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平遥协和信特产店怎么样 在平遥哪里买牛肉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平遥协和信特产店怎么样 在平遥哪里买牛肉最好更新时间:2022-04-06 18:48:08

一.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烙饼

【原料】 白面一斤(制成品六个)

【辅料】 油一两、食盐少许

【制法】 将面用温开水和起,擀开,把一半油与食盐抹上,卷起来,撕成小块,擀开抹上油,上鏊子两面烫成金黄色,熟了为止。

【特点】 美味可口

二.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馏圪蚪

馏圪蚪—舌尖上的平遥精致面食

平遥百姓擅长制作粗粮类面食品,特点是粗粮细做,粗粮精做。馏圪蚪就是众多粗粮面食中的一种。其主要原材料是高粱面。高粱面也称“蜀黍”“蜀秫”“芦稷”。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木。秆直立,心中有髓。叶片似玉米,厚而较窄,被蜡粉,平滑,中肋呈白色。圆锥花序,穗形有帚状和锤状两类,颖果呈褐、橙、白、淡黄等色。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用途可分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果实供食用、酿酒、制醋、制饴糖。糖用高粱杆可制糖浆,帚用高粱的穗可制扫帚,秆可以代替竹杆,扎一些植物生长的架,或房舍顶棚的架杆。新鲜的嫩叶及青秆阴干青贮作饲料,也可谓浑身是宝。

溜圪蚪做法简单易学:高粱面用开水和成面团。用擦子擦成圪斗置于笼屉内,切记要用开水蒸,大概20多分钟后蒸熟即可出锅。最后以油盐葱蒜等爆炒或者加黄菜、佐料水、辣椒、蒜水食用。

三.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黄日

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其脂肪、磷元素、维生素B2的含量居谷类食物之首。玉米面中含有亚油酸和维生素E,能使人体内胆固醇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玉米面中含钙、铁质较多,可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玉米面中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这是一种抗癌因子,在人体内能与多种外来的化学致癌物质相结合,使其失去毒性,然后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粗磨的玉米面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可抑制肿瘤生长。玉米面还含有微量元素硒。硒能加速人体内氧化物分解,抑制恶性肿瘤。玉米面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缩短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和致癌物质对结肠的刺激,因而可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玉米面在平遥人的手里可以变换出许多美食,比如玉米面发糕,在山西平遥地区也叫“黄日”,将磨成细粉状的玉米面和好,发酵后加糖上笼蒸熟,就咸菜食用。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款发糕,是反复琢磨出的配方,做好的成品香甜松软,即便是放凉也非常软,口感可以和西式蛋糕相媲美,操作简单,即便你是对面食一窍不通的厨房新手,保证一试就成功。而且,我采用微波法加热只需要5分钟,可以大大缩短用明火加热的蒸制时间,制作更方便快捷。

【原材料】:小麦面粉150克、玉米面50克、鸡蛋1个、牛奶200克、酵母粉1/4茶匙、食用油20克、蜂蜜2汤匙、红枣2个、葡萄干1小把。

【牛奶酵母水调制过程】:

1.牛奶200克倒入干净的碗中。

2.小碗放入微波炉中,高火加热20秒左右至牛奶温热。

3.取出的牛奶里加入1/4茶匙酵母。

4.用筷子搅拌均匀成牛奶酵母水,静置10分钟。

【蜂蜜鸡蛋乳液调制过程】:

1.鸡蛋1个磕入碗中。

2.挤入约2汤匙蜂蜜。

3.加入20克食用油。

4.用筷子把蜂蜜、食用油和鸡蛋液搅拌均匀,成乳化状态。

【发糕面糊调制过程】:

1.小麦面粉150克和玉米粉50克放入和面盆里。

2.用筷子把两种面粉搅拌均匀。

3.分次往面粉里倒入蜂蜜鸡蛋乳液,用筷子搅拌成带有大量干面粉的乳化妆面絮。

4.分次往干面粉上倒入适量的牛奶酵母水。

5.用筷子把酵母水与干面粉搅拌均匀,成没有干面粉的湿性团。

6.再分次往湿性面团上加入适量的牛奶酵母水。

7.用筷子把酵母水与湿性面团搅拌均匀,使湿性面团稀释成可以流动的糊状。

8.用筷子挑起面糊,可以像水滴一样流下即可。

【发酵面糊发酵与微波蒸制过程】:

