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桂林桂恒昌土特产 桂林临桂区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桂林桂恒昌土特产 桂林临桂区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4 05:25:30

一. 天津市 东丽区 桂顺斋糕点

天津桂顺斋是一个拥有80年历史的老字号.桂顺斋,以经营各式清真糕点而闻名,是回族人刘珍于1924年始创。这里生产的萨其马、蜜麻花、一品桃糕最有名,味道好,作工细,这几样东西在不少老天津的眼里特别亲切。如今又新添了密馅汤园、江米粽子以及各种干鲜果品等,种类多达800多种。

桂顺斋是天津有名的清真糕点店,因其糕点味道好,做工细,品种多,而驰名中外。该店创办于1924年,原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所生产的萨其玛、蜜麻花、蜜供、排岔等宫廷糕点色、香、味具佳,成为该店的特色糕点。京剧大师马连良、相声泰斗马三立等,当年常买桂顺斋的糕点。解放后,桂顺斋成为三个门市部,两个作坊。1981年,为了更好地创老字号名牌产品.桂顺斋将两个作坊合并,成立了桂顺斋糕点厂,并形成了一厂五个门市部的格局。糕点厂专门生产各式传统风味糕点及汤圆,供应各门市部销售。目前桂顺斋糕点厂产品已有7大类170多个品种,在各式清真糕点基础上,又研制出黄油、低糖等系列食品。其"双羊"牌一品桃糕和萨其玛曾连续7年获商业部及天津市名优产品称号,并在1988年中国首届传统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银牌奖.

二. 广西 桂林 龙胜 柿花

花于4月中旬开放。果实心状球形,橙黄色。10月上旬至11月成熟时变为红色,通常无子或有少数种子。产于桂林阳朔、临桂、荔浦、平乐、恭城等县,苍梧、容县、平南、玉林等地亦有。阳朔为主产地,阳朔与恭城两县鲜柿年产量达4000多吨。主要优点是:果型中等,单果重170克-196克。外形美观,光滑、多粉,果肉橙红,质脆味甜,肉厚汁多,含糖量达18%。适于生食,也适于制柿饼,出饼率20%-30%。产量较高,单株产果150千克-250千克,丰产株达1200千克。柿饼有润肺止咳、生津、润肠之效,蒸食可治咽喉痛、咳嗽咽干。

三. 广西 桂林 叠彩区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而且米粉也很有名,它圆细、爽滑、柔韧,具有独特的风味。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

1、冒热米粉: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猪牛肉片,卤牛膀、牛肝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或辣椒、蒜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拂拂作响,声色味俱全。

2、原汤米粉: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

3、醋水米粉:这是一种无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经济爽口,妇女特别爱吃,夏天最受欢迎。

4、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会仙楼的最为驰名,据说它开设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来设备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兴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后来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现在则不同了,顾客日夜盈门。此外,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摊,游人逛了秀丽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饱享眼嘴之福,实在是一大乐事。桂林米粉老店以又益轩粉店、石记米粉、味香馆最为有名。

乌鱼青蒜米粉:【材料】新鲜乌鱼1条,姜片,麻油,青蒜苗,米酒少许,盐少许,白胡椒粉少许,桂林粗米粉。【做法】热平底锅麻油,姜片爆香后,下鱼块煎赤下适量的水并加入米酒少许盐调味。水再滚起后转小火,将米粉加入同煮入味熟后,再下青蒜苗即可。

卤菜粉: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炸酥的五花肉)、卤牛肉片、香肠、叉烧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辣椒、蒜蓉、葱花、各类酸菜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呼呼作响,声色味俱全。

汤粉: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

四.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蜜枣

灌阳蜜枣是县内主要之一。1959年进行试制。1972年兴建县蜜枣厂,开始大批生产。1990年,全县有县办、乡镇办、联户办和个体办蜜枣厂30多家,生产蜜枣1010吨。

