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油枣温州特产 温州醉枣的制作方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油枣温州特产 温州醉枣的制作方法更新时间:2022-04-12 17:00:57

一.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苍南夹缬

夹缬,是我国古代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用一组纹样对称的花版,紧夹丝织物,浸于蓝靛青染液,取得染织物,故专家称其为“蓝夹缬”。起源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堪称我国印染技术之母,古代曾作国礼。其实物残片现被国外一些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

夹缬技术在唐代就有彩色印染技术,其产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十分盛行。在宋代却曾两度遭赵氏王朝政府的示禁,几近消亡,元明以后,夹缬由多色彩向单一蓝色转化,20世纪70年代之前,苍南境内乡村,夹缬印染作坊比比皆是,夹缬产品的“大花被”依然是本地民众婚嫁的必备之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生活需求的改变,更兼现代工业的繁荣,色彩斑斓的各类现代布制品的出现和兴起,传统夹缬印染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日渐萎缩,因滞销而停产。20世纪80年代开始,宜山八岱村印染作坊业主薛勋郎师傅对此进行抢救性的生产。薛勋郎的夹缬印染作坊便成为全国惟一完整地保存夹缬传统工艺,且尚在生产夹缬的作坊,堪称是中国古代印染业的活化石。

苍南夹缬印染生产技术性强,生产流程一环一节,环节相接,周密而考究,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代夹缬印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同时还保存了天然靛青的配方、配液和以天然靛青为染料的技术,可以说是我古代印染技术的活化石,抢救和保护夹缬技术,对于研究我国印染技术的原始风貌、传承方式和发展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产技术性强,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而代代传承。苍南夹缬印染以棉纺土坯布和天然染料靛青为主要原料,其生产的产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印染过程不会造成有害性无污染,不存在当代印染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苍南夹缬以蓝、白两色构图,将温州地区的南戏故事、民间传说作为夹缬制品的主要图案。有取材于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的“百子图”,有取材于民间绘画的凤凰图、牡丹图、菊花傲霜图、灯笼双喜图等,明显有别于唐宋明时期的夹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代服装、装饰品、旅游产品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技术改进,可生产各种工艺装饰、被褥、时尚服装、门窗帘、等各类生活用品,特别是在服装和工艺装饰方面具有较大的发掘潜力和利用价值。抢救和保护苍南夹缬,对于研究和考证夹缬在苍南及至整个浙南地区的发展与变化,具有较大的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是农耕社会的缩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工艺,流传千多年,对于研究我国农耕社会人民生活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夹缬传承人薛勋郎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二.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乐清牡蛎

乐清牡蛎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清江镇的。清江镇东临乐清湾,牡蛎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乐清市清江镇是“中国牡蛎之乡”。

清江镇海洋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牡蛎养殖历史,是国家的牡蛎试点养殖基地。1979年,我国首次从日本引进的太平洋牡蛎种在清江海区试养成功,同时引进的棚架式等新的立体养殖模式比传统养殖模式优势明显,使得牡蛎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并向沿海各省推广。同时在清江成功开发了牡蛎全人工育苗技术和具有当地特色的抗风浪延绳垂下养殖技术,养殖区域向清江外海区极大扩展,牡蛎种群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个体大、产量高的太平洋牡蛎已成为乐清湾的优势品种。清江镇围绕牡蛎产品,成立了牡蛎养殖协会,建立起了集苗种生产、加工冷藏、产品储运、科技研究、品牌宣传、行业协会管理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键。2004年该镇牡蛎养殖面积1.05万亩,年产量1.9万吨,产值3500万元,占全镇渔业总产值的52% 。

三.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温州彩石镶嵌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彩石镶嵌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彩石镶嵌系石雕和木雕相结合工艺美术。光绪八年(1882),永嘉老艺人潘阿明开始用青田彩石片镶嵌在红木和花梨木上,以后,艺人不断革新创造,除作挂镜、小屏工艺品外,还增加对联、挂屏、立地屏风、箱拒等。民国9年(1920)销往南洋群岛一带,还参加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会。建国后,温州艺雕厂老艺人王培珍、吴振德等人创作《中国古代八大发明家》彩石镶嵌,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金继锐创作《乐寿元疆》(彩石地插屏),送新加坡亚大地区傅览会展出。( 温州)

四. 浙江省 温州 鹿城区 瓯绣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绣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产于瓯江地区,亦名“温绣”。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它与湘绣、苏绣、蜀绣合称我国四大名绣。瓯绣是我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瓯绣的品种很多,除各式画片、挂屏等装饰品外,还有台布、戏装、枕套、被面等实用品。画面有人物、山水、花卉、走兽4大类,1000多人花色品种。

制作者将毛竹刮去青皮,通过分层开片,煮熟抽丝,编织成竹帘,然后用颜料或彩线在上面制成花鸟、山水、人物等作品。瓯绣的最大特点是针法繁多,做工精细。如《松鹰图》中一只鹰就采用了扇形针、切针、平针等十多种针法,还采用很多质地、粗细、色泽不同的色线混合使用。构图精练,纹理分明,针脚齐整,针法多变,绣面光亮适目,色泽鲜泡调和,动物羽毛轻松活泼,人物、兰竹都能绣得精巧传神。它的风格特点是“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构图精练,绣理分明。”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地方风格。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毛竹刮去青皮,通过分层片,煮熟抽丝,编织成竹帘,然后用颜料和彩线在上面制成作品,针法类型有断针、滚针、乱针等20多种。

