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现在湛江的特产 湛江比较有特色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现在湛江的特产 湛江比较有特色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1 09:01:01

一.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二.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麻鸭

麻鸭为吴川之一。主产于鉴江出海口两岸水质肥沃的黄坡、吴阳、中山等地,以型体丰满、骨软肉嫩、质优味美的特点而深受群众欢迎
( 吴川)

三.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林屋牛蒡

牛蒡,根茎类植物,根札地下三尺,二年生草本,汲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肌醇、菊糖、纤维素、铁、钙、锌、镁、锗及多种维生素,有东洋人参之称。

在《本草纲目》草本部第十五卷中称牛蒡“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身轻耐老”。《现代中药学大辞典》把牛蒡的药理作用概括有三:一疏通十二经脉,促进血液循环,除五脏六腑恶气,抗衰耐老、排毒养颜、防中风和抗动脉硬化及老年痴呆;二对治理哮喘、便秘、糖尿、高血压、高血脂等效果甚好;三有抑制肿瘤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明显作用。

牛蒡既可炖汤,又可泡茶饮用。有长寿国之称的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视牛蒡为补体强身、去淤生津、抗衰耐老、清热解毒的纯天然保健绿色食品。

四. 广东省 湛江 霞山区 湛江番薯

在湛江市区,连日来番薯价格看好,一路攀升。时下,每斤番薯的卖价高达3至5元,比大米还贵。市民给客人送礼,也时兴送番薯。外地旅游团队及客人到湛江,也乐意捎带番薯回家品尝。

番薯拣选包装好,每箱10斤,纸箱精美,大方得体,确实是一种高贵礼品。手提车搭,装车托运,都十分方便。

番薯是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传说明代有一位广东吴川(今属湛江市管辖)人林怀兰,是个云游四方郎中,行医到国外交趾地方(今越南),发现当地一种薯类可作粮食充饥,便带回家乡引种,成功后迅速推广,救了不少饥民,农民感恩,建有“番薯林公庙”纪念。 过去湛江非常贫穷,番薯曾是湛江人的传统粮食,甚至是主食。由于番薯易种粗生,耐旱高产又能充饥,湛江农村种植十分普遍,有首民谣充分说明这一点:“种什么不如种番薯,叶藤喂猪牛,薯条填肚皮,三岁孩童啼哭时,烤条番薯就了事。” 番薯在湛江比比皆是,经济便宜,在湛江人眼中番薯是最普通不过的东西,所以很多口头语都与番薯有关,烂贱的东西形容为“番薯”,意外获得便宜称为“拾到大番薯”,吵架骂对方是“番薯头”,耻笑别人傻是“大番薯”,讽刺高傲的人为“番薯屎未屙净“。 湛江番薯也有其风光的历史,曾先后三次晋京,显赫一时。1958年初,北京举办全国农业展览,曾展示郊区北月村送展一株“标心红”大番薯,重21公斤,而闻名全国。同年4月,湛江市饮食部门用番薯粉制成花卷大蛋糕、薯茸风车酥等12式点心、重8公斤,空运北京请毛泽东主席品尝,中共中央办公室收到点心后复信嘉勉。1962年2月中央及省领导邓小平、彭真、方方、董小鹏、陶铸、陈郁等视察北月高产番薯,对北月种植的大番薯十分赞赏,当场挖了两株“标心红”,过重称一株重19公斤,一株重18公斤,两株番薯随车运回北京。“标心红”番薯,皮红心白,是北月农民陈庆登五十年代精心研究培育出的新品种,产量高,亩产可过万斤。中国科学院专家曾多次亲临北月考察番薯生长情况和研究高产技术,陈登来也被荣聘为中国科学院番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农业的商品经济和“三高农业”迅猛发展,除传统的水稻、甘蔗生产外,专业集团式高科技的水产养殖、果菜栽培、畜牧饲养、林木种植、经济作物开发不断涌现,推动农村经济兴旺发达。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番薯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淡化,湛江人基本上告了正餐食番薯的历史,番薯不再是湛江人的传统主粮食。 物换星移,近几年,人们讲究饮食,追求品种多元化口味多样化中,起用了番薯,宾馆酒楼的炒薯粉、番薯粥成了不可缺少的品种,超市的货架上也摆有番薯加工的薯条、薯片出售。登上大雅之堂的番薯,身价大增,价格竟与大米平行,真是世事多变,草鸡也可以变成凤凰。

