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十堰郧县大柳特产 十堰能带走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十堰郧县大柳特产 十堰能带走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13:51:11

一.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七重堰甜酒

临澧县修梅镇政府所在地七重堰,物华天宝,古今闻名。其所酿风味饮食一一七重堰甜酒,色泽清澈,味甜鲜美,醇香诱人,营养丰富,而备受欢迎。
七重堰甜酒,由来已久。相传一说是当地人们在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举行龙舟赛时,一作拜祭之用,二作饮酒驱寒之用。二说是甜酒酒精度不高,饮之似酒非酒,且味甜可口,所以,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无论男女大都在甜酒里加以雄黄而饮之,以驱蛇虫。
        七重堰甜酒采用天然优质糯米,上好酒曲加热发酵而成,是一极好的无污染、无虫害、无腐蚀的绿色环保食品。它既可当饭后的饮料,也可作佐餐以饱腹。在炎炎夏日,如在甜酒中放上几块冰块,其清凉甜美,解渴之美味又有一番新意。


二. 浙江省 金华 兰溪 兰溪芝堰荞麦烧

兰溪芝堰荞麦烧,是兰溪芝堰村的著名土,芝堰又是一个美丽富有历史酒文化的古村落,加上芝堰的地理环境,芝堰酿酒师的传承,芝堰荞麦烧以运用古老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大家的认可,所熟悉。文化历史,芝堰荞麦烧都很好的具备了,具《本草纲目》介绍有荞麦,荞麦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对我们人体有很大的好处,所以苦荞麦作为我们酿酒的原料,荞麦烧也有很好的保健人体功效。

兰溪芝堰荞麦烧酒,芝堰古村,山好,水好,自然风光清新,芝堰古老传统酿酒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酒气扑鼻,有着很好的酿酒环境。在古代时期,芝堰还有个芝堰荞麦烧的历史酒文化。“千粒荞麦,一滴酒”。荞麦酒在二千年前为彝人所创。相传西蜀诸葛亮西征,因地处沼泽,瘴疬之气弥盛,士兵多有患病,当地彝族百姓赠以自酿荞麦烧酒,酒到病除,终使其七擒孟获,收服南蛮,大获全胜。该酒后经芝堰后人由西蜀带至浙江芝堰古村一带,并迅速在当地流传,被誉为“神酒”。“芝堰”荞麦烧酒以没有脱壳的荞麦颗粒为原料制备而成,其工艺规程是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泡粮、初蒸、闷粮、复蒸的工序,其特点是:产出的荞麦酒酒香浓郁、入口绵长,具有独特的风味;其特点是既具清香型白酒的特殊风格,不上口,不口干,又有传统小曲米酒的自然风味。

至今芝堰荞麦烧还一直采用古老传统的酿酒工艺,芝堰村上的周树荣酿酒师就是芝堰荞麦烧传统酿酒的后传人,带头人,如今芝堰荞麦烧,在金华兰溪只要会喝点酒的人但凡都知道,俗话说的好“好酒不怕港子深”,周师傅说,好的酒自然会有人发展,好的传统酿酒工艺自然会有人来传承,他最大的希望芝堰荞麦烧的古老传统酿酒工艺,能更好的发扬下去,更好的让我们中华的酒文化,兰溪芝堰的酒文化延续下去。

三.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米黄玉

郧县米黄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郧县米黄玉

郧县境内的米黄玉产自谭山镇柳泉村和东岳村,探明境内米黄玉总储量400万立方米,谭山镇也建起了米黄玉石材城,12家实力企业进住石材城,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使玉枕、玉杯、玉桌、以及各种工艺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使郧县谭山镇成为“中国的米黄玉之乡”。 图为郧县郧阳米黄玉天然展品和挂件装饰品。

郧县米黄玉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郧县谭山镇、梅铺镇、刘洞镇、南化塘镇、大柳乡共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三合汤

郧阳(郧县)府城,自元时期开始展拓城池,广兴庙宇。郧阳府曾以古朴典雅、气势恢宏的建筑风格和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而著称于鄂城,许多游侠商贾、文人墨客都曾经在此赋词作诗,信步留题。其中,郧县的饮食文化更让人刮目。郧县风味小吃种类齐全,而上榜名吃“三合汤”则是本地膳食门类中的一绝。据说,三合的汤的制作,发源于郧县回民同胞清真食俗的。当时,在郧县老城久负盛名的唯有张狗娃三合汤,他的制作技巧是正宗祖上传下来的,别具特色,老少皆宜,现在已被众多店家发扬光大。



