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岩闽西交易城特产店在哪 闽西交易城土特产批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岩闽西交易城特产店在哪 闽西交易城土特产批发更新时间:2022-03-31 10:39:01

一.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清香镜子粉

北方也称之为地瓜;“番”就是异邦,其得名,本身说明它是从南洋传入的农作物。番薯的营养、口感和大米相比,属次一等的杂粮。但实际上,它是客家山区杂粮中的老大,地位仅次于稻谷,对于山区清贫人家而言,番薯几乎等同于主食。

在闽西汀州(今长汀县),番薯的品种众多:根据其肤色,红的叫番薯,白的叫白薯,黄的叫黄薯;根据收获季节,夏至前栽种的叫早番薯,早稻收割后下种的叫晚番薯。

当地人食用番薯有十来种办法:煮吃;去皮切成片晒干,做成番薯片;可以摊番薯饼炸着吃,等等。早番薯粉多,一般用机器刷烂过渣做成地瓜粉,用来加工成镜子粉(薯粉条)吃。

早番薯吃不完,搁在家中萌芽生虫,大板车拉去碾成浆。院子里放个大禾桶,搭起支架,吊上纱布,舀上薯浆,清水一滤,搅几下,薯浆就哗啦啦地滴落到禾桶里。天黑,倒净禾桶里的水,灰白的地瓜粉就凝成了,铲入木桶挑回家。翌日,用辣辣的日头晒,院子里、房顶上晒满了点点湿地瓜粉,白花花的,香味飘满村子了。

清代以来,闽西客家首府汀州城乡就用地瓜粉做粉条了。因其色泽透明光亮似镜,所以被称之为镜子粉。民间常用它烹制菜肴招待客人,有个顺口溜说:“平时来了亲和友,玻璃镜子氽猪肉,加配木耳黄花菜,汤鲜味美滑溜溜。”

镜子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地瓜粉1斤,清水适量。将地瓜粉盛入盆内,加适量清水,用手搅拌成稀浆状待用。备方汤盘一个,用布蘸上食油在盘内擦一遍,使其润滑,将稀浆舀入汤盘内,双手端盘轻摇,均匀后置沸水锅内,加盖,用旺火蒸1分钟后起锅,起出粉皮,挂在竹竿上晾至半干,取下用刀切成3厘米左右的三角形或菱形块状,再摊置竹篦上晒干,即成粉皮。

镜子粉用温水浸泡,让其变软。包菜丝、蒜泥入油锅加盐,炒出香味,酱油、花生油、葱花、花生米也必不可少。将这些配料和浸软的镜子粉放进碗里一搅,满室氤氲,沁人肺腑。嘴巴咂咂一响,镜子粉就滋溜滋溜地滑到肚子里,满肠清香。

作为祖祖辈辈养命主食之一的番薯,客家人想着法儿变着花样享用,正是这样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冲淡了清贫生活浓浓的苦涩。(李玉林)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龙岩山麻鸭

龙岩山麻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岩山麻鸭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龙岩山麻鸭,又称“新岭鸭”,是福建省优良蛋用型鸭种,具有体型小、早熟、产蛋多、适应性强等特点。

龙岩山麻鸭,原产于龙岩市龙门镇的湖一、龙门一带,群众又称“新岭鸭”,是福建省优良蛋用型鸭种,具有体型小、早熟、产蛋多(年产蛋量:299.2枚;蛋粒重:66.6克;年产蛋重量:19920克。)、适应性强(育成期成活率:98%。)等特点。特别是蛋粒适中,是制作加工皮蛋的佳品。龙岩市新罗区是山麻鸭的原产地及主产区,年存栏种鸭230余万只,生产销售种苗达2000余万羽,分别畅销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云南等八省一市,深受群众的喜爱。

龙岩山麻鸭已有500多年的饲养历史。相传于明代,龙岩人民就有养鸭的习惯。他们从中选育了适宜山区特点的蛋鸭,经年长日久的不断培育,使麻鸭的优良种性遗传至今。解放后,卵鸭的技术不断发展,饲养山麻鸭的地方越来越多,成为人们致富的又一途径。