五. 广东省 湛江 麻章区 湛江虾

虾,属节肢动物,甲壳纲,在湛江已有久远的历史。出土文物鉴定,7000年前湛江的土著居民,过着渔猎采撷生活时,已懂得在江河沿海捉鱼摸虾拾贝。湛江历代各地方志的物产篇都有盛产虾的记载,虾被誉为湛江的海,久负盛名。烹熟后的虾,体弯色红,被拟人为“鞠躬如也着红袍”,也称长须公。寓意长寿,湛江人喜欢称婴儿为苏虾,起乳名,男的叫虾仔,女的叫虾女,甚至排列称二虾、三虾、细虾。有的人一辈子都被用虾为外号,大了叫虾叔,老了叫虾公,如同香港著名艺人关海山一样,82岁与世长辞,报纸大标题是“一代名角虾叔走了”。

虾,美誉为海八珍之一,古人赞它“玉鬣冰肌风格擅。真堪佐酒,还宜下箸……”。湛江海域宽广,港湾众多,沿海各地都产虾,不存在“物以稀为贵”。虾是湛江人常用的菜料,早晚菜市都有出售,也是饭桌上常见之菜式。湛江人素来认为虾能活络、通乳、入肾、脾经,常把虾作药膳,肾虚畏寒用虾炒韭菜壮阳,妇女哺婴,虾煲黄豆催乳;病后体弱,煮虾粥补身……湛江人与虾有着深厚的渊源。

湛江过去的虾以海洋捕捞为主,上世纪80年代,在三高农业的推动下,大力发展人工养虾业。虾的品种,主要是对虾,以往北方或江南地区,常成对出售较大的虾故叫对虾。其身晶莹通透,也叫明虾,湛江人多称大虾。今日的湛江已是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苗繁育、养殖、饲料生产和加工出口的基地,养虾的面积达42.23万亩,占全国的产量十分之二,年销售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出口。有人测算中国市场每三条虾就有一条湛江虾,而美国人的餐桌每5条虾,就有一条来自湛江。虾业成了湛江的支柱产业,起着龙头的作用。社会流传一句话:“全国对虾看广东,广东对虾看湛江”,特别是2005年的国际虾战,湛江虾胜出首获美国零关税,身份靡然。在虾的市场,湛江虾举足轻重,一直被商家看好,也使湛江虾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湛江虾不断向绿色和环保安全进军,其后劲更是潜力无限。

虾有一个特点,不象一些鱼类、蟹、蠔、瓜果菜等,有明显的季节收获期,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踪影,正因如此,湛江虾的市场,从年头到年尾都旺而不衰,品尝大虾也成了湛江旅游和饮食文化的一个热点。虾嫩滑鲜美,甘香可口,营养丰富,食而不腻。剥壳的大虾,形如凤尾、如琵琶、如水晶,可摆出各样花色图案,令人馋食三分。湛江各宾馆酒店、茶楼食肆,一年到头都有虾的招牌菜,烹饪菜色任君选择。白灼、椒盐、油焗、串烧单独烹调,或与各种菜肴搭配制成各款美馔,都很受欢迎。外来湛江的客人,也都以口福到湛江大虾为一乐,赞叹不枉此行。

谈虾,不能不提虾的贵族——龙虾和虾的贫民——濑尿虾。龙虾是海中最大型的爬行虾类,美味珍奇稀罕,视为虾中“真龙天子”,身价百倍。湛江的龙虾,弛名远近,特别是硇州龙虾,过去在香港,被列为正宗龙虾。龙虾生活在深海,捕捉困难,生长期漫长,幼虾到成虾,需5—7年,产量低,价格高,成了“阳春白雪”,使人可望而不可及。濑尿虾,湛江沿海昔日比比皆是,历史上曾拿来喂猪养鸭,是“下里巴人”。近年来,人们在烹饪上大造文章,使濑尿虾戴上光环,成为著名的水产类美食。昔日烂贱,今日高贵,大都市的最豪华宾馆酒楼,有濑尿虾的菜牌,高级的宴席有濑尿虾的菜谱,价格倍增。因其有虾蟹合一的美味,很受食客青睐,故在虾族中地位上升。湛江的濑尿虾异军突起,在虾的市场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

六.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七.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牛杂串

