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三姑娘土特产 广西特色特产物品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三姑娘土特产 广西特色特产物品图片更新时间:2022-04-11 17:53:39

一. 广西 河池 东兰县 三乌鸡

三乌鸡

东兰三乌鸡是广西东兰县农村传统养殖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之一,因其毛、骨、肉三者皆黑而得名,公鸡-也呈黑色。东兰三乌鸡体型中小型,成年公鸡体重1.3~2.5公斤,成年母鸡1.1~2.0公斤,母鸡150~180日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平均蛋重48克。

东兰三乌鸡,其肉质细嫩,肉味鲜浓,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含有1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母鸡达18.52%,公鸡达20.53%;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B1、B12、维生素C和E族。东兰三乌鸡年产100多万羽。

二.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墨鱼三丝汤

墨鱼三丝汤是武冈民间宴席的常见菜品,以墨鱼、海参、冬笋烹制而成。营养丰富,色泽美观,口感鲜甜。

三. 重庆市 大足 石刻三茗茶

石刻三茗茶,是重庆市大足县的著名茶叶品种,该茶采自西山森林公园腹地的生态茶园,石刻三茗茶主要是由第二代松茗茶、茗螺、茗芽组合而成。

重庆市大足县的石刻三茗茶,采自西山森林公园腹地的生态茶园。它主要是由第二代松茗茶、茗螺、茗芽组合而成,品质纯正,滋味爽口,香气清新,水色绿明,叶底匀嫩。

石刻三茗茶是大足县的三大历史名茶之一,另外两种为大足松茗茶和宝顶苦丁茶。

四.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三汇水八块

三汇水八块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三汇镇的特色美食。水八块,以鸡为原料,是达城的名特菜之一,以红油佐料为主,辣甜脆香嫩,回味韵长,有近百年的历史。

四川渠县三汇镇,建于明代,地处渠县北部,华蓥山南麓,成达、襄渝铁路贯穿其境,巴河、洲河、渠江三江交汇,上承千里巴山、下接万里长江,是川东北有名的“水码头”。商贸繁荣、文化底蕴丰厚、素有“小重庆”之称 。流传于世的三汇水八块,只有与三汇镇有缘的本土人才有其口福。三汇水八块,选本土农家散养土公鸡,经煮好、凉干后,用刀把鸡的各个部位分解后开成片,以地方祖传独特佐料,做成集“辣、麻、鲜、香”的鸡块,食之麻辣可口,回味无穷。三汇水八块,超越众家棒棒鸡的独特绝色麻辣口味,乃棒棒鸡中之经典,给人麻辣爽到底的全新感觉。

当川菜中的白砍鸡,口水鸡,棒棒鸡,在四川省成都川西平原的同时,在这个繁忙而热闹的水码头,早就有一些小摊小贩提做篮子沿街叫卖,一种用本地纯种的农家散养的土公鸡,经煮好、凉干后,用刀把鸡的各个部位分解后开成片,以地方祖传独特佐料,做成集“辣、麻、鲜、香”的鸡块,食之麻辣可口,回味无穷。因为这是一个繁忙而热闹的小场镇,又是一个三江交汇的水码头,加之其整个制作中又是以水为主,整只鸡按部位下了后成为八块,所以就叫“水八块”。

“三汇水八块”是非物质饮食文化遗产,从选鸡和制作都非常严格,技艺考究,发展历史悠久,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已经是每家每户逢年过节的一道比须的凉菜。当地人把吃“水八块”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吃味道,中级阶段是吃部位,高级阶段是吃感觉。

五. 山西省 运城 万荣 万荣三白瓜

万荣三白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万荣三白瓜产于山西省万荣县,分布在高村乡、南张乡、裴庄乡的28个行政村,2013年认证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东经110°28′16〞~110°39′44〞,北纬35°13′45〞~35°30′11〞,认证面积200公顷,年产量达6000吨。万荣三白瓜顾名思义,即“皮白、瓤白、籽白”是万荣县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农产品。三白瓜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翡翠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乳白、淡黄、深黄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其营养价值高,富含对人体有利的元素,其18种氨基酸总量0.32g约/100g、磷0.027g约/100g、钾866mg约/Kg、钠9.33mg约/Kg、镁54.88mg约/Kg、钙71.7mg约/Kg、铁6.14mg约/Kg、锌0.52mg约/Kg、总糖6.08g约/100g。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能够清热解毒,消炎退烧,健脾保肝,养颜美容之功效。

西瓜原产于非洲,相传为五代时期由商人传入我国,历史悠久。它品系多种,其瓤或红或白,其皮其籽也呈多样,其中有一则皮、瓤、籽均为白色,独具特点,后来人们便渐渐依据它的这一特点称其为“三白瓜”了。

