米,直切至两端;然后翻转180度,切刀与萝卜长向成3~5°角垂直切下,切至3/4时停刀,刀间隔同上。

4.漂洗:切后的萝卜咸坯按100千克加清水110~120千克,浸泡1~2小时,使萝卜内的盐分溶出一部分后(至萝卜含盐为5~6%时合适),将萝卜叠压出一部分多余水分(每100千克鲜萝卜经腌制,压榨后剩余30~35千克)。

5.拌和:拌和时,按上述配方比例将萝卜咸坯拌和均匀后封坛包装,过3~4周即可食用。

产品特点:色泽金黄、红润,造型美观,如花似棱,味道香、甜、辣相间,脆嫩可口,并有开胃增食之功。

五. 湖南省 湘白猪

湘白猪是由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经多个相关单位协作攻关,利用湖南省优良地方品种猪与外来良种瘦肉型猪,在数量遗传理论指导下,采用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经多年努力,培育出的该省第一个瘦肉型母系猪。

品种特征:湘白猪全身被毛白色,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耳直立、稍向前倾,背腰平直、结合良好,腹部较紧缩,臀部丰满,四肢结实,012个以上,成年公猪体重为160~190千克,母猪体重140~180千克。

繁殖性能:根据测定,公猪5.5月龄、母猪6月龄性成熟,7月龄适合配种,母猪性周期为1日~22天,发情持续期为3~5天。情期受胎率达90%。初产母猪产仔9.5头以上,经产母猪12头以上,仔猪初生重为1.4±0.5千克,2月龄21千克。

肥育性能: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生后180日龄体重达90千克,育肥期日增重550~600克,料肉比为3.2~3.6:1,体重90千克时,胴体瘦肉率为57%以上,肉质优良。

杂交效果:湘白猪是瘦肉型母系种猪,与杜洛克公猪配套生产杂优商品猪,在消化能11.56~12.54兆焦/千克、粗蛋白14.5%~16%条件下,生长160~170日龄体重达90千克,育肥期日增重650~790克,料肉比3.0~3.4:1,胴体瘦肉率60%~63%。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天心区 湖南花肉

原料配方:肉坯100公斤精盐3公斤白糖2公斤酱油2公斤白酒2公斤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选择皮薄的猪肋条肉。

2.原料整理:把边肉(已杀好开腹的白条肉)提放案板上,切除前后腿,用刀尖刮掉肋上的油皮,将肋骨和脊骨取出,把五花肉切除,再切成条形,每条五花肉坯长为40厘米,宽2厘米,从肉坯膘头刺一小孔(便于穿绳),肉坯切好后,称好重量,再用温水冲洗净污物及血渍,捞出来放在箩筐内沥净生水。

3.配料腌制:把上述辅料充分拌均匀后,连同肉坯放入大锅内或者缸内腌制。有腌制期间,将肉坯翻动一次,使肉坯充分吸收辅料。春冬季腌浸12小时,夏秋季4小时。

4.烘制:腌好后放在案板上穿好麻绳,再穿在竹竿上送入烘房进行烘焙。用60℃文火烘焙6小时后封头,使烘房内温度保持40℃,烘焙18小时后好为成品。

5.保管:最好挂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如遇阴雨天或吹南风天时,须将门窗关系,不使腊肉吸潮。

质量标准:颜色淡黄,味道香味可口,无烟味。出品率60%。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天元区 艾叶米果

艾叶米果,当地一种常见小吃,特别在产出新米或家人团聚时,全家人一起制作,吃也热闹,制做也热闹,很能营造出家庭和睦的氛围。因该米果为圆形,故又取团圆之意。

制作时,将采集到的山中独特香味野嫩艾叶,洗净,在热水中稍煮一下,揉搓去苦味后,按一比一的比例,配上用臼碾得精细的糯米粉,兑上适量的水,几个人用手使劲充分揉和。未了,做成一个个圆饼状。还可以在里面包上些用鲜肉或腊肉、笋、大蒜等配料制作的馅,做成艾米包包,放在锅里蒸熟后,味道甚佳。吃起来,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口感滑嫩而不腻,软中兼韧,是当地人很喜欢的一种吃法。据说,这种小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长盛不衰。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焙肉

醴陵焙肉是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的。醴陵焙肉又称醴陵腊肉,醴陵熏制的焙肉色泽亮黄,盐味浸润,肉香内敛,格外香醇。

