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平银山特产 东平县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平银山特产 东平县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3-31 14:13:56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蒲笋虾仁

【蒲笋虾仁】东平县传统风味菜。据传,清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州境时,州官曾以“蒲笋虾仁”、“翡翠珍珠汤”进膳,深得皇帝赞赏,后此菜遂享盛名。

蒲笋虾仁主要原料是蒲笋和虾仁。蒲笋即州城坑塘及东平湖所产蒲草的嫩白根芯;虾仁即去头去壳的鲜虾米。东平湖所产米虾、草虾、白虾、龙虾皆可取以为料,但以白虾、龙虾为最佳。蒲笋虾仁的烹调,历来以东平县州城镇“景春园”、“-聚”等几家菜馆最为有名。近代以孟广信、刘学曾等名厨师技艺最高。建国后他们以师带徒,培养了众多厨师,大多能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

其制作方法是:取大白虾或龙虾一斤,去头去壳摄取虾仁三两,用鸡蛋清、绿豆粉少许拌和,下锅以清油(猪油)轻炸,也可用沸水漂汆。出锅后再次下锅,用清鸡汤稍炖,放入蒲笋清炒,加南酒、姜丝、细盐等调料即成。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乌鳢鱼

乌鳢是鲈形目鳢科乌鳢属。又名黑鱼、乌鱼、乌棒、蛇头鱼、文鱼、才鱼,是名贵的野生鱼种。1970年以前,东平湖内乌鳢最多。单船日捕获量可达二三十公斤。据说,1964年,现在的二级湖排干水时,一个人一天在湖底淤泥上可以拾到一“挑子”即一担乌鳢(约50公斤左右)。六十年代老湖区内出现干湖现象时,也曾捕获大量乌鳢,最重的达8公斤。

乌鳢体呈圆筒形,尾部侧扁,体色黑麻,系底层肉食鱼类,常生长于水草茂盛、水质混浊的池沼水泊,河套湖汊,幼鱼以浮游生物为主,成鱼捕食鱼虾蚌、螺及水生昆虫。乌鳢生长发育快,在野生环境下的蛤鱼,平均重达142克,2龄鱼367克,3龄鱼970克,4龄鱼1750克,乌鳢饲养在七十年代便已开始,目前鱼苗的人工繁殖技术也已过关。乌鳢的饵料以小鱼、小虾、蚌肉、蚯蚓、蝇蛆及屠宰的废弃料为主料,一般死鱼的植物性颗料饵料为辅料。乌鳢的抗病力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强,成活率可达70%以上,且放养密度可稍大,产量较高,经济价值比一般家鱼高1—2倍。人工饲养前景可观。

东平湖乌鳢性成熟年龄一般为,体重在1斤以上,怀卵量约为1—2万料,产卵期4—8月。一次产完,6月为高峰,产卵一般在水底淤泥较多水草茂盛的地方,由于东平湖条件适宜,乌鳢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野生乌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乌鳢的势头空前高涨,全县已发展乌鳢养殖6000余亩,仅此一项可增加群众收入3240万元。为更好地促进这一名贵品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县渔业技术主管部门已在苗种的培育、喂养、病害防治方面,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以提高这一名贵鱼种的产量。

乌鳢肉肥刺少,无细小毛刺,其蛋白质含量为19.8%,脂肪为1.4%,味道鲜美,目前已成为高档宴席的必备佳肴。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镇香瓜

香瓜,俗称“洋香瓜”,又叫厚皮甜瓜,葫芦科,甜瓜属,蔓生攀援性植物,果皮厚且坚韧,耐贮运,果实味甜芳香,细嫩多汁,爽口宜人。我县东平镇1996年开始引进洋香瓜进行日光大棚试种成功,最初种植面积仅100亩,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达2600余亩。

东平镇香瓜每年2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密度为每亩1500—1800株,生长期在棚温内实行吊蔓管理,23—26片叶打顶,进行人工授粉,侧蔓留瓜,大果型一株留一瓜,小果型留2—3个瓜,幼瓜长到250克左右及时吊瓜。一般每年月头茬瓜即开始上市。东平镇香瓜,个大,汁多、味香甜。远销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深受市民欢迎。

香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一种胨化酶物质,能帮助消化蛋白质,对肾脏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除鲜食外,经过加工可做成甜瓜干、酱蜜饯等,以长期食用。

香瓜的生长习性:喜透气性较好的沙壤土,适宜PH值6—6.8,较耐干旱,怕涝;耐高温,在35℃高温下生育状况良好,温度长期低于12℃时不能适应,其花为雌雄同株异花,为天然异花授粉植物,早春大棚栽培要进行人工授粉。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鹅

