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镇江有三个特产 镇江地方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镇江有三个特产 镇江地方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4-03 10:23:24

一.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清炖蟹肉狮子头

清炖蟹肉狮子头又称斩肉,为镇扬传统名菜。此菜主料为蟹肉和猪肉,斩切作成肉丸,因烹调时不用酱油着色,故称清炖,又因造型大而圆,夸张比喻为狮子头。此菜以刀工火工见长,宜用砂锅炖制。


二.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麻油馓子

走在鱼巷附近,有时候还能看到麻油馓子出锅,那特别的香味慢慢地传出。香气扑鼻而来,隔两条巷子都闻得到。

镇江的麻油馓子,油用的是小磨麻油,所以又脆又酥,越嚼越香。今天,不少镇江老年人还有吃麻油馓子搭茶。有些人煮馓子像是下面条,将麻油馓子放在开水锅里煮沸,盛在碗里,或加盐或加糖调味;有些人很简单,将麻油馓子折断放在一只大碗里,放上白糖,倒入开水,盖好盖子焖上一会儿。

还有一些人家仍有用馓子给妇女做月子的习惯。据说过去产妇坐月子,家里婆婆总要称上两三把麻油馓子回去,抓上一把放到开水锅里煮沸后,再打一个鸡蛋,锅一开便盛到大碗里,往里面放一勺子老红糖,真是不要太滋补哦。

当然,也有家长买回去给小孩当茶余饭后的休闲小吃,孩子嘴里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越嚼越香的味道,往往是一个孩子起头,旁边的小孩闻着香味、情不自禁的也闹着要,最后,大人小孩一起大嚼麻油馓子。

镇江有句老话,“清明不吃脐儿和馓子,死后阎王老爷要打板子。”清明时节为什么非要吃麻油馓子,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馓子”这种经常能见到的食物,竟然是那么的历史悠久。

麻油馓子,古代又称寒具,为什么古人要称它为寒具?所谓寒具,是供寒食节所用的食品。

古人将冬至以后的第105天定为寒食节,也是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与他一起共患难的介子推。在这一天,风俗上是不能生火烧饭的,于是称为寒食节。寒食节到了,但人又不能不吃饭。于是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可以不用生火而冷吃的食物:用面粉搓成细条制成环状或栅状的面饼,油煎而成。因为是专供寒食节时食用,所以,老0们就称之为“寒具”。油炸后的熟食,可以随时食用,干嚼或用水泡食均可,而且携带又方便。渐渐地,它就不仅是寒食期间的食品。据说在汉代,馓子就是当时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食”。

关于麻油馓子,还有不少趣闻,东晋大臣桓玄家的馓子,先油煎,然后和上蜜糖。有客人上门,桓玄就用“油蜜馓子”招待。桓玄喜爱书画,有时候一面请来客吃油蜜馓子,一面欣赏书画作品。客人中往往有吃了馓子又不洗手的,于是就会油污了书画。北宋皇帝徽宗,宠幸东京名0李师师。他送给李师师的皇家礼品中,与黄金、白金以及各种各样珍品茶叶、艺术灯具等陈放在一起的,就有“寒具、银饼数盒”。装在食品盒中的馓子,是皇帝送给其心爱女性的高档礼品。

中饭和晚饭中间的一顿,老镇江话叫做“吃下午”。 “吃下午”,是件让人舒心的事情啊。下晚时分,热腾腾的泡上一碗麻油馓子,那香气,真叫“滴板”啊。麻油馓子吃到嘴里,像是面条,但滑溜溜、软绵绵,比面条柔顺;而且,那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 “滋溜滋溜”一碗下肚,汗珠沁出,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那真叫一个“展了”!吃完,嘴一咂,摸摸鼓鼓的肚子,恨不得再来上一碗。

麻油馓子,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的食品,给了镇江老少多少怀旧的思绪和脉脉的温情,希望这股麻油馓子香,和我们的传统风俗,能继续传承下去。