醴陵焙肉又称醴陵腊肉,并非只醴陵一地出产,周边县市都有,但醴陵熏制的焙肉色泽亮黄,盐味浸润,肉香内敛,格外香醇。做醴陵风味的焙肉,最主要的技术还是要个好屠夫。最正宗焙肉产地官庄山区,他们杀年猪的屠夫非常敬业,技术高超,手艺熟稔。猪杀死后,开肠破肚,屠夫往往不急着翻肠子,处理猪肚子等内脏,而是及时地把猪身肢解,特别是腰板上的肋肉,切成三五斤一块,趁着体温还没有冷却,用海盐粗颗粒擦遍肉块的表面。再放在瓦缸里腌制三天,猪肉转色之后,上链条挂起来,滴干盐水和水分,用茶种壳、秕谷、花生壳等急火不间断焙三天,再文火焙一天,一周之内就生产出地道的焙肉,肉香醇厚,色泽金黄,猪皮极其松脆。

焙肉讲究新鲜,新焙出来的肉最香,焙肉注重肥肉,收得久了油水尽失,就没有风味可言,醴陵民间收藏焙肉的方法十分特别,整条焙肉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全部浸泡在茶油坛子里,可以保存到第二年秋天。每次要吃,就拿一截出来,做好的焙肉,一般在一餐之内吃完,不吃两餐或多餐。

吃焙肉时,醴陵人喜欢把焙肉和醴陵三辣(醴陵辣椒、醴陵大蒜、醴陵生姜)放在一起炒,就是大蒜辣椒炒焙肉。用辣椒、生姜和红衣大蒜等做配料,这几样美味混和在一起,吸引着醴陵人们的食欲。一块焙肉可以吃下三碗米饭,那咸咸的味道划过舌尖,就催动自己不停地往嘴里送饭。

质量好的醴陵焙肉还有其它的吃法--清蒸。把焙肉切片后洒上些辣椒粉和调味料,放甑里蒸,清香诱人,别有风味,瘦肉绛红,肥肉通明,肉皮微黑带黄。也可以放在饭坯上蒸熟,蒸到焙肉的肥肉变成浸润的半透明的状态时,趁热改刀为一指宽的厚片,下锅稍稍一爆,普通的放辣椒粉一拌即出锅,讲究的还会加上大蒜、萝卜干、蕻菜苔干或者冬笋片等,但最忌带汤水。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蝶屏花卉苗木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蝶屏村位于荷塘区东北角,主导产业为花卉苗木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主要产品为八角金盘、红叶石兰、桂花树等。2011年,蝶屏卉苗木年产值达到3500万元,年利润达到1000万元。苗木生产和销售成为了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来,株洲市农业局、荷塘区农村工作局积极帮助该村培育和发展苗木花卉相关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围绕苗木花卉种植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为蝶屏村的“一村一品”建设提供了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

十. 湖南省 邵阳市 北塔区 湖南玉兰片

湖南玉兰片的生产技术始创于明末清初。其色泽蜡黄、半透明,形状似玉 兰花的花瓣,因此得名“玉兰片”。

品种:湖南玉兰片根据竹笋生长和加工季节的不同,可分为“宝尖”、“冬片”、“桃 片”、“春花”四个种类。

特点:“宝尖”是用“立春”前含苞笋制成,片平滑尖圆,色黄白,肉细嫩,是玉 兰片中的上品。它丰腴肥美,柔弱微脆,形似宝塔,又象龙角,所以又有 “金色宝塔”、“龙角”之称。“冬片”是用“雨水”前的冬笋制成,形状呈 对开片,片平光滑,色白、片厚、肉细嫩,节距紧密。“桃片”是由“惊蛰” 前未出土的竹笋制成,片面光洁,节距较密,根部刨尖,肉质稍薄,尚嫩, 味较鲜。“春花”是以“春分”至“清明”之间的春笋制成,节距较疏,节 楞凸起,笋肉薄,质较老。这四个品种各具特色,制作工艺都很讲究。如 果按玉兰片质量区分,“宝尖”最佳,“冬片”次之,“桃片”第三,“春花” 为下。

成份:它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糖等多种 营养物质。

工艺:它是利用未出土或刚出土的幼嫩冬笋、春笋,经蒸煮、切片、熏磺、焙干 等工序精细加工而成的一种高级笋干。由于玉兰片的制作方法并不 复杂, 所以不久就成为湖南农村农家都会加工的一门副业了。每年十一月开始收 笋加工,翌年春末结束。农民从竹山上挖来鲜笋,将鲜笋的根部切齐,放 入大木甑内蒸熟,然后取出冷却,剥掉笋壳,把笋肉切成薄片,再放到蔑 塔内,加以适当的温度进行烘焙,直到烘得黄松松、又硬又脆为止。有的 地方还特地用硫磺火熏,据说,经过这样处理后,玉兰片不仅色泽呈淡黄 色,外形更加美观,而且对防止虫蛀霉烂也有好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