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南特产白莲鹅 海南白莲鹅在哪里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南特产白莲鹅 海南白莲鹅在哪里吃更新时间:2022-04-11 01:40:06

一. 浙江省 衢州 江山 千叶鹅肉

主料:敬鹅肉、鹅蛋清

特色:独特技法

精心烹制

万千风味

尽在肉中

二. 海南省 乐东 海南鱿鱼

鱿鱼又叫柔鱼,为优质美味干海产品。

制法:

(1)涨发用清水洗净,浸泡10--12小时,即可发成软状。

(2)切片或切丝,用于烹菜。

(3)若作汤菜就不要浸泡,只要洗净切丝,与肉类等一起煨煮,即成美味。

特点:色泽鲜明,肉质粉红软脆,色味清香,味道鲜美。

三. 河北省 秦皇岛 海港区 竹蒜鹅火锅

竹蒜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健脾益胃补气止痛和减肥抗癌、降血压、降低胆固醇之功效。竹蒜鹅的口味:细嫩爽口、食味鲜美、香气浓郁、浓而不腻、淡而不薄之口味,以风靡全国。

四. 海南省 定安 海南芭蕉

海南芭蕉—芭蕉科植物,热带、亚热带水果。茎可入药,利尿、治疗脑血栓;根可治疗感冒、胃痛。相传古时有位冯先生,夏日傍晚在书斋前偶见一绿衣女子从窗前经过,十分美丽,问其,自称"蕉氏"。冯拉扯女子入房,女子不从,匆忙而去,冯只扯下女子一片衣角,晚上藏于席下。次日看时竟是芭蕉叶,原来女子是芭蕉所变。

芭蕉系芭蕉科,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叶色嫩绿可爱,叶大达3至5米长,宽40至70厘米,植株高达5至7米。花自仲夏开至仲秋。花大如酒杯,色红如莲花者为红蕉,色白如蜡者为水芭蕉,花似象牙为牙蕉。 芭蕉是极好的庭荫树种。

芭蕉原产亚洲东南部和我国南部。习性喜暖,喜光而能耐阴,适应性强。生长温度为15.5至35℃,适温为24至32℃。越冬需用稻草包茎,用土壅根保护以防冻害。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而以冲击性沙壤土,PH5.5至6.5最为适宜。 繁殖用吸芽分株法。当吸芽高至40厘米以上时即可分株,另栽即成新株。地栽芭蕉不宜原地久植,一般3至5年需更换一次新地,长势则旺。

芭蕉苗长1至2片叶时,用妇女用的簪子或粗针在茎基处横刺两眼,则能抑制生长,用来装配盆景是极好的材料。用一长方盆栽1至2株茎叶婆娑的芭蕉幼苗,再配以秀石和抚琴的人物,即成“蕉石奏琴”盆景。

宋代李易安有词云:“窗前谁种芭蕉树,荫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余光分外清”。唐代姚合的《芭蕉屏》中有:“芭蕉丛丛生,日照参差影。树叶大如墙,作吾门之屏。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

芭蕉的作用:

主治 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五.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盐水鹅

盐水鹅,是扬州的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盐水鹅的原料多为品种优质的白鹅,经过拔毛和层层卤制,便可食用。盐水鹅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必点菜,一碟雪白整洁的盘子,独具匠心地摆上一块块盐水鹅,色泽黄澄明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鹅肉质感松嫩,吃起来很有嚼劲,舌尖起舞,唇齿留香,用一句扬州方言来形容,就是“呱呱叫”。盐水鹅不但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鹅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维生素亦可保持身体健康。正因如此,鹅肉也成了绿色健康食品中的冠军。

扬州盐水鹅的历史:

到扬州品尝美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扬州“三头宴”、“富春包子”之类的名菜名宴,其实要论食鹅的文化,扬州也当之无愧。扬州大量养鹅、吃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前。唐代诗人姚合在《扬州春词》中描述当时的扬州是“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早在明代,鹅肉是最为家常的一道菜,在一些笔记小说中可以察见端倪。《红楼梦》中的胭脂鹅更是一道人们喜爱的扬州菜。

