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南特产水果名称图片 海南水果名称及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南特产水果名称图片 海南水果名称及图片更新时间:2022-04-15 01:39:17

一. 海南省 乐东 海南椰丝包

特色:海南传统面点。先制成面包和水油酥皮,再包入糖椰丝馅料,捏成罗旋形,烘烤而成。

原料:高筋面粉500克、鸡蛋液100克、精猪油400克、白糖350克、酵母4克、添加剂4克、牛油50克、清水400克、鲜椰子丝500克、生油50克、炒芝麻仁50克。

制作:

1、用150克白糖与椰子丝拌匀,炒熟,掺入炒芝麻仁,成为馅心。

2、将高筋面粉开窝后,投入酵母、添加剂、牛油和30克白糖、200克清水,掺和揉搓至有劲成团,压气后复叠,静置30分钟,成面包坯。

3、取中筋面粉的三分之一与精猪油搓至细腻成团为酥心,再取三分之二面粉,开窝后投入清水、蛋液和白糖揉至光滑,然后包入酥心,压平叠3次3摺,成水油酥皮。

4、面包坯与水油酥皮分别压成长约80厘米的长块状,两块堆叠扫水,卷成圆筒形,用刀切件,每件包入20--25克椰丝馅,捏成圆球扭成罗旋形,置于已扫油的炕盘里,待起发3倍后,扫上蛋液。用180℃至200℃炉温烘熟,取出扫上黄油、糖浆即可。

特点:罗旋形,黄白相间,层次清晰,椰味浓郁,松脆适度。

二. 海南省 陵水 银饰

银饰是海南省苗族同胞最喜爱的装饰品。儿童爱戴银饰帽,年轻的姑娘爱戴银质耳环、插花、手镯。海南苗族同胞精心制作的银饰品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如项圈和手镯就有实心、空心、镂花、圆柱、六方形、棱角形等。海南苗族的银饰,多数是由本民族的银匠专门制作,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图案优美、巧夺天工。

三. 海南省 三亚 玳瑁

玳瑁:别名十三鳞、瑇瑁、文甲,属于海龟科,学名为 Eretmochelys imbricata。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13块,作覆瓦状排列。缘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上挖坑,白昼产卵,每次产卵120~130枚。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49~60天。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海藻为食。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

产于台湾、广东及海南沿海。

工艺价值

玳瑁作饰品的原料取自其背部的鳞甲,系有机物。成年玳瑁的甲壳是鲜艳的黄褐色。此类饰品易蛀,清代晚期以前制作的玳瑁器至今已很难见到。

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

真假玳瑁鉴别

在宝石分类中,玳瑁被列入有机宝石类。其用途广泛,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如何鉴别真伪,

1.强光照射法:将玳瑁在强光或电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见通透的美丽花纹,透明的血丝状深入甲片内,其色斑 呈无数圆点状,如糜子小点聚集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仿制品的血丝在表面成片状,斑纹呆板或呈团块状。

2.抛光法:玳瑁片经抛光后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仿制品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3.燃烧法:刮削末点燃或以热针触之,真品火烧会有烧焦头发的味道。仿制品则为异味,电木发石酸气味;赛璐珞呈樟脑气味;安全赛璐珞和酪素塑胶则呈醋味。

4.手掂法:玳瑁密度为1.29g/cm3。塑料仿制品为1.05-1.10g/cm3,手感易分出。

5.切片观察法:将玳瑁用温水浸泡软化后,切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褐色球状颗粒,色斑呈圆形色素小点,具备清晰的斑纹结构。塑料制品具条状,可见界限明显的色带。

6.天然玳瑁与压制玳瑁的区别在于:仿制玳瑁因受热后颜色变深,且有空气泡,呈拉长状。天然玳瑁则相反。

7.拼合玳瑁是为了看去很厚,但从侧面观察,就可见不同片间有色泽区别;用放大镜观之,有粘胶痕迹及气泡残存。

8.市面上经常有用牛角来冒充玳瑁欺骗消费者,而牛角的色泽远不如玳瑁光亮,而且也没有玳瑁斑(也就是红黑透明黄夹杂的花斑) ,真正的玳瑁斑光泽好,花纹通透美丽;牛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裂成一层一层的

