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抚顺市土特产批发市场 抚顺顺城大森林土特产专卖店电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抚顺市土特产批发市场 抚顺顺城大森林土特产专卖店电话更新时间:2022-04-13 21:54:51

一. 辽宁省 抚顺 抚顺县 小香肠

  原料配方:新鲜猪肉(精肉占50%以上)100千克精盐3.5千克亚硝50克白糖5千克绍兴酒10千克香油4千克五香面(用白籽、豆蔻、陈皮、肉桂、山柰、丁香、砂仁、花椒、大料等配制而成)500克
    制作方法:
    1.把精肉和肥肉按比例切成小块,用绞肉机绞成肉末,加入调料,用力搅拌均匀,制成肉馅,并稍加腌制。

    2.腌制好后,用漏斗把肉馅灌入整理好的肠衣中,用针扎一些孔,排除肠中的空气,用麻绳打结扎成小段,放在阳光下曝晒至半干,悬挂在竹竿上,置于通风处晾挂,20天左右,取下进行蒸制。

    3.将晒干的小香肠放入蒸锅内蒸制,大约30分钟后,取出冷却即为成品。

    4.贮存小香肠时要采用悬挂的形式进行,场地要干燥,温度较低,防止日晒,可贮存1年多,其质不变。

    产品特点:品质鲜美,食用方便。

二. 辽宁省 抚顺市 新宾满族自治县 新宾林蛙

新宾林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林蛙,俗你哈士蟆、黄1、油哈蟆、红肚田鸡,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其雌蛙输卵管干燥物是知名贵的中药材--哈士蟆油,也称田鸡油或1油。林蛙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具有明显的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蛙油中含有蛋白质56.3%、脂肪3.5%、矿物质4.7%、无氮有机物27.5%,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18种和多种微量元素。林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干蛙肉中含蛋白质79%,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位于辽宁东部清山绿水间的新宾县,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掀起林蛙养殖的热潮,县政府将其列为优势产业,按照科学养殖、精深加工、规模发展的模式,一手抓千家万户养蛙,一手抓精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并于1995年被授予“中国林蛙之乡”的称号。

如今该县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种蛙示范基地。率先在全国推广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展林蛙养殖精深加工的地区。全县现已建起两座大型种蛙繁育基地,推行半人工养殖、雌性诱变等科技措施,极大提高了养蛙效应,年收入达十万元的农户逐年增加。同时,当地药厂与科研部门连手推出了林蛙油胶囊与口服液、高级活性蛙油、林蛙精肉等系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以及东南亚地区,使中国林蛙之乡的美名传扬天下。

新宾林蛙

新宾满族自治县土品协会

11082730

林蛙干(中药材);林蛙油(中药材)

三. 辽宁省 抚顺市 新宾满族自治县 波浪叶饼

波浪叶饼

波浪叶饼是抚顺地区满族居民倍受喜爱的传统时令食品。每逢四、五月份,山青水绿,采摘鲜嫩的水芹菜,用开水炸后切碎,拌以豆叶、粉头为馅,再用高粱米水面做皮,外包嫩柞树(大叶柞)蒸食,这就是人们俗称的“波浪叶饼”既可嗅得柞叶的芳香,又品尝到水芹的清香,更使人们增加了食欲感。

四. 辽宁省 抚顺 顺城区 满族八碟八碗

八碟八碗,为原满族饮食习惯,“八大碗”即八样菜,四凉四热,四凉里两荤两素,四热里也是两荤两素。

“八大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的,便是饭桌上的八碟八碗。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当这高高大大的一齐落满桌,不由得你不举碗痛饮,畅快淋漓。

清朝乾隆期间,正值鼎盛时期。乾隆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其中以“满汉全席”称雄饮食业,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满族八大碗”为满汉全席之一下八珍,满族地方风味也应运而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八大碗”深受民间欢迎,《满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宴会则用五鼎、八盏,俗称八大碗,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

“八大碗”菜名:雪菜炒小豆腐

、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

、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

。其中“阿玛尊肉”俗称努尔哈赤金肉,此菜最为代表性,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满族简史》记载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后建“堂子”,立竿祭天,凡用兵及大事必祭。《竹叶亭杂记》载,祭用必选择其毛纯黑无一杂色者其牲即于神前割之、烹之。

五.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抚顺哈什蚂

抚顺哈什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抚顺哈什蚂是中国林蛙在抚顺地区特定的地狱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享有绿色“软黄金”之美誉,是集药用、滋补和食用于一身的名贵经济蛙种。抚顺哈什蚂半人工养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获得成功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0全力推广人工养殖技术,在全地区大规模地展开了人工养殖哈什蚂,并起草制定了《抚顺哈什蚂半人工养殖技术规程》,由辽宁省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使抚顺哈什蚂养殖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市近1万户农民进山样哈什蚂,年产哈什蚂1亿只,年均产值达10亿元,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哈什蚂(蟆),又叫 “田鸡”, 即中国林蛙,源于满语,东北民间称它为“油哈蟆”。主要指雌性。

哈什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雌性哈什蚂,二年后性成熟,开始长油。大约每200只左右能取出一斤油。这种油在中医学上被认为是养阴药。它的成份主要含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酶类和各种胡萝卜素等物质。味甘、咸,性平,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作用。

主要功能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产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等。哈什蚂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可以用来食补。

