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宿州特产撒汤 宿州十大特产饮食方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宿州特产撒汤 宿州十大特产饮食方面更新时间:2022-04-03 03:56:19

一.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樱桃

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朋友们可别把樱桃和樱花混为一谈哦。樱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颇高,又有“含桃”的别称。我国樱桃产量为3500万kg,人均只有29g,相当于每人有大樱桃3个或中国樱桃15--17个。可见樱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 安徽省 宿州 灵璧 灵璧花生

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

灵璧县花生栽培历史悠久,作为一项产业发展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在90年代。从1990年以后全县花生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总产逐年提高。目前花生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40万亩,单产水平在300-350公斤总产量10万吨左右。目前应用的花生品种主要有鲁花九号、鲁花八号、鲁花十四号和豫花15号等主推品种。

三.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大路口粉条

精选质红薯淀粉为原料,秉承传统工艺,经封闭式生产车间纯手工精制而成,具有色泽自然、口感绵软等特点。为实实在在的手工工艺,地地道道的农家风味。

四. 安徽省 宿州 灵璧 灵璧麻糊汤

灵璧麻糊汤是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麻糊入口绵软,味道极佳。麻糊汤在灵璧县一带特别受欢迎,基本上每个包子店都有一个大锅,里面是麻糊汤。

灵璧县的麻糊汤主要成分:(咸麻糊汤)麻糊面,豆皮丝,海带丝,花生,面筋(淡麻糊汤)麻糊面,芹菜,黄豆,芝麻盐。

麻糊入口绵软,味道极佳。咸马糊有些类似河南的“糊辣汤”,但没有那种辣味,是靠咸和鲜吸引人的,里面的豆皮丝和海带丝很有咬头。淡马糊青黄翠绿,浮着一层薄薄的芝麻盐,香味扑鼻。口重的年轻人对咸马糊情有独钟,口淡的老人和孩子更爱淡马糊。

麻糊汤在灵璧县一带特别受欢迎,基本上每个包子店都有一个大锅,里面是麻糊汤。

五.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砀研”辣椒

“砀研”系列辣椒种以粒大饱满,色泽鲜亮著称。其辣椒自身以肉多味美、个大、体胖、色泽光亮诱人而闻名,“砀研”系列品种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深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钟爱。文庄镇出产的“砀研”系列辣椒亩产可达100斤,且品种耐干旱,抗倒伏,易管理,适合各种土质生长。“砀研”牌辣椒种将会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喜讯。( 砀山)

六.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官桥樱桃

官桥樱桃

官桥镇地处东南的山区,利用山坡栽培樱挑历史悠久,该地山坡地到处都有樱挑栽培,主要品种有中国樱挑,即小樱挑,也称樱株、莺挑、玛瑙等。为落叶乔木或小乔木,单果重1、2—2、5克,肉软多汁、皮薄、有红色、黄色和红黄色,5月上旬成熟,花期及早,先于叶开放常用分株或压条繁殖,抗寒力叫弱,2005年全镇樱挑5000亩,总产达300万斤。

七.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面皮

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萝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它早已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

八.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皇藏峪莪子

皇藏峪莪子——3000多亩林木繁茂的山峪谷凹里都有出产,其中以瑞云寺周围以及寺南双顶山、钻天峪、皇藏洞为多,狼窝、过山路等地次之。主要原因是林木、落叶、干草较多,年积月累腐朽之后,给莪子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6—9月汛期一到,为产莪旺季,连阴雨时,每天有上百人进山采莪。皇藏峪莪子有10多种,鲜食为主的有槐花、鹿角、黄鸭蛋、青莪、高脑莪、松花、茄皮、草莪、一窝鸡等;干鲜兼用的有土里埋、红脂莪、腊莪等。其中较名贵的品种是槐花、鹿角、土里埋等。民国38年(1949),大蔡庄中医蔡书全,一日雨后,在瑞云寺西北角的龙咂咀,发现一块石板被顶歪,扒开一看是一只土里埋莪子,此莪盖如馍盘大小,直径尺许,视为宝物。特别是香莪,大如指头,色红,晒干后放进衣箱,有浓香味,有人试验香味可维持30年之久,此香味有驱虫、防蛀功效。莪子食法较多,尤以草汤熬煮,其味更佳。当地群众说:“吃了莪子忘了肉。”皇藏峪莪子,过去较多,旺季官桥、曹村、萧城均能买到,后来,人口渐多,山里落叶、烂草不少被人们拾去当柴烧,获量大减,除鲜食外,少量的售于当地饭店或赠送亲友。

九.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利辛撒汤

利辛撒汤:  "撒汤"这个汤在山东一带比较常见,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

传说乾隆皇帝寻访山东(具体什么地方搞不清楚了)偶尔喝到此汤便问到身边的大臣这是啥汤啊?旁边的当地1,大臣大都是山珍海味度日其实也不知道具体名字灵机一转就对皇上说,多谢万岁赐名此汤"撒汤"。

