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云浮市罗定市有什么特产 广东罗定特产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云浮市罗定市有什么特产 广东罗定特产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04-01 14:15:25

一. 广东省 东莞 东莞米粉

东莞米粉是广东省东莞市的。东莞米粉以道滘米粉最为出名。东莞米粉可汤可炒可蒸着吃,香滑、细腻、柔韧、不断,很有特色。

莞是渔米之乡,米粉是它的一大。在东莞人的主食中米粉占到一个极大的消耗量,有上面提到的圆条的赖粉,有扁扁的河粉,有细细的线粉,有卷成条的长粉,吃法也花样极多,光河粉一样就有炒河粉、汤河粉、蒸河粉多种做法,再换上配的菜有牛肉、烧鹅、叉烧等不同变化,早餐光吃一个粉就可以让你一个月天天不同样!

另外还有干的排粉也是之一。最出名的是已有几十年历史的“孔雀牌”米粉,它是在1964年创的牌子,由东莞米制品厂试产成功洁白幼滑、久煮不烂的方排粉,一投放就在香港大受欢迎,成为广东出口米粉五大皇牌之冠。还是在80年代末,澳洲一个大食品公司的老板1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尝到了东莞米粉,觉得它香滑、细腻、柔韧、不断,很有特色。于是在1993年他专程到东莞寻找生产厂家,并选定了石龙、博厦两个厂为合作伙伴,将东莞米粉推销到澳洲。现在,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等各大城市的宾馆、酒楼和快餐厅都可以吃到东莞的米粉。后又远销往法国、苏联、日本等27个国家。

二.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豉油膏

驰名省港澳的云浮豉油膏,是一种高级调味品;有二百多年悠久历史,传统工艺独特;取自大豆蛋白的精华,营养丰富;经过数小时高温煮制而成,绝对不加防腐剂,自然健康;适合各种菜肴的烹调之用,特别适用于制作豉油鸡、猪、鸡、鸭、鹅、牛腩、豆腐、蒸鱼、排骨等烹饪菜肴时使用。

豉油膏是广东省云浮县的一项。早在三十多年前便已驰名广州、香港、澳门以及云浮一带。豉油膏是以黄豆或黑豆作原料,经过蒸煮、发酵、萃取、入盐、蒸发、浓缩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味道类似豉油(广东人有把酱油称为豉油的习惯)的膏状物。云浮生产豉油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起源于本县西部托洞、镇安一带山区。由于其既有与豉油类司的色、香和味,又是一种膏状的半固体调味品,所以很适合当时交通较为困难的山区人民食用。后来,豉油膏逐渐传到了云城(今云浮县城)及县内河口、六都一带,早在解放前,云浮豉油膏的生产就颇为流行了。

三. 广东省 广州 黄埔区 广东叉烧包

叉烧包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与干蒸烧卖、虾饺、蛋挞同誉)。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稍为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

用面粉、白糖等拌成发面皮作皮,蜜汁叉烧作馅。成品雀笼形,笑口,松软香甜。乃广东老牌名点,各地大小茶楼、酒家四时供应,故有“镇山宝”之称。

原料:叉烧肉,盐,花椒,葱,姜,酱油各适量,面粉。

做法:

①叉烧肉切小块,葱姜切末,加酱油、盐拌成陷;面粉中加糖、温水、发酵粉,省二小时,至面团发起时,加香油、白糖。

②将面分成份,擀成中间厚、两边薄的皮,将叉烧肉块及葱姜末包成包子,上屉蒸15分钟即可。( 广州)

四. 广东省 东莞 莞香

莞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莞香{Aquilaria sinensis}别名:牙香树、女儿香,为瑞香科沉香属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在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地方命名的树木,历史悠久,宋朝已普遍种植,历来是东莞的地方,近几年东莞市十分重视发掘地方,将莞香作为标志性植物大量繁育推广种植,久违的莞香不久将“香”遍莞邑大地。

据《中国树木分类学》记载:牙香树,别名女儿香,莞香(广东东莞)。常绿乔木、树皮暗灰色,易剥落。叶有大小两种、大者称大叶香,为长卵形;小叶称细叶香,为披针形,互生,两端尖,全叶长二寸许,青绿色。花白色。种子圆形、黑色。花期三月份至四月份,种子成熟期六月份。本种生长六、七年后伐其正干,后越五、六年,乃凿香头如马牙状,通称“牙香”。