瓯绣开始于唐宋时代,800多年以前,温州地区已运用刺绣美化服饰,绣品技艺也达到相当水平。瓯绣是浙南一带的传统手工艺品,可与湘绣、苏绣、粤绣和蜀绣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名绣之一。清咸丰三年(1853),温州设有专业绣铺。绣工人数曾达到600至800人。据说瓯绣最早产生于民间善于刺绣的妇女之手,古时温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刺绣传统,足见当时瓯绣的普遍和兴盛。

早在宋、元年间,瓯越民间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绣,这便是瓯绣。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它的色彩越来越艳,花色品种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在工艺上独树一帜的绣种。瓯绣以构图精巧,绣法严谨,运针纤巧,色彩鲜明而著称。不少佳作被选为国家级礼品,多次参展国际艺术博览会。2001年瓯绣被浙江省列为重点保护艺种。瓯绣不是四大明绣之一。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瓯绣、顾绣、京绣都很有名,但是不属于四大名绣。

五.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莘塍五香干

莘塍五香干是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的。莘塍五香干是温州名小吃。莘塍五香干还获得“温州名”称号。

瑞安莘塍五香干始创于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又名“庚春园”五香干。以口感和回味鲜美而远近闻名,它选用当年的新豆,经过浸水、磨细、滤净、煮浆、结冻、压挤、切块等工序,用双缸酱油和香料制成,并经通风螺旋晾干,成就风味别具一格的温州名小吃。

一百多年来从街头巷尾到轮船、车站叫卖起,到现在成为家喻户晓的五香干百年名坊。莘塍五香干是温州地方最早使用真空包装的五香干食品。

二次创业以来,秉承祖业精华,开拓创新。

1996年注册“莘塍”牌五香干;

2004“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产品遍布国内各大超市,并远销欧盟各国......

莘塍五香干是温州地方最早使用真空包装的五香干食品。

六. 浙江省 温州 鹿城区 油卵

用糯米粉团,以麻心或豆沙为馅,外蘸白芝麻,油炸,熟时呈老黄色。状鸭蛋而略长,空心,叫油卵;也是以鲜猪肉和香菇等作馅,圆台乒乓球而稍大,叫麻球
( 温州)

七.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南山索面

产品名称:南山索面

产品别名:坠面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细如银丝,洁白柔韧,口感好。

产品简介:一种用手工拉成晾干的素面,称“坠面”,鲜软可口。我县以花园、马村洋、珊溪等地产品最有名。制法是将面粉加适量食盐(春冬含3-5%、夏秋为9-12%),做好面坯置面柜中“走透”后,拉成线晒燥 ,理成线绞状。素面讲究细匀为佳,吃时放开水锅中一煮,去掉咸汤,拌点佐料即可。素面富营养易消化,为群众喜爱食品,老人祝寿、生日、妇女生小孩时都以此为主食。由于该食品具有强身健体、防老抗衰、滋阴美容等功效,故又称"长寿面"。龙川乡马洋村制作福寿长面已有50多年历史,从事该食品加工的农户达80多户,年产量近75万公斤,仅福寿长面加工一项,全村可增收近150万元,加工户户均收入可达2万余元。

产品历史:平阳坑镇南山村手工制作索面历史悠久,从上世纪末就有手工制作索面的优良传统,现有手工业索面的农户300多户。是温州的传统特色美食,为订婚走亲不可缺之礼品。

八.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菱角

产品名称:菱角

产品别名:南西洋黄菱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性凉,味甘;人肠、胃经,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

产品简介:菱角可以鲜煮食,又可制淀粉。菱角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 嫩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 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呵。 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崩萄糖。脂肪 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钙 ,磷、铁等元素。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 百病,已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 ,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瓯海区三洋乡南西洋菱角最为著名,人称“南西洋黄菱”,年产1200余吨。南西洋河宽、水深、泥肥,是种植菱角的好地方,种植历史悠久。菱角每年惊蛰前后(3月上旬)播于水田,清明前后(4月上旬)移苗于浅河滩,芒种至夏至间(6月)再移植至深水处,白露时(9月上旬)即可采摘菱角,每隔10天左右采摘一次,采摘期可长达2个月。近几年,在泽雅山区稻田试种获得成功。

产品历史: 宋·杨万里。《食老菱有感》;“幸自江湖可避人,怀珠韫 玉冷无尘。何须抵死露头解?荇叶荷花老此身。” 明·李时珍:家菱种于破塘,叶、实俱大,角软而脆,亦有两角弯卷如弓形者,其色有青、有红、有紫,嫩时剥 食,皮脆肉美,盖佳果也。 清·黄媛介。《采菱》:“轻舟放浆喜温暖,碧柳丹枫薄日间。欲采湖菱愁指滑,背人先自脱金环。”

九.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苍南翠龙茶

苍南翠龙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 苍南翠龙茶

产品产地:温州苍南

产品特性: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醇和甘甜,

产品简介: “玉苍绿早”牌苍南翠龙茶产于浙闽交界处,平均海拔高达500多米的苍南县五岱山上,该茶品质特征为:外形扁平直,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甘甜,汤色翠绿明亮,叶底成朵嫩绿明亮,其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芽叶大小匀齐,芽叶长不超过2cm,采摘期较早,一般春分与清明之间,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剔,清除病叶、碎片等,使之整齐纯净,炉制工艺可分为杀青、青锅、回潮摊晾,炒制工艺可分为杀青、青锅、回潮摊凉,火锅四道工序。

产品历史:该茶在99年浙江省第十三届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一类名茶,又荣获99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目前该产品年销售量100多担,销售额120万元。

十.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高山云雾茶

产品名称:高山云雾茶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味醇、色秀、香馨、汤清

产品简介:高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汤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若用幕阜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风味独特的云雾茶,由于受高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赞美高山云雾茶云:“高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产品历史:高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