《本草纲目》记载:其瓜瓤甘、淡、寒、无毒,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皮:甘、凉、无毒,主治口、舌、唇内生疮。所以它既是人们消夏止渴的上乘佳品,又常常被人们用来作药引用。据史载,三白西瓜自唐五代以来就有栽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三白西瓜自七月上市,丹桂中秋,长幼相聚,品瓜赏月,其乐无比,岁寒虚燥,溴痹舌痛,以瓜汁佐以白糖、蜂蜜、清凉甘美,消烦润肠,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古医书载云:三白瓜瓤亦称“白虎汤”,除暑热,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其皮曰“翠衣”,亦有生津解烦之奇效;其籽甘寒,清肺润肠,补中宜人,主治肠痛。据说当年太后长安之行,路途奔波,虚火上升,口燥便赤,一臣供三白瓜食之,顿觉目明无恙,大加赞赏,传旨为贡。

近年医案有载,三白西瓜对各型肝炎疗效独具,药物而无不及;并对因中热而引起的鼻衄、视力模糊以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另外,三白瓜籽对糖尿病也有疗效。例:万荣县某印刷厂李某患有肝炎数年,吃药打针不少却一直得不到治愈。

去年秋,当她无意中听别人说南张乡一带的“三白瓜”能治肝炎时,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到当地买来“三白瓜”天天吃,冬后到医院一检查,病情竟然全愈。去年12月初,西安市的一位患者得了肝炎,也是听人说要用这“三白瓜”做药引,便千里迢迢坐专车来到这里,用200元买了一个近30斤重的上好“三白瓜”,一时被当地传为美谈。南张三白西瓜产于南依孤山,北邻黄河的万荣县南张乡,依山傍水,山川交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三白西瓜提供优异的生长环境,使其成为享誉晋陕豫的名瓜之一。

“三白瓜”个头大,水份多,瓤口硬,口感细,耐贮藏,它最长可贮藏到第二年清明时节。每年到阳历12月份时,其瓜外表不变,其瓤则会成为汤糊状,这时其味则更为淳浓,这便不能切而食之,而要在其顶部切一小口,用小勺舀着喝,如果再加些白糖,那会更甘凉沁脾,美不胜言,且一碗两碗,绝不会引发你的咳嗽来。当地的群众还将其糖渍酱腌,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独具风味的佳肴。三白西瓜在南张乡种植面积达五千余亩,今年又喜获空前丰收,年产量可达500万公斤以上,主要销往晋、陕、豫等周边市场;南张乡距万荣县城十余公里,万临线,206国道交错而过,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我们热诚欢迎各地客商前来洽谈业务。

地域范围

万荣三白瓜产于山西省万荣县,东靠稷王山脉与闻喜、盐湖毗邻,南依孤峰与盐湖、临猗相接,西隔黄河与陕西韩城相望,北眺吕梁与河津、稷山接壤。万荣三白瓜产地位于东径110°28′16"至110°39′44",北纬35°13′45"至35°30′11"之间,土地总面积88平方公里,地域范围包括高村乡、南张乡、裴庄共28个行政村,保护面积4000公顷,年产量达6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万荣三白瓜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乳白、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克--150克、中籽类型40克--60克、小籽类型20克--25克。子瓜类型150克--200克。2.内在品质指标:万荣三白瓜营养价值高,富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利的元素,其18种氨基酸总量0.29 g/100g —0.32g/100g、磷0.024g/100g —0.027g/100g、钾862mg/Kg— 866mg/Kg、钠9.30mg/Kg— 9.33mg/Kg、镁54.66mg /Kg —54.88mg约/Kg、钙71.3mg/Kg —71.7mg/Kg、铁6.11mg/Kg— 6.14mg约/Kg、锌0.49mg/Kg—0.52mg/Kg、总糖6.03g/100g—6.08g/100g。3.安全要求:万荣三白瓜的安全卫生指标符合《山西无公害西瓜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B140110/T001--2007)的规定。

六. 重庆市 巫山 张氏三糕

前来旅游大、小峡的人们,步入巫山县城,就会听到“碗碗糕、甑蒸糕、糯米年糕”的叫卖声。这“三糕”原是巫山古城驰名的小吃。由于出自张姓的独家手艺,被誉为“张氏三糕”。

