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我家乡的特产马铃薯作文300字以上 写食物土豆的作文3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我家乡的特产马铃薯作文300字以上 写食物土豆的作文300字更新时间:2022-04-01 10:33:37

一.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胶西马铃薯

胶西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西镇地处胶州市西郊,是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被誉为“山东省马铃薯第一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庄,6.2万人口。胶济铁路(青岛-济南)、胶新铁路(胶州-新沂)、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海南省三亚市)、省道胶王路、胶高路、朱诸路贯穿胶西镇,距青岛港55公里、黄岛前湾港43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3公里,处在青岛市一小时经济圈内。

镇内有墨水河穿流而过,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历史上群众就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基础,是青岛市著名的蔬菜基地。先后获得了青岛市一镇一业示范镇、青岛市农业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五个好”镇党委、连续两年被评为青岛市经济二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完成(下同)国内生产总值3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36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4元。

一、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胶西镇就开始零星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不足200亩,平均亩产量在五六百斤,90年代后期,马铃薯种植得到较大的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多为黄皮、白皮等地方性品种。但因种出的土豆,个小、皮不光滑,产量不高,就有人开始到外地,内蒙、东北考察土豆品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市农业局的带领下开始引进推广脱毒种薯,克新为主栽品种;现在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摸索,主要以荷兰七号、荷兰十五号为主。截至到2008年,全镇种植马铃薯面积达10万亩。马铃薯产业规模急剧膨胀,产业档次发生了质的飞跃,产业效益迅猛提升。目前,全镇从事马铃薯产业的村庄达到46个,占全镇村庄总数的63%,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加上与之配套的农资供应、良种繁育、包装、购销、仓储、运输等三产从业人员总计达4.5万人,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万亩。

二、胶西镇马铃薯生产特色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市场营销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胶西镇马铃薯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春季马铃薯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公信”“墨河绿”等商标注册的基础上,叫响品牌,特别是“胶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成功申报,为进一步争取著名标牌、标识,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提供了条件。先一步胶西将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潜力,强化营销观念,生产出适销对路产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是规范销售市场

目前,马铃薯销售市场管理尚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统一分级和质量标准,也没有统一的产品包装。下一步将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地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范市场,扩大胶西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是加快保鲜、加工企业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保鲜业发展较慢,胶西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建立一批较大规模的加工、保鲜企业,提高胶西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争取在胶西镇建立山东省马铃薯商品集散地。

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

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进入农产品市场的基本标准,下步工作中胶西将把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作为胶西农业工作的重点,今年胶西计划创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6万亩,同时创建无公害大葱、大白菜、芹菜等一批无公害生产基地,是我镇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从而推动我镇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讲求健康、追求环保的绿色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胶西应该加强薯农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实现生产环境、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胶西马铃薯

地域范围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范围位于胶州市西部,胶西镇全境。北起傅家村,南至苑家会村,西起宋戈庄村,东至尹家店村,包括宋戈庄、苑戈庄、傅家村、苑家会等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3′00″~119°95′00″,北纬36°22′00″~36°31′00″。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2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马铃薯品质独特,具有显著特征薯型椭圆,芽眼较浅、少,表面光滑,黄皮黄肉,口感脆滑,宜鲜食菜用。维生素Cmg/00g≥0.5%;总糖≥30%;蛋白质≥0.6%;淀粉,%≥0.5;干物质,%≥8.5。

二.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界首马铃薯

界首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界首马铃薯”有着悠久而辉煌的种植历史,上世纪50年代马铃薯农场生产地方品种“界首红皮”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直到90代后,形成以陶庙、颍南为中心的马铃薯生产区域,栽培面积发展到高达10万亩顶峰期,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产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合肥等大中城市。近年来,界首市加大了马铃薯产业发展速度,根据结构调整要求和农民种植习惯,结合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大户参与等方式先期在陶庙镇赵庄村规划建立2000亩的马铃薯高产种植示范园,采取三茬种植模式并获得成功,继而带动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发达2.5万亩。

地域范围

界首马铃薯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界首市区域的东城街道、西城街道、颍南街道、光武镇、泉阳镇、芦村镇、新马集镇、大黄镇、田营镇、陶庙镇、王集镇、砖集镇、顾集镇、代桥镇、舒庄镇、邴集乡、靳寨乡、任寨乡18个乡镇街道。地域坐标东经115°14′45.13″——115°31′25.57″,北纬33°0′48.5″——33°31′11.22″,东至代桥镇,南至舒庄镇,西至砖集镇,北至芦村镇,地域保护规模为55万亩。常年种植面积6000余公顷,总产量20万吨左右。