灌阳蜜枣用灌阳长枣和优质白糖为原料。其加工过程讲究,先用排针将选好的枣子刮成纵条纹,后置入清水锅煮沸。煮熟后将枣子捞出放在清水中漂洗1~1.5小时,再将枣子放入糖液中熬煮,熬煮时勤翻、轻翻,防止焦锅。熬煮到枣子透明见核时捞出放入枣筛中进行冷却,2~3小时后将其捻成平底两头齐、呈马鞍形,排列在簸箕里。日晒或烘烤2~3天后,进行分级包装。

灌阳蜜枣以其形如马鞍、颗粒完整、枣身干爽、略带糖霜、色泽棕红、晶莹透明、清甜可口、甜而不腻且具鲜枣风味而著称。是蜜饯中的上乘产品,深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1978年至1979年连续两年被中国粮油出口公司广西分公司评为最佳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东南亚和香港等地,是县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据统计,1972年至1990年,全县共生产蜜枣9950吨,其中由外贸部门出口的达2545吨,创外汇达190.75万美元。

五. 广西 桂林 秀峰区 桂林烤乳猪

烤乳猪是广西桂林的一道特色美食,色泽大红,油光明亮,皮脆酥香,肉嫩鲜美,风味独特。切块上盘后,拌以葱酱、白糖食之,其味香甜松脆、肉质细嫩甘香,具有滋心润肺、养颜养容功效。会吃的人多以吃皮为主,象吃北京烤鸭一样,蘸上各种配料,专吃那脆皮,吃下后满口余香。

烧乳猪是传统食品的一种。制法是将二至六个星期大,仍未断奶的乳猪宰杀后,以炉火烧烤而成。乳猪需用糯米或大米味养,使其肉细皮嫩为上。然后以独特工艺、熟练的火工精心烤制, 使其皮丝黄透亮,然后切块上盘, 拌以葱酱、白糖食之,其味香甜松脆、肉质细嫩甘香,具有滋心润肺、养颜养容功效。

在桂林,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烤乳猪成为极富地域特色的名菜,深受中外食客青睐。在当地,清明扫墓祭祖的日子里,烤乳猪作为一道特殊的祭品,用乳猪祭奠先人后,亲戚们聚会大吃一顿。老人们说,挑选烤乳猪作为祭品,有着红皮赤壮的寓意,是希望祖先保佑子孙们健健康康。

六.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增城桂味荔枝

增城桂味荔枝,因有桂花味而得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优质荔枝品种之一。桂味荔枝植株高大,500年生树高16米,冠幅13米,主干周径2.3米。桂味荔枝是优质的中熟品种,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水果。该品种对土壤适应性强,耐旱适宜山地种植;品质风味极优,6月下旬成熟并上市。

品质特性:增城桂味荔叶长椭圆形,边缘向内卷,呈瓦筒状。花枝细长,易形成带叶花枝。果圆球形,中等大,均重17克;果皮浅红色,皮薄且脆,龟裂片凸起呈不规则圆锥状,裂片峰尖锐刺手,裂纹显著,缝合线明显;果肩平;果肉乳白色,肉质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可食率78.83%,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9.48毫克,酸0.21克;种子有大核和小核,小者居多。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7月上旬果熟。桂味有果皮鲜红的“全红”桂味和果肩上有墨绿色斑块的“鸭头绿”桂味两个品系,品质以后者上乘。

产品区域独特性:增城是丘陵地带,山地以红壤和赤红壤土为主,富含钾、磷等养分,特别适合荔枝果实生长。北回归线由境内通过,增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和早春低温干旱,有利于荔枝花芽分化,春末和夏季高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合荔枝的开花结果和营养积累。独特的地理环境给增城荔枝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所产出的增城荔枝清甜、爽口等特点,是最具特色的传统名优农产品,在珠三角地区已具有极高知名度。

加工工艺特点:1、荔宴会。用荔枝作为食材入菜,煎煮炒炸各显精彩,是荔枝季在增城的一大特色,增城各大餐馆、星级酒店都会在荔枝时节推出精心泡制的荔枝宴,品种达数十种之多,既有名贵海产、山珍一起制作的高端菜肴、点心,也有与增城土配伍烹调的特色菜式。2、荔枝干。增城鲜荔枝加工干制,历史悠久。成品肉厚,味香甜,营养丰富,能补血滋脾,历来为自尝及送礼佳品,远销国内外。