张氏三糕由来已久。据传,明洪武年间,张氏从湖北迁入四川巫山,家境贫寒,经营糕点为生。那时,每逢腊月二十四日,长江巫峡两岸百姓,有过小年的习俗。群众把这天,视为灶神上天,向玉帝回禀全家一年善恶。家家户户于前一天夜晚,以五谷、盐茶,饴糖视灶,意在敷住灶神之口。张氏敬神虔诚,是夜,便在灶台上贴一张神婆画像,点燃香烛,把亲手做的最好糕点贡在画像面前,默送灶神归天,欢度小年,并用饴糖敷在灶神嘴上。张氏的虔诚,感动了灶神,回天宫后向玉帝美言了一番。玉帝听后,十分高兴。认为张氏虽穷,但心性善良,便叫王母拿出一盘各种类型的长寿糕,命灶神带回去送给张氏经营。

除夕的深夜,张氏按照习俗,焚香燃炮,举行迎灶回家的仪式后,合家围着火炉守岁。他边饮酒,边想着过年的寒酸和来年的生计,不觉昏昏沉沉醉入梦乡。忽见灶神从天空飘进家来,手提一篮黄红色的长寿糕。

“张氏三糕”代代相传,现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年轮的增长,也名扬神州。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的爱国人士云集巫山,张氏三糕曾为他们喜爱的早点。当时,独家经营供不应求,便一分为三,各经营一种,更具特色。

七. 陕西省 西安 未央区 三皮丝

三皮丝

相传出自唐代中期。当时殿中御史王旭、监察御使李嵩、李全交三人贪脏枉法,作恶多端。长安西市品姓厨师愤怒之下,将猪肉皮、乌鸡皮、海蛰皮切丝当佐酒菜,名曰“剥豹皮”。近年西安饭庄在传统制法的基础上,改进定型成菜。三丝立为三堆,色泽分明,型如盆景,滋味各异,筋韧中带鲜脆,清爽利口。

八.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海宁三把刀

产品名称:海宁三把刀

产品产地:浙江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刚柔兼备,锋利无比

产品历史:“海宁三把刀”起源于清同治四年(1835),由盐官“周顺兴铁店”创立

产品简介:以药刀、叶刀、厨刀驰名的“海宁三把刀”,尤为“手心牌”药刀最具特色,该刀刚柔兼备,锋利无比。用以切半夏,片薄如轻纱,透明照人;近年来各地药商求购药刀用以切割西洋参片,用斜切操作使小株切成大片,提高产品等级大受欢迎,最近福建一药商专程寻访“周顺兴”的“手心牌”药刀,一口气订购了100把,说是新加坡和台湾用户指定的产品。

据史料记载,其药刀创始人周富亭,幼时为“周顺兴铁店”女店主领养,他原本姓曹。周富亭13岁去诸暨学青刀炉手艺,四年艺成回店。周见当时市场上药刀奇缺,而且价高利厚,便去杭州湖墅药刀作坊观摩,偷学技艺。后经试样仿造,研究改进,终于制成了优质上品的药刀。因其刀口明钢系选用德国“手心牌”旧锉刀钢,因此取名“手心牌”。再加上锻铸时千锤百炼,淬火烧的用淮南块煤、磨刀取镇江丹徒著名的“孩溪荡砖”,使药刀质量过硬,很快打入市场,当时南京、北京乃至云南、贵州、新疆、黑龙江等地纷纷慕名而来;杭州胡庆余堂、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药店,都把它指定为专用产品,生意日益兴隆起来。

“三把刀”中的叶刀,是海宁的传统产品。“周顺兴”在当地菜刀的基础上改进锻铸工艺,制成了既薄匀又锋利,价廉物美的叶刀,达到了切叶如发丝,喂幼蚕正合适,大受蚕农欢迎。但传说到了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闻说海宁有“叶刀”之名,认为与自己的名字“叶那拉氏”犯了讳忌,因此下禁令改成了“桑刀”的叫法。然而这“桑刀”与海宁民间用以稼接桑苗的“桑刀”名同,分不清爽,于是只好各在前面加一个动词,即成了“切桑刀”和“接桑刀”,但还是非常别扭。要晓得民俗这东西一旦形成自己不成文的法规之后,就很难用人们的主观意志去改变它的。因此等慈禧死了,“叶刀”和“桑刀”还是正了自己的本名。

