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思茅普洱土特产 普洱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思茅普洱土特产 普洱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4-01 14:12:12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三尖角粑粑

三尖角粑粑是普洱地区景东、镇沅、景谷、墨江、思茅一带流行的食品,是其特点是状如菱角,薄如蝉翼,口感柔和,糯而不腻。原料为优质糯米和大米,混合磨浆,再经过蒸、调等工序做出成品来包馅料。若吃咸味的,就用火腿、鲜肉、韭菜末等做成咸馅。要吃甜的,就用白糖、蜂蜜、核桃、花生、芝麻、鸡冠油做成甜馅。最后用三指挤捏成三角状,形如菱角,以芭蕉叶做垫,放在甑子内蒸熟后即可食用。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西盟米荞

西盟米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米荞,一种长得像米又似荞、可以食用的作物。它曾经分布在我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部分地区,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它几乎陷入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到上世纪末期,它仅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有少量分布,由于其特殊属性,它被一些专家命名为西盟米荞。

凡是到过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人,都知晓西盟米荞是当地一大,而且是被用来款待嘉宾的上乘礼品。不过,这个十多年在“夹缝”中生长的作物,现在也面临着一些生存危机。

“西盟米荞具有耐寒、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主要栽种在山区、半山区,也很好吃。”对西盟米荞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普洱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刘桂铭介绍说。记者注意到,当地人喜欢把西盟米荞与大米一起煮了吃,吃着非常可口。据悉,西盟米荞与甜荞、苦荞相比,还有一大特点,脱粒后不用磨成粉末就可以煮了食用。


三. 云南省 普洱市 宁洱县 普洱黄心山药

普洱黄心山药(红薯)是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的。普洱黄心红薯病种害少,个头几乎一样大小,外观呈小小的长圆柱形且光滑,皮薄、心黄、淀粉含量高,口感香甜细腻,有赛板粟的美誉。

在宁洱县,红薯叫“山药”,最有名又数“普洱黄心山药”。“普洱黄心山药”主要种植在宁洱镇民安村曼肥、民政村老张寨、老王寨等村民小组。这些地方海拔都在1220—1420米,年平均气温为18℃,年降水量1400毫米,PH在6.1左右,土质为火山灰变成的红香木土质。独特的土质、气候种植出的红薯病种害少,个头几乎一样大小,外观呈小小的长圆柱形且光滑,皮薄、心黄、淀粉含量高,口感香甜细腻,有赛板粟的美誉。

据考证,普洱出产的黄心山药因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叶酸粘液蛋白和钙、镁、钾等微量元素而被人们广为推崇。将其蒸熟或者烤熟后适量食用,具有通便、抗癌、预防动脉硬化、控制血糖、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其中的绿原酸可抑制黑色素产生,防止雀斑和老年斑。

民政村于2008年成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又成立了“黄心山药种植协会”,两个组织的成立,将规范黄心山药的种植、贮藏以及销售,使黄心山药的种植和销售走上规范化道路。今后合作社和协会将重点解决黄心山药产量低,病虫害多的难题,将推广种植“脱毒黄心山药”,保证黄心山药的种植做到生态健康、无公害,确实做强做大“黄心山药”这个地方品牌,使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土品走向全国,销往国外。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普洱保健茶

普洱保健茶是云南省普洱市的。普洱"保健茶"是国家"星为计划"科研精制茶中的新产品。分抗癌保健茶,清凉保健茶和健身保健茶三个品种。系采用普洱中草药与当地茶叶配制而成。

普洱"保健茶"是国家"星为计划"科研精制茶中的新产品。分抗癌保健茶,清凉保健茶和健身保健茶三个品种。系采用普洱中草药与当地茶叶配制而成。

抗癌保健茶含有抑癌素、人参皂苷、氨基酸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无素。长期饮用,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长、阻止肌体癌变等作用。荣获1988年国家"星火计划"成果荣誉奖。

清凉保健茶、健身保健茶具有清热消炎,解毒利尿等作用,对口腔及泌尿系统疾病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特别对从事高温,有毒工种人员有特殊保健功效。产品荣获1990年全省轻工系统优秀新产品奖。

五.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墨江紫米

墨江紫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墨江紫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墨江紫米基本特征

因呈紫色而得名的墨江紫米,素有"米中极品"之称,属糯米类,俗称"紫珍珠",《红楼梦》中称之为"御田胭脂米"。墨江紫米粒大饱满,粘性强,蒸熟后能使断米复续,具有接骨功效,《本草纲目》载: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

