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开封必带特产 河南开封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开封必带特产 河南开封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3-31 15:39:39

一.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菜盒

传统风味小吃,由北宋时期的“菜饼”演革而来,民国初年相国寺内禹庆楼、禹春楼制作的以闻名于市。它是以菠菜、水粉、金针、木耳、韭黄等制馅,死面为皮,用平底銮子烙成,大小如碗口,馅丰满,皮筋香,建国以后厨师杜广亭制作的最著名,1958年、1965年曾两次被认定为“名产风味小吃”。王馒头拉面馆制作的小菜盒在第二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名小吃”称号。

二. 河南省 开封市 祥符区 开封稻米

开封稻米水稻种植在开封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史·食货志》中有"京城种稻"的记载,宋人陈景汗所著《群芳备祖》中也有开封城厢(郊区)种稻的记载。可见北宋时期开封已有水稻种植。

1956年,在城西北黑岗口(今南堤村)开五孔大闸(40个流量),引出黄河水。是年,首先在南、北堤村和北郊公社试种水稻。以后随着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到1978年郊区种稻面积达78000亩,总产稻谷1908.5万公斤。

"开封大米白似玉,籽粒饱满发光色,蒸饭香甜味道美,熬汤汁黏分外鲜。"60年代以来,开封大米的美名已蜚声远近,同汴梁西瓜齐名,为农业土特名产。

开封大米之所以独具特色,主要原因为开封周围的土地多次受黄水淤灌,土质沙松(俗称蒙金地),适宜稻谷生长。另外,开封农民习惯于种植生长期较长的春种稻,加之用肥沃的黄河水浇溉,以至品质优良。

三. 河南省 开封市 顺河区 开封饴糖

开封饴糖饴糖属软糖类。开封饴糖由市糖果食品厂生产,始于1961年。初为人工操作,产量低,质量不稳定,且劳动强度大。1980年改用转锅和蒸汽生产,用机器切割,对配制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开封饴糖以白砂糖、精制淀粉和特级葡萄糖等为原料,经过配料、主料预热、转糖(加香料、色素)、冷却、切割成型、包装诸工序制作而成。成品类型不一,按使用淀粉不同,可分为高梁饴、绿豆饴、玉米饴等软糖类;按使用香型,可分为桂花饴、玫瑰饴和芝麻饴等类。

桂花饴糖和芝麻饴糖外形为长方形糖块,淡黄色,在自然光下呈半透明状态,表面附着一层淀粉,手感柔软富弹性,口感甜而不腻,软而不黏。桂花饴糖突出桂花香味,芝麻饴糖突出芝麻香味。1982年评为省优质产品。除在开封城乡畅销外,还销往山东、安徽等省。

四.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尉氏水果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果树生产热情有所回升,主栽果树种类有桃、苹果、梨、葡萄、柿子、大枣等,主要分布在张市、岗李、大马、大营、庄头乡镇。张市镇3万亩大桃生产已被省农业在批准为无公害大桃生产基地。

1.苹果0.6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乡的圉村,邢庄乡的水黄,水坡乡的海青郭,品种有早熟的嘎拉、藤牧1号、美人;中熟及中晚熟的华冠、金冠、新红星等,鲜果上市期从7月上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鲜果0.7万吨。

2.梨0.1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的后寨,农业局的农场等。品种有砀山酥、红香酥、七月酥、黄金梨等。年产酥梨1000吨,预计明年红香酥、黄金梨将进入结果期。

3.葡萄0.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桥乡的十里铺及周边村庄,品种有绯红、白鸡心、红宝石、巨峰及巨峰系列果、红提、黑提、美人指等。大棚葡萄40座,以8611、凯丰、京秀、无核白鸡心为主,鲜果上市期从6月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葡萄0.4万吨。

4.桃3万余亩,形成了以张市镇郭家村为主的2万亩大桃生产基地及庄头乡小营村为主的万亩桃生产基地。油桃、蟠桃、大桃,早、中、晚熟搭配,大棚,露地均有,其中大棚油桃50座,大棚蟠桃50座,上市期在4月底-5月上中旬,露地桃从5月下旬持续到8月底,年产鲜果达2万吨。

