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昆明新螺蛳湾特产批发 昆明螺蛳湾零食批发在几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昆明新螺蛳湾特产批发 昆明螺蛳湾零食批发在几楼更新时间:2022-04-01 14:05:13

一. 云南省 大理 云龙县 腌螺蛳

大理洱海螺蛳,白族喜食螺蛳,吃法有多种多样,其中腌螺蛳就是一种独特的吃法。清代檀萃在其中名著《滇海虞衡志》中,说:“滇嗜螺蛳已数百年矣……以姜米、秋油调、争食之立尽,早晚皆然”。另据〈〈本草纲目〉记载:“螺蛳处处湖溪有之,江、夏、沔尤多。大如指头,而壳厚于田螺。憔食泥水。春月,人采置锅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腌螺蛳的食法是:取鲜活螺蛳,去壳,洗净后,用沸水浸泡片刻,捞出滤水冷却后,拌以酸辣调料后即可食用。此时的脆螺蛳有酸、辣、香等味,别具风味,是一道白族喜欢吃的凉菜。( 大理)

二. 甘肃省 嘉峪关 嘉峪关野麻湾西瓜

嘉峪关野麻湾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阳”之称。该区域因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养分和糖分的积累,加之用清纯的祁连山雪水灌溉,所生产的西瓜外型美观、瓤色鲜红、口感松软甘甜,沙润清爽;糖分含量高、皮薄质脆、品质优良;单瓜重量均匀、耐储运;商品率佳、产量高,在当地很有名气,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嘉峪关市新城镇野麻湾村有30多年种植西瓜的历史,在西瓜种植方面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主栽品种为京欣和超甜京欣。近年来,通过最初的露地土垄种植栽培方式到现在的一砂、一砂一膜、一砂两膜、三膜覆盖等种植模式的改进以及品种的更新换代,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西瓜上市时间也提前了1个月,每年6月至9月,消费者均可吃到甘甜可口的露地栽培“嘉峪关野麻湾西瓜”。先后获得了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

地域范围

嘉峪关野麻湾西瓜种植区域主要位于嘉峪关市区东北,距嘉峪关市区30公里。位处酒泉盆地西缘,西北黑山与西南文殊山系的鳖盖山相对崎形成峪口。东经98°4′~98°36′,北纬39°38′~40°38′,海拔高度1412~1474米,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自然坡降12.5‰,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临金塔县,西接玉门市。新城镇下辖横沟、野麻湾、长城、新城、中沟、观蒲、泥沟7个村。各村分布相对较为集中。西瓜虽然在新城镇各村均有种植,但主要以野麻湾村为辐射区域的长城村、新城村、中沟村等5村种植为主且品质独特。5个村含38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937户,总人口11476人,耕地面积2733公顷,其中西瓜种植面积为800公顷,产量达6.2万吨,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2009年居民人均纯收入6957元,其中人均从西瓜中获纯收入3356元,成为新城镇以野麻湾村为主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种植专业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个在25-40cm(指最大横径面直径)之间,瓜型圆圆或近圆形,平均单瓜重4-5公斤;表皮油润光亮;口感松软甘甜、果肉沙润清爽、瓤色鲜红、着色在98﹪以上;产量高、品质优良,商品瓜多,无药害、碰伤、病虫等缺陷。 2、内在品质指标:新鲜西瓜中每公斤含糖量 95-97克、维生素C含量为33-49毫克、维生素B1含量为0.16-0.2毫克、维生素B2含量为 0.18-0.25毫克,水分含量为87-89.7%,可溶性固形物为10-12%。 3、安全要求:嘉峪关西瓜产品质量达到农业行业标准NY5223-2004《无公害食品西瓜》,产地环境按照标准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和加工控制按照《嘉峪关市无公害食品—西瓜生产技术规程DB62/T1392—2006》的规定执行。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

三. 湖北省 潜江 潜江螺蛳

潜江螺蛳是湖北省潜江市的特色小吃。“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

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

四. 浙江省 台州 天台 车门湾茶叶

三州镇是一个以精制茶叶等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导的山区乡镇,按照县里“3255”板块布局,在原先只有零星茶叶种植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均一亩茶”的发展目标,邀请县远教办提供技术扶持,建立了远教实践基地——三州乡生态茶叶示范园区。生态茶叶示范园区位于石岭片车门湾、岭头朱、三友等地,茶园面积共2200亩,山林12000亩,其中车门湾、三友以低产林改茶方式,岭头朱以退耕还林方式进行开发。

