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余姚哪里有卖特产的店 余姚哪里买特产比较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余姚哪里有卖特产的店 余姚哪里买特产比较便宜更新时间:2022-04-03 07:39:48

一.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棉花

余姚棉花

棉花,是宁波历史上传统,并对全国及浙东地区产生过重要影响。

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栽植、棉花已有相当悠久历史。至少在汉代已有栽培。宁波滨海,围海造田后最宜种植棉花,是较早推广种植棉花的地区。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姚江濒海,沿海百四十里,皆木棉。”到了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置浙东木棉提举司于余姚,余姚有70%农民从事棉花种植,镇海约有17%是棉农,可见当时余姚地区种植棉花地位之重要。到了明代,有“浙花出余姚”之说:“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税以百万计。”可见当时棉花收获季节之繁忙景象。清代诗人高杲在《棉花》诗中写道:“四月始下种,七月花开陇。白露一零雪球拥,松江淮北棉不重。浙花出余姚,群芳谱中特选挑……”诗人胡德辉也有诗写道:“桃绽绒盈壳,棱深翠破夹,种惟江浙遍,功要耕织兼。黄媪师心巧,红窗女手拈。梳抛珠颗颗,纱刷玉纤纤。鹅毳当风乱,鸳闺计日淹,一弓弹絮起,三繀避泥粘……”。宁波出产的棉花还用作出口,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宁波出口棉花66万磅,次年增至138万磅。

民国期间,宁波所属各县都种植棉花。1919年余姚龙泉乡建起了省立棉种试验场。据民国《浙江省情·棉麻》载,今宁波属县地域1931年植棉109万亩,产皮棉23.65万担,以余姚县最多,慈溪次之。又据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物产》记载,1947年,余姚、慈溪、镇海、鄞县、象山共植棉80.59万亩,产皮棉19.06万担。新中国建立以后,虽然棉花种植面积50万亩至70万亩之间,但亩产却由1949年的13.9公司到1990年提高到亩产64公斤,1984年达到亩产91公斤的高产量,棉花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宁波棉花亩产的提高,得益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解放初,棉区和粮棉轮作区多采用撒播和点播,逐渐改为条播。以后推广方格育苗移栽,1958年大面积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以后试种地膜复盖栽培。对提高产量有很大作用。种植时间则由旧时候的“立夏种棉花,勿用问人家”,大力推行早播。同时,开展良种繁育示范和推广、科学治虫等措施,使棉花亩产由1920年8.3公斤,1984年的91公斤,亩产提高了11倍。

棉花,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和宁波传统,必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白羽王鸽

白羽王鸽是由美国育成的著名肉用鸽品种。由于其乳鸽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并可烹制出高档美味佳肴而成为快速发展的特禽品种。我市规模饲养王鸽始于1996年,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余姚市恒大禽业有限公司”率先从深圳和南京引进种鸽,经过五年精心选育,已形成存栏种鸽1.5万对,并集育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市级“菜篮子”建设基地。近几年,又先后掘起“章臣鸽业有限公司”、“宏翔达养殖有限公司”、“振华禽业有限公司”等王鸽规模饲养场。我市现有种鸽2.3万对,可年繁育种鸽7万对和联产联销乳鸽30万只。( 余姚)

三.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海头泥螺

海头泥螺

泥螺,余姚俗称“吐铁”,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甚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螺蛳。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大众化海产品。

余姚海岸线长达百余里,杭州湾沿海有大片低潮海涂,不但面积大而且土壤肥沃,海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以北部临山、泗门、小曹娥镇一带所产的黄泥螺最为著名。泗门、小曹娥所产黄泥螺,头长、体黄、脂厚、味道特别鲜美,在上海颇有影响。

姚北黄泥螺,早在宋代就有采食记载。据余姚旧志记载,姚北黄泥螺,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此时泥螺刚刚长发,体内无泥,且无菌,味道也特别鲜美。中秋时节所产的“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农历三月时的“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极其鲜美。