扬州是名副其实的鹅消费城市。全国最优良的鹅品种为“扬州鹅”。据统计,扬州人一年消费盐水鹅2000万只,扬州风鹅产业用鹅在6000万只,所以北方各地饲养的鹅都到扬州来销售。再说在扬州正式的酒席上,缺不了扬州盐水鹅。扬州盐水鹅的名气大得很,几乎与瘦西湖齐名,到扬州没逛过瘦西湖,没吃过扬州盐水鹅,那你不能算是到过扬州。

扬州盐水鹅,扬州人俗称其为“老鹅”,是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淮扬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到清代,地方官员用盐水鹅招待下江南到扬州的康熙和乾隆皇帝受到赞誉,因此而名扬天下,作为地方特色菜闻名遐迩。

在扬州,卖老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上午十点,下午五点准时出摊。扬州人吃老鹅,跟家常便饭一样。只要高兴,只要想吃,家里来客,走上街头,随处可见老鹅摊,鹅前胛、鹅后腿、鹅头颈、鹅爪翅、鹅血肠、鹅肫肝等,货随主便,任意挑选,称好、剁好、装好、浇卤等,一手交钱,一手拎袋老鹅,与三五知己,推杯换盏,佐酒或是搭饭,既方便又惬意。

六.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右江鹅

右江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小型肉用鹅种。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右江两岸。目前,该区田东县建有右江种鹅场。

外貌特征:背、胸宽广,成年公母鹅头部肉瘤较小而平,无咽袋,腹部下垂,羽色有白色与灰色。白鹅喙橘红色,喙豆肉色,虹彩浅蓝色,全身羽毛洁白,皮肤肉色,胫、蹼橘红色,趾肉色。灰鹅喙黑色,虹彩黄褐色。体型与白鹅相同,仅毛色不同。头部皮肤和肉瘤交界处有一小圈白毛,头部和颈部的背面羽毛呈棕色,颈两侧与下方直至胸部和腹部都生白羽,背羽灰色镶琥珀边。主翼羽前两根为白色,后8根为深灰色镶白边。尾羽浅灰色镶白边。胫、蹼橙黄色。胫羽灰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90日龄2500克;120日龄3300克;180日龄公鹅4000克,母鹅3600克;240日龄公鹅4500克,母鹅4000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4.48%,母鹅81.13%;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4.71%,母鹅72.76%。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315天。年产蛋3窝,每窝产蛋8-15枚,高者可达20枚。平均年产蛋40枚,平均蛋重160克。蛋壳多为白色,少数青色。公母鹅配种比例1:(5-6)。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5%。母鹅有就巢性,每产完1窝就巢1次。公母种鹅利用年限一般在3年以上。

七. 山西省 临汾 襄汾 丁村白莲

丁村白莲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襄汾县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大力发展节水莲菜,注册了“丁村白莲”品牌,完成了无公害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近年来,襄汾县将打造万亩丁村白莲基地作为该县农业转型的重大项目,累计投资1.83亿元,在新城、邓庄、襄陵、南辛店、南贾、西贾、永固等乡镇汾河两岸滩地,种植丁村白莲10300亩,年产优质莲藕3万吨,目前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莲菜种植、观赏和深加工基地。燕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面积1500亩,分三区三园一馆,即丁村白莲种植风景区、精品荷花观赏区、农家乐餐饮服务区,无公害绿色果菜采摘园、水上娱乐垂钓园、丁陶文化展示园和莲藕文化艺术馆,集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为一体,风景堪比“白洋淀”。

八.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五夫白莲

五夫白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五夫白莲是武夷山著名的农:粒大、色白、清淳爽口,健胃养胃、营养丰富,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补心、补肾、补肝的纯天然绿色营养食品。