5.杏0.35,主要分布在岗李乡、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以凯特、金太阳、红丰为主,结果面积500余亩,产量300吨,大棚杏10座,上市期5月中旬-6月初。

6.李:0.3万亩,主要分布在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有澳李4,大石早生等,预计明年将全部进入结果期。

7.樱桃:500亩,结果面积200亩,年产鲜果100吨,品种有甜樱桃,大樱桃等。

8.柿:0.1万亩,品种有斤柿,磨盘柿等。

五. 河南省 开封 禹王台 羊肉炕馍

一、羊肉炕馍简介

羊肉炕馍是开封著名小吃之一,是很多吃货们最最爱吃的开封小吃之一。在开封大小街头每逢夜市出摊之时,就数羊肉炕馍排队购买的人最多。

羊肉炕馍是用薄薄的白面饼中间裹着羊肉末和一些特制的调料,吃起来面饼筋道,焦香肉末味十足,很有嚼头,切勿放凉再吃。

二、羊肉炕馍特点

羊肉炕馍是开封回族特色小吃,因为烹制时使用羊油或羊蹄油,所以带有很重的羊肉烧烤的味道。羊肉炕馍在烙饼(开封人CALL烙馍)中加以羊肉等物,用羊油炕制而成,成品焦香,别有风味。

三、羊肉炕馍制作方法

主料:烙馍、羊肉末;

辅料:葱末,盐、孜然、羊油。

1、先在火上用大锅做上水,烧开。用面和水和成像做饺子一样的面块,分成小块擀成薄饼;

2、水开后,把薄饼分次放到锅里蒸。蒸好了就是水烙馍,这也是一种吃法。想省事到街上买也行;

3、拿一个饼把羊肉末,葱末、盐、孜然均匀撒到饼上,然后再拿一个饼盖在他的上面;

4、平底锅放火上倒油,油热把做好的饼方里面烙,反、正都烙黄焦了往中间一叠就好了。

四、羊肉炕馍制作要诀

烙饼的时候火候是关键,火不能太大,火大了容易糊,注意火候。羊肉炕馍很废油,油大了才好吃,趁热吃最好。

六.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酱黄瓜

酱黄瓜酱黄瓜为开封传统名产,有百年左右的生产历史。该品色泽青鲜,脆甜爽口,酱香味突出,市场畅销。龙亭酱腌厂生产的酱黄瓜于1982年在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获第一名。

该品选用顶花带刺、个头匀称的鲜黄瓜,每条不超过100克者为最佳,先将黄瓜杀水,然后配食盐、酱黄粉、花椒等,经腌制、酱制而成。如以开封产优良品种"五瓜龙"黄瓜作原料,用同样配方和制作规程,制成酱乳瓜,其味道比酱黄瓜更佳。

七.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杞县柳编

杞县柳编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手工艺品之一。杞县柳编的编织技术主要包括:精编、穿编、定编、木编、平编、拧编6类,杞县柳编产品涉及盘、篓、篮、筐等家用品,还有书箱、摇篮、花瓶、屏风、画框等装饰品。杞县柳编柳条色白、质柔、纤细。杞县特有的原材料,加上特定的编织技法,构成了杞县柳编独有的风格。

杞县盛产“杞柳”,无主干,多成墩丛生,适应性强,耐旱涝,成活易,适宜沙丘种植。杞柳枝条质地绵软,极富弹性、韧性。在春末和夏伏之间采割,剥去外皮,晒干。杞柳枝条色洁白,有光泽,宜编制簸箕,制品有笸萝、花蓝、安全帽、筐、斗、条篮、簸箕等多种。

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用柳条编织的盘、篓、篮、筐。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杯棬。唐代,沧州柳箱已很著名。到了北宋,柳编到了盛世,人们取杞柳的细条,“火逼令柔曲,作箱箧”,此后,柳编工艺不断发展。传统的柳编品种主要有衣箱、笸箩、簸箕等。1960年以来,杞县柳编工艺品开始出口,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八. 河南省 开封 龙亭区 桶子鸡