鹅是鸟纲鸭科雁属,由雁驯化而来,传说是第一种为人类所饲养的家禽。中国鹅闻名于世,饲养量居世界之首。鹅按体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按羽色可分为白色和灰褐色两种。鹅较其它家禽寿命长,体重4—15公斤不等。东平湖鹅是小型鹅的一种,具有生长快,耐寒冷、抗病力强、合群、易于饲养的特点。

东平湖鹅鹅头大,喙扁宽,周边有缺刻,便于挖食草根。前额有肉瘤,脖子长,体躯宽阔、胸部丰满,短尾,脚大,趾间有蹼,善游泳。羽毛白色或灰色。喙、脚、蹼为桔红色,肉瘤淡黄色,圆而光滑无皱褶,向前向上突出。眼睑淡黄色,颈成弓形。体态高昂。公鹅体型高大而雄伟,常昂首挺胸走路,叫声响亮,警觉性很强,喜追逐啄人,因而人们常以此代犬看家。母鹅性情温和。

鹅嗉囊不发达,但胃肌压缩力大,盲肠也很发达。对青草、各类谷物料的消化力强,适于放牧饲养。东平湖鹅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从五六月一直到降雪前可基本不用喂。放牧时,让其自由采食,不得急赶,待其吃至七八成饱时,可将鹅群驱赶至水塘、河汊内,让其饮水,吃草,饱食后鹅多喜玩水交尾。放牧时,母鹅鸣叫走向鹅舍,是产蛋的表现,应及时赶向栏中产蛋。

鹅的公母配种比例不高,自然配种时1:6-7为宜。人工授精繁殖时,受精率为80-84%。孵化期满30-31天。东平鹅初生时体重平均为90克左右,70日龄即可上市,平均体重为2.5公斤。成年雄性鹅一般体重4-6公斤,母鹅3-5公斤。母鹅一般210日龄开产,年产60-80枚,单枚蛋重50克左右。蛋壳多白色,质地粗糙。在此-5岁以内产蛋量逐年递增。

鹅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鹅肥肝质地细嫩,宴席佳品,风行国际食品市场。鹅蛋富含蛋白质,高于鸡蛋和鸭蛋的含量。鹅血是有保护人血液中细胞的作用,被广泛用于癌症患者的食补品。鹅羽绒富于弹性,结实耐磨,隔热吸水性能好,仅次于雁绒,用于制作羽绒被服,近年有超过鸭绒制品的趋势。

东平湖畔水质优良,湖畔土壤肥沃,百草丰茂,极适于鹅的生长,现在东平湖畔鹅的常年饲养量约5万只左右.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大羊乡核桃

核桃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干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科学鉴定表明:1kg核桃仁的营养价值相当于9.5kg的牛奶、5kg鸡蛋、4kg牛肉,核桃具有健胃养脾、通润血脉、护肤养颜、润肺化痰之功效,是强身健体、健美健脑、延年益寿之珍品。近年来,大羊乡不断加大山区开发力度,大力培植特优核桃主导产业,挂靠省、市林业科研部门,进行籽苗嫁接实验,先后引进“香铃”“鲁光”、“元丰”等当今世界最新名优品种,并成功地推行了核桃“绿枝嫁接”和“硬皮插接”等最新科研成果。这些品种具有个大、皮薄(手握即开)、肉丰等特点。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褶纹冠蚌

东平湖褶纹冠蚌,是生长于湖中的一种野生蚌类。俗称“鸡冠蚌”、“湖蚌”、“扯旗蚌”。瓣腮科蚌属底栖水生动物。壳大型,壳质较薄,两壳略膨胀,壳顶位偏前方,外形呈长椭圆形。前背缘冠突不明显,后部长而高,后背向上斜伸展为大型的冠,壳后背部自壳顶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绞合部强大,韧带粗壮,位于冠的基部,左右两壳各具一后侧齿,无拟主齿。前侧齿细长,弱蚌老蚌的个体则消失,壳外表面深黄绿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带有褶纹;里面平滑,有很厚的珍珠层,呈银白色、鲑肉色或银白而带天蓝色。

褶纹冠蚌,栖息于湖内泥底或沙底及静水或水流较缓的地方,水质要求PH值在4.5—9.5范围内。通常群聚于1—3米深处。在冬春天气寒冷时,以整个身体埋在泥沙底中,仅露出壳后缘部分,以壳后缘张开进行呼吸和摄食。夏季天热时则上潜出大半个蚌壳。它以水中的微生物为食料,2—3年长成。