三.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子柳编

扬中市西来桥镇扬子柳编工艺品厂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柳编和柳制品的企业,该企业是扬中市发展柳编的龙头企业,企业是“扬中市柳编协会”的核心企业。2008年,法人代表秦桂兰采取农民自愿、互助合作为经营基础,将分散加工柳制品的农户联结起来,实现品牌化营销,注册了“春柳”、“秦桂兰”商标,成立了 “扬中市秦桂兰柳编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形成了柳编产业群,已带动全镇以及周边从业人员600余人,其中失业闲置人员400余人,残疾人和其他剩余劳动力200余人, 2009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巾帼示范专业合作组织”,2010年成为省级巾帼示范来样加工基地。

企业对农户提供长期稳定全面的服务,包括共享市场信息、集中业务培训、原料配送到户、技术指导上门、统筹产品营销等、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分配、分散加工和集中加工相结合,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2010年产值已突破2600万元,实现销售2000万元,企业还通过参加国家、省、市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成功对外宣传和推介了扬中柳编产品。同时企业博采众长,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种升级,先后开发出40多个柳编新品种,其中有10多个柳编新品在全国和各大城市独占鳌头,深受消费者喜爱。

企业先后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镇江市上新岗、创新业示范基地”、“镇江市级四有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镇江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法人代表秦桂兰作为扬中市级政协委员,也先后获得了“省五一劳动奖章”、“创业之星”、“省先进女经济人”、“镇江市劳动模范”、“镇江市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劳动模范”、“扬中市青年创业先锋”等荣誉称号。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西来桥镇北胜村一组36-1号

销售热线0511-88564650 13951278326 13905288247

四.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镇江锅盖面

   很多人都知道,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锅盖面就是“三怪”里的一怪。

    关于锅盖面,镇江人爱吃,渐渐地在外地也有了些名声。但到底什么是锅盖面呢?我这个镇江人以前根本没怎么特意关注过。这次和境由心造交流起这个问题,倒促使我去稍微详细地了解一些情况了。

    锅盖面,顾名思义,就是跟锅盖有关的面条啰——就是用大锅下面条,上面盖个小锅盖,小锅盖在水面上浮着,这样下出来的面条很有劲道,不软不硬,很好吃。说白了,锅盖面,是一种下面条的方法,而不是面条的品种。

    关于锅盖面的传说,有好几种版本呢。

    其一,说古时候镇江有户人家,妻子为丈夫下面条,大意将锅灶上的汤罐盖滑入面锅里(过去都是用柴草烧大灶,大灶上有两个灶头,两个锅中间还有一个汤罐,是烧水的,有句老话叫“汤罐里的水,带就带热了”,意思就是在烧火的时候,顺便就可将汤罐里的水一同烧热了)。哪晓得这样下出来的面条比往常好吃,不硬不烂,软熟相当。于是,他们就伙同别人开了个面店。由于面锅里放锅盖,又是合伙开店,所以镇江的面店又称"伙面店",下出来的面条,人们爱称"锅盖面"。

    其二,说以前有个家里只有老爸带着三个儿子过日子,家里没有女人啊,日子过得穷凑合,刷锅从来都不洗锅盖的,也没什么东西吃。一次家里来客人,就剩点面条了,也没有油盐酱醋什么的佐料,就光把面条放在大锅里煮,面条下锅了,习惯地拿起平时自己做饭的小锅盖子放进锅里了,也没留神,就出去找邻居借佐料,回来面条已经煮好,居然满屋飘香——原来这家锅盖从来不洗,上面的佐料都很齐全啊,从此锅盖面就出来了。

    其三,传说是乾隆下江南至镇江,驾临面店,店老板一时慌张,将小锅盖放在了大锅上,不想煮出来的面却香味四溢,锅盖面由此得名。

    其实这些都是民间传说而已。我倒觉得第一个传说还可靠些。可能是一次偶然的发现,再经过多次的试验,就成了一个发明。那么为什么要“面锅里面煮锅盖”呢?