体型较大的哈什蚂,后肢展开,长度可以达到20厘米,一般为15厘米左右。哈什蚂为两栖动物,在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中,5个多月生活在高山树丛中,其余6个多月的时间从产卵、孵化、繁殖直至冬眠,完全在水中度过。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但哈什蚂则不同,它偏爱清水河。哈什蚂的食物主要是蚊子等昆虫,一般在夜间觅食。

抚顺哈什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抚顺市 《关于界定抚顺哈什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抚政[2006]8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及抚顺县汤图满族乡、上马乡、后安镇、马圈子乡、救兵乡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抚顺煤精雕刻

煤精雕刻是我国著名的煤都抚顺生产的特种工艺品。煤精,也叫煤玉,是一种腐泥混合类型煤,产于抚顺西露天矿的煤层之中,由于它质地细密,韧性大而适于刻镂,人们便把它从煤中精选出来雕刻琢磨成各种工艺品、煤雕工艺品的特点是色泽乌黑,光亮如莹,材质细腻,造型美观,风格独特。

七. 辽宁省 抚顺市 清原满族自治县 清原龙胆

清原龙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原龙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原龙胆”是指产于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的龙胆草。东北生长的龙胆草又称北龙胆,系 图1 清原龙胆草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其药用成份是龙胆苦甙。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龙胆草是当地特色药材,品质优良,龙胆苦甙含量高于药典规定入药含量的5-9倍,除了大量野生生长外,归圃人工栽培早在20世纪后期已经开始。到21世纪初,已有3000多人掌握了较为熟练的种植技术。龙胆草已成为清原中药材种植的支柱品种。全年产量可达1000吨,占全国市场的80%,曾先后荣获1995年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2000年辽宁省中药材品种博览会金奖,2002年辽宁农业成果暨优质农产品奖,2003年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博览会“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单位奖”。. 2008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清原龙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清原龙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清原龙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清政〔2008〕1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所辖行政区域。.

八. 辽宁省 抚顺 望花区 抚顺煤精

煤精,是中国抚顺天然,产于抚顺西露天矿,是我国雕刻工艺品特种原料之一。其特点:质地坚硬,结构细腻。煤精雕刻是我国传统工艺品,已有六千多年历史。从装饰品到实用品,品种繁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文房四宝、烟具、配饰等,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赏和欢迎

九. 辽宁省 抚顺 东洲区 大伙房水库鳙鱼

大伙房水库鳙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伙房水库鳙鱼是辽宁抚顺东洲区的。

所在地域:

辽宁

申请人:

抚顺市水产学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抚顺市东洲区的大伙房水库。地理坐标为东经124°04′~124°21′,北纬41°50′~41°56′。

十. 辽宁省 抚顺市 东洲区 吃包儿饭

吃包儿饭

菜包,又称“吃包儿饭”、“吃乏克”、“吃菜团子”。其作法:将白菜、酸菜等叶子放在手掌上,再把已煮熟的米饭(过去以小米饭为主)、炒菜和小葱、大酱放在上面,用双手将菜叶合上,或包成长卷形,以手握而食之;或包成团型,双手捧而食之。其所用菜叶、饭及菜等常因季节变化而有选择。

关于吃菜包的来历有种传说是,当年老罕王努尔哈赤带八旗兵出老城去攻打抚顺,将抚顺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一围就是好几天。堡子里的老百姓天天给他们做饭吃。等到打了胜仗,拿下了抚顺城,老罕王没有下令休息,而是指挥八旗兵乘胜追击明军。说来也巧,大兵开拔时,老百姓刚刚做好饭。军令如山倒,眼看做好的饭,想吃也不敢吃,只得出发了。可是有一家媳妇看到饿着肚子的士兵就要走,急中生智,对住在她家的几个兵说:“有办法了,你们可以把饭带上,在路上吃”。那时候,哪有带饭的工具,这几个当兵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意思是说:“你这个小媳妇尽说瞎话,这饭我们怎么带呢?”那家媳妇见当兵的不信,也没说话。只见她把屋外一些刚晒蔫巴的白菜叶子用水洗一下,铺平,把已经做熟的带有肉菜的饭盛上一勺子,用菜叶一包,做成大菜团子,交给这几个士兵每人一个。士兵们以惊喜感谢的目光看了一眼这位聪明的小媳妇,就匆匆忙忙上路了。

老罕王为了追击明军,没让士兵吃饭,他自己也没吃饭。等到他领兵追出几十里路之后,又遇上了一场大雨。这时候,老罕王和他的队伍已是人困马乏,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老罕王便命令休息做饭。然而大雨刚过,地是湿的,些是湿的,根本无法做饭。这时的老罕王是又急又饿又没有办法。那几个带着菜团子的士兵见到老罕王的样子,纷纷将自己怀里的菜团子献给老罕王。老罕王双手捧着菜协和子大口吃起来,俗话说:饥时糠如蜜,饱时蜜不甜。老罕王在饥饿难忍的时候,吃上这菜团子,别提有多香了。他吃饱以后,问这菜团子是哪来的。这几个士兵如实向他做了汇报。老罕王听了以后,一拍大腿说:这媳妇真聪明,今后咱们打扰时就不会挨饿了。

从那以后,凡遇行军打仗,老罕王就让老百姓做菜团子给士兵带上。这一作法慢慢变成了民间的习俗,形成了满族的一种独特的食品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