三. 甘肃省 定西 渭源县 渭源马铃薯种薯

渭源马铃薯种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西秦岭山脉南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交汇地带,该县气候冷凉且南北差异大,北部冷凉偏旱,南部高寒阴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病害发生轻,传播病毒媒介昆虫少,所产马铃薯种薯品质优良,种性强,带病少,异地调种增产潜力大,为马铃薯种薯繁育的理想区域,是甘肃乃至周边省区马铃薯良种供应基地,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当前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这对渭源马铃薯良种繁育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时下,走进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主产区会川、五竹一带,放眼望去,标准化管理的数千亩马铃薯良种网棚银波荡漾、碧浪起伏,机械化耕作的种薯大田,垄沟分明,长势喜人,遍野盛开的薯花浓郁芬芳,沁人心脾,成为渭水源头一道靓丽的“特色产业风情线”。

渭源县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其马铃薯种薯繁育的资源优势。面对新世纪建设现代农业的机遇和挑战,县委、县0按照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突出在马铃薯种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上做文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从十年前的不足10万亩增加到今年的40万亩,2010年全县马铃薯总产值达到4.1亿元,占到一产比重的46.38%,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267.43元,点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86%。

推进标准化与优质化相结合,坚持以抓好“绿色牌”、“标准牌”为载体,先后完成了“渭源县马铃薯种薯”原产地标记认证,注册了“五竹”、“渭河源”牌种薯商标,被中国农学会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被甘肃省农牧厅认定为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渭源马铃薯种薯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所产种薯远销新疆、内蒙等10多个省市,年外销马铃薯种薯40多万吨。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阿荣旗 阿荣马铃薯

阿荣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阿荣旗大事记记载,公元1732年清朝政府开辟从齐齐哈尔至海拉尔驿路。设驿站10台,其第三站在本地(即现在的音河乡)。旧名蒙古勒乌克察旗,又名乌尔楚克,现名旧三站。音河以马铃薯为著,过往客商无不以赞。公元1905年,清朝政府取消封禁政策,允许起票开荒,汉人起票买荒从本年开始进入阿伦河地区,马铃薯兴一方产业。

地域范围

阿荣马铃薯主要产自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复兴镇、那吉镇、-镇、亚东镇、霍尔奇镇、向阳峪镇、得力其尔乡、查巴奇乡、音河乡、新发乡等11个镇、4个民族乡。西部与扎兰屯市隔河相望,东部与扎格敦山岭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邻,北部和鄂荣春旗相连,西北部与牙克石市接壤,南以金界壕为界与黑龙江省甘南县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22°02′30″-124°05′40″,北纬47°56′54″—49°19′35″,总面积13600平方千米,马铃薯保护规模45万亩,年产量70万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植物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紫色及黑紫色。 2、内在品质:每100g中粗蛋白≥2.40g,淀粉≥15g,干物质≥26g、≥450mg ,生素C≥90mg/kg。 3、安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产地环境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标准规定等规定进行生产。贮藏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1056-2006)等相关规定。

五.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凉山马铃薯

凉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山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09年,四川马铃薯面积列全国第四位,总产居第一位。

作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先锋,凉山马铃薯已成为一面旗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为我省马铃薯规模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经济效益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

剖析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我们看到了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农民钱袋子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

马铃薯是凉山传统优势农作物,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凉山州具有发展马铃薯的独特自然资源,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马铃薯。高二半山区、河谷流域、平坝地区具有与马铃薯原产地极其相似的生态条件和良好的无污染环境,被誉为全国最佳马铃薯种植区域之一。

1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马铃薯保护范围为凉山州17个县市,共计610个乡镇,3743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0万公顷,现有种植面积12万公顷,有极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2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层状地貌发育。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80%,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宽谷和断陷盆地约占10%。凉山州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0%,土壤结构好,土层深厚且疏松,透气性好,土壤微酸,pH值在5.8-7.5之间,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1-4%,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丰富,碱解氮60-135ppm,速效磷5-25ppm,速效钾在50-170ppm以上。

(2)水文情况:凉山州境内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山地水系发达,除安宁河谷外,多数为山地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60多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有雅龙江等13条河流,其中安宁河是凉山州最大的河流,全长326公里,流经州境内222公里,贯穿冕宁、西昌和德昌3个县市,共有大小支流18条,最大支流有孙水何、锦川河、河曲河。