   早在60饥荒年时山东人一路逃荒到利辛(利辛那时以地为名叫黄湖),此汤才在利辛生根流传。  撒汤小笼包也是我的最爱。记得前些年冬天的清晨和一朋友在浴池洗澡后出来,清冷的天气里来碗烫烫的撒汤和两笼热腾腾的小肉包,呵呵……感觉美的很……

撒汤,原名“肉粥”, 也叫辣糊汤和 “煞汤”,一种传统名吃,是流传于皖北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的黄湖,即现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现为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姓的平常早餐。

撒汤是以牛羊肉、鸡肉为原料,配以葱、姜、辣椒、胡椒、味精、食盐熬制而成。其制作方法是:将牛羊肉、鸡肉洗净,放入砂锅内,注入清水,放入各种佐料,大火煮至水开,将淀粉搅拌均匀,做成芡汁,一起兑入汤锅中,小火再将鸡汤炖开,将鸡蛋打散、倒入汤里拌成蛋花,至鸡蛋熟,盛出即可。喝汤之前,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放入香菜碎,醋,荆芥,麻油及黑胡椒粉。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喝了此汤大加赞赏,并欣然命笔提写“撒汤”二字。皇帝金口玉言,从此撒汤便成为风糜大江南北的一道名吃。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南巡,走河北,过山东,进入了安徽地界,这天中午时分,来到皖北的黄湖(今安徽省利辛),走得又饥又渴。抬头一看,前面有一家客店,遂走至店前。店主是位四十多岁的妇人,虽已半老,风韵犹存,女儿仅有十八九岁,长得月容花貌。老妈妈见来了几位贵客,虽然风尘满面,穿戴却十分整齐,其中一位,气宇轩昂,相貌不俗,知道定有来历,便笑脸相迎,一面殷勤端茶倒水,一面热情询问客官有什么吩咐。乾隆皇帝正饥肠辘辘,忙对妇人说:“可有什么好吃的?”妇人说:“今天我们这儿北集,也没有什么菜,仅有烧饼肉汤而已。”你想乾隆皇帝,一国之君,那一顿不是山珍海味呀,但此刻他那顾得上许多,先填饱肚子再说,说对妇人说:“有什么吃什么,快快端上!”妇人说了句“好嘞”,就一溜烟跑进了屋里。

立即,屋里飘散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接着,妇人把一竹筐又大又酥又香的烧饼摆到了桌上,随即,女儿把一碗碗冒着热气的肉汤端到了面前。乾隆一行,顾不得斯文,拿起烧饼,立即狼吞虎咽起来。只见那烧饼外观上长且薄,颜色橙黄,表面粘满芝麻;一经入口,色香味美,外脆内酥,可口宜人。再喝那肉汤,更是鲜美绝伦,比那烧饼更别具一番风味。乾隆一连吃了两个大烧饼,喝了三碗肉汤,仍觉意犹未尽。连声赞曰:“好汤,好汤!”

乾隆吃饱喝好,心想,我虽为一朝人王地主,吃遍了山珍海味,何尝吃过如此美味佳肴。不如记下这汤的名字,回去后让御赐膳房依法制作,就问妇人这汤的名字,妇人也不知道这汤的名字,于是母女小声嘀咕了一句“啥汤”。这啥汤本是利辛土语“什么汤的意思”,可乾隆皇帝误以为这汤就叫“撒汤”,就说“好一个撒汤!”乾隆本有个到处题词的雅好,于是命侍从取出文房四宝,提笔写“撒汤”二字,下边题了“乾隆御书”留给了店家。

店家母女不识字,把乾隆题字拿给当地一位有学问的人看,那人一看,大吃一惊,说是当今乾隆皇帝的亲笔题字。事后店家请木匠精心制作了一块招牌,将乾隆题字刻在上面。过往行人见此招牌,都来品尝乾隆皇帝品尝过的“煞”汤。从此,小店生意十分兴隆。其他店家见此,也模仿乾隆御书“煞汤”字样做出金字招牌,开起了煞汤店。

从此,撒汤便成了流行皖北一带的传统小吃。

十. 安徽省 宿州 灵璧 固镇石雕茶壶

固镇石雕茶壶采用产于灵壁县的磐石(又名八音石)及滩溪的彩石等雕刻而成。其形体古朴淳厚,大小结构与紫砂壶无异,造型别致,做工考究,壁薄如币,叩之声加磐,视之洁如镜,堪称“壶中极品”。石雕茶壶制作十分讲究,要经过选石、开料、内雕、切割、粗雕、精刻、抛光等八、九道工序,多为手工、半手工精心雕镂而成。造型可与著名的宜兴紫砂壶媲美,天然纹理色彩丰富,质地凝重坚实,且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固镇石雕茶壶现已开发出5个大类、120多个品种,并远销到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