大凡经营三合汤的店主,无论其铺面装饰的如何典雅豪华,但都模式化地在门口架着一口直径约为1—2米的大铁锅,锅中间放着一只铁围圈坐着一只大砂罐,其目的是隔开内外地的食物和汤的主要配料。若你走到大锅旁边,嗅见那扑鼻的浓香,看着绛红的卤牛肉,粗壮长嫩的葱白子,鲜红尖角的老辣椒,橙黄油泛的热汤汁,你就会腿脚不听使唤,欲走开则徘徊不前,便毫不犹豫地掏钱吃碗三合汤,过把口福瘾。



三合汤的主要配料有:韧性强、精丝好的红薯粉条,上等牛肉馅包成的饺子,切工考究的卤牛肉片三种成分。其制作方法是:首先,将细粉条抓入竹罩,过滤,放进锅中间铁围圈或砂罐内,经反复烫沸3—5次再倒入大碗里,然后,取6个熟水饺,抓叠薄薄的牛肉片一并入碗,接着再从锅内舀两勺滚热的汤汁(最好是选用牛剔骨、猪剔骨熬成的油汤)浇在上面,直到把配料淹住为止。最后,再撒上味精、胡椒粉、香菜末、葱花、蒜泥,就可食了。吃的时候,根据各自的口味调理,爱吃辣的再加上一小勺辣椒油,喜食酸的滴几滴陈年老醋。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美味可口的三合汤便制作完毕。



三合汤经营最红火的是冬春两季。特别是立冬以后,三合汤店铺便会有应接不暇的食客,座无虚席,人们吃着、品着,还不时发出阵阵唏嘘声。男人吃得满头大汗,女人吃得泪垂唇边,一碗三合汤下肚,浑身暖和,具有解疲乏、治哮喘、疗风湿的食疗作用。



三合汤从古到今为郧县著名小吃,故有“到了郧阳不吃‘三合汤’等于未到郧阳”之说。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生漆

郧县生漆资源较丰富。生漆来源于阔叶树种漆树。漆树主要分布在南化、五峰、柳陂、辽瓦、茶店、鲍峡、叶滩等乡(镇)。漆树成树后开始采漆,成漆出漆的间隔时间为1年。在采割期内,一般每年从农历五月端午到八月十五为采漆期。采漆(割漆)时,漆农先在漆树皮上割出若干个马蹄形漆口,让马蹄口放水2至3天后,形成漆囊,便可割口取漆。随后每2天采一次。生漆收回后,装入木制漆筒内,用细木棒搅匀后,放到阳光下晒,生漆表面薄层消失即视为水分蒸发已符合要求,再用揉软并浸过香油的皮纸封口,加盖密封贮藏或销售。郧县生漆分大木漆、小木漆两种。平如水、亮如镜、挑如钩者为上等漆。年均产生漆2150公斤左右,最高年产记录为7300公斤。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绿茶

郧县茶叶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已有成片栽培,主要是本地产的群体小叶茶,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鲍峡高桥、叶大泰山、黄龙财神庙较多。



1949年产茶叶600公斤。1964年开始引进外地优良品种,1965年产茶2100公斤。接着,又先后从福建、浙江、云南、安徽黄山和湖北宜昌引进良种茶苗,品种有大叶茶、鸠坑茶、眉谭茶、福鼎大白茶等。1975年全县产茶叶9050公斤。1976年到1983年全县共产茶叶199250公斤。在种植过程中,鸠坑和鼎大白茶逐步成为主栽品种。1985年全县茶园共8792亩,分布于除城关镇以外的13个区(镇)的183个村,丹江库区沿岸的杨溪、大堰、茶店、鲍峡、五峰成为主产区。生长在最高海拔1200米(叶大黄乡、金盆坡)和最低海拔200米(柳陂里沟村)之间,主要产区在海拔400米至600米地带。1989年茶园面积9899亩,当年采摘面积5360亩,产量41571公斤。其中,安阳茶园1441亩(面积最大),东河产茶叶7764公斤(产量最多)。1992年全县茶园16125亩,产量55599公斤,当年胡家营种茶2355亩(面积最大),黄柿产茶叶9500公斤(产量最多),1994年全县茶场152个,面积25595亩,产量76118公斤,当年青山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为6435亩和12945公斤,占全县第一位。

七.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大柳苞谷糁

大柳苞谷糁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大柳乡的。郧阳大柳苞谷糁保持了玉米的原始风味,具有味美、香甜、清淡等特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玉米油、谷固醇、卵磷脂等人体有益成份。

