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周口的特产小吃是什么 河南周口十大特色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周口的特产小吃是什么 河南周口十大特色小吃更新时间:2022-03-31 07:39:10

一. 河南省 周口市 项城市 汝阳刘毛笔

汝阳刘毛笔。出产于项城汝阳浏村,已有2000多年的制作历史。具有尖齐饱圆,刚柔相济,挺拔有力,运转自如,书写流利,意到笔随,经久耐用等特点。现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羲之妙笔、精颖狼尾、蜂花狼尾、鼠花狼尾、鼠须眉、紫尖、梦笔生花等10余个品种为最佳,曾在广州评笔会上被评为一等奖。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周口)

二. 河南省 周口市 西华县 西夏小香瓜

近年来,在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西华县西夏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把小香瓜规模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突出规模优势,打造全产业链,抓市场,促品牌,如今小香瓜种植已成为该镇富民产业,有力促进了该镇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丁红旗是西华县西夏镇展庄村一位普通农户,前些年在外务工的他看到村民们规模种植小香瓜走上致富路,他便返乡搞起了小香瓜大棚种植。缺乏技术他主动找到有种植经验的瓜农取经学艺,加上这几年镇里科技小分队服务到位及时,丁红旗很快就学到了一技之长。眼下看到自家棚内的小香瓜即将上市,这让他很高兴。丁红旗介绍说,他种了三个大棚,有七亩多地。技术上有人指导,瓜的品质不错,提前上市,效益也可以。

香瓜上市早,品质效益高,这让当地的香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为助推农业品牌效应,近年来,西夏镇党委政府把展庄、张百楼、后朱等,列入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村,给予扶持,提供资金技术帮扶,在市场发展上,通过内引外联积极帮助瓜农拓市场,及时提供信息,解除了瓜农、菜农产销不衔接问题,从而有力助推了这一产业的规模发展,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眼下,尽管小香瓜还未上市,可展庄村已接了一个又一个销售订单。展庄村支书丁国旗说展庄村香瓜种植有十多年历史,从当初的几亩几十亩到现在的八百多亩,瓜农通过探索摸索取得了一定的种植经验,为农民增收增效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现在香瓜种植成了西夏乃至西华的种植的一个亮点,对农民增收起到了推动作用。

信息来源:西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三.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黄淮山羊

【种质原产地】 河南省沈丘、淮阳、项城、郸 城 市

【主产区与分布】 河南省周口地区的沈丘、淮阳、项城、郸 城等县和安徽省阜阳等地。

【种质来源】 地方

【种质经济类型】 肉用型、兼用型

【头部被毛颜色】 白色

【颈部被毛颜色】 白色

【体躯被毛颜色】 白色

【腹部被毛颜色】 白色

【臀部被毛颜色】 白色

【被毛类型】 异质毛

【头型】 短窄

【鼻型】 平直

【耳型】 竖耳

【角型(公)】 倒八字

【角型(母)】 倒八字

【体貌特征】 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格大,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 乳房发育良好

【其他特征】 腿长,身躯长,呈圆桶形

【种质资源优缺点】 适应性强,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皮板质量好。

【研究开发及主要利用方向】 开展选育工作,提高产肉性能,推行当年羔羊肉生产。

产于河南、安徽及江苏省交界地区。该品种具有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及繁殖力高等特性。成年公羊体重34千克,母羊26千克。7-10月龄宰前体重21.9千克,月同体重10.9千克,屠宰率平均49.77%。成年母羊四季发情,产羔率平均238.66%。部分母羊可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

四. 河南省 周口 淮阳县 槐山羊

槐山羊是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因产于槐店方圆以槐店为集散地而得名。其体型中等,毛短而密,性早熟,繁殖快,善采食,耐粗饲,喜干厌潮,擅登高,爱角斗,易于放养和喂养。槐山羊多瘦肉少脂肪,不肥不腻,膳味小,煮汤烹调适口,以槐山羊肉制成的槐店东关熏羊肉,是远近闻名的美食珍品。( 周口)

槐山羊是我国山羊良种之一,淮阳为中心产区。它具有体质结实,毛细而匀,皮质细密而有弹力。产肉性能好,屠宰净肉率为38.9%。肉质鲜嫩,膻味小,是皮肉兼用型优良品种。

五. 河南省 周口 沈丘县 炸麻叶

做法:将黑芝麻淘洗干净,晾干。将面团放在盆内,磕入鸡蛋,放入精盐和猪油,和成面团,揉匀揉透,饧发10分钟左右。将面团放在案板上,撒上黑芝麻,擀成长方形薄片,再切成菱形小块,做成麻叶生坯。炒锅内倒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麻叶生坯,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沥油,即可食用。

六. 河南省 周口 商水县 邓城猪蹄

邓城叶氏猪蹄是商水县邓城的特色食品。始于三国时期,后经历朝历代。经久不衰。尤其是清朝中后期,叶氏猪蹄称为贡品,进入皇室,叶氏祖先几代在清宫王府为厨,借鉴其他菜系使猪蹄成品锦上添花。其外观色泽鲜润,新鲜带筋,味道肉香醇厚,筋皮脆,爽口不腻。