园区实行茶叶品种优化、生长环境生态化、生产管理标准化、运作方式规范化的四项制度。乡里统一对区内道路、排溉系统、隔离带、茶种选择、栽种密度、苗期管理等作了具体设计和规划,其目标是最终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遥望是森林,近看是茶园”,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五.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湖田青壳螺蛳

在长塘,“清明螺,抵只鹅”的俚语流传甚广,到了清明节前,老百姓就念叨着这句话嚷嚷着去吃螺蛳。因为这个时候的螺蛳刚从冬眠中醒过来,少泥腥气,还未繁殖产子,最为肉肥味鲜。刚从河里捞来或买来的螺蛳要在水里静养几天,让它“吐故纳新”,把肚子里的脏物吐尽,然后用剪刀将其尾端剪去。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酱、黄酒、白糖同炒,做成酱爆螺蛳、上汤螺蛳、响油螺蛳、螺蛳蒸螃蟹等等;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如螺肉蒸蛋、螺肉豆腐羹或者春韭炒螺肉,此时可以好好品味螺肉的味道,它介于鱼味与肉味之间,但比鱼肉紧实比猪肉鲜美。螺蛳还可做下酒菜,长塘人称“过酒胚”,民间有种说法:“剁螺蛳过酒,强盗来哉勿肯走”。剁去尾巴,加酱酒蒸熟,搁点葱油,再有一碗老酒,嗍得吱吱有味。或者青壳螺蛳用油酱红烧,也是色香味俱佳之下酒菜。此时吃螺蛳,算得上人间至美了。

长塘螺蛳价廉物美,味道鲜美,没有泥土气,无论是下饭还是下酒都是一道不错的菜肴。据说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等,还具清热、利水、明目的功效。汪曾祺在《家乡的食物》中写道:“我们家乡清明吃螺蛳,谓可以明目。”民谚也说:“清明食螺,眼不生疴。”但因其产地低贱和不雅的吃相,螺蛳成了不上台面的东西。

因长塘河汊纵横,尤其是康家湖湖面水域广,水质好,无污染,河床里长着很多螺蛳。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耙螺蛳也成了部分长塘人的行生。他们往往划着耙螺蛳的小木船,夫妻或父子配合。当木船划到有螺蛳的地方停稳后,一手拿有长柄的“簸箕”,一手拿有一木板的长竹竿,一下又一下把河底的螺蛳耙进簸箕里。然后拉上来倒在船舱内,细致地把螺蛳从石子水草等杂物中挑拣出来。存有一定数量后当日到市场里去卖或行掉,虽然非常辛苦,但也有乐趣。

至今,长塘还有一些流传下来的俚语和螺蛳有关,如“螺蛳壳里做道场”,“螺蛳嘬嘬,老酒喝喝。大道讲讲,赛过神仙”等。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六. 江苏省 无锡市 新吴区 长江河豚

河豚与刀鱼、鲥鱼齐名,为长江“三鲜”,是江苏省著名的。河豚的种类很多,有虫纹、暗色、条纹等四十多个品种。其肉质特别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它的药用价植很高,从其肝脏、卵巢的毒素中,可提练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巢素等名贵药材。在熟制河豚时,一定要严格细心地除去河豚的内脏、眼睛,剔去鱼腮,剥去鱼皮,去净筋血,用清水反复洗净。