9.玳瑁从水中捞出瞬间,水会向四周散开,所以玳瑁能避雾水、风邪。

四. 海南省 昌江 海南椰子船

特色:海南椰子船,又称“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琼海、文昌一带民间传统小吃。用鲜椰子装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浓厚的椰乡气息。一般只流行于椰子产地的民间,只有个别餐饮店作产品销售。

原料:糯米1000克,椰子1只,白糖200克,淡鲜奶200克(沸水易可)

制作:

1、糯米淘净,浸泡数小时后滤去水分晾于待用。

2、取刚结满白瓢的鲜嫩椰子,剥除外衣及硬壳,取出整只肉瓢,在顶端切开小口留盖,倒掉椰子水,将糯米填入椰盅内,同时加入白糖及鲜椰汁,灌入淡鲜奶(或沸水),用椰盖封口缚紧,放进盛有清水的锅中(勿使椰盅内水分渗出)加盖,旺火煮沸,然后用慢火煮约3--4小时,糯米熟透胀满后取出。

3、待煮熟的糯米椰盅自然冷却后,解开绑绳,用刀切开,顺直势解成若于块两头尖、中间宽的船形块件,摆盘即成。

特点:椰肉和糯米饭紧密结合,色泽白净,晶莹半透明,状如珍珠(故有“珍珠椰子船”别名)。硬软相间,脆糕结合,慢品细嚼,椰香浓郁,清甜爽口。

五. 海南省 三亚 海南珊瑚

海南珊瑚是用产于热带海洋的海中奇葩、人称“海石花”的海底奇特生物珊瑚制成。一般人会把珊瑚误认为植物或矿物,实际上它既非植物亦非矿物,而是一种海洋生物——珊瑚虫的遗骸集结而成的化石。珊瑚虫是一种生活于热带海域里的腔肠动物,在海中天然长成。

它奇形怪状、美妙绝伦,色泽艳丽。白者胜雪、红者如血、绿似翡翠、黄色类金。经过工匠们的挑选加工,再配上贝壳海柳和精致的底盘,便成为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品。

海南珊瑚一直是受游客喜爱的海南特色艺术品之一,以往来海南的观光客,费尽辛苦也要带回去几盆。但这种爱美之心形成的市场需求却客观上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促使一些人对珍希的珊瑚资源大挖特掘,使这种上百年甚至几世纪才能生成一株的“美丽之花”锐减。为了避免美丽在南海消逝,目前海南省政府已经对珊瑚启动应急保护措施,限制对珊瑚的采挖与运输。

珊瑚构成除珊瑚虫外,还有各种造礁生物,如各种大型贝类、蛛螺、珍珠贝、钟螺、宝贝等。珊瑚虫体本身为鱼类的食料,所以珊瑚礁区均为鱼类集中地区,而且礁区的原生动物,动物残体也是不少贝类的食料和藻类生长的肥料,所以礁盘上有多种藻类生长,如马尾藻、沙菜、网球藻、喇叭藻、蛎菜等。这些藻类又可成为其它生物的食料,珊瑚礁区形成独特的生态体系,是一个繁荣的生物群落,具有旺盛的生产力,其净生产力比河口区还要大,一般可达4000克/平方米·年。许多海产品如海参、石斑鱼、龙虾、江现、鲍鱼等都产自珊瑚礁区,还有不少珍贵贝类、热带观赏鱼也都出自珊瑚礁区。珊瑚礁还是海洋中物种最多的生态系统,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还是麒麟菜、海参、龙虾、蝴蝶鱼、鹦嘴鱼和雀鲷类鱼的栖居地,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地。