五夫白莲曾是唐宋清时期的宫廷贡品,种植历史悠久,古时朱熹居住的紫阳楼前就是种植成片的莲田,历史上曾有“闽邦渊源水清清,朱子故里荷田田”的记载。

武夷山市各大超市、土专卖店均有销售。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东山白莲

东山白莲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上界弗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开半天开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裴度游历黄梅县东山寺所题《咏东山白莲》的七言律诗
东山寺(即五祖寺),是禅宗五祖弘忍法师坐禅讲学的寺庙,位于大别山尾闾的黄梅县东山之腰。弘忍是一个很有才华,很孚众望的禅学学者,他治学严谨,处事秉正。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最上乘论》,在国内外佛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世界各地慕名来东山求法者众,门徒多至千人以上。特别是晚年,他发现并培养了寺内一个未剃度的春米役工慧能,不拘一格地拔选了这个贤才充当了自己的法嗣,使其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独创了新的中学禅学。弘忍留下了许多胜迹和传说,东山白莲就是其中之一
上到东山寺,沿着“通天路”,登上白莲峰顶,就可以看见一个天然石砌的山池,这就是白莲池。不知是哪里来的一股泉水,萦回池中淙淙作响,四季不断。传说 ,有一天,五祖禅师弘忍慢步池边,触景动念,亲手培土栽下一禾藕种,不意,日月交映,山泉滋润,这禾藕种竟在高山峰顶成活了。更为神奇的是,到了第二年夏天,池中绿叶如盖,浓香四溢,开出了一朵朵争芳斗艳的白莲花来。这一下,轰动了社会各界,乡侣邻里前来拜谒,文人骚客接踵而来。一位诗人咏《雪后步白莲峰》写道:“为访天台洞口香,青踏近玉池旁。白莲幻作半溪雪,红叶斜通一径霜。鹤梦久随花影散,鸿泥谁记客情长。老僧喜共三生话,不觉西峰已夕阳”。不少名人学者结成诗社,于是“白莲社”、“东山诗社”相继而出。有人为此还写了一首题为《游白莲池》的诗道:“踏尽层峦路复通,冰池玉进见花宫。生来有种情难断,悟到无香色亦空。幡影斜时风细细,钟声定后月蒙蒙。自从毫相山头见,白社东林未许同。”可见,东山白莲多么为时人所珍重。 白莲花的药用价值高。据说,当年一些朝山拜佛的老翁老妇,以为高山白莲是菩萨赐予人间的所谓“仙物”,可以包医百病。因之,常取一叶一籽,带回去煎煮服用,果然灵验,治好人们的头昏目眩、气弱血虚等疾病。有的人甚至说连一些久治不愈的痼疾,也是药到病除。这虽然难免有点夸张,但白莲也的确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特别是高山白莲,迎雾霭而生,接山泉而润,其质自然比普通莲花优。不但莲籽具有正心、润气、滋脾、健肾的功能,而且花、茎、叶、根,亦有舒筋活络、去湿防风的作用。煎煮服用,对于一些老翁老妇常见之疾,疗效自然是不必说的。东山白莲明明是弘忍禅师辛勤栽培,何尝是菩萨恩赐? 由于几经灾劫,至解放时,东山白莲已悄无踪迹。今天,白莲池已修葺一新。一株株白莲,在清彻透亮的泉水中,婷婷玉立,婀娜多姿,仍不失旧日的风光。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电视差转站的同志一九七六到白莲峰顶建站时,看到荒漠的白莲池中仍有清泉萦回,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就清池取水。结果在浮泥深处,发现了六颗如铜包铁裹的莲籽。人们好奇地捶开一粒,里面的莲肉还很新鲜。从唐代禅宗五祖弘忍植莲到现在已经是一千多年了,经过了多多少少的风风雨雨,六颗莲籽沉睡在高山泉池之中,仍然有生命的气息,真是个仙山奇物!大家把剩下的五颗莲籽重新培土植下,次年竟然吐芽出叶,长出一株株白莲来,自此东山白莲重放异彩。( 黄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