据史书记载,木香(莞香又名白木香,土沉香)在唐朝已传入广东,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于东莞地区,所以又名莞香。早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广东就以香市、药市、花市和珠市形成著名的四大圩市,其中以买卖土沉香的香市最为兴旺。明代,广东每年的贡品都有莞香。当时莞香不仅畅销国内,而且经加工后由人力挑到香港出售,并大量远销东南亚,据说香港因之而得名,可见“香港”之名源于莞香。

莞香树高8——15米,从香苗长到香树直径20厘米,高3.5米左右,要7~8年时间。第一次凿采木香,称“开香门”,每年农历12月是凿采木香的季节,是在活树上凿取。采凿的木香依质地分为“白木香”、“镰头香”、“沉香”、“牙香”(又名女儿香)。凡初开香门的为“白木香”,是香中最低等;旧香口凿出来的香块叫“镰头香”,这种香较为广用,但木质花纹少无油质,价格比白木香高;“沉香”是来源于一些老香树的树头,有丰富的油质,把它大块大块地凿下来,再精心将无油质部分铲去,留下油质部分便为“沉香”,是国家医药部门收购的中药之一,有镇定安神止痛之功效。“牙香”凿自多年开采的老香树,富有油质,香农精心地凿成一条条马牙形,如手指大小,其价格比“镰头香”高几倍,是莞香中之精品。已凿取木香的莞香树仍继续生长,一般几年凿取一次。莞香在古时代已价格不菲,据《广东新语。香说》中云:当莞香盛时,岁售逾数万金。即使在今天,中等的“白木香”,常见的“镰头香”每公斤也需20多元。“沉香”“牙香”(女儿香)则价值更高了。莞香燃烧时无烟,气味清香,供清赏及祀神,有去潮避秽之功,受社会大众欢迎历几百年而不衰。

莞香历来是东莞的,大岭山、寮步等镇是主要产地,特别是大岭山镇明代以前已广泛种植,以鸡翅岭、龙岗,马蹄岗、金桔、大沙、梅林、百花洞一带较为知名。大沙、大朗、寮步、茶山等圩市为主要集散地,以寮步的香市最著名。莞香虽然有悠久和辉煌的历史,但在解放后的二、三十年,工业不发达的时代,莞香是生产香料的主要原料,由于滥砍滥伐,曾经满山披绿,作为一方的莞香树木寥寥无几,濒于绝迹。1980年后,市药材公司为培植药用“沉香”,又发动群众在鸡翅岭、龙岗等村重新培植莞香树。近十多年,东莞市十分重视保护莞香这稀有的地方特种植物,鼓励群众种植莞香树,2003年将莞香列入东莞市第一批古树名木予以保护——50株位于大岭山公园内的莞香树作为种群之一,供游人观赏。

值得一赞的是大岭山镇鸡翅岭村77岁高龄的老人汤焕洪,祖辈都种植莞香,十多岁就跟着父亲种植、开凿、售卖莞香,对莞香怀有特别的感情。几十年来勤耕不缀,十多年前又在其村后山坡辟荒垦地种植莞香树,现香树已高达5~6米、除被一些林业部门和有关单位移植,尚存近百棵,成为东莞目前较大的香林,他还精心育莞香苗提供给热心的单位和人士栽种,为重振莞香不遗余力。

值得一书的是东莞市植物园,为了挽救莞香,2001年在其建立的珍稀植物园内特设了一个莞香园,已成功育苗4000多株,并且对莞香进行了专题研究,将为推广莞香作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8月16日,我市10多名考上清华北大等大学的优秀学子,自发组织并邀请他们的老师和家长,一起来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种植莞香树,每棵莞香树系上学子的名字,表达了青年一代关心家乡建设和感谢家乡培育的浓厚乡情。

值得一颂的是2002年11月东莞中学百年校庆,校友名人政要商贾云集校园,而最让前来恭贺母校百年寿辰的校友们惊喜的是:莞城区政府赠送的礼物――两株莞香树,如此厚礼,一时成为莞邑百姓的美谈

值得一喜的是:近几年,花几百元购买一株莞香幼苗作为赠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在东莞城乡已成为一种新时尚……

