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峨眉山的土特产 峨眉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峨眉山的土特产 峨眉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4-01 08:34:57

一.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山雪魔芋

峨眉山雪魔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雪魔芋是四川乐山市峨眉山,采用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的块茎加工精制而成,具有质地绵软,入口味鲜,香而不腻,风味独特等特点。食用时经温水浸泡成海绵状,压干水分,切成薄片或细条,配上各种调料,既可凉拌,又可烧鸡烧鸭。雪魔芋在峨眉山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各商场及杂货店都可以买到。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三.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四.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五.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六.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七.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山“独蒜”

乐山峨眉山种植大蒜的历史悠久,早就享有“三江九叶灵芝草”之美称。主要产地在峨眉山山麓、沿峨眉山及周边地区为最,其蒜苗、蒜苔、蒜砣(蒜头)的质量也最好。独蒜是大蒜的一个品种,系葱属百合科二年生宿根草本栽培植物,属香辛类蔬菜。叶狭长而扁平,叶面较小而直立。幼时多层套叠包裹形成假茎,呈淡绿色,肉厚。长大,叶片逐渐增加,叶梢也随之加粗,呈淡绿色,表面蜡粉状,自茎盘中尖抽生的花茎,俗称“蒜苔”。蒜苔顶端有花序,花形成小鳞茎,称“蒜珠”,可供毓用。地下鳞茎,称“蒜砣”,有灰白色的膜被包裹着,内有小鳞茎数瓣,称“蒜瓣”,是供食用的主要部分。峨眉山“独蒜”,其特征是鳞茎只有一个,个大,色白,肉厚,其瓣有青紫色皮包裹的特点是与其他地方独蒜的主要特征。独蒜在整个生长期间的各个组织都可食用。其蒜苗、蒜苔炒腊肉、烧猪肉均为宴席上的佳肴。蒜砣(亦称蒜头)采用蜜饯加工法可为甜蒜头,入酱为酱蒜头。入盐水为咸、酸蒜头。蒜头含有大蒜素,可供药用。它能散寒化湿、杀虫解毒。《尔雅正义》:“帝登嵩山,遭获芋毒,将死,得蒜啮食及解。”蒜叶,为叶蛊要药。李延寿《南史》:“李道念病已五年。吴郡太守褚澄诊之。曰:‘非冷非热,当是食白瀹鸡子过多也。取蒜一升煮食,吐出一物涎裹,视之乃鸡雏,翅足俱全。澄曰:‘未尽也“。更吐之,凡十二枚而愈。”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佗常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萍(《魏志》及《本草》均作蒜齑)甚酸,可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一蛇。“又如夏子益《奇疾方》说:“人头面上有光,他人手近之如火炽者,此中蛊也。用蒜汁半两,和酒服之,当吐出如蛇状。”科学研究出大蒜含丰富的锗,可阻止癌细胞的扩散。和其它蔬果比,含丰富的硒,实验中人体有足够的硒可降低肿瘤的发生。故每天食用一些大蒜,有助于防治癌症。大蒜亦有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凝结、降血压、降血糖、可促进身体循环、食欲增加、进而增强体力,亦可安定精神、缓解工作压力所造成的紧张、可使皮肤气血循环好,而使肌肤红润,冬天时亦可煮些大蒜汁入浴缸中泡澡,效果更佳。峨眉山“独蒜”引峨眉山山泉浇灌,峨眉山土地肥沃,施以牲畜肥料,无需施加任何化肥,峨眉山“独蒜”具有良好的抗病虫性,无需喷洒农药,保证了峨眉山“独蒜”纯天然的特点,加上峨眉山独特的气候环境,最适宜“独蒜”的生长,也形成了峨眉山“独蒜”个大、肉厚、纯天然、无污染的品质。( 乐山)

八.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肉包谷耙

肉包谷耙,峨眉有名的小吃。将细包谷粉用温水调和好,再把拌上香料的猪肉颗粒和在调好的包谷粉中,捏成团,放在拗子(平锅)上烙熟,然后放入炉内周围烘烤。这时香气四溢,诱人食欲。烘热后,拿在手里,黄酥酥,热腾腾,香喷喷,咬一口“嗤”的一声,香酥味美,必然喜形于色,旁人见之也会垂涎不已。( 峨眉山)