龙岩山麻鸭体小,头隽,颈长细,胸部平深,后体宽大。母鸭体重一般两斤半到3市斤,毛色以灰白带黑斑,嘴角金黄,脚蹼为橙黄色。成熟期约110天左右,最早熟的有85天,产蛋蛋壳比较坚硬。公鸭体重一般2斤至2斤半,毛色黑青带亮棕色,饲养120天左右可配种。

龙岩山麻鸭既产蛋又是肉用鸭,群众称水鸭。当要淘汰产蛋母鸭时,养鸭户进行育肥,母鸭一般饲养年限为2到3年,然后转为肉用鸭。将山麻鸭宰杀,配合各种中草药清炖,可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特别是小孩子麻疹之后和肝病患者最为适用。寒冬之际,为备过年配酒名菜,人们在冬至时宰杀做腊鸭。因此,养鸭是解决肉食、蛋品的重要途径。鸭的羽绒和肥鸭肝是外贸出口产品之一。

为充分发挥山麻鸭的优良性状,提高其生产性能,经过8年6个世代的努力,现已选育组建23个家系,生产指标已达到或超过育种要求,经省级专家鉴定,选育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山麻鸭原种场现存栏祖代、曾祖代种鸭3000余套,年可提供20-30万套父母代种苗及大量优质商品苗。

三.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馆前米粉

馆前米粉,香飘百载,在解放前和文革困难时期,曾经是客家长汀人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珍馐。毛泽东等伟人在品尝过后,都曾称赞这米粉的美味。

相传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首次入福建入驻长汀时,因为长途跋涉生病了,在长汀的福音医院疗养。因为身体不好,毛主席胃口不好,炊事员无意中煮了一碗米粉,并加上开胃的长汀酸菜。没想到,毛主席吃后赞不绝口。后来,毛主席常要求吃长汀酸菜煮米粉。

馆前米粉也因此名扬天下。在汀江流域还畅通时,米粉干源源不断地运往汕头、广州、港澳及南洋各地,为长汀出口的土之一。

四.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南阳糍粑

糍粑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客家地区最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节日或粮食丰收时制作,象征着喜庆、团圆、丰收。

糍粑,闽西各县市都有,但南阳糍粑最为盛行,上杭县南阳镇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现在的街市里虽然时而有糍粑卖,但那些机器制作的糍粑并不地道,吃起来总还有饭粒的感觉,在香、韧、甜等方面也没有南阳糍粑来得痛快。农历3月23日是南阳一带的打醮日,记者前往南阳目击了糍粑制作的全过程。

糍粑是糯米做的,它的特点是粘、韧、滑、香,那种口感是任何一种食物也无法比拟的。

糍粑的具体做法是:浸米、蒸饭、捶打、起团和拌料。将糯米洗净,漂去糠皮和杂质,浸泡4小时以上,滤干水,放入饭甑里蒸至九成熟。将蒸好的糯米饭倒入石臼,用脚踏驱动的杵或手持"T"形的棒槌去击打,因糯米的特性是黏稠,加之米饭滚烫,所以石臼旁还须一盆冷开水、一个"救糍粑"的人。

"救糍粑"的人动作要大胆而准确,既要"救糍粑",又要注意自己的头和手不被打到。南阳人打糍粑用棒槌,棒槌打糍粑是一项费力气的差事,非得壮汉不可,力气小的人没多久就会感到手臂软绵绵的。打糍粑既是个技术活,也算是粗活,它讲究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有韧性,这活儿即便是冰雪天气也会出一身大汗。

糯米饭捶打得黏稠了,下一步就是做糍粑。用手工将糍粑捏成小拳头大小,压扁后放在簸箕里就成了。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讲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红糖和白糖做佐料的。糍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吃糍粑最过瘾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区阴寒潮湿,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大伙围坐一团。将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渐渐鼓胀,叽叽作响,表皮微微隆起后像个大包子。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腾出,用口撕咬外酥内软外黄里白,似一个"金包银"的糍粑拿在手里软乎乎的,但千万要注意避免烫了口舌。

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一尺五,寻常者约四寸许"。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客家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客家人大方和好客。

五.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永定肉丸

选用新鲜牛肉或瘦猪肉剁成肉泥制成丸,味鲜爽口,食而不腻
( 龙岩)

