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米易县特产 米易县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米易县特产 米易县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10 14:50:45

一.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太行驴

河北省太行山区和燕山区及毗邻的山西、河南等地。而以易县、阜平、井陉、临城、邢台、武安、涉县、遵化、迁安等县分布最为集中,围场、隆化、赤城,沽源等县和陕西省的五台、盂县,平定、黎城等县也是重要产区。

关于太行驴的起源目前丧无确切资料,据《井陉县志》民国23年(公元1934年)记载:“虽然冀北马多天下,然而由于井陉地瘠民贫,养马者甚少,纵有少量,也多贩自外地。而养驴和骡则居多,非本地产,主要贩自山西、归化等地。”根据此记载,可以认为太行驴来源于山西,即汗代西北边疆的驴首先传到甘肃、宁夏一带,而后经过内蒙、山西传到河北。

由于当地粮食紧缺,不可能用较多的精料喂驴,而且饲草数量少、品质粗劣,加之崎岖的山路和驮达的要求以小型驴为好,于是育成了具有体型小、体质结实,肢体特别矫健食,食量小,耐粗饲,性温顺,适于驮挽,抗病力强,适应于河北省山区的小型驴。由于个子小,通常称之为毛驴。

二.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县 米易红糖

米易红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米易红糖,是米易县的著名。米易地处横断山中部地区,这里海拔高差大、沟壑纵横、山高林密、自然植被好、水系丰富,其独特的地理及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物的多样性,孕育生产了甘蔗、水果、蔬菜等极其丰富多样的各种物产。而米易红糖就是以纯甘蔗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且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加工制作而成的特色产品。

在米易红糖中,基本包含了甘蔗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各种元素,如蔗糖、还原糖、半聚糖、果胶、蛋白质、氨基酸、多元醇及微量元素钙、铁、锌等。由于其良好的品质,米易红糖从古到今都是可作为补充能量的优质食品,也是传统的补血补气的保健品,被誉为“东方巧克力”。

米易红糖是绿色环保的健康食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已经愈来愈被重视,市场需求量在急速的恢复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米易县政府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规划均把米易红糖作为全县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来安排。县政府鼓励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恢复和进一步扩大、发展米易的红糖产业,把这个凝聚了米易天时、地利和无数代人的经验、汇聚了米易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优质产品发扬光大,使米易的红糖产业再现辉煌。

三.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易水古砚

产于河北易县。

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到唐晚期,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 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 唐李后主的常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居安徽歙州,成为“微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

易水古砚的造型分鱼、龟、龙、蚕、蝉、琴、棋七大类,共有一百二十多种雕图。 其雕花图案古雅大方,多以吉祥幸福、神话传说为题材,如龙凤祥云、丹凤朝阳、百鸟朝凤、天女散花、二龙戏珠等。雕刻出的人物、花卉、鱼虫、山水、禽兽无不 栩栩如生,维肖维妙,耐人寻味。

易水古砚的石料取材于太行山区的西峪山上。这种石料是蓝灰色或带有紫、碧、黑、 灰等颜色的水成岩,有的石料上还生着天然的碧绿色、淡黄色或白色的斑纹或“石 眼”。石质细腻如脂,光润如玉,坚柔适中,易于发墨,是制砚的上乘石料。制砚的工匠根据石料的不同形状和奇纹异理因材

四.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易县磨盘柿

易县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河北省中西部,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因境内有易水而得名。太行山脉东麓。易县隶属保定市,全县年干鲜果品产量达5.13万吨,其中尤以“九月九”牌磨盘柿最为著名,全县种植面积16万亩,240多万珠,年产量在亿斤上,1998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磨盘柿之乡”。到2000年力争柿果产量165亿斤,产值近亿元。

五.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易州彩陶

易州彩陶

易州彩陶是易县陶瓷厂生产的陶瓷产品,易县陶瓷厂始建于

1975

年,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专业生产厂家,主要生产绞胎瓷和青花仿古瓷。

易州彩陶

是选用多种不同颜色的天然陶土为原料,经研磨、脱水、折叠糅合在一起,以手工工艺成型,胎体上具有色彩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且纹理变化多端,图形内外一致,看上去,有的似木质彩纹,由表及里,有的似行云流水,五彩缤纷

……

最后经高温烧制而成。每一件作品都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示了彩陶艺术魅力,让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实属集观赏、收藏、实用于一体的艺术珍品。