    桶子鸡系开封名菜。它选用产自当地的优质笋母鸡,采用百年老卤汤煨制而成。色泽金黄,肥而不腻,鲜嫩脆香

( 开封)

“马豫兴”是开封有名的传统食品老店,全名“清真马豫兴鸡鸭店”。最初于清同治三 年(1864年)由马永岭在鼓楼东南侧设店开业,桶子鸡是其经营的主要品种之一。

“马豫兴”桶子鸡体形浑圆完美,色泽鹅黄,油润光亮,食之肥而不腻,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为开封酒会宴席上必备名菜。 烧鸡,北宋称“熝鸡”。熝,即煨烤之意。北宋时期东京(开封)城内经营熝鸡的名店众多,争相媲美,制作工艺极高。

九.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杞县蒸馍样

杞县蒸馍样

蒸馍样也叫“馒头”,在介绍杞县蒸馍样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馒头”的来历:

《三国志》:“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刚开始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替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

唐宋以后,馒头也有无馅者。《燕翼诒谋灵》:“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当时馒头的发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盏许,于面内跑(疑是“刨”之误)一小窠,倾入酵汁,就和一块软面,干面覆之,放温暖处。伺泛起,将四边干面加温汤和就,再覆之。又伺泛起,再添干面温水和。冬用热汤和就,不须多揉。再放片时,揉成剂则已。若揉搓,则不肥泛。其剂放软,擀作皮,包馅子。排在无风处,以袱盖。伺面性来,然后入笼床上,蒸熟为度。”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

不管有馅,还是无馅,馒头一直都是作为祭祀用品而存在,祭祀完了之后才可食用。蒸馒头直接供食用则始于清代以后。馒头的形状也开始演变为圆形、方形等多种,方形馒头在我们这里称作“卷子”,圆形的则称作“蒸馍样”。

杞县“蒸馍样”早在清末已闻名周边各县,素有“杞县蒸馍有千层,睢县芹菜没有渣”这样有说法。《随园食单》论“千层馒头”:“杨参戎家制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层,金陵人不能也。”由于杞县蒸馍样具有“色白如雪,形似妇乳,揭之千层,麦香浓郁,嚼之味甘”的特点,因此,清末以来凡有人来杞县走亲访友,或游人旅客路过杞县,都要到县城寻找杞县蒸馍样以品尝,临走时还要多买几个带回去给家里的长辈们品尝。

据家住县城东关现年85岁高龄的张宏起老先生介绍,解放前杞县城大约有四五十家馍店,且多为父子店或夫妻店。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限,都是早上和上午出去卖馍,下午用卖馍得来的钱去籴麦、磨面,晚上发面,连夜加工蒸熟天微亮就出去卖馍。由此可见开馍店的辛苦程度,难怪当时有这样的俗言:宁肯闺女扔河里,也不嫁给卖馍的。张先生讲,杞县馍样之所以好吃关键在它的制作工艺:以10斤面为例,先用白面二斤半,在其中间刨一个小窠,然后再将事先用一酒盅活酵子泡好的酵汁倒入,和就一块软面,用干面盖上,放到温暖处。等到面发了以后,再用干面加水和就后再盖上。等再次发起,将所剩面粉加水和成面块,不须多揉。再放片刻,揉成剂子,性发后上笼蒸熟则成。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0:一是掌握好用水量,一般1斤干面做成1.2斤熟馍;二是掌握好水温,水太凉了面不发,水太热了做好的馍表面上起泡泡,影响美观;三是掌握揉剂技术,揉好了做成的馍一层一层的,而且很暄,否则做成的蒸馍坚硬难吃。

几百年来,杞县蒸馍样一直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色香味征服着杞县本地各阶层人士以及全国各地来杞做客的人们。虽说目前县城里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馍店(指以蒸馍样为主),仅剩的三两家却仍就保持着原先蒸馍样的制作工艺和特色,如果买个尝尝,兴许会勾起你童年的不少回忆。

十. 河南省 开封 通许县 通许花生

通许花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许花生个头大、籽粒饱满、果型长、纹路清晰、粒重好、形状整齐、色泽洁白、口感无渣滓、细腻香甜、味道纯正、无异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