东平湖褶纹冠蚌个体大,质量好,产珠量高。湖蚌较大者重1公斤以上,一般的大如鹅蛋;1970年,我县曾在大安山一带试验以蚌育珠,每只蚌经过三夏两冬的培育,可产珠5.2克,其珠多为玉白色和淡粉红色。湖里蚌类资源相当丰富。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太湖周围乡村育珠缺少蚌源,曾来我县大量收购。仅1986年就曾扒捞出1500余吨。

蚌全身是宝,可综合利用。蚌肉味道鲜美,含有高蛋白,可加工成罐头;育珠后,用蚌珠制成的珍珠粉是良好的药物,具有安神定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能,可治疗神经衰弱、小儿发热惊风、肝炎、咽喉肿痛以及青光眼、高血压诸症。蚌壳可作贝画,或磨粉后配制成优良的畜禽饲料。

褶纹冠蚌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生动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东平湖是蓄积黄河、运河、大汶河的水而形成的山东第二大淡水湖。从各大水系里冲下来的多种有机质在湖内大量积存,滋生出丰富的微生物,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褶纹冠蚌的繁殖场。随着东平湖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和科学管理,蚌类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锅塌豆腐

锅塌豆腐著名山东菜,成菜呈深黄色,外形整齐,入口鲜香,营养丰富。最早的锅塌系列菜是来自山东地区,早在明代山东济南就出现了锅塌豆腐,此菜到了清乾隆年间荣升宫廷菜。后传遍山东各地,又传入到天津、北京及上海等地。

“锅塌”是山东菜独有的一种烹调方法,它可做鱼,也可做肉,还可做豆腐和蔬菜。 此菜原料层层叠起,恰如一个个精巧的小盒子,玲珑别致,整齐端庄。其特点是豆腐经过调料浸渍,蘸蛋液经油煎,加以鸡汤微火塌制,十分入味,又可称为“锅塌豆腐夹馅”。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芡实

芡实是水生植物“芡”的果实种子,亦称“鸡头米”。据史料记载,东平湖芡实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因其质量好、产量高、食用药用用途广而闻名。

东平湖芡实素以子粒大、米仁饱满、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而著称。据化验分析表明,每百克米仁肉中含水量碳水化合物32克、蛋白质4.4克、脂肪油0.2克、硫胺素0.4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克酸2.5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还含有钙9毫克、磷110毫克、铁0.4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它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据《本草纲目》中记载,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本经》中也记有“主温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芡叶可治胞衣不下,吐血之症;茎在《本草图经》中称花嵌,能“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根能医治疝气、白带、元名肿毒等症。

芡实系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适生于湖泊、坑塘水深在一米左右、软泥底的水域。东平湖地处黄河下游,水域辽阔,水质良好,湖内底质肥沃,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根据资源调查资料,东平湖泊面积为23.19万亩,其中有三分之二属于水深不足2米的浅水域,适于芡实的生长。

东平湖芡实生产,在五十年代以前是靠天然下种,自然繁殖,沿湖群众自由采收,因此产量不稳,质量也难以提高。六十年代,采取了引进良种、扩大养殖面积等一系列措施,于1963年从江苏省引进了“南芡”品种,面积迅速发展到3万亩,年产芡实40万千克。东平县自1970年开始对东平湖的芡实生长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以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1977年曾达8万亩,年产量达到100万千克以上。2000年芡实种植面积达2万亩,收获芡实200万千克,创产值400多万元。除国内广泛应用于制药、烹饪、食用和饮料加工等外,每年出口达40~50万千克,用含芡实配制的“唐龙健身酒”名扬四海,打入了国际市场。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斑鸠店大蒜

斑鸠店镇西靠黄河,东邻东东平湖,境内系黄河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大蒜生长。该品种由六十年代引进的苏联杂交蒜演变而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至2001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4.05万亩,加邻近乡镇种植面积,总面积已达10.5万亩。

斑鸠店大蒜以头大、质优、味香而闻名遐迩,外皮淡紫红色,蒜瓣齐肥大,植株生长势强,株型高大,蒜苔产量较高,搞寒力弱,较早熟。其辣味适中,是上等的辛香类蔬菜和调味品,具有增强食欲、抑制病菌、改善人体微循环、补充营养、保键健康等功能。据测算,每100克大蒜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克、粗纤维0.7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24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9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并含有抗诱变剂硒和杀死癌细胞的活性物质二烯丙三硫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防治癌症和美容作用,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1991年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大蒜产品。一般年产蒜苔2.5万吨,蒜头20万吨。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云集收购,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