泥螺的吃法各异,各有特色。一般煮熟下饭当然非常合适,但当地人更喜欢用酒渍腌食。其具体的制作方法是:挑选个大且鲜活的黄泥螺,筛去泥螺表层的粘液,洗净,去掉水份,放入容器内,加盐、黄酒若干,然后将容器口封住,腌制一星期左右。到时取出,异香扑鼻。

由于泥螺体表粘液及内脏中含有一种毒素,个别对此种毒素过敏的人吃了泥螺(特别是腌泥螺)后可能会产生面部浮肿、足趾僵硬的症状,因此需加倍小心。另外,泥螺养份丰富,一旦沾染病菌就容易大量繁殖,吃了此种不洁泥螺容易引起腹泻,亦需慎之。吃泥螺时最好加米醋等调料,既可杀菌,又能增加美味。

四.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味香园葡萄

味香园葡萄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临山味香园葡萄基地地处美丽富饶的杭州湾,南枕古城临山卫,是宁波市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 临山葡萄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嘉靖年间的《临山卫志》就有记载。延续至今,共有38个品种,1.15万亩的种植面积,是“江南葡萄之乡”之一。多年来临山镇一直注重提高质量、打响品牌。1986年成立葡萄协会,1989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专业协会先进单位,2003年成功创建宁波市最大的葡萄绿色农产品基地―“味香园”葡萄基地,同年创建国家级无公害基地,通过省绿色农产品品牌认证,2004年在宁波市名优葡萄评比会中,获4个金奖(美人指、红萝沙里奥、贵纪玫瑰、矢富罗莎)和7个优秀奖(秦龙大穗、奥山红宝石、奥库斯特、美人指、无核白鸡心、粉红亚都密、温克)

在宁波市林业局和浙大农科院园林研究所的支持下,致力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已建成余姚市“味香园”葡萄研究所,引进“宁波市国外葡萄引种中心”。规划了总面积为3800亩的味香园葡萄产业基地,800亩的葡萄观光园,积极推动临山农业向观光旅游型迈进。

五.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河姆渡茶叶

河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区地带,气候温暖湿润,拥有山林4.6万亩。近些年来,我镇紧紧围绕茶叶产业发展要求,大力改造低产茶园,实施保护地栽培,在引进新品创建品牌,推进绿色有机化进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茶园2150亩,其中有机茶及无公害茶园1558亩占茶园面积的72.5%,年产茶100 多吨,年创产值640多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近10吨,年产值500多万元,平均亩产值列全市首位。

目前,我镇已拥有“古址曦茗”、“四明十二雷”、 “丞相绿”等10余个茶叶品牌。其0产的河姆渡野茶、雀茶、古茶, 在余姚宁波及外地都有一定知名度;我镇的“四明十二雷”高山茶在1991年荣获国际中国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七千春”牌河姆渡原始野茶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丞相绿”茶在1993年1994年连续被评为宁波市一类名优茶奖,并在1995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古址曦茗”有机茶荣获2003年中国茶学会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六.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荷藕

余姚荷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荷藕

余姚市河姆渡水生动植物研究所

10933578

荷藕

七.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蜜梨

余姚蜜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余姚蜜梨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1987年以来发展很快,现基本形成以姚北平原小曹娥、泗门、低塘、朗霞等乡镇为主栽区,早中晚品种熟期配套的生产格局。全市栽培面积2.5万亩,产量2.61万吨,早熟蜜梨以翠冠、脆绿为主,中熟蜜梨以清香、黄花为主,其中早熟蜜梨面积达到1.5万亩左右,成为目前浙江省最大的早熟蜜梨产地。近年来全市梨果销势看好,市场已拓展到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广州等省内外城市,特别是早熟蜜梨因其果形美观,色泽佳,成熟早,质量好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套袋栽培梨果更成为市场宠儿,现行价为2.5元/公斤左右。梨果于7月20日左右开始大量上市,持续到8月底左右结束,供应期约1个半月。全市生产的鲜果具有个大、均匀、汁多、外观漂亮,含糖量高、品质好的优点。"舜水牌"、嫦娥牌"、等蜜梨品牌多次在浙江省、宁波市评比中获奖,成为省、宁波市优质农产品,其中"舜水牌"蜜梨夺得2000年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示会一等奖。全市拥有宁波市专业特色村--小曹娥镇曹一村,低塘镇果木园等一大批优质、高效梨生产基地和低塘早熟蜜梨种苗基地。( 余姚)