五. 广东省 东莞 虎门水鱼

虎门水鱼种源是来自于湖南、湖北三带的正宗优质纯正中华鳖,经过我镇多年来养殖、选育而成,主要养殖于虎门山乡水库边,水质较好,污染小,环境幽静,养出的水鱼不但生长快、色泽好,而且其“裙边”宽厚、肉质细嫩,抗病能力强,更具营养价值,在国内享有声誉。

六.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松香、松节油

    松香,是用天然松树脂经蒸馏提炼而成。把松脂用水蒸气蒸馏,随蒸气出来的是松节油,剩下的是松香。    松香是由多种树脂酸构成的透明、硬脆的固体熔化物,淡黄或黄褐色。常温下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并具特有的化学活性。有防潮、防腐、绝缘、乳化、粘合等性能,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造纸、油漆、医药、印染、涂料、纺织等工业行业。罗定产的松香大部分供出口,少量内销。出口部分主销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罗马尼亚、西德、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及港澳地区。    松节油是用松脂加工松香时的伴生产品。一般加工一吨松脂可产松节油150公斤左右。它是一种挥发性油,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广泛用于油漆、制革等工业,在医药上用作抗毒剂、皮肤兴奋剂,还可制香料。    松香、松节油是市内较大宗的林副产品。罗定林产化工厂是国家二级企业,是松脂深加工、脂松香出口的国家定点厂,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和产品检测设备先进,全厂推行TQC管理,产品质量稳定。现主要产品有脂松香、黄药、ACR助剂等10多种。其中优质选矿药剂乙基钠黄药、丁基钠黄药、异丁基钠黄药、异丙基钠黄药、2号选矿油等系列产品,年产量超万吨,在用户中享有很高的信誉。( 罗定)

七. 广东省 东莞 莞草

莞草是禾秆草

禾秆草,便是成熟禾稼收获脱谷后的茎秆,无食用价值。广州方言有:“禾秆冚珍珠”之说,意思是以毫不值钱的稻草掩盖贵重珍珠,寓意有钱人不显富,外表看不出。确实,不要说金银珠宝,就是相对于普通食用品而言,禾秆草都是属于廉物乃至贱物的。但禾秆草却并非废物,相反,以价值最低而用途最广而论,禾秆草甚至超过老姜、陈皮。关于禾秆草,广州方言还有一句是:“识佢就系宝,吴识佢就系草” (“认识它就是宝,不认识它就是草”)明言禾秆草(也泛指药草)所谓“贱”或“宝”的价值判断全赖于观者有否足够的学识和经验。

事实上,禾秆草的用途非常广泛,涵盖衣食住行:如可作燃料,不像北方林丰,珠三角水网纵横,林木很少,非独舍外炙烤狗肉,乡人煲水、煮饭、炒菜等样样都很倚赖燃烧禾秆草;又可作肥料,翻耕时,农人将上次收割所剩禾秆草头翻至泥下,沤罨后就是很好的有机肥,而禾秆草作燃料所剩余灰又成农人常用的富钾无机肥——草木灰;还能作救急饲料,冬季缺少鲜草,用禾秆草配合甘蔗尾作饲料能让耕牛安度寒冬;也能作席垫御寒,寒冬中,缺衣少被的人家会在席下先垫上用禾秆草编织的禾秆毡再睡,便会温暖许多;甚至建屋,乡人将混和泥浆的禾秆草把挂在搭好的竹架上,层层叠高成墙,各墙上亦架有竹架,再以竹篾压实的禾秆草铺设其上作顶便成屋,虽不若砖房耐久,但也能遮风挡雨;铸造时常将禾秆草煅灰覆于炽热的金属熔浆上,可免热溅伤人;糯稻的禾秆草还能入药,主治虚汗、盗汗、多汗症,也治丝虫病、传染性肝炎,《本草纲目》也载有用糯稻秆、根治消渴饮水、喉痹肿痛、下血成痔、汤火伤的药方;更有造纸、织草鞋、搓草绳、作包装防碰填充料等等妙用。即使在塑料充斥的今天,你在广州街市还能见到有些“固执”的菜农依然用禾秆草来捆售蔬菜,或不时髦但绝对经济环保。

八. 广东省 东莞 东莞木瓜

木瓜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

木瓜富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钙、铁等,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等。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维生素C。木瓜在中国素有“万寿果”之称,顾名思义,多吃可延年益寿。