七. 湖北省 武汉 黄陂区 黄陂脉地湾萝卜

黄陂脉地湾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陂脉地湾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脉地湾萝卜早在明朝时期就被列为皇家贡品,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萝卜在历史上又称莱菔、芦菔、温菘、土酥,肉质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帮助消化、清凉止咳、降低胆固醇以及防癌等作用,其根、叶、种子均可作药用,对人体健康有许多好处, 是中国园艺史上重要的大众蔬菜。 武汉市黄陂区作为华中地区蔬菜优势产区之一,拥有着悠久的萝卜种植历史。据黄陂县志记载,黄陂脉地湾萝卜是黄陂著名之一,远在元代末年就形成独品。民间传说明中期孝宗皇帝朱佑樘生母怀孕时被奸人下药,导致他先天元气不畅,身体很差,太医开药要常用人参顺气,孝宗皇帝曰皆是民脂民膏,不忍食,坚拒之。后来,封到湖北的兴王朱佑杬进献了有“土人参”之称的黄陂脉地湾萝卜,孝宗皇帝食用后元气顺畅,身体大好。此后,孝宗皇帝驱逐奸佞、任用贤臣、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史称“弘治中兴”,兴王朱佑杬去世后大臣们感其献宝的功劳定下谥号为献,是为兴献王。后来黄陂脉地湾萝卜就成为宫廷贡品。明崇祯初年,吏部左侍郎徐光启来方家潭考察蔬菜种植时,曾参观过此处的萝卜种植。清代,随着湾东不远方家潭古镇商贸经济的发展和黄陂脉地湾萝卜知名度的日益提高,比如康熙年间的大学士李光地就喜欢吃生萝卜,而其好友周培公是湖北人,送给他黄陂脉地湾萝卜后,李光地大喜,时常“冬夜秉烛摊书,断生萝卜满置大盂,每精诣深思时,辄停笔尝之,尽盂乃寝。”咸丰同治年间,有人在镇西河边专门租出近半亩大的一块空地,用于腊月时买卖黄陂脉地湾、七房湾等周边村湾的萝卜,黄陂脉地湾等湾的萝卜销往汉口等地后,部分又转销到外地外省。时在汉口听一些街巷有“黄陂脉地湾来的萝卜上了街,汉口的药铺无买卖”等夸张之说。黄陂北乡也有“塔耳岗的柿饼张家冲的枣,黄陂脉地湾的萝卜俏如宝”等赞誉。清末徐珂编著《稗类钞》时,卷一百一十七中写到:“黄陂所产萝卜,为全国第一,至冬,其心愈坚。”其中黄陂所产萝卜即为黄陂脉地湾萝卜,可见当时黄陂脉地湾萝卜十分走俏。随着时代的变迁,黄陂脉地湾萝卜已发展成为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农业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因其产品表皮光洁,汁多味甜、口感好、味道鲜,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且闻名省内外,当地百姓常在劳苦耕作之余,生食萝卜解渴,其味赛过鸭梨。农家亦常以之辅于猪肉,盛于瓦罐,置于灶中,文火煨汤,汤汁香中带甜,余香满口,享有“登盘香脆、风味冠蔬”的美誉。

而据黄陂县志记载,脉地湾萝卜从明朝开始被列为皇室贡品,味香脆,水分糖分较其他萝卜充足得多。即使是在今天的黄陂,要吃上这种萝卜也得找上点关系,因为它除了供应少数餐馆,就只销往周边乡镇的少数单位。

黄陂区长岭工商所所长李峰介绍,脉地湾萝卜产自长岭街道房湾村、绿林村、塘上村,目前种植面积50亩,年产量15万公斤。奇特的是,这种萝卜不论外形和口味,都和一般萝卜差别较大,被当地人当作蔬菜中的贵族,价格是一般萝卜的数倍。2006年以前,这种萝卜都由农民自发零散销售,市场很小。

由于这种萝卜每年9月下种,11月收获,记者昨日未见到货真价实的脉地湾萝卜。从村民提供的照片看,其个头约拳头大,长得溜圆,颜色为象牙白。

地域范围

黄陂脉地湾萝卜产于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所辖的七房湾村、绿林村、塘上村及虎桥村种植区。地域范围:种植区域位于黄陂区西北部,地跨东经114°25′~114°29′、北纬31°10′~31°12′之间,地域总面积22.4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200公顷,年产量54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黄陂脉地湾萝卜叶色淡绿,板叶,叶丛半直立,株高36cm~44cm、叶长33cm~36cm、叶宽6.8cm~10.0cm,开展度30cm~34cm,叶片数8片~11片。肉质根1/5左右露出土表,肉质根白色、略带青头,表皮光洁,须根少,颈部细,下部粗,底平,主根细长,纵剖面似芭蕉扇形,根长8.5cm~11.0cm、横径5.5cm~7.0cm,单根重150g~200g。2、内在品质指标:黄陂脉地湾萝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可溶性固形物≥3.5%,可溶性糖≥1.2%,维生素C≥140.0mg/kg等。3、安全要求:黄陂脉地湾萝卜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标准,产品质量也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黄陂脉地湾萝卜质量安全。