大柳苞谷糁采用大柳高寒山区优质玉米(比普通玉米生长期长两个月)为原料,自然干燥后,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保留大柳玉米“香甜味美、清淡可口”的原始风味,而且玉米中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常食能强身健体,培强机体免疫力,且有降血脂、血压、抗衰老、抗癌、防癌等功效,被营养学家称之为“长寿食品”。

“郧阳大柳”是苞谷糁专业化生产企业,年产量5000吨,主要产品有糁、 苞谷米、五谷粮、苞谷花、淀粉、小窖酒等玉米系列食品。

八.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宝堰香干

宝堰地方颇多,香干就是当地的传统之一。它是宝堰万源酱园的传统产品,价廉物美,分方圆两种,黑里呈黄,富有光泽,具有韧性,咸淡适度,香味可口,是直接食用或烹调配料的佳品。

宝堰香干制作讲究,主要原料选用上好的黄豆,掺入适量的八角(每三十黄豆约掺八角二两)磨成豆浆。经过筛浆、煮浆、点卤、翻版成老豆腐,用小蒲包或布包包好上榨压制志干块,把干块入锅煮沸、灼白,起锅晾干,再用好酱油加入少量食盐、桂皮,煮沸停火,等熟酱油的温度降到30℃左右时,将白坯香干放入浸泡一夜,捞出即成色、香、味俱全的宝堰香干。

宝堰香干价廉物美,历来畅销镇江、丹阳乃至沪宁一线广大城乡。1950年,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战争,把战火罗烧到鸭绿江边,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派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以后,食品供应是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既要便于运输、携带,又要美味可口富有营养,宝堰酱园加工一批香干,格外精工制作。交货以后,送往苏州烘干检验,无一酥碎,受到好评。后被运往朝鲜前线,深受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的喜爱。

九.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大柳西瓜

大柳村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北角,武下公路9公里处,属于井泉灌区。全村7个村民小组,420户,1761人,耕地面积2750亩,人均耕地1.3亩。近年来大柳村抢抓机遇,精心安排,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为目标,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西瓜种植,使全村的西瓜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截止2010年底,全村已建成日光温室427座800亩,基本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一户一棚的发展目标。全村95%以上的日光温室种植户都以种植日光温室西瓜为主,主要以绿皮红瓤瓜栽植为主,适当栽植黑皮红瓤瓜和绿皮黄瓤瓜。仅日光温室西瓜一项全村年收入900多万元,人均西瓜收入5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2%。2010年大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柳村日光温室西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大柳西瓜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大柳乡的“无公害西瓜”享誉省内外,并走出了甘肃,销往新疆、青海、宁夏、郑州、陕西等多个省市。

十.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金桩堰贡米

金桩堰贡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桩堰贡米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继位后,独尊道教,广建武当道场。永乐十年(1412年),御制祝文,大建武当。永乐十七年(1419年),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奉命,率1军夫30万大修武当山。作为武当山的门户——均州(即今丹江口市)自然成为了一级地方政府所在地和水陆两路客货集散地。尤其重要的是在均州还设置了“提督内臣府(提督太监府)”,负责管理修缮皇帝家庙、准备皇帝的祭祀和贡品的采办。明成化十二年,均州开始监管湖广三省八郡军民事务。期间,均州官吏时常把当地土供奉给“提督内臣府”食用,其中金桩堰米,晶莹透亮,口感松软香醇,很受内臣府1们的喜爱,因此,金桩堰米成了内臣府接待八方客人的名贵主食,久而久之,金桩堰米的名声越来越大,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遂将金桩堰米奉明成祖朱棣品尝,朱棣食后赞不绝口,贶张信、沐昕此米奉敕撰宫廷达官贵人品尝,并封为朝廷贡米。由此,在明永乐年间,金桩堰米名声远扬,年年纳贡,岁岁不卯。

《均州志》记载:“均地逼近中州,物产多与他邑同。繁富夥够,不克殚述。火耕水耨与黏稻等,金桩米殊芳冽。”

据新编《武当山志》载:“在明代春秋两季向朝廷进贡的土品中春节有盐干笋、带一笋、骞林茶、九仙子、隔山消;秋季有蜜蒸黄精、金桩堰米、蜜煎榔梅等”。

《武当山志》记:清代,襄阳府(均州隶属襄阳管辖)贡品中,大部是武当山出产的,其中有骞林叶,即骞林茶,金桩堰米。清代张廷玉等奉敕撰,后嵇磺、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清朝文献通考》。

粮食

湖北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所辖茯苓村、小茯苓村、左绞村、朱家院村、李家湾村等18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8′~111°34′,北纬32°14′~32°58′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