牛杂串

为了保持传统牛杂的原汁原味,廉江的牛杂煲采取的是很原始的制作方法。一碗牛杂从内脏变成美食要经过很多复杂的步骤:首先要反复清洗内脏和其他污垢;接着用盐腌制;之后文火煲至九成熟;然后再一次冲洗至最干净;再放酱汁焖熟。一副内脏从制作到出街大概需要4至5个小时。牛杂煲好不好味,关键看煲的配料,经过多方的了解,好不容易打探到牛杂煲的制作配料:以“十三香”为主要的卤水香料,包括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陈皮、沙姜、豆寇等。

牛杂串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小食之一。当北方寒潮南下,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时,廉城的横街窄巷便飘起了一阵阵煮牛杂串的香味来。

牛杂串最关键的是那煲滚烫浓香的酱汁,里面除了面酱之外,八角、茴香、花椒、陈皮等各种香料是必不可少的。店主将煮熟了的牛肠、牛筋、牛腩之类用剪刀剪成片片小块,然后用长约20公分的铁线串起来,食客象吃火锅那样自己动手放进正煮得翻滚的酱汁里煮来吃。吃时当然别忘了还要蘸上一点辣椒酱,边吃边喘气,这样才够刺激。吃过了牛杂串,还有腌酸菜或腌酸萝卜,用牙签挑上几片过一过口,这样才过瘾。

八.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菠萝罐头

湛江地区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属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及土壤等自然资源非常适合菠萝种植,是全国菠萝最大产区,年产菠萝占全国产量的一半。由于菠萝制成罐头后仍能保持原来鲜果的风味,因而使湛江菠萝罐头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近年来,湛江检验检疫局积极采取多种举措扶持湛江出口菠萝罐头加工产业的发展。该局严格按食品生产加工的有关标准积极指导企业规划建厂,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质量和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对出口菠萝罐头加工企业实行卫生注册管理,目前湛江地区已有8家出口菠萝罐头加工企业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卫生注册证。湛江检验检疫局定期派出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深入菠萝罐头加工生产车间进行监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卫生消毒、加工工艺、包装储存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并对生产全过程实施了电子视频监管,从生产各个关键环节确保菠萝罐头的卫生质量安全。湛江检验检疫局还注重从生产源头抓质量,积极引导菠萝罐头加工企业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对菠萝的种植过程进行病虫害防治及药残检测技术指导,加强菠萝鲜果进厂时农药残留的检测监管。

在湛江检验检疫局的积极扶持下,湛江菠萝罐头出口量每年正以50%的速度递增。2001年湛江地区菠萝罐头年出口量仅6千多吨,2007年出口量已达6.34万吨,出口创汇3685万美元,与2006年同比分别增长35.18%和50.86%,出口品种有圆片、长块、扇块、碎块、碎米菠萝罐头等13个品种,产品畅销欧洲、美洲等6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湛江出口菠萝罐头加工产业已发展成为湛江地区继水产品加工产业之后的又一特色的深加工产业,并成为湛江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九.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月饼

吴川月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吴川月饼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远近闻名。特别是巨大如盆的大月饼,独具特色,深受欢迎。2007年,广东湛江(市)吴川市选出了“十大名片”,“吴川大月饼”当选

吴川月饼属广式月饼,传统的有伍仁(瓜仁、榄仁、麻仁、桃仁、杏仁)金腿(金华火腿)月饼、伍仁叉烧月饼、绿豆沙月饼莲蓉月饼等,以选料纯正,味道独特,口感好,个头大(大饼重达4斤或6斤)而深受群众喜爱,是中秋赏月的传统美食和馈赠亲友的好礼物,也是中秋佳节表达思乡情怀的独特载体。每到中秋,不少市民就给出门在外的亲友携带或邮寄月饼,吴川月饼也因此名声远播,久居异乡的吴川人常因得到来自家乡的月饼而欣喜不已。在吴川,一个小小的市区就有近十个较为出名的月饼品牌,其中“金九” 和“南方” 月饼更是闻名粤港澳、飘香省内外。

吴川月饼家注重抓质量、创名牌,近年来吴川月饼屡屡获奖。继去年“福海月饼”荣获“全国烹饪技能大赛”金奖和“全国厨艺绝技演示暨鉴定大会”厨艺超群金奖、“南方月饼”在全国餐饮业烘焙创艺大赛上 荣获“金牌月饼” 称号,还被评为“粤港澳十佳月饼品牌”外,今年“南方月饼”又荣膺“广东国际月饼节金奖”、金九大酒店的月饼荣获2007年度“中国质量500强”和“中国月饼十大质量品牌”称号。 凭着这些金字招牌,吴川月饼越销越远,越做越响。“吴川大月饼” 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吴川十大名片” 。2010年9月 吴川获授“中国月饼之乡”