1.取一个可以放入微波炉里的大碗,用刷子在碗底和碗壁均匀的刷一层食用油。

2.红枣和葡萄干洗净,撕成大小合适的块分散铺在碗底。

3.调制好的面糊倒在碗里。

4.上面盖一层保鲜膜放在温暖处发酵40分钟。

5.使面糊发酵至碗容量的9成满。

6.发酵好的面糊上再分散铺一些红枣和葡萄干。

7.碗上面倒口一个盘子,放在微波炉里,高火加热5分钟至面糊熟。

8.把碗从微波炉里取出。

【经验与心得】:

1.玉米粉和小麦粉的比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感随意调整,但最大限度不要超过1:1,否则口感太过粗糙。

2.没有蜂蜜,可以换成白糖或者是红糖,用来增加甜味,效果一样,使用量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甜度适量调整。

3.牛奶的使用量要根据面粉的筋性作相应改变,往面粉里加入的时候要分次加入,

把面粉调成湿性面团后再加牛奶酵母水稀释,这样调制好的面糊不会有疙瘩状的面颗粒。

4.调制好的面糊要稀稠度适中,面糊太稠做好的发糕口感发硬,面糊太稀不易成形。

所以,调制面糊的时候不要一次把牛奶酵母水直接倒入面粉中,以避免牛奶过量面糊太稀。

5.微波碗底部刷一层食用油,可以避免制作好的发糕粘住碗底,不利于脱模;也可以在碗底垫一层可以微波炉加热使用的保鲜膜,再放入干果和面糊。

6.面糊倒入微波容器后再发酵,发酵好的面糊用手把碗的四周拍打几遍,排除面糊因发酵而产生的空气,这样蒸好的发糕不会塌陷。

7.微波加热时间可以根据面糊的量做适当调整。

8.如果没有微波炉,可以采用蒸锅蒸制,时间根据面糊的量而定,一般为30分钟左右。

9.判断发糕是否熟,可以用一根牙签竖着扎到发糕内部,如果牙签轻松的取出,上面没有湿性发黏的面糊,说明发糕就熟了。

四.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蘸糊糊

蘸糊糊是平遥人的一种粗粮吃法,主要用高粱面做,做法也很简单,把面搅到水里,温火慢慢熬,并且不停地搅,一直熬成糊糊状,可以用筷子把面糊糊夹起来,糊糊就做好了。

然后往油锅里倒上油,烹上葱花调料辣椒面,再加水熬成汤,蘸糊糊的两道工序就完成了。

五.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冠云熏鸡

该产品属五香型烧烤肉制品。采用经严格检验的白条鸡为原料,配以名贵中药材经腌制、蒸煮、真空包装、灭菌等工艺加工精制而成,产品色泽金黄,造型完美,口感鲜嫩,绵香可口,含有大量人体必备氨基酸,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平遥)

六.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六合泰枕头

挤身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蕴育着深厚的晋商文化,同时也涌现出众多的民间瑰宝:高深莫测的票号宅院,精细雅致的推光漆器,细腻浓香的平遥牛肉,清爽可口的百种小吃。。。。。还有那造型独特,舒适养生,令人叫绝的民间奇葩—平遥,六合泰枕头。

六合泰枕头,有好几种叫法,初叫六孔枕、因枕上也孔,也叫孔夫子枕。因外侧形像古钱币,也叫钱币枕。

出现于清代逐步进入鼎盛时期的票号当中,枕头上有六个孔,且各孔相通。六孔象征天、地、东、南、西、北,寓意着当时票号界追求的最高境界:--融会贯通,汇通天下。(枕头与票号相结合,无疑说明六合泰枕头与票号息息相关,是当时身份的象征。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

1864年,清慈禧太后西行至平遥,宿枕六合枕后,感觉新奇舒适,即赐名为:“泰”,从此,六合泰枕头传了下来。

六合泰枕头外形独特,软硬适中,高低可调,且孔孔相通,耳朵,脸部,后脑不会被压,保持了最好的通透性,使人不会产生压抑的感觉,睡眠中翻身时,太阳穴及颈部穴位都会受到贴身的按摩,有效促进头部血液流动,所以,当人枕着睡眠时,会感到舒适通畅,心静气定,具有养颜美容,从而快速入睡。醒来时精神饱满,神情气爽!

