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特产花大全 广东十大香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特产花大全 广东十大香花更新时间:2022-04-01 09:45:23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花鲢鱼

  曾都区有各型水库500余座,总蓄水能力达20亿立方米。水库除保证农田灌溉用水外,尤适宜发展渔业养殖。因水库多处于深山峡谷、河流上游和交通闭塞地带,其水质洁净、清澈,无污染,是花鲢鱼理想的生长环境。全区年产成品花鲢鱼2万多吨。花鲢鱼,俗称胖头鱼,仅曾都特有。其头大身小,刺少肉细,营养丰富,当地民间甚传:“一个鱼头四两参”。花鲢鱼肥而不腻,香而不腥,具有补脑、明目、养胃、健脾之功效。花鲢鱼头在秋冬季节是烹制火锅和剁椒鱼头等特色菜肴的上佳原料,堪称曾都一绝,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韭菜花炒江虾

韭菜花炒江虾的原料:

韭菜花150克、长江小米虾250克、辣鲜露5克、味精2克、姜丝5克、料酒5克、胡椒粉、熟菜油各适量。­

韭菜花炒江虾的制法:

1、长江小米虾沥干水分,平底锅烧至炙热将虾迅速倒入摊开,小火煎至壳变硬,用锅铲翻转过来,将另一面也煎至壳变硬,至水分没有出香味盛出。煎好的米虾在太阳下晒一、两天,这样虾的香味更浓,肉质也不会太干,还较为细嫩。

2、韭菜花去老头洗净切寸段,锅烧热放菜油适量炸香姜丝,放韭菜花炒至断生,放米虾,烹料酒、辣鲜露、胡椒粉、味精炒匀即可。

三.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曲靖韭菜花

曲靖韭菜花,制作时,将半籽半花的韭菜花剁细,加入盐巴、白酒,搅拌均匀,放入罐内,用半年的时间使韭菜花肉质糖化,然后拌上干苤蓝丝、辣椒、红糖、白酒腌制,待呈黄红色即可。脆嫩鲜美,甜咸适口,有助于增进食欲。( 大理)

四.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花斑竹

花斑竹是近在井冈山市发现的一种珍稀竹种,面积三亩,约有600余株。其竹杆高12--15米,眉径粗一般在7--8厘米左右。竹杆表面纵状分布着金黄色的条纹,雅致美观,极有观赏价值。

五.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井冈山南瓜花

井冈山南瓜花是将在清晨采摘的南瓜花精加工而成,香脆可口,是井冈山老表待客一道很受欢迎的菜,也可以做为小吃零食。食用方法:将南瓜花油炸后即可食用。

六.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合阳面花

合阳面花历史悠久,是在乡野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风俗礼馍,在民间叫做“花馍”或“花馒头”,是中华“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馍家族中的骄子。它制做精美,既有可看得观赏性,又有可吃的实用性,是艺术性颇高的民间艺术品。

合阳面花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造型生动夸张,制做精巧细腻,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的特色。因之久负盛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频频在国内大型民间艺术展览上亮相,获得极高评价,而且作为中国的文化使者参加国际展览,因之合阳被誉为“面花之乡”。

七.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野生花盖蟹

学名锯缘青蟹,梭子蟹科的一种,头胸甲长9厘米,宽约13厘米,重0.2-0.5千克。背面隆起,光滑,青绿色,因有灰绿相间的花纹,而在本地区俗称“花盖蟹”,螯足强大,最后一对足呈奖状。是海洋捕捞和人工养殖对象,分布于10-30米左右的沙质或泥质海底,在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海区较多,因此常在河口及沿岸捕获。善游泳,夜间活动较多,白昼穴居。养殖蟹用逆水法或干池法收获。

八. 重庆市 石柱 土家花袜垫

土家鞋垫俗称土家花袜垫,历史悠久,名传九州,早在宋代土家人就能用自产的"斑布"编织"西兰卡普"(土花被面)。花袜垫是其有代表性的一种挑花刺绣品,它的图案有绣给友人的"八角回"、"四叶草";绣给恋人的"红豆花枝"、"龙凤呈祥";绣给丈夫的"万字格"、"鸳鸯戏水"等等,是土家女子智慧和情感的结晶。现已开发成旅游商品,是旅游购物、馈赠亲朋之上乘佳品。

九.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茶树花凉拌

茶树花凉拌

凤庆是产茶大县,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全县有20多万亩新老茶园,每年雨季茶树上都会生长出一种黑黄色的寄生植物,凤庆人称之为树花。茶树花一般只作凉拌食用,不炒和煮吃,在凉拌时,首先将树花在清水里浸泡一至二小时,淘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煮上几分钟,再将煮好的树花放入清水中漂洗,便可将树花放入准备好的凉菜中拌匀,即可食用。树花清脆可口,略有甘苦味道,据说树花是一种含钙植物,经常食用可补筋骨,强身健体,在凤庆冬春季节城乡居民和餐馆均可作出味道可口,清脆鲜香的茶树花凉拌。

十.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花馍

旬邑花馍是一种民间面塑品。乡间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馒、枣花 、元宝人 、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 ;清明节捏面为燕;七巧做巧花( 巧饽饽 ) , 形如石榴、桃、虎 狮 、鱼 等;四月,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象征丰收 ;也有女儿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头馄饨 ;寒食节上坟时用“蛇盘盘”以示消灾;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婴儿满月做“囫囵”谓之“龙凤呈祥”、“猛虎驱邪”;老人祝寿用“大寿桃”等等。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

花馍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胡椒等辅料;制作所需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花馍除了可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它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

逢年过节,老人过寿,小孩满月、过岁,婚丧嫁娶或献奠祖先,在农村有制作花馍作为赠送礼品和祭祀供品的古老乡俗。

花馍的花饰以神态自然的花鸟虫鱼蝴蝶、蔬菜杂果、猴献桃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新婚夫妇的恭贺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五月端午或婴孩满月时,由舅家送外甥一个特制的大型圆圈面花,群众叫“曲莲”,上面捏塑着鱼、龙、莲花之类,鱼指五谷丰登,吉庆有余;龙指时运享通,青云直上;莲指幸福花开,喜气迎门。

所有花馍的内容都象徽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它也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与性格。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