六.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鹿尾儿

鹿尾儿

吃文化在春节的年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西陵,每逢过大年,满族群众几乎家家都要做酱肉、香肠、米粉肉、白肉等各种菜品用来招待贵客。在这些菜品中,“鹿尾(yi)儿”是一道满族独有的美味。左图盘中左半部分红色的为香肠,右半部分白色的就是鹿尾儿。

满族人的先祖原来居住在东北地区,常年以狩猎为生,多以肉类食物为主。由于经常猎捕到野猪,他们就不断摸索以野猪为主要食物原料的各种美味技术,“鹿尾儿”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美味需要把一挂猪肝剁烂,过箩,配以香油和20余种作料,灌进猪肠子,而且必须是猪的直肠,放在锅中煮熟,即成为像鹿的尾巴一样的食品。切时刀口向上,以免挤出瓤儿。根据来客数量按片上,比如6位客人,就上7片,人均一片,剩一片压碟。

由于西陵满族吃皇俸,所以在吃上非常讲究。原来做“鹿尾儿”,需要将猪肝用菜刀反反复复剁7-8遍,直到将猪肝剁成碎末,仅这个工序就需要6-7个小时,而现在人们大多使用绞肉机碎肝。,“鹿尾儿”不能整片吞嚼,只能用筷子蘸着吮,才能品味到它的醇香。

忠义村刘茂财家就有香肠、鹿尾儿的手工作坊。

七.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酸枣汁

酸枣汁易县之一,它不仅是物美价廉的饮品,又是酸甜可口的保健品。

“夏日良友,酸枣汁兑啤酒”,这是人们喝出的经验。夏日炎炎,酸枣汁与啤酒勾兑饮用,既消暑开胃,又降低血压,软化血管。

易县以野生酸枣为原料,生产出易水河牌野生酸枣汁,属纯绿色食品,酸枣汁现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夏日良友,是当地居民馈赠亲友,招待客人的必备佳品,更是来易县观光客人们的首选饮料。

八.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县 盐水肫花

盐水肫花

材料:

鸡肫250克。精盐3克、姜、葱各10克、料酒10克、花椒2克、鲜汤50克、香油10克、味精0.5克

做法:

鸡腕去内金洗净,去鸡肫外表皮的白肋膜,改成四瓣)再用直刀刻成十字花刀(刀距为2毫米,深度达4/5),然后装入蒸碗,加精盐、姜、葱、料酒、味精、鲜汤、花椒入笼用旺火蒸至熟透,取出晾冷,装盘,原汁加香油淋干肫花上即成。

此菜可用煮的方式。如蒸时加五香粉或装盘后淋上椒盐汁,则为五香腕花或椒盐脓花。

九. 四川省 攀枝花 米易县 米易贡米

贡米,在攀枝花亦称御膳米、有色米,这是因为米易的贡米形具五色,故而名之,是历代专供皇宫用米中的佼佼者。贡米由于受气候和土坡等条件的限制,产地较少,产量亦较低,故历代都视其为稻中珍品。据米易地方史料记载,皇帝每年都责分地方官派专人负责监种、监收,岁岁进贡。米易产贡米历史久远,其中尤数该地区坊田乡贡米最出名。近年来,科研人员在优选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了一批不同色泽、不同熟期的籼糯新品种。经华西医科大学鉴定:米易贡米具有高营养、多功能的特点。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铁等含量均高于普通稻米,具有健脾暖胃、明目活血、降火生津、颐颜护容、乌发长寿等功能,是理想的滋补佳品。米易贡米有黑、红、绿、紫、白等多种颜色,玲珑精致,色泽光洁,珠圆玉润,由此,人们还赋予了它“黑珍珠”、“补血米”、“长寿米”、“喜米”等美称。( 攀枝花)

十.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县 炸珍珠虾

炸珍珠虾

主料:

大虾370克,生菜叶70克,鸡蛋2个,面粉25克,面包50克。

调料:

植物油500克(实耗约50克),净葱8克,姜5克,盐3克,胡椒粉1克,料酒13克,味精4克

做法:

1、把葱、姜切片。面包切成似绿豆大小的叮生菜叶消毒洗净。将大虾洗净后去头,皮壳、去脊缝屎线,由脊背缝下刀切开成为一扇,并在一面浅剞十字花刀,用调料把切好的虾拌匀腌半小时入味。

2、将大虾两面贴上面粉再滚上打散的鸡蛋浆,之后贴好面包丁于虾的两面,并用手按实不使脱落。

3、炒勺将植物油烧到6成热后,将上述处理好的虾放入,炸成金黄色,至表面黄脆、内熟时捞出。然后,将每只虾改刀切成三块盛盘,围上青菜叶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