五.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江虾

扬中江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中江虾是江苏镇江扬中市的。

扬中江虾

扬中市渔业协会

11946911

虾(活的)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镇江陈醋

镇江陈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江苏省镇江市辖区内,包括京口区、润州区、新区、丹徒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

特定品质

镇江香醋,驰名中外。其色浓而味鲜,香而微甜,酸而不涩,并以“香醋摆不坏”而著称。

文化典故

镇江香醋创于1840年,是江苏著名的,驰名中外,1909年开始少量出口。镇江香醋在国内曾5次分别获得金牌奖、优等奖、一等奖等,1980年获国家银质奖。

七.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江苏漳锻

产于江苏丹阳。属全真丝熟织物,以8枚缎纹作地,经绒起花,制成成品为缎地衬托凸起绒面,形似浮雕,并富有弹性。系在元代著名的“帐绵里”剪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制作工艺复杂,都是手工操作,绒经采用四纬型固结法,投纬顺序必须按粗纬、细纬、中纬与起毛杆进行,使用提花木机织造。绒经根据花纹单独提升,其余不起花部分则沉于地背,接结于细纬上。绒经利用宝塔简子架、绒经管等单独直向出丝。织造时,织工与挽花工一定要密切配合,经繁复操作,织成绒圈,至到一定长度后,用刀刮断,形成绒毛。该缎图案色彩古雅华贵,分圆花与散花两种。前者有吉祥如意、福寿无疆的八仙图、双线云吉圆花、牡丹如意花等;后者有大乐丹满散花、满散横花、四宝穿枝、四仙寿、满花奔圆散寿花等。颜色以黑、蓝、棕、杏黄为主。产品绒毛挺立,经久不倒,典雅庄丽,品格高贵。可作高档袍料,蒙、藏兄弟民族视为珍品,并作装饰用料,如沙发套、窗帘等。

八.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刀鱼

扬中刀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中刀鱼是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的。刀鱼鳞片小,可食,刺多细软,肉味鲜美,是长江三鲜之一。烹制方法:清蒸、煎、红烧均可。

吃刀鱼最好的时节是清明前,刀鱼多刺,但在清明节前,刀鱼鱼刺绵软,几乎可以同鱼肉一起下肚。一过清明,鱼刺会变硬,肉质也会变粗。

刀鱼种类

湖刀,也叫小毛刀,薄而小,鱼身厚度小,尾巴发黄,鱼皮无光泽。

江刀,长度在40厘米左右,鱼身厚度大,最厚可达1厘米,尾巴发黑,肉质细腻。

湖刀的售价是江刀售价的1/3。

九.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茅山长青茶

茅山长青茶是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的。句容茅山长青茶外形扁直挺秀、色翠,内质香气鲜高,冲泡后,汤色嫩绿,叶底明亮,啜饮倍感鲜爽。

茅山地区早在隋代即为江南茶乡,传统名茶享有盛誉。清顺治年间乾元观一带所产“乾茶”和民国时期茅麓公司生产的“茅山麓茶”就颇为有名。方山寺僧经营的云雾茶则以1担稻换1斤茶。1987年,茅山长青由句容茅山茶场研制成功。

《茅山长青》茶精选优质芽孢制成,选料考究,加工工艺精细,其质优良,色、香、味俱佳,风格独特,回味有甘,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浸饮时,或呈悬挂水面,或站立杯底,犹如春笋滴翠,具有极高的观、品赏效果。

目前,茅山地区是江苏省重点产茶基地。在句容市众多品牌的茶叶之中,茅山长青以其独到的品质位居名茶之冠,先后多次荣获包括“中茶杯”、“陆羽杯”在内的全国全省茶叶评比的金奖、特等奖和一等奖,被公认为江苏省的名优茶。

十.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虫草鸡蛋

扬中市绿苑虫草鸡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位于油坊镇鸣凤村江滩外侧--绿苑生态观光园内,占地300亩,基地有25亩放养太湖草鸡区域,有700平米砖混鸡舍,和1300平米棚舍。草鸡全部采用自然放养,放养地种植了苜蓿成为太湖鸡的饲料,雏鸡在育雏和放养时每日补充少量麦麸、稻糠,所喂饲料均来自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太湖草鸡成鸡饲料以草、虫为主,鸡个体质好,鸡蛋营养高、鲜美无比。

合作社生产的鸡和鸡蛋,经国家检测认证,均取得了国家颁发的有机认证证书。生产的产品已畅销本市和南京、上海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联系电话:0511-88550977 地址:江苏镇江扬中市油坊镇鸣凤村1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