墨江紫米的营养价值

紫米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赖氨酸、色氨酸、核黄素、硫氨素、叶酸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磷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可煮食,也可加工成副食品。香润可口的紫米粑粑、紫米甜白酒、大枣紫米粥、紫米三七炖鸡、紫米八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葫芦鸭深受群众喜爱,具有滋补作用。用紫米烤制的墨江“紫米封缸酒”,曾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名声远播海外,十分畅销。

食用方法

与普通大米食用方法相同。紫米富含纯天然营养色素和色氨酸,下水清洗或浸泡会出现掉色现象(营养流失),因此不宜用力搓洗,浸泡后的水(红色)请随同紫米一起蒸煮食用,不要倒掉。
自汉武帝以来,历代帝王都将紫米列为"贡品",成为皇室贵族的珍肴美味。也是现代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选定的馈赠礼品之一。

墨江紫米的产地介绍

墨江紫米产地是云南省普洱市。紫糯米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墨江是一个北回归线穿越的县城,所以这里有独特的气候和日照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特殊意义。产于北回归城、世界双胞胎之乡的墨江紫米,生长在无任何污染的哈尼胶泥梯田上,原生态梯田种植,不施肥,不打药,是一种难得的自然、健康、无公害、无残留绿色米食,已列入云南省农村名品行列,第十一届亚运会上被定为专用食品。
民间传说,墨江双胞胎出生率全球最高的原因,与当地人长期食用这种生长在北回归线(阴阳线)的紫米有密切关系。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土沉香

土沉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濒危野生植物种国际公约》中的保护树种,它的经济价值高,是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药用植物。当前,野生沉香资源日渐枯竭,市场日益紧缺,因此对土沉香的引种培育有很重要的意义。西盟县是集“边、贫、少”为一体的佤族自治县。

七. 云南省 普洱市 孟连县 饵块粑粑

 “饵块”则专门称谓用米饭舂制而成的食物,《说文解字》的解释:“饵,粉饼也”。 “饵之言坚若玉珥也”。在制作时先将稻米蒸熟,再舂捣加工,以保持稻米原有的筋芡,做出的食品即“饵”。

云南的筒状、卷状饵块属“年货”。云南人过年,不能没有饵块,春节做饵块、吃饵块及互送饵块是古老的民间习俗。饵块是昆明官渡的好,尤以官渡子间人舂的包饵块最佳。用纯好洁净的宝象河水与饱满晶亮的官渡大米做成的饵块洁白细腻,筋骨好,又软又糯。 “瞥见子间兜裙屐,上市传呼饵块来”。

饵块的酱,昆明人最爱吃的酱是芝麻花生酱,这种酱香甜可口。G还有芝麻花生酱,还有甜酱、辣酱,甚至云南豆腐乳也做了饵块酱,还有甜酱、辣酱,甚至云南豆腐也做了饵块酱。 由“鸡丝炒饵丝”发展成了卤饵块,以“端仕街的卤饵块”最为出名油亮红润、浓香扑鼻,油而不腻。

大理巍山的“粑肉饵丝”可谓“都饵块”之精品。肥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瘦肉并不用刀切断丝,筷子一戳就分解开来。昆明塘双路有一巍山籍人士开了家小店,知情者找上门去吃,香饵块直吃得人油汗淋淋,颊齿留香。

除了咸的煮饵块外,还有甜的。如用甜白酒煮的“甜白洒饵块”,用麻花白糖煮的“麻花饵块”、“牛奶煮饵块”等等,很受喜爱甜食者的青睐。 类似西安的羊肉泡馍是把饵块切成片烤熟后,一小块一小块地掰碎,泡进鸡汤中食用,类似西安的“羊肉泡馍”,别有一番风味。

而在烧饵块中间夹睛一片卤牛肉,有“滇味汉堡包”美称饵块制品也算是怪中一绝吧!