传统的海宁厨刀,主要有两种型号。一是圆头阔刀,前段披精肉,锋利无比,刀至肉成薄片,后段斩骨无痕,削铁如泥,适用菜馆酒家;另一种是家庭用菜刀,刀口略呈弓形,中段微凸,在稍有凹陷的墩板上也能运用自如。据说这种厨刀最早传入京城的媒介是海宁陈家(陈元龙世家),因为盐官陈家大官满京城。他们回故乡把地方厨刀带入了皇宫的御缮房,御缮房厨师们用后感到与其他刀具优之无以伦比,后来成御缮房的专用刀具。关于“海宁三把刀”的传人,另有一种传说这“周顺兴”原是山东腾州打刀世家周铁山的两个儿子,即周顺和周兴兄弟俩。因在明代时周氏专为朝庭打铸兵器而受过皇恩,因此清兵入关后,首要捉拿周氏一家。为了避难,父子三逃来浙江龙泉,开设了华国剑行,以打宝剑出名。当时清政府闻知好事,就命周铁山为清政府打兵器,而周铁山是条硬汉,宁死不从,结果被清兵杀害。两个儿子连夜出逃,一路奔波,辗转来到了海宁,被北门外的一家的铁店收留。周顺、周兴根据当地销路,借鉴了“山东刀”和“龙泉剑”各长处融为一炉,创造了远近闻名的“海宁三把刀”。因此,“周顺兴铁铺”店号,为两兄弟之名而誉满江南,一直流传了如今┅┅

九. 湖北省 仙桃 沔阳三腊

“沔阳三腊”:腊肉、腊鱼、腊鸡,是沔阳的一大风味,它与“沔阳三蒸”齐名,享誉荆楚,驰名九州,独具特色,堪称沔阳饮食文化中的杰作。沔阳人一提起腊肉炒藜蒿,腊鸡煨火锅,就会口中“泉涌”,咕咕哽咽。

肉、鱼、鸡之所以都冠以“腊”字,是因为这些食品都是在腊月腌制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令性。

“三腊”在制作上有许多考究。首先在选料上,肉以猪、牛、羊为主要原料,其它动物肉也可以腊制,不过还是以猪肉最为普遍,实属家喻户晓,人皆会做。猪肉不可太肥或太瘦;牛肉不可带筋;羊肉不可带油。

鱼以鲭、鲩、鲤为主要原料,尤以鲤鱼为最佳,鲩鱼次之,鲭鱼再次之。这三种鱼个头大,肉厚实,水份少,蚀耗小,味道好,最适宜腊制。

鸡,泛指鸡、鸭、鹅,尤以家鸡和野鸭为主要原料。家鸡又多选用公鸡,这不光是人们留下母鸡待来年产蛋,更主要的是公鸡个大体重,肉多油少,腊制更为划算。

其次,在腊制的方法上,鱼剖背不剖肚,忌用水洗,用湿布将鱼的里外擦净即可;鸡开膛后同肉一样,都不要用水洗,如有脏物,湿布擦净即可。在配料方面,应遵,循.“略偏咸,切忌淡”的原则,再辅之以胡辣、花辣、五香、白酒等佐料。腌好后的“三腊”,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闻之香气扑鼻,嚼之滋味浓郁,别有一番风味。

第三,在制作的时间上,须是冬至以后立春之前。如果是在立春前腌制,在立春后出卤,其味道就会逊色得多。

沔阳人不仅在“三腊”的制作上独到之处,而且在吃“三腊”时也有许多讲究。比如这三种食品通过甑蒸熟的比在锅里炕熟或者煮熟的味道好,是实实在在的原汁原昧;腊鱼在烹凋时用手撕成小块比用刀剁成块的味道好;腊肉炒藜蒿、炒蒜苗,香上加香;腊肉包团字,其味别具一格;腊鸡火锅,比重庆火锅更上一层楼,其汤特鲜,饮之,使人荡气回肠。

“三腊”不仅是晏中佳肴,而且还是一剂良方。腊肉百合糯米粥,可止痢,腊肉骨焙干研沫,可治腹泻;生疱长结,只要切上一片肥腊肉敷在患处,便可以淤提脓,消炎解毒,消肿祛痛;腊肉汤有清热退火之功效。不仅如此,“三腊”还具有“拒腐蚀,永不沾”的优良品质。只要把它挂在通风透光的地方,不使其受潮沾水,放一、二年也不会变质或腐烂的。如果密封在坛子里,存放的时间就更长。夏天,随便置它于何处,苍蝇蚊虫都不敢接近,可谓“正气凛然”了。

沔阳人制作“三腊”的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相沿成俗。诸葛孔明在沔阳居住时,就十分喜欢吃他岳父黄老先生家的“三腊”。刘备吃了大加赞日:“荆楚绝技”;关羽吃了说“色香味俱佳”;张飞连说“好吃,好吃,真好吃”。

陈友谅在采石矶做了皇帝,一次大晏群臣,桌上既有”三蒸”,又有“三腊”,青一色的沔阳风味,这都是罗娘娘在御膳坊督办的,让文武百官大饱口福。

一九三二年,贺龙军长率红三军进驻沔阳,那年春节,老百姓纷纷用“三腊’’慰劳红军官兵。贺老总吃了沔阳的腊肉腊鱼腊鸡,连连赞扬道:“沔阳人民手艺巧,肉鱼鸡鸭腊得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