珊瑚海岸是其主要海岸类型,沿海珊瑚礁海岸断续分布,以南部及西部、东部沿海发育较好,以裙礁分布最广。根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南卷》介绍,海南省珊瑚礁种类繁多,共计110种和5个亚种,其中有1个新种,分别属于11科、34属和2亚属。主要种类有滨珊瑚、蜂巢珊瑚、角状蜂巢珊瑚、扁脑珊瑚等巨大珊瑚礁块体,还有成片生长的鹿角状珊瑚、牡丹珊瑚、陀螺珊瑚、杯形珊瑚等。全省现有珊瑚礁面积占全国珊瑚礁总面积的98%以上,以西沙、中沙和南沙海域中分布最多。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发育完好,拥有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初级生产力,活珊瑚覆盖度极高,平均可达70-90%。海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形成了全国分布最广、品种最全、发育最好的珊瑚礁。

珊瑚生态系统是维系我省海域生态平衡尤其是近岸海域生态稳定的重要基础,珊瑚礁保护一直被列为我省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而我国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珊瑚礁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至少要60年才能恢复。但令人痛心的是,多年来,我省珊瑚礁遭受人为的破坏,现有分布面积及长度分别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55.57%、59.1%,加强珊瑚礁保护已迫在眉睫。

六. 青海省 海南 兴海县 海南州糌粑

这是藏民的食品。但因青海大都是藏民区,因此,吃着糌粑就不奇怪了。它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经炒熟后,以酥油为粘合剂制作而成的。

其做法是:先将酥油溶化在热奶茶中,然后加上适量的青稞粉,搅拌成团状后,用手捏成形状后直接进嘴吃。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得知酥油要加得多一些,奶茶要略少一点儿,这样能捏得硬些,也更好吃些。我边捏边吃,在还没成形时就开始入口品尝,第一个感觉是香,那种和南方的黄豆粉炒熟后的感觉差不多,其次是觉得那青稞粉有点儿粗,在嘴里一粒一粒的,再次是觉着有点儿干,想要就会么汤吃再感觉。这可能和个人口味有关,我喜欢吃什么都就着汤。

藏民们发明的糌粑主要是为了携带方便,一个团儿,可以边捏边吃。但我觉得这种做法要在卫生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才能行,毕竟手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干净的。

七. 海南省 定安 海南芭蕉

海南芭蕉—芭蕉科植物,热带、亚热带水果。茎可入药,利尿、治疗脑血栓;根可治疗感冒、胃痛。相传古时有位冯先生,夏日傍晚在书斋前偶见一绿衣女子从窗前经过,十分美丽,问其,自称"蕉氏"。冯拉扯女子入房,女子不从,匆忙而去,冯只扯下女子一片衣角,晚上藏于席下。次日看时竟是芭蕉叶,原来女子是芭蕉所变。

芭蕉系芭蕉科,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叶色嫩绿可爱,叶大达3至5米长,宽40至70厘米,植株高达5至7米。花自仲夏开至仲秋。花大如酒杯,色红如莲花者为红蕉,色白如蜡者为水芭蕉,花似象牙为牙蕉。 芭蕉是极好的庭荫树种。

芭蕉原产亚洲东南部和我国南部。习性喜暖,喜光而能耐阴,适应性强。生长温度为15.5至35℃,适温为24至32℃。越冬需用稻草包茎,用土壅根保护以防冻害。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而以冲击性沙壤土,PH5.5至6.5最为适宜。 繁殖用吸芽分株法。当吸芽高至40厘米以上时即可分株,另栽即成新株。地栽芭蕉不宜原地久植,一般3至5年需更换一次新地,长势则旺。

芭蕉苗长1至2片叶时,用妇女用的簪子或粗针在茎基处横刺两眼,则能抑制生长,用来装配盆景是极好的材料。用一长方盆栽1至2株茎叶婆娑的芭蕉幼苗,再配以秀石和抚琴的人物,即成“蕉石奏琴”盆景。

宋代李易安有词云:“窗前谁种芭蕉树,荫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余光分外清”。唐代姚合的《芭蕉屏》中有:“芭蕉丛丛生,日照参差影。树叶大如墙,作吾门之屏。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

芭蕉的作用:

主治 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八.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尉氏水果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果树生产热情有所回升,主栽果树种类有桃、苹果、梨、葡萄、柿子、大枣等,主要分布在张市、岗李、大马、大营、庄头乡镇。张市镇3万亩大桃生产已被省农业在批准为无公害大桃生产基地。