(3)气候情况:凉山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年日照时数1227-2603小时。年平均气温10.1-19℃,≥10℃的年积温4500-5760℃,无霜期202.9-346天。年降水量776毫米-1176毫米。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凉山州由于特殊的立体气候,在不同的区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主要为冬、春、秋作。凉山州海抜1800米-2600米的地区是大春马铃薯最适宜种植区。

(4)人文历史情况:凉山州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傈僳等14个世居民族,全州总人口约448万人,农民388万人,其中彝族人口208万多人,占总人口的46.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马铃薯在凉山种植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精心选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的马铃薯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繁育经验。马铃薯是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群众生产少不得、生活离不得、经济发展缺不得的重要作物。彝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及高山蓄牧业发展是万万离不开马铃薯。凉山马铃薯种植规模大,是四川省马铃薯的重点产区,以2006年为例,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4.33%,总产占全省总产的20%,平均亩产1460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出410公斤,高39.05%,比全国平均亩产高出471公斤,高47.62%。2006年7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生产现场会在凉山州的昭觉县、布拖县召开,会上充分肯定了昭觉县、布拖县的两个万亩马铃薯生产现场示范作用。2008年11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又在凉山州召开,会上凉山州政府作了典型发言,凉山州马铃薯良繁中心、昭觉县洒拉地坡乡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昭觉县农业局马铃薯脱毒良种网室和豪吉集团昭觉马铃薯淀粉加工厂的规范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给领导们和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再一次突现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2008年全州大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7.6万公顷,占大春马铃薯面积70%以上,大春马铃薯鲜薯单产由2004年每亩1418公斤提高到2008年每亩1577公斤,每亩增产159公斤。凉山州目前正打造西南最大的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公顷)。

凉山州马铃薯种植大县较多,全州17个县市中,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盐源、布拖、昭觉、越西、喜德、金阳、美姑、会东8个县,为马铃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基础条件。经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凉薯系列品种(凉薯14、凉薯17、凉薯97、凉薯8号、川凉薯1号等),并在当地广泛种植,深受市场欢迎,产品销往成都、广州、郑州、武汉、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2008年销售量达到了125万吨以上,部分商品销往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等地。

六.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昭苏马铃薯

昭苏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昭苏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昭苏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昭苏马铃薯以其个大、皮薄、芽眼浅、耐储存、营养丰富闻名。

该县拥有出产马铃薯的优越条件。首先,昭苏县位于新疆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流域,是个幅员1万1千2百平方公里的高山盆地,这里远离风沙和浮尘,是新疆唯一没有荒漠的县境。昭苏县全年积温低,无霜期不足90天,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属大陆性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型气候,适宜马铃薯等作物生长。

其次,由于气候冷凉温润,土壤肥沃疏松,当地的黑色土壤属优质黑钙土和暗栗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可耕性好,土壤肥沃,是种植土豆的最佳土壤之一,无需增加任何化肥就能种植。

再次,昭苏县有种植马铃薯的悠久历史。该县10个乡镇、2个马场、4个兵团农牧团场均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地方名优品。因此,该县的马铃薯具有个大、淀粉含量高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

新疆昭苏县马铃薯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各族农牧民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该县生产的马铃薯曾在2005年获得过国家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随着全县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看好,全县2006年种植马铃薯达到3万亩,拉动种植户人均收入120元。2004年德昌淀粉加工企业落户昭苏,加快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的形成。如今马铃薯种植从“一村一品”到“一乡一业”,不仅成了昭苏农牧民发家致富的“拳头产品”,更成为偏远县域发展特色经济,精心打造“马铃薯大县”的支柱产业。

地域范围

昭苏县隶属于伊犁州直,位于天山北麓西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昭苏东界特克斯县,南邻温宿、拜城两县,北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相连(边界线长200多千米),西南邻近吉尔吉斯斯坦。昭苏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昭苏镇、喀夏加尔镇、洪纳海乡、阿克达拉乡、乌尊布拉克乡等8乡2镇2场共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35′~82°50′、北纬43°14′~43°38′之间,海拔高度为1400米~1900米,保护面积3333公顷,年总产量12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昭苏马铃薯薯块呈扁圆或椭圆形,外观皮薄,表皮略显粗糙、无损伤,大而整齐,单个个体重量可达500-1000g,黄皮黄肉,同比菜蔬芽眼较深,切开后5分钟后切面有淀粉析出。2、内在品质指标:昭苏马铃薯多用于加工淀粉制品,含干物质26~30%,淀粉15~20(g/100g),钙60~100(mg/kg),蛋白质1.3~1.8(g/100g),维生素C50~78(mg/100g),还原糖0.15~0.2(g/100g)。3、质量安全要求:昭苏马铃薯产品品质符合NY/T 1049-2015《绿色食品 薯芋类蔬菜》的要求。