吴川月饼

广东省吴川市现辖行政区域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吴川月饼产地保护范围的函》,吴府函〔2012〕74号

吴川市联盟标准:Q/LB002-2012《吴川月饼生产技术规范》

吴川月饼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要求

1.原料:

(1)晾肉:选用产地范围内的土猪,取猪后腿肉,去皮去骨,不夹肥肉,经切片、腌制、日晒而制成的干肉。

(2)糖肉:选用产地范围内的土猪,取厚度≥3cm的脊膘肉,去表层皮,不夹瘦肉,经切粒后用白砂糖、酱油、酒、五香料腌制成。

(3)糕粉:选用产地范围内的糯米,经炒熟后研磨制成糕粉。

(4)芝麻仁:选用产地范围内的芝麻,经炒熟后使用。

(5)瓜子仁、核桃仁、杏仁、榄仁:品质符合国家关于该类产品的标准规定。

(6)水:水源为产地范围内鉴江流域的地下水,水质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7)白砂糖:品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2.辅料:

(1)调味油:选用产地范围内的香葱,去除叶、须和表皮后,用花生油炸香制成。

(2)其他:姜汁、酒、酱油、五香料、鸭蛋、小麦粉等各项品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原料预处理→配料→手工搅拌成饼馅→制饼皮→称量分块→包饼→刷蛋液→烘烤→凉饼→包装→成品。

2.主要工艺说明:

(1)原料预处理:

①原料预处理(制晾肉):取本地土猪猪后腿肉切片,用姜汁、酒、酱油、五香料等腌制后,白天置于户外阳光充足条件下曝晒,夜间置于干燥室内摊凉,连续三天四夜(即“三晒四凉”工艺)。将制作好的晾肉用花生油、五香料爆香,文火煲3个小时,制成丝备用。

②原料预处理(制糖肉):将肥猪肉切粒,用白砂糖、酱油、酒、五香料等腌制,投入瓦缸内密封并置于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发酵7至15日后备用。

③原料预处理(制糕粉):将糯米洗净晾干水,经炒熟后研磨制成糕粉备用。

④原料预处理(制糖浆):按一定比例的白砂糖和纯净水混合拌匀后,煮3至4小时成糖浆,存放20天后转化成果糖浆备用。

⑤原料预处理(制调味油):将香葱去除叶、须和表皮后,洗净晾干,用花生油炸香,去渣后取液体调味油备用。

(2)配料:将所需各种原料进行精确计量,按先后顺序放入投料罐内搅拌均匀后,手工搓成饼馅。

(3)制饼皮:按一定比例的小麦粉和糕粉混合后加入糖浆和花生油,手工揉搓成呈白色状的软性面团,置于常温下放置1个小时后使用制饼皮。

(4)包饼:用饼皮将称量好的馅料全部包裹住,把包好的饼坯收口处向下装入特制的饼模印内制饼。

(5)刷蛋液:取新鲜鸭蛋去壳及蛋清,将蛋黄充分搅拌后,均匀涂在饼面。

(6)烘烤:采取阶段性升温方式烘烤。

(7)凉饼: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下以自然摊凉方式将饼面温度降到35至40℃范围内。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个体饱满,色泽油润棕黄,皮薄且厚度均匀,饼皮松软,香甜可口,馅料丰富,味道香醇,食后颊齿留香。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19.0

蛋白质/(%) ≥ 6.0

脂肪/(%) ≤ 22.0

总糖/(%) ≤ 35.0

馅料含量/(%) ≥ 73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十.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廉江龙眼

龙眼在廉江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各地仍有老龙眼树存在。但以往均是栽于房前屋后,以遮阴乘凉为主,有无果收无所谓。80年代中期,青平镇白马岭村在廉江市移民办的支持下引种成片种植,获得成功,之后吸引了一部份人试种,获得成功。廉江市龙眼种植主要位于廉江的中西部,其中以青平、河唇、长山、石颈、塘蓬、石岭、营仔等镇及国营东升、红湖农场为主。目前全市种植面积约13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大果场有:河唇塘六坝果场2000亩、营仔金叶种养有限公司(即孙富)果场3000多亩。主要品种为石硖、储良2种,约占总面积的70%以上,其余为古山二号、双A木、海燕、灵龙、大果早熟等近20个品种。由于特殊的地缘气候,廉江市龙眼早熟,质优。去年雅塘农技站果场的古山二号龙眼,6月26日即收获上市,较省内其他地方早10天左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