1.苹果0.6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乡的圉村,邢庄乡的水黄,水坡乡的海青郭,品种有早熟的嘎拉、藤牧1号、美人;中熟及中晚熟的华冠、金冠、新红星等,鲜果上市期从7月上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鲜果0.7万吨。

2.梨0.1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的后寨,农业局的农场等。品种有砀山酥、红香酥、七月酥、黄金梨等。年产酥梨1000吨,预计明年红香酥、黄金梨将进入结果期。

3.葡萄0.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桥乡的十里铺及周边村庄,品种有绯红、白鸡心、红宝石、巨峰及巨峰系列果、红提、黑提、美人指等。大棚葡萄40座,以8611、凯丰、京秀、无核白鸡心为主,鲜果上市期从6月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葡萄0.4万吨。

4.桃3万余亩,形成了以张市镇郭家村为主的2万亩大桃生产基地及庄头乡小营村为主的万亩桃生产基地。油桃、蟠桃、大桃,早、中、晚熟搭配,大棚,露地均有,其中大棚油桃50座,大棚蟠桃50座,上市期在4月底-5月上中旬,露地桃从5月下旬持续到8月底,年产鲜果达2万吨。

5.杏0.35,主要分布在岗李乡、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以凯特、金太阳、红丰为主,结果面积500余亩,产量300吨,大棚杏10座,上市期5月中旬-6月初。

6.李:0.3万亩,主要分布在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有澳李4,大石早生等,预计明年将全部进入结果期。

7.樱桃:500亩,结果面积200亩,年产鲜果100吨,品种有甜樱桃,大樱桃等。

8.柿:0.1万亩,品种有斤柿,磨盘柿等。

九.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海南黄牛

海南黄牛又称高峰黄牛,据1976年出版的《广东省畜禽资源汇编》记载:海南黄牛的主要特征是肩峰隆起,外表略似印度瘤牛(zebu),其次是头长、额短、耳大、角短小、十字部高、体幅较广、四肢坚细、皮肤柔软而富有弹性、被毛短密、尾长。海南黄牛于2003年列入《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海南黄牛属役、肉兼用型牛。

海南黄牛密集区为海口市秀英区的羊山地区,主要分布在石山、永兴、遵谭、十字路、龙塘、旧州等镇。

主产区为东方、乐东、儋州、澄迈、定安等五个市县,其他各市县有少量饲养。

海南黄牛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它长期以来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培育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当地劳动人民所喜爱,尤其是在火山岩缺水地带分布密集。

海南黄牛在海南西部地区农家饲养极普及,据海南省统计局2005年统计产区黄牛饲养量达43.56万头,占全省饲养量的62%,可繁殖母牛达10.7万头,占全省的56%,当年产仔7.15万头,占全省的63%。2008年饲养量47.87万头,其中存栏37.31万头,出栏10.56万头。

海南黄牛公牛肩峰甚发达,一般高达7—19厘米。4—5岁的公牛峰高平均为15厘米(12—19厘米),阉牛峰高平均为11厘米(6—14厘米),其大小与去势年龄有关;2—3岁公牛峰平均7厘米(6—12厘米)。母牛的肩峰较低或不明显。当地群众认为肩峰分为两种,一种是峰顶较宽而厚,称为“盘型”峰;另一种是峰顶较夹而薄,称为“鸡冠型”峰。

海南黄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重达293—384公斤,最重达419公斤;成年母牛平均重达260公斤,最重达408公斤;阉牛平均体重312—331公斤。

海南黄牛属中度体型。体斜长指数为107%--117%;胸围指数为132%--139%;管围指为14%--15%。

海南产肉性能:据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07年测定屠宰率平均为50.43%,净肉率I(净内重/胴体重)为76.85。皮厚为0.32cm,脂肪厚:腰脂厚0.23 cm;背脂厚0.47cm。肌肉厚为:大腿内厚为5.33cm;腰部内厚为1.78cm。