八.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葡萄

余姚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是浙江省葡萄的重点产区之一,已有20余年栽培历史,栽培面积0.8万亩,投产面积0.75万亩,年产量1.68万吨。栽培区域集中分布在姚西北临山、黄家埠两个乡镇,主栽品种已有过去的“金皇后”、“巨峰”调整到“藤稔”、“美国提子”等优良品种。全市葡萄生产具有以下特点:栽培集中,规模大,拥有新庵、甘大舍等多个面积在世1500亩左右,常年产量达因3500吨左右的专业特色村;二、品种新、质量好,产地栽培品种均为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优良品种,如红提、青提、黑提等均具有味甜、色艳、粒大、耐贮的特点;三管理科技含量高,大都采用大棚、遮雨等设施栽培确保葡萄品质。余姚葡萄于7月中旬开始上市,供应期长达1个月,产地现行平均价在1.4?/FONT>2.0元/公斤之间,因其质量好,价格合理,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当葡萄上市时季,外地客商纷涌而来上门收购。全市葡萄主要销往杭州、宁波、温州、上海等大中城市。特别是“仙农”牌余姚葡萄,因其高规格的质量和精美的包装成为人们送礼的佳品。( 余姚)

九.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杨梅

余姚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杨梅冠天下,浙江余姚是中央农业部命名的全国杨梅之乡,种植杨梅历史悠久,据境内河姆渡遗址考证,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杨梅原种存在,人工栽培历史亦有2000余年。现有栽培面积8.1万亩,目前常年产量1.3万吨左右,今后随着幼令树增长,产量逐年增加。杨梅已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东北等全国各地,部份产品已进入香港国际市场。

全市杨梅重点分布在姚江流域两岸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孛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全市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克,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类矿质和维生素,拥有“鹤顶牌”余姚杨梅等省优质农产品品牌。( 余姚)

十.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浙麦冬


产品名称: 浙麦冬

产品别名:姚麦冬

产品产地:宁波余姚

产品特性:养阳、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之功能。

产品简介:浙麦冬,系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又称麦门冬,应产地原属余姚,又称姚麦冬,是全国重点产地之一,浙麦冬为植物的干燥块根,短壮饱满,色泽黄亮,质量优于四川、福建所产。清朝末期,宁波药行兴盛,药商云集,争购浙麦冬,运销香港,日本乃东南亚诸国和全国各大白术,象贝在内的三大浙货之一。是一种贵重的常用中药材,为浙江中药的 “浙八味”之一,因亦称浙贝母,又因其始种于象山,因又称象贝,亦称大贝、大贝母、元宝贝、珠贝系百合科越年生草本药甲植物,初夏时植株枯萎、收获其地下鳞茎、洗净后加工晒干处理,便成药甲的贝母,

产品历史:据《象山县志》记载,象山“有种植浙贝历史,以后移栽鄞县小溪、堇江一带,有万人种贝以此为生……” 早在明朝,浙中地区就有栽种麦冬的历史,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清朝末年,宁波药行兴盛时期,姚麦冬已成为宁波“三大浙货”(白术、象贝、麦冬)之一,各地药商云集,争购姚麦冬,运销香港、日本、东南诸国。目前浙麦冬主要分布于慈溪市西部和北部平原,以及余姚市东部、北部地区。

浙麦冬呈纺缍形,似枣核,长1.5-3厘米,粗0.3-0.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级。质柔软,断面黄白色,半透明,具木质芯。肉质具油性糖质。以肥大黄白者为佳。据《本草纲目》记载:“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强阴益精,定肺气,安五脏,止烦热,久服轻身明目不老不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