七. 山西省 临汾 蒲县 蒲县马铃薯

蒲县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蒲县海拔高、气温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质地疏松,发展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9年以来,马铃薯产业被该县列入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两年来,马铃薯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有许多环节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片区扶贫开发马铃薯产业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基础,扶持昕源薯业有限公司和昌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两个扶贫龙头企业,建立“三级种薯”繁育基地,建立千亩马铃薯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建设5万亩生产种植基地,成立5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并对片区内种植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培训人数4600人次。片区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该县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种薯生产—大田种植—深加工—产品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使该县的马铃薯产业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地域范围

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吕梁山脉南端,临汾市西北部,属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一部分。全县辖4镇5乡,93个村民委员会,有640个自然村,全县总面积1510.61平方公里。蒲县地形东、南、北三面环山,大体分为县东土石山区和县西残垣沟壑区。西、中部是黄土梁峁地形,多为黄土覆盖,蒲县马铃薯栽植区位于蒲县县域中西部,海拔在1000米至1500米之间。平均海拔1300米,地理坐标北纬36°20′27″-36°33′33″东经110°51′09″-111°12′03″之间。涉及红道、蒲城、薛关、古县、山中5个乡镇40个行政村,其中:红道乡:(9个村)西坪垣、耳里村、红道村、堡子村、韩店村、百店村、太夫村、古坡村、蒙古村;蒲城镇:(4个村)曹家庄村、碾洼村、荆坡村、桃湾村;古县乡:(8个村)古县村、下刘村、好义村、文城村、盘地村、仁义村、曹村、白村;薛关镇:(12个村)薛关村、井沟村、古驿村、略东村、乔子滩村、劝学村、佛联村、南刘村、刁坪村、布珠村、天泉村、常家湾村;山中乡:(7个村)军地村、山口村、下金定村、枣家河村、川南岭村、白家庄、山中村。马铃薯种植面积6667公顷,年生产总量4500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蒲县马铃薯薯块均匀、个大,表皮有粗糙和光滑两类,商品性好。 2、内在品质:蒲县马铃薯炒食品口感香、脆,蒸后自然脱皮开裂绵、软。检测结果表明:水分含量60-90%之间、淀粉含量≥8.5%、粗纤维≥0.56%、维生素C含量≥26mg/100g、钾含量≥335mg/100g。 3、安全要求:蒲县马铃薯产地生态环境符合NY5332-2006《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生产过程严格执行NY/T5222-2004《无公害食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 薯芋类蔬菜》的安全指标,在包装、标识上需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的必须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八. 黑龙江省 佳木斯 郊区 脱毒马铃薯

脱毒种薯是指马铃薯种薯经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清除薯块体内的病毒后,获得的无病毒或极少有病毒侵染的种薯,它具有早熟、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与种薯密切相关。种薯不行,产量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病毒一旦侵入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就会引起马铃薯严重退化,并产生各种病症,导致马铃薯产量大幅下降。因此,要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清除薯块体内病毒的种薯。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3100亩脱毒马铃薯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九. 福建省 宁德 周宁 周宁高山马铃薯

周宁高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周宁高山马铃薯是福建宁德周宁的。

据《周宁县志》记载,该县于民国初年引种马铃薯,杂交水稻推广前,马铃薯是当地的主粮之一。在周宁县农村,每到春秋季,家家户户都要开田垦地,在村前屋后种起马铃薯来。随着该县农业部门不断种植筛选新品种,马铃薯的口感品质不断提升。这个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如今广受乡邻、游客的青睐,更开启了山民的致富门路。

十. 陕西省 榆林 吴堡县 吴堡马铃薯

吴堡马铃薯是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的。吴堡马铃薯块大、整齐、干物质含量高、表皮光滑、商品性状好,深受客商青睐,远销广东、上海等南方各省市。

吴堡人俗称马铃薯为“山蔓、山药”,是全县人民的主要副食之一。年种植面积4.3万亩,产量36000余吨, 70%当食用,30%用于加工粉条。马铃薯可以做成片、块、丝等各种食用品,而且有炒、蒸、闷等多种不同的吃法,所以深受人们的喜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