如今,六合泰枕头在传统做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枕头形状由原来的六孔枕,延伸出了十孔枕,十二孔枕,十八孔枕,三十六孔枕,婴儿枕,元宝枕,绣花枕等,多种形状,枕头尺寸,由标准人体工程学,增加了加高,超高等尺寸,并可按客户要求订制各种枕头,以满足不同体形的顾客需求。

枕芯填充物也由原来单一的荞麦壳发展成为多种具有保健理疗作用的中草药成份。清新明目的菊花枕,健胃形脾的蚕沙枕,。。决明子,茶叶枕等,还有功效各异的中草药药包。

枕头面料也由原来的高级丝绒面料,加入了最新的绿色环保的高级彩棉面料。

如今的六合泰枕头,既是实实在在改善睡眠质量的枕头,也是可以把玩的民俗艺术品,既是可以赠送亲朋好友的保健用品,又是具有独特文件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平遥六合泰枕头已经成为平遥晋商文化旅游品当中不可替代的特色产品之一。

随着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六合泰枕头必将发出更加闪亮的光芒,让更多的人与平遥人共享!

七.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槟果

平遥古城往南二十公里,有一泉水淙淙,溪水清澈,林茂草丰,果木飘香的深沟--果子沟。沟内生长着多种野果,其中以槟果历史最悠久,品质最优良。从明代成化年间人工种植以来,果子沟槟果以其鲜艳的色泽、浓郁的芳香、酸甜的味道享誉海内外。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平遥槟干,口味独特,具有养颜滋肺,消食解乏之功效,尤其适合妇女、儿童、老年人食用。历史上,曾远销东欧和俄罗斯一带,深受欢迎。

平遥县境内有丰富的槟果资源,正常年份年产槟果100万公斤,可加工槟干20万公斤。现采用传统的槟干加工工艺,推出的包装精美,风味独特的名优--平遥槟干,投放市场后,很快赢得消费者的好评。

八.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猫耳朵

猫耳朵是一种在山西传统面食,因形似猫耳故名。猫耳朵吃起来筋滑利口,制作简便又适用于多种面粉和浇头,所以倍受平遥人喜欢。

猫耳朵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面倒入盆里,加入水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打起穗子和成面团,揉匀揉光。 面团稍饧后上案,再次揉光,擀成约2分厚的面片,撒上面扑,用刀划成1寸宽的长条。然后左手执面片,面片头端朝上,右手食指和拇指揪下指头肚大小的面块,反方向搓捻(即食指朝下捻,拇指向上搓,一般是连揪带搓,同时操作),使面块成为猫耳朵形(凹肚形),使它从手的上端(即脸的前端)翻跳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即成。

九.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碗脱

碗脱是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碗脱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传说,从此碗脱1为御膳,于是碗脱名声大震,以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了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夏可凉拌,冬则热烹,老少皆宜,四季风行,是人们机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的传统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并不断有所改进。目前,以董宣师付第四代传人董兴旺所制为最精。

碗脱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面粉、菜籽油。

[工艺]以1:66之比,将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入0.6%的盐水与大料水及每斤面粉5%的菜籽油,调匀后分盛于五寸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出笼晾凉。 冷

食:将碗脱切成条状放入盘中,以醋、蒜制、芝麻、辣椒末、香油等拌匀。

热炒:待猪肉八成熟,把条状碗脱入锅,加山药丝,豆芽和其它佐料。

[特色]色呈乳黄,折卷不断,光滑如玉。

( 平遥)

十.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碗托

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具有面质筋道、滑爽可口的特点。

工艺:先用白面、温盐水、菜油等调和成糊状,然后盛入五寸小碟内上笼蒸熟,晾凉后即成。吃时既可凉拌又可热炒,一般夏天多以凉拌为主,具体办法是将碗托切成小条,佐以醋、蒜泥、芝麻、香油等。热炒则是以山药丝等小菜放入锅中与碗托同炒,熟后香气扑鼻。这一小吃在古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