九.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参

峨参与峨蕊、雪磨芋,历来人微言轻峨眉山的三大而闻名远近。峨参是补气一类的中药材,游人多当作馈赠亲友的礼品。清代以来的游记中,常把它视作传统加以介绍。清人楼藜然在《峨眉记游〈一书中列举峨眉山的各种特有药物时,极其赞赏。他写道:"外有峨参一种,形如沙参而大,色较黄白,山僧常馈送人。食者颇多,味略似参,性微凉。渍以米泔水,和肉煮服这之,补肾。"药用根部,补中益气,壮腰补肾,是治疗脾虚食胀、肺虚咳喘、水肺等病的良药。峨参与五加科的人参同类不同科,属于伞形科,二年或多年生草本,因根部状似人参而得名。植珠高1、5米,直根粗大,茎杆粗壮。叶片卵形。花白色,组成复伞形花序。双悬果条状管形。颁于中山和高山地区的初殿附近的峨参沟、九老洞、金顶,野生于灌木林缘、草坡。( 峨眉山)

十. 四川省 乐山市 峨眉山 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唐时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来,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称。自古以来誉称峨眉名茶中的精品。早于公元7世纪中,即以中国十大名茶的显赫地位,著录于茶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唐国史补》等古籍之中。

“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冬寒未解,新芽却披着朝霞晚翠破雪而出。宛如慧眼微合,虽小芽一叶,细细观之确有 得禅静之妙。春雨初霁,僧 人口念弥陀,净心采摘。必用姆指和食指之尖,轻掐其芽,否则嫩芽蔫而不鳝,其茶色味顿然而逊。以山在年轻女尼所采之茶尤称妙品,她们既有一颗妙善的慈悲心,又有飞针走线、巧绣陀花雨的佛性;玉手纤纤,禅心净净,虔诚诵偈,采供佛前,这是任何茶乡、茗山无法相比的。唐初李善在其《昭明文选选注》在写道:峨眉山,茶尤好,异于天下。唐代著名诗僧贾岛畅饮了“峨眉雪芽”之后,在《送朱休归剑南》诗中咏出了“新芽抽雪茗”的美誉。

公元1072年,苏东坡先生在杭州兼任首席试官,与众公大人阅卷于钱塘江口的望海楼,喜获润之夫人送去的“峨眉雪芽”,于是大家动起手来,从凤凰山上采来了桑柴,吸来了惠泉的甘露,亲煮而饮。沸水一沏,一层池状泡沫浮于水面,如雪初溶,一时茶香满楼。大家边饮边唱,直到夜静,方才依依而散。东坡先生在《试院煎茶》一诗中写道:深感遗憾的是我没有出自名窑的青花玉盏捧在手中,盛满香喷喷的“峨眉雪芽”,畅饮乡人的深情厚意。不过请放心,饮了“乡茶”我会写出好诗来的。

公元1174年,南宋著名诗人际陆游以成都文化教育参议官代理嘉州(仿乐山市)通判,与峨眉山的别峰大师结成忘年之交。1181年的阳春三月,大师听说陆游调任崇州,深感“相见时难别也难”,虽方外之交也不免离情依依,便差寺里小僧送去刚从中峰寺后白岩峰下采摘焙制而成的“峨眉雪芽”一合,以为道别之仪。陆游高兴之余请来了两位茶道名士,取了丁东井的清泉,品茗于万景楼下的林樾中,吟出了他的百首茶诗中的佳作。“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

陆游是茶圣陆羽的后代,世居江南名茶之乡,是诗人中品茶的高手。“峨眉雪芽”一勺入口,竟惊叹叫绝:好极了,好极了!“不减红囊顾渚春”呀!“顾渚春”是江南一代名饮,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中。唐诗人陆龟蒙好饮此茶,便在山中劈了茶圃,所产之茶,自名“探春”。到了8世纪中叶,竟成专供朝迁饮用的南品。每到清明季节,以红锦为囊包装飞送进京,故名“红囊顾渚春”。陆游好饮此茶成为癖好。在其茶诗中评价尤高:“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春。”

品饮了“峨眉雪芽”之后,却以“身是江南老桑”的茶道高级专家的身份,诗评其为“不减红囊顾渚春”,可见“峨眉雪芽”茶质之优,确是名冠茶族。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峨眉雪芽的种杆面积已由历史上的千亩,发展致电现在的5万余亩,年产千吨,并以“来竹叶青”、“峨蕊”之名,畅销世界各地,多次获得世界金奖,登上了世界名茶的宝座。近年来,峨眉山西峰之下,又培育了茶族新秀“沫若香茗”。沫若既是人名,又是水名,更是茶名,三者璧合,实为难得。进入世界名茶行列,指日可待。如陆游老先生在天有灵,定会诗潮泉涌,赞不绝口的。( 峨眉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