八. 云南省 普洱市 澜沧 澜沧菠萝

菠萝又称凤梨,属凤梨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热带和亚热带。16世纪末,菠萝的栽培遍及世界大部分热带地区。植株外形似龙舌兰或某些丝兰属植物。三四十片像剑一样长长的、硬硬的、肉质叶子,紧密丛生在一个肥厚的肉质茎上,呈莲花座状。商业栽培品种种植约15至20个月后,在花轴上长出一个有限花序,长10至15厘米,花淡紫色,最初离生,每花均有苞片,各自着生于中央果轴上,肉质化后聚合成果,始花后5至6个月成熟。商业品种每个重1至2公斤。种植菠萝时用插条的方法来繁殖。菠萝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但菠萝中含有一种“菠萝酶”,会对人的口腔黏膜和嘴唇的表皮有刺激作用,使人感到不适。食盐能够抑制菠萝酶的作用,所以食用菠萝时最好蘸些盐水。菠萝酶是一种蛋白酶,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因此,吃菠萝可以增进食欲。但菠萝酶也有副作用,会引起肠胃病。因此,吃菠萝须注意方法并要适量。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孟连县 孟连牛黄

牛黄是指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牛黄(Calculus bovis),别名丑宝。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由于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

十.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普洱咖啡

普洱咖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普洱咖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当今咖啡与茶叶、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据《思茅地区志》与《思茅县志》记载:1956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在曼老街创建咖啡农场,引进小粒咖啡品种种植。1982年,在南屏公社大开河引种小粒咖啡320亩获得成功。1987年,思茅地区与广东省东莞市雀巢咖啡公司进行经济协作,引进资金、技术发展咖啡生产,计划到2000年建成10万亩咖啡商品生产基地,地、县供销社系统负责领导,统一规划开垦,组织生产经营。198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咖啡商品基地,在南屏乡大开河村种植咖啡606亩。1989年,累计已开垦定植高标准集约型的咖啡园3.2万亩,已投产3000亩,咖啡豆产量20吨。思茅地区的小粒咖啡品种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被誉为“品质优良、香味醇和、味道很好,可与世界优良品种媲美”的饮料,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如今,普洱市(原思茅地区)的咖啡产业已步入规范化运作:生产技术统一、产品质量一致,“普洱咖啡”这一地域品牌得到更进一步提升。目前,普洱市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地和咖啡交易中心,全市咖啡在稳步发展,提高单产,生产优质产品过程中,实现亩产150公斤以上,优质咖啡豆达到80%以上。咖啡产量、产值连续增长,咖啡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企业增效、出口创汇的优势特色产业。 2011年普洱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咖啡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普洱市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决定》文件;2011年4月《DB53/T 154—2006 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云南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促进了普洱咖啡产业化的发展。

普洱栽培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88年开始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十一五”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始终把发展特色生物产业和文化旅游养生产业作为普洱参与未来全球竞争的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战略目标,把咖啡产业作为优势骨干产业来抓,咖啡产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普洱咖啡的国际品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普洱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

2011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达43.9万亩,投产面积19万亩,咖啡产量2.8万吨,咖啡产值8.5亿元。2012年投产27万亩,实现咖啡产量3.65万吨,产值9亿元。今年上半年,出口创汇6362.56万美元。目前全市注册的咖啡企业70家,其中有出口资质的企业12家,脱壳加工厂42家;深加工厂4家;有专业合作社62个,有咖啡产业从业人员3万户,10万多人。

咖啡生长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普洱市因特殊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种植的小粒种咖啡(阿拉比卡种)品质优越,风味独特。自2004年起,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每年从全市咖啡产品中抽样送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检测,历次送检BHC(六六六)、DDT等均未检出,卫生指标皆优于绿色食品标准;自2006年起,东莞雀巢有限公司每年从普洱收购的咖啡中抽样送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检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禁用和限用的农业化学品均未检出。普洱咖啡优秀的内在品质,被国际咖啡组织(ICO)认定为一类产品;雀