七. 河南省 周口市 淮阳县 淮阳槐山羊

淮阳槐山羊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的。槐山羊体质壮实,结构匀称。毛细而匀,纯白居多。肉质鲜嫩、膻味小、适合烹调,为人们所爱食。

槐山羊板皮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亨有盛名,称为“汉口路槐皮”。淮阳是中心产地之一,境内饲养始于春秋。经历代代人工选育,形成地方优良品种。

槐山羊体质壮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面似三角形,分有角无角两种。竖耳,直须,双目有神,颈粗稍短,前躯较宽,背腰平直,肋骨张开。中躯呈圆筒形,后躯发达,尾短而上翘。四肢有力,蹄质坚硬,行动敏捷。毛细而匀,纯白居多。食草广泛,适应性强,易管理,疾病少。其板皮肉面为浅黄色和粽黄色,油润光亮,有核桃花纹,常称豆花板或腊黄板,板质细密,毛孔细小均匀,分层多而不碎,折叠无皱线,拉力强且柔软,韧性大而弹力强,是制革业的上等原料,畅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年出口量近40万张。1983年获国家外经贸部荣誉证书。

槐山羊性成熟较早,一般两月龄发情,四月至五月龄初配,妊娠期145~150天,正常情况下母羊可一年两产,每次产羔二、三只,多者四、五只。幼羊发育较快,周岁时体重可达18—20公斤,净肉率为38%以上。肉质鲜嫩、膻味小、适合烹调,为人们所爱食。

改革开放30年是畜牧业大发展时期,槐山羊养殖迅速普及农村千家万户,并且由散养向一定规模圈养过渡。1982年淮阳被确定为“槐山羊生产基地县”,同年5月获农牧渔业部、商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颁发的基地建设优异成绩奖。1984年《槐山羊生长发育研究》论文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列为国际银行帮助开发项目。

八.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三樱椒

三樱椒是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特点是:棵密果稠,色如樱桃,椒小味辣,醇香可口,有健胃消食的功能。

九. 河南省 周口市 西华县 田口黑木耳

河南周口西华县田口乡滩上村农民离开土地巧致富,利用棉壳、玉米芯等农作物废料,在废闲地上种植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去年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0000元。该村还被评为“全国小蘑菇种植先进村”。

滩上村紧靠贾鲁河,2900多亩地大多是河滩地,沙化严重,保水保肥能力差,产量低而不稳。滩上村党支部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多次召集群众研究调整种植结构,认定发展食用菌种植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门路。1987年,该村开始零星种植食用菌。他们利用大量的农作物下脚料,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头栽培食用菌,充分利用废闲地,变废为宝、寸土生金。该村还加大科技、资金、人力投入力度,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先后邀请河南农大、省农科院、省市县科协专家来村传授技术、指导食用菌栽培;采取集中办班、组织现场观摩、传帮带、热线答疑等形式推广科学栽培;乡村两级投资20多万元新建标准生产棚100座,积极引进鸡腿菇、白灵菇、茶树菇等10多种“名优特珍稀”品种。在食用菌栽培管理季节,除全村人全力以赴栽培、管理外,还高薪聘请附近村农民帮忙。该村成立了食用菌协会,为菌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时间装袋、统一价格销售,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积极培养代理商、批发商、经纪人等中介人员,为食用菌产销提供保障。目前,全村有60多人常年从事食用菌销售,产品远销山东、江西、辽宁、湖北、郑州等省市,经过精挑细选的无公害黑木耳已经打入全国农贸市场和超市。20多年来,食用菌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技术日益提高,效益逐年增加。

信息来源:西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十. 河南省 周口市 郸城县 郸城红薯

郸城红薯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的。郸城县的气候因素十分适宜发展红薯产业,该县脱毒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脱毒红薯52万吨,被评定为国家级红薯生产示范基地。

在全国地图上难觅其踪的豫东小县郸城无山无矿、一马平川,130万人口115万是农民,耕地168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郸城县依靠农业大县,大做“农”字工业,把当地盛产的红薯等通过精深加工,成为名扬海内外的乡土品牌。目前,该县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红薯制品生产加工基地,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并获自营产品进出口权,80%的产品销往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占领东南亚红薯制品30%的市场。

县政府因势利导,并组织成立红薯专业合作社,动员全县数万农户种植红薯。还与省农科院联袂研发,使“豫薯7号”、“豫薯1号”、“皖薯1号”、“梅营1号”、“豫薯13号”、商薯-19、徐薯25-2等优质、高产、高淀粉的20多个优良红薯品种,实现脱毒种植。种植的脱毒红薯生长期间不生病、不生虫、不打药、人工除草,产出的红薯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产品。韩国希杰公司、美国好事多等全球多家著名公司都委托认证企业到郸城检验,并且签订长年供货关系。

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派出专家组,对郸城县优质脱毒红薯基地进行考评验收。经检验,该县红薯标准化种植农户达10万户,脱毒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脱毒红薯52万吨,专家组现场打分93.5分,评定为国家级红薯生产示范基地。郸城红薯,就这样从土产品堆里跳跃到“国标”台面。在国际市场上素有“郸城三粉”之称的粉丝、粉皮、粉条荣获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河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