七. 广西 桂林 兴安 干桂花

干桂花是广西桂林的。桂林这个美丽的城市因桂树(花)而得名。桂林市区范围内现已种植桂花树约二十万株,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桂花桂花,香飘万家。江畔湖滨、大街小巷、山前屋后,桂树的芳影真是无处不在。

桂花不仅色泽宜人,芳香甘甜,而且营养十分丰富,药用值高。经研究表明,每百克糖腌桂花中含蛋白质0.6g,脂0.1g,碳水化合物26.6g,水份63g,热量110千卡,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其中锌的含量最为丰富,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人体抗病免疫能力。 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瘀、平肚、消除疲劳,消火解毒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桂能“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八.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鸳鸯桂味荔枝

鸳鸯桂味荔枝是一种优质水果,品种源于清代,具有较长历史。德庆县官圩镇谢村的鸳鸯桂味荔枝,一直以来因其独特的果形及清甜爽口的味道,驰名于省、港、澳。

鸳鸯桂味荔枝堪称荔枝中的极品。当果实成熟时,果皮颗粒中站有条明显的分界线,颜色红中带绿,肉质晶莹透亮,不流汁,味道清甜可口,焦核率高,带有桂花香味,且大部分的果实上都附有一个小果实,形成一大一小的鸳鸯果。因而美其名为鸳鸯桂味荔枝。

鸳鸯桂味荔枝是官圩镇的品牌水果。品质经过省高等学府有关专家教授的鉴定,受到好评。在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热带水果产品中荣获优良产品奖,在1999首届广东青年“三高”农业博览会荣获优秀产品奖,可见,鸳鸯桂味荔枝不是浪得虚名的。

在1995年,鸳鸯桂味荔枝通过省人大议案,作为“一乡一品”扶持发展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官圩镇的鸳鸯桂味荔枝种植面积已达6800亩,其中投产3000亩,年产量150吨。1999年官圩镇还发展了一个苗圃场,为各地种植户提供优质的种苗。

该产品成熟期为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果实大小均匀,皮色鲜红带绿,果皮颗粒明显,皮薄而坚韧,耐贮藏,其果肉厚实,晶莹透亮,不流汁,无纤维感;果核细小,基本为焦核:其气味芬芳,蜜味浓郁,有明显桂花香味;食感清甜爽脆,不腻口,清新自然,齿颊留香。经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测定:焦核率为96%以上,可食率为79%,含可溶性固形物为19.21%。目前,鸳鸯桂味荔枝种植面积3000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750吨,每公斤售价20-25元/公斤。

九.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苎麻

苎麻,俗称青麻。种植历史悠久,据旧《灌阳县志》记载,1750年前已有苎麻种植。公元1800年前后从临桂县引进绿白麻种植,二十年后这个品种在县内成为主要苎麻品种。后又从平乐引进黑皮蔸种植,逐渐取代了绿白麻品种。民国时期苎麻种植较多,1949年全县达2710亩,总产量9.65万公斤。解放初期有所增加,1957年全县种植面积增至5966亩,总产16.43万公斤。60年代后,因扩种粮食作物,苎麻种植面积减少。80年代后逐渐恢复,因价格看涨,1987年种植面积达12317亩,总产88.84万公斤,为解放以来最多的一年。后因价格下跌,1990年仅有2355亩,总产为17.42万公斤。

县内种植的苎麻,纤维支数高,1986年经湖南株州绢麻厂化验,黑皮蔸苎麻的纤维支数达2200支以上,因而历来比较畅销。解放后,1953年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苎麻10.83万公斤。

1960年出口75.15万公斤。县供销部门从1952年开始收购到1990年,共收购苎麻482.41万公斤,平均每年为12.37万公斤,其中1987年收购76.84万公斤,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