九.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南盛沙糖桔

南盛沙糖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家认为,南盛镇是典型的山区镇,群山环抱,贡柑果在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出落的形靓丽、肉脆化渣、清甜香蜜,是柑桔之中的上品,堪称“广东第一柑”,而南盛沙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裹壁薄,易剥离。果形指数0.78,单果重62-86克,可食率71%,可含溶性固形物11%,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耐人寻味。该产品驰名中外,60-70年代,曾批量畅销东南来和港澳地区。沙糖桔树冠中等,根系发达,圆头型,枝细密、稍直产,发梢力强,叶片椭圆形,呈深绿色。 3月下旬开花,9月下旬始甜,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收。在栽培技术上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广,有一定的抗逆性,是稳产丰产的柑桔品种之 一。一般种植3年可结果,5 年以后盛产期。单株产量有100—150斤,高产者达350-400斤,果实耐贮藏。“广东名桔”。据悉,南盛柑桔除销往上海、天津、哈尔滨和新疆等国内十六个省(市)及港澳地区外,还批量出口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资料显示,该镇“靠山吃山”的山区发展之路,确立了“建设成为全省镇级沙溏桔最大主产区”的目标,当地的柑桔种植被广东省政府确认为“一乡一品”项目,先后获“广东省首个柑桔专业镇”、“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殊荣。二00六年,南盛牌贡柑、沙糖桔被评为广东省“消费者最信赖水果行业十大质量品牌”。

  晴朗冬日、柑桔飘香。广东省柑桔专业镇———云安县南盛镇,漫山遍野一片郁郁葱葱,金黄色的柑桔挂满了枝头,公路两旁随处可见一个个柑桔收购点,金灿灿的柑桔整车整车往外运,勤劳的南盛人又迎来了一个柑桔丰收年。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南盛镇正酝酿着发展镇域经济的新浪潮。

    南盛镇位于云安县南部、云雾山北麓,辖区面积136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以其盛产柑桔而享誉全省,被广东省评为一乡一品项目区、柑桔专业镇和旅游特色镇。目前,该镇已形成了以柑桔产业为主导的“三高”农业,全镇90%以上的农户种植柑桔,总面积达10.3万亩,2007年挂果面积7万多亩,产量8.5万多吨,实现产值达3.4亿元,人均单项产值近1万元,是名副其实的“柑桔之乡”。柑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镇农民的富裕。现全镇的农户基本上都住上了“柑桔楼”,固定电话、有线电视等已普及,移动电话、电脑、各式现代家用电器等已进入农户家庭中,就算是小汽车全镇也有1000多辆,平均每30人就拥有1辆,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自80年代以来,该镇党委、政府致力优化做强柑桔产业,全力以赴把南盛柑桔产业规模做大、把南盛柑桔品牌打响,尤其是近两届党委、政府以“把南盛建设成为全省镇级最大的沙糖桔主产区”的战略眼光和气魄,坚持“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针,着力从扩大规模和提高科技含量的角度促进柑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该镇立足于本地实际,围绕壮大镇域经济,不断提高柑桔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在积极争取各级科技、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建立了柑桔无病毒育苗基地。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示范区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大面积的应用“以螨治螨”、电子杀虫灯等生物防治技术,全面加快健康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从选种育苗、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无公害管理、保鲜技术推广等方面不断在做大做强柑桔产业。素有云浮市沙糖桔种植发源地之称的大枧村委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合理扶持及村级干部的密切配合,创建成为云安县南盛镇柑桔生态观光园、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柑桔种植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促其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全镇及周边柑桔基地采用及实施健康农业种植方法及配套新技术,实现柑桔按健康标准组织生产,安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促进了果农增收,农村变富,达到了消费者放心消费的良好局面。据统计,2007年,该村共种植柑桔达5200亩,投产面积达3600多亩,年产柑桔5500吨,创产值2400万元,单项人均收入2.3万元,成为云安县人均收入最高的一个村委会。

南盛沙糖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云安县现辖行政区域内的缓坡地。

十. 广东省 东莞 荷叶饭

荷叶饭

荷叶饭又称荷包饭,以荷叶包裹米饭和肉馅蒸制而成。荷叶碧绿,饭团松散,饭粒软润而爽鲜,有荷叶的清香。此品原是民间传统方便食品,历史已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曰:“东莞以香粳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香透,名曰荷包饭。”明代以来,它一直是广东珠江三角洲群众的方便美食。20世纪20年代,被名师改进而成为茶肆的夏季名点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