巢咖啡公司推出的精品咖啡(Limited Edition),原料豆即为普洱咖啡; 2006年美国特种咖啡协会把普洱咖啡与哥伦比亚咖啡连续三年的杯品比较结果公布,普洱咖啡的综合评分88.75分,哥伦比亚咖啡综合评分85.88分;2012年1月星巴克首席杯品师Jeremy Wakeford再次为普洱咖啡打出了81.5分的高分。优越的品质使普洱咖啡产品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以现代农业理念谋划咖啡产业发展,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做大、做强、做精咖啡产业,把普洱建设成为世界优质咖啡豆原料基地、全国最大的咖啡精加工基地和咖啡物流中心、贸易中心。把普洱打造成为“中国咖啡之都”、国家出口农产品(咖啡)质量安全示范区。力争到2016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亩,投产面积达到70万亩,年产咖啡豆10万吨,咖啡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小粒咖啡普洱市栽培咖啡大约150年历史,由传教士引种在澜沧、江城、景东、景谷、孟连县等地零星种植。普洱市咖啡产业化发展始于1988年。由于规模化种植咖啡以来一直沿用思茅市地名,加之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54.1-10-2006《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所用名称也是“思茅”,所以,普洱咖啡仍然使用“思茅小粒种咖啡”的原料品牌。20多年来,普洱市委、政府始终把发展咖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骨干产业来抓,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与雀巢咖啡公司建立了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咖啡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环境,普洱咖啡的品质一直为世界公认是比较好的咖啡,为世界著名咖啡公司所青睐。自2004年起,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从咖啡产业联合会抽样(全市30余家咖啡公司产品混合样)送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进行检测,历次送检BHC(六六六)、DDT均未检出,卫生指标皆优于绿色食品标准;自2006年起,雀巢公司从普洱收购的咖啡中抽样送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检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禁用和限用的农业化学品均未检出。思茅小粒种咖啡优秀的内在品质,被国际咖啡组织(ICO)认定为一类产品。雀巢咖啡公司新推出雀巢精品咖啡(Limited Edition),其原料豆即为普洱优质的思茅小粒种咖啡。而日本的达依那姆综合投资株式会社(北京吉意欧咖啡有限公司)也在日本注册了思茅小粒种咖啡。

历史咖啡是普洱的优势骨干产业,市委、政府非常重视咖啡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几年来,普洱先后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生态咖啡园建设,水滴灌溉亩增产30%咖啡试验,有机咖啡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并提供一定的咖啡种,鲜果加工流程配套试验。实现咖啡平均亩产商品咖啡米125公斤,实现最高亩产鲜果2638公斤/亩(商品米400公斤)。先后有10多个国家的咖啡专家及客商上千人次到普洱参观、交流、学习。制作了一万份“思茅小粒种咖啡高产优质栽培规程图”。2003年率先在全国组建咖啡产业联合会,以“为会员服务、维护会员共同利益、发挥咖啡产业整体效益”为宗旨,坚持诚信自律,规范咖啡行业的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市场营销行为。 未成熟咖啡豆

目前,普洱市的咖啡产业已基本步入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生产的时代:生产技术统一、产品质量一致,“思茅小粒种咖啡”这一地域品牌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全市咖啡鲜果脱皮加工厂153个、脱壳加工厂42个、深加工厂3个,咖啡豆品牌9个:雀巢、桑莱特、北归、澜沧江、阿拉比卡、莱福山、曼1(翰德)、塞纳、乾润(昆明重工),深加工产品品牌3个(曼崖、北归、首品),咖啡馆(室)31个,出口企业9个,咖啡产业从业人员10余万人,涉及农户2万余户。其中:桑莱特咖啡脱壳精选加工厂已经拥有中国最大的咖啡初加工生产设备,年加工咖啡壳豆1.2万吨(每小时加工10吨),可以同时加工出8个级别的咖啡米,标准化的咖啡脱壳生产线一次完成脱壳、粒度分级、重力分级、抛光、色选、自动称量打包等流水作业,使咖啡一级品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中国咖啡初加工一次性与世界接轨。

地域范围

普洱咖啡产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境内,涉及思茅区、宁洱县、墨江县、景谷县、景东县、镇沅县、江城县、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1区9县,共84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为: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之间,南北纵距208.5公里,东西横距中北部55公里、南部299公里,种植面积6.7万公顷,年产咖啡豆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茎为直生,茎上有节;每个节上有1对叶片,绿色;花为:白色,雌雄同花,盛花期一般在3月~4月;成熟鲜果为圆形红色(黄色)浆果,鲜果脱皮后一般多为2粒子,鲜果成熟期一般在10月至次年2月。商品咖啡豆为浅蓝色或浅绿色。 2、内在品质指标 普洱咖啡色泽好、品质优,具有“香气浓郁持久、略带果酸味”的独特品质特征;酸味及浓稠度较好,有浓郁的咖啡味。其中,水分≤12.5%,灰分≤4.2%,水浸出物≥20.0%,咖啡因≤1.2%,总糖≥8.5%,蛋白质≥11.0%,粗脂肪≥5.0%,粗纤维≤35.0%,总酸≥0.5%。 3、质量安全规定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用投入肥料、农业等管理使用参照《种植业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规范》、云南省地方标准《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DB53/T154.1~10-2006 执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