海南黄牛繁殖性能:母牛出生后一般为19—21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为15—20天,(未经产的母牛发情周期长些,约在25--30天)。发情持续期为1—2天,母牛初配年龄为21—24个月。多数母牛为一年一胎,也有三年二胎。若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母牛在产后经50—60天便可发情配种。母牛一般在14—15岁后丧失繁殖力,若饲养条件好,可延长其繁殖年限。受胎率达81%,小牛犊成活率在85%以上(海南省畜牧管理站资料)。小牛患病较少,成活率高达95%以上。据材料记录,小牛在10月至次年8月份出生最多。

对海南黄牛的品种的评估:二千多年来,海南黄牛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皮薄、产肉率高、肉质细嫩等优点。为更好地整理品种资源和发掘品种的生产潜力,必需将海南黄牛的提纯和加大人工草原建设,制订科学饲养管理标准,列入海南省农业科技项目。建立省级纯种核心群,建立起不同方式的保种体系。大力扶持专业户,实行本专业场选育和开展群众性选育相结合。在做好品种保护的同时,面向市场开发合理利用,逐步实现资源社会化,逐步形成以保护促进开发,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草原建设上,推广种植优质高产的禾本科牧草—坚尼草、皇草、九尾草等;豆科牧草—苜蓿属的拉花草、新银合欢。将海南黄牛在现有的基础上从役用向肉用转变,从数量到质量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开辟国际市场。

十. 海南省 三亚 海南狗肉火锅

海南的狗肉,性温,入肾经。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冬令狗补,明春打老虎”的俗语。对于狗肉的品级,民间还有“一黄二黑三花四白”的说法,即黄狗肉是狗肉中的佳品。
海南狗肉火锅的历史悠久,海南人形容某人对某事着迷的话语是“瘾狗肉”,足以说明海南人对狗肉的喜爱。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海南的一些地区,吃狗肉不能在室子里吃,凡沾过狗肉的碗筷不能用来祭祖,刚吃完狗肉得漱口、洗净手脚后才能进室。民间说法,狗吃人屡,肠肚不干净,“公婆父母”(即祖宗)不喜欢因此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套专用的吃狗肉的碗筷(往往是破碗破筷)。而狗是自养自杀,不当商品出卖。

狗肉火锅是朝鲜族风味佳肴。起源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此菜肉香不腻,瘦而不柴,汤鲜爽口,营养丰富。冬吃驱寒,夏吃避暑,滋补强身,常食对风湿症有一定疗效。



海南人一般吃狗肉火锅。狗先用香油、酱油、盐、姜未、料酒腌一会后,用油爆锅,文火炖半熟后下香茹、木耳、笋干等干菜炖烂。海南“狗肉酱”是用蒜茸、姜未、杂锦酱、香菜、新鲜桔子汁、新鲜辣椒制成。香味浓郁的狗肉蘸上酸辣适中的蘸料,令人胃口大开,吃后香味留齿,回味无穷!饭是将煮好的干饭趁热捏成饭团。而“那大狗肉”是与海南四大名菜齐名的美味,那大狗肉吃法也采用火锅。调料:精盐,胡椒粉,狗肉香(薄荷),鲜山奈,豆腐乳,野葱,蒜瓣,生姜,干辣椒,花椒面,大葱节。

狗肉火锅的用料:狗肉 香醋 香菜 精盐 生菜 味精 粉丝 料酒 豆腐 葱丝 野苏子 辣椒油 芝麻油 芝麻酱 胡椒粉 腐乳 蒜泥 韭花酱

狗肉火锅的制法:大锅内放入水,将洗净泡好的狗肉放锅内煮开,撇去浮沫,烫透后捞出洗净。再将狗肉块和野苏子一起放入锅内,加足水,盖上锅盖,用中火煮3~4 小时,皮烂肉脱骨即可。把煮好的狗肉用手撕成丝,放盘内,剩下的狗骨头再放锅内煮,煮得时间越长,汤汁越白,味道越鲜美,汤色以乳白为佳。把各种佐料分别装入小碗内。把火锅点燃,将锅内添入煮狗肉的原汤,加入精盐、味精、料洒调味,待汤沸时上桌,随即将各种主、辅料及佐料一同上桌即成。食用时顾客可根据需要自行选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