八. 山东省 潍坊 临朐县 老龙湾鳟

老龙湾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老龙湾是山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区,是山东省“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北国江南,鲁中桃源”。老龙湾古称“薰冶湖”,是由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江流而成,因传说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并有神龙潜居其中而得名,其有三大特点:“泉多、水清、四季恒温”,有优美的环境和古老的传说。老龙湾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浮山(海浮山)不墨千秋画,冶水无弦万古琴”的佳句。老龙湾水深盈丈,涌泉多不胜数,主要有薰冶泉、万宝泉、善息泉、八角湾等,此皆源出于山石中。 湾内看去到处泉水喷涌,犹如熠熠生光的串串珍珠出自水底滚浮而上。泉水清澈见底,四季恒温18℃,盛夏酷暑,清凉甘冽;数九隆冬,湾中云雾蒸腾,烟霞缭绕。晨暮,霞光流泻,与水面雾霭交融,极为壮观。《临朐八大景诗》中“冶源烟霭三冬暖”之诗句的意境即出于此。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将薰冶水载入《水经注》曰:“薰冶水已成名迹”,“泉侧有一祠,名冶官祠,是古冶官所在地”。 老龙湾内泉计万许,出名的有铸剑池、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等。铸剑池又名薰冶泉,在老龙湾西端,泉水涌流,是主要源泉之一,在《齐乘》中已有记载。因欧冶子用混沌宝斧凿出源泉,便有了“冶源”的地名;因欧冶子在铸剑淬火时一次次使水中冒起热气,此泉便名“薰冶泉”,连老龙湾原名也叫“薰冶湖”。后因当地流传内有泉眼直通东海,神龙三千居其中,便修了龙王庙,始新得名“老龙湾”,随之“铸剑池”、“试剑石”也因欧冶子的铸剑、试剑而得名。 老龙湾独特的地理、水质、气候造就了当地独特、丰富的物产资源。老龙湾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酿造酒类和饮料的优质水源。老龙湾及其下游水域盛产鲤鱼、鲢鱼等四大家鱼和鳟鱼、鲟鱼等冷水鱼类,肉质鲜嫩结实、汤白味甜、清香诱人、无土腥味、营养价值高,是远近闻名的美味,食之令人流连忘返。1999年临朐县虹鳟鱼被命为“老龙湾鳟鱼“(简称老龙湾鳟),在′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虹鳟鱼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1874年在美国移养驯化成功,1959年从朝鲜移植我国安家落户,是世界上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也是珍贵冷水性鱼类,素有淡水“鱼王”之称,世界上一向将其列为高档商品,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广的优质养殖品种。1959年朝鲜金日成访问我国时,虹鳟鱼作为国礼赠送给周恩来总理而传入我国,虹鳟鱼在我国作为中朝人民友谊的象征被誉为“大使鱼”。全国解放初期,到台湾的蒋介石不习惯吃海水鱼,台湾当局从美国引进虹鳟鱼,派专人进行饲养供蒋介石食用,台湾戏称虹鳟鱼为“总统鱼”。临朐县于1980年引进虹鳟鱼利用老龙湾泉水进行冷流水养殖成功,填补了山东鱼类养殖品种的空白。1983年,引进世界名种--道氏虹鳟鱼,为全国虹鳟鱼场更换了一代新品种。2000年虹鳟养殖面积达到200亩、年产量1200 吨,占全国虹鳟鱼产量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虹鳟鱼产地。同时,该地相继引进了西伯利亚鲟、金鳟、哲罗鲑、细鳞鱼、白点鲑等冷水鱼品种,2006年临朐县成为全国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目前冷水鱼养殖面积600亩、产量7569吨。如今老龙湾泉域千亩养殖水面与河流沟渠、阡陌公路、田野村落连缀成碧水绿野的大自然风景长卷,一排排规划整齐、布局科学的工厂化冷流水养殖池塘向人们展示了现代渔业科技的魅力。虹鳟、金鳟、鲟鱼等冷水鱼还成为这里观赏、垂钓、食用的主要品种之一,每年都有众多附近及周边县(市区)的游客到此观鱼、垂钓、品鱼。景区内鲤鱼池、金鳟鱼池、鲟鱼池的“碧水观鱼”成为其独特奇观,当人们向池中撒一把鱼饵,数以千计漫游鱼儿急聚翻跃、争抢鱼食的热闹场面令游客赏心悦目、乐不思归。鳟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温补脾胃、强身健体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成为了群众喜食的鱼类,当地的虹鳟鱼宴远近闻名,一桌丰盛的鱼宴有清蒸金鳟、红烧虹鳟、老龙湾烤鳟、寿司、生煎鱼片、油淋鱼片、煎鱼片、蚝油鱼片、红烧鱼肚、蒜香鱼丁、水浮鱼丸、清炖虹鳟、鱼肉火锅、炒鱼皮、炸鱼皮、凉拌鱼皮、凉拌鱼籽、鱼籽酱、咸鳟鱼干等近二十道菜,令人目不暇接、食欲大开。除供鲜食外,金鳟还被制成鱼干、各种熟制品、鱼油丸等即食和保健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地域范围