六.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龙岩斜背茶

龙岩斜背茶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乡的斜背、背洋、梅溪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原产地斜背村的农民,祖居泉州,先是迁居漳平永福,而后又从永福迁到龙岩斜背村定居,至今已传十九代。他们定居后即开始种茶。加工出来的茶叶,以产地定名为“斜背茶”。斜背茶为高山茶类,属炒青绿茶。其干茶色泽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绿黄亮,以“三著黄绿”而闻名。

斜背村位于万山之巅,海拔高达1248米,背洋和梅溪两村海拔也达1000米以上。山上云雾弥漫,日照时间较短,年日照时数为2058小时,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降雨量168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5%。茶树多种植在山垅两旁或是房前屋后的零星地上。在长期独特的生态条件影响下,茶树芽叶的特性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芽梢叶色黄绿,每到春季,满园皆黄。芽叶中叶绿素含量较低,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比绿色芽叶高。

斜背茶以大叶种菜茶炒制品质最佳。立夏左右进行采摘,不采夏、秋茶。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初炒、摊凉、复炒、过筛摊凉、再复炒、再过筛摊凉、足干等九道工序。全程历时4小时左右。特殊工艺促使茶多酚等内含成分发生非酶性为主的生化变化,有利斜背茶“三著黄绿”品质风格的形成。

斜背茶在闽西早负盛名,现已销往厦门、广东等地,并外销新加坡等地,深受海外侨胞的嗜爱。它以独特的香气(带艾香)、浓厚的滋味、犹如新鲜橄榄的回味吸引着广大斜背茶的爱好者。

七.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龙岩萝卜糕

主料:白萝卜

辅料:江米粉、生粉、澄面

调料:盐、白糖、味精、胡椒粉、香油

烹制方法:

1、将半斤白萝卜切成粗丝,加入半斤清水煮软备用;

2、取江米粉400克、澄面300克、生粉200克,倒入器皿中,用250克清水调成面浆,加盐、白糖、味精、胡椒粉、香油拌匀,将煮好的萝卜连汤一起倒入面浆中,碗中抹一层油后倒入萝卜与面浆,待蒸锅上汽后放入蒸一个半小时;

3、将蒸好的萝卜糕取出晾凉切块,放入平锅中略煎即可食用。

特点:口感软糯,风味独特。

八.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老鼠粄

老鼠粄,作为客家小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乍一听,很多人会以为用老鼠肉做成,其实不然,它和老鼠并不关联。为何要起名为老鼠粄,已无从考证。不过,有人说,其外形像老鼠尾巴;还有人说,很难用勺子打起,像老鼠一般,溜来溜去……老鼠粄的用材是大米,磨成米浆,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成团,然后放在特制的“孔架”上,礤出粄条,煮熟,其实它和闽南的米筛目是一样的。洁白、剔透,色如珍珠,老鼠粄色泽极好。吃起来,它并没有米粉那般润滑,更没有米粉一样的韧劲,但嚼着,却有一股扑鼻的米香,使人回味无穷。

九.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真心豆腐

真心豆腐介绍:

小吃制作:先取若干鲜豆腐投于盆中,加蛋、姜汁、葱头、味精、胡椒粉及少量的木薯粉,搅成糊状,然后用汤匙舀起,包入肉馅,投于水中文火慢煮,丸子浮出水面时,捞起备用。接下来,将锅烧热,倒入鲜猪油,加姜丝、葱头使其有香味,再倒入适量清水,然后将煨好的豆腐丸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10-15分钟,加味精、麻油、黄酒、辣酱等佐料,起锅后即可食用。

小吃由来:关于豆腐丸的发明,有一则有趣的传说:从前有位大户人家宴客,厨子不慎,将一条做菜用的鲢鱼让猫叼走了。厨子急中生智,用豆腐做了一道假鱼丸-豆腐丸。没想到上席后,吃的人个个叫好,从此,豆腐丸便传开了

十.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凤凰醉酒

凤凰醉酒

据《中国菜谱》载:“河田鸡起源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据民间传说,唐开元年间河田鸡选送到长安,每每取胜,列为斗鸡之雄。

长汀米酒娘,素以民间精工酿制,纯天然原料,含有20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酒娘、鸡是长汀食文化园地的两朵奇葩。融鸡酒于一体烹制菜肴,深为来宾青睐。[特色]鸡似醉卧缸中,鸡皮金黄油亮,酒香扑鼻,令人谗涎欲滴。

推荐特产