老龙湾鳟产于临朐县冶源镇,弥河流域上游老龙湾泉域,地理坐标:北纬36°24′——36°28′、东经118°29′——118°31′,总面积14000亩(933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老龙湾鳟体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体型体色典型、肉质富有弹性,切片后纹理清晰、晶莹剔透、略带粉色、生食口感滑嫩、清爽而略带甜味,烹制后肉质细嫩、洁白如玉、口感鲜美、清香味浓。 2、内在品质指标:老龙湾鳟蛋白质、锌、钙、铁和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几乎等于零,EPA含量高于其它鱼类数倍以上,EPA能加速病人的伤口愈合,对孕妇、老年人、幼童及手术后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有极大帮助。老龙湾鳟主要部分营养指标:蛋白质 20.1-21g/100g,锌4.7-4.9㎎/㎏,钙27-30㎎/100g,铁0.15-0.19㎎/100g。 3、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执行本规范“生产技术要求”,定期对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进行检测,产品最低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区域内已认定无公害产地8个,认证无公害产品19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4个。

九. 浙江省 台州 椒江区 上汤螺蛳

上汤螺蛳

材料:螺蛳1斤、瓶装小野椒、剁椒、蒜头生姜若干

制作过程:烧热油锅,先爆姜蒜,然后放入野山椒半瓶,大火翻炒。继续加入剁椒一勺。再炒2-3分钟后倒入螺蛳,炒啊炒,这下得使劲多炒会了,5-6分钟,然后加入冷水一碗,盖上锅盖,炖啊炖,炖到有浓汤出来,放入鸡精就可以了。味道真是不赖啊。

十. 上海市 虹口区 新长发糖炒栗子

新长发糖炒栗子是上海,糖炒栗子的皮呈棕红色,油滑光亮,肉质软糯,香味浓郁,壳脆衣松,具香、糯、甜的特征。我国糖炒栗子已有千年历史,早在北宋时即为著名小茶食。“新长发”生产糖炒栗子,亦达70余年。企业介绍上海新长发栗子食品有限商标上海新长发栗子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35年,是“中华老字号”企业、上海名特商店、上海市著名商标。

文化:1931年,沪上钱富生伉俪在北京路上开了一家“新发兴果品店”,因经营不善而亏蚀,不多久便宣告倒闭。但夫妇俩心有不甘,几经张罗后易名“新长发”重新开张。捱至初秋,他们推出了悉心研究的特色产品桂花糖炒栗子,居然一炮打响,生意日渐红火。没几年,事逢独养女婚嫁,老两口想法设法替女儿、女婿选址成都北路、延安中路口辟设“新长发”分店,生意则交由女婿打理。其时,成都北路口有一家新元昌水果店,与新长发分店比肩而立,也经销糖炒栗子。只是数度竞争后,“新长发”分店的桂花糖炒栗子,终以其外观光洁亮和色香味不俗而取胜市场。更有甚者,节节高的生意竟然使分店将总店也甩在身后。此际,附近的光华大戏院、九星戏院、金门大戏院、巴黎大戏院、国泰电影院乃至舞厅等娱乐场所,每每秋冬季节,前来购买栗子的顾主与日俱增,一直维持到上海解放前后。1956年公私合营后,新长发合并“新元昌”,但仍沿用“新长发”店号。得助于职工们的辛劳,这个作坊式门店生意一直位居同行前列。据当时的史料记载,仅就栗子而言,1982年在全市评比中折桂的新长发同西藏路的丰实、陕西路的公泰三足鼎立,并称为上海糖炒栗子的三朵金花,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上海百姓传为佳话。

功效: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 栗子,不仅是美食佳品,也可作药治病。它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 当归等媲美。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淤血肿痛